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人格形成的年龄特征
1
作者 许少康 蒋艳菊 《殷都学刊》 1987年第2期89-92,共4页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实质上是人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它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被人们确定为揭示人格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人格的倾向性以及人格特征的产生与稳定相关甚高。在这一点上比较有...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实质上是人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它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被人们确定为揭示人格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人格的倾向性以及人格特征的产生与稳定相关甚高。在这一点上比较有代售性的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的看法。他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那些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而性格则是“一个人有关道德与伦理问题的行为倾向的整合系统”。显然,他们把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形成 儿童人格发展 道德品质 年龄特征 人格层次 道德行为 成人 道德判断 少年期 行为倾向
下载PDF
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其培养
2
作者 龙君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儿童道德行为 自我强化 教育者 观察学习 道德认识 亚群体 道德信念 观察者 形成发展 替代强化
下载PDF
儿童早期品德形成发展的心理过程与教育
3
作者 李伟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6年第2期21-23,共3页
儿童早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每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大量调查测试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道德理论和发展学说,均未解决好儿童品德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最... 儿童早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每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大量调查测试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道德理论和发展学说,均未解决好儿童品德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最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教育 品德形成 心理过程 儿童早期 幼儿园 形成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 道德行为习惯 实验研究 道德理论
下载PDF
儿童品格发展与教育策略
4
作者 刘春琼 杨韶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1-14,54,共5页
品格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本文从分析儿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成分入手,阐述了在品格研究视野下儿童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儿童的品格存在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道德成分,道德成分被限定为道德内在的各个方面,而基本成分... 品格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本文从分析儿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成分入手,阐述了在品格研究视野下儿童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儿童的品格存在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道德成分,道德成分被限定为道德内在的各个方面,而基本成分被认为是支持道德并帮助实施道德的方面,其本身不存在道德与非道德的问题。儿童品格教育可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种研究途径入手,形成较为全面的品格教育策略,包括:引导、尊重、提出要求、民主教育等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 品格教育 儿童 教育策略 道德教育 基本成分 形成发展 研究取向 研究视野 研究途径
下载PDF
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5
作者 全德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全德(湛江师院教科所湛江524048)品德是个人的品质道德,是个人在遵循其所从属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 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全德(湛江师院教科所湛江524048)品德是个人的品质道德,是个人在遵循其所从属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行为习惯 学龄初儿童 道德情感 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信念 形成与发展 品德形成 道德认识 道德概念 道德知识
下载PDF
也谈家庭环境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
6
作者 李霞 《克拉玛依学刊》 1998年第1期108-107,共2页
一定社会的道德,必然显示出一定社会的历史痕迹,受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儿童品德是在各种社会的道德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而也显露出社会历史制约的痕迹.社会历史发展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主要通过环境,通过儿童在一定环境中的人际交... 一定社会的道德,必然显示出一定社会的历史痕迹,受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儿童品德是在各种社会的道德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而也显露出社会历史制约的痕迹.社会历史发展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主要通过环境,通过儿童在一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逐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品德形成 儿童 人际交往 成年人 道德行为 社会历史发展 行为模式 母乳喂养 道德素质
下载PDF
教师的非言语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7
作者 朱怀太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8-30,共3页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教学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培养道德情感,提高思想和道德认识水平。另一方面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态度、倾向、风貌等方面的行为来影响、引导和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我们称这种...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教学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培养道德情感,提高思想和道德认识水平。另一方面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态度、倾向、风貌等方面的行为来影响、引导和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我们称这种在教学过程中辅助语言教学的非言语信号教非言语教学。那么,非言语教学是如何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本文从四方面作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教学 教师 学生品德 形成发展 道德品质 中小学生 性格特征 非言语信号 传授知识 儿童
下载PDF
浅谈杜威的“道德教育观”
8
作者 刘志丽 《基础教育论坛》 2012年第Z1期73-74,共2页
作为教育思想史上的巨人,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观点,对于教育问题理解的系统、精辟让人折服。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这本小册子中,《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虽然所占用的篇幅并不多。但杜威对德育目的的理解... 作为教育思想史上的巨人,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观点,对于教育问题理解的系统、精辟让人折服。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这本小册子中,《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虽然所占用的篇幅并不多。但杜威对德育目的的理解,对德育方式等的理解还是很全面、很独到的。如果跟我们中国的德育现状做一下结合,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 道德原理 个体发展 教育研究 性格形成 儿童兴趣 教师管理 社会生活 个人心理
下载PDF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应儿童化
9
作者 李丽兰 郑彤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0年第4期33-34,共2页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着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等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效果。为了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着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等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效果。为了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我们从来稿中摘登以下几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小学思想品德课 儿童 教材 中学政治课 道德 社会主义 道德判断能力 启发性 形成发展
下载PDF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
10
作者 董爱武 徐永干 《决策探索》 1997年第3期26-28,共3页
学界泰斗,一代宗师蔡元培先生曾说:“人民无道德心,不能结合为大事业”。他提倡通过道德教育,改变社会的腐败风气,而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
关键词 道德滑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人主义 道德教育 制约经济发展 创建市场 传统美德 经济道德 少年儿童 社会舆论
下载PDF
以历史课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1
作者 刘瑞琦 《小学教学研究》 1996年第7期37-38,共2页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良好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讲是进步向上的基础,对于社会来说是发展繁荣的保证。如何以历史课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道德素质的提高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良好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讲是进步向上的基础,对于社会来说是发展繁荣的保证。如何以历史课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道德素质的提高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四种方法。一是图文对照法。图文对照,就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和插图联系起来进行对照,以加深印象。如学习《大禹治水》一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大禹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 引导学生 传统美德教育 大禹治水 发展繁荣 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素质 少年儿童 教学实践 阅读课文
下载PDF
教育文萃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4-144,F003,共2页
关键词 《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 《儿童美德的形成与道德发展》 《大学在科学观念与功利意识间的态度》 《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
下载PDF
信任的道德意蕴
13
作者 黄正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5期204-204,共1页
信任是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尽管一般认为,信任具有道德意蕴,它是一种美德,但与其他美德不同。首先,一个人的不同信任行为的道德性大致是稳定的,而不同人的信任行为的道德性也难以从信任水平的高低来比较。
关键词 信任水平 道德意蕴 道德 美德 形成与发展
原文传递
培育官兵艰苦奋斗精神
14
作者 曹卫彬 《政工学刊》 2006年第7期46-46,共1页
胡锦涛精辟概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系统、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对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其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艰苦奋斗不仅... 胡锦涛精辟概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系统、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对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其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艰苦奋斗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生活和消费领域中的勤俭节约和量人为出,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生追求和行为作风。作为道德规范,艰苦奋斗体现了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节操,强调了勤俭节约、抵御浪费、廉洁自律、克服腐败的行为准则;作为价值观念,艰苦奋斗揭示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哲理,体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苦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党的优良作风 官兵 培育 形成发展过程 勤俭节约 道德规范 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
下载PDF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有娟 《教师》 2017年第19期72-72,共1页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显性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显性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内容,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品德形成 价值取向 显性课程 热爱生活 社会性发展 综合课程 网络伦理 道德品质 儿童生活
下载PDF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养成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杨 《辽宁教育》 2012年第4期68-68,共1页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上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 养成教育 儿童道德 心理发展特点 德育工作 习惯形成 教育发生 80年代
下载PDF
环境育人的一次实践
17
作者 郭丽萍 《基础教育研究》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环境育人 思想道德观念 社会环境 形成发展 生活环境 为人民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人的发展 独生子女 传统美德
下载PDF
浅谈特殊儿童教育的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敏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8年第1期29-29,共1页
1.全面、多角度地看待特殊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好或不好的。偏见会使教师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看到的全是缺点,孩子没有可爱之处,从而对他们失去信心,不管不教,或者采取严厉、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
关键词 特殊儿童教育 现实生活 品德的形成 道德意识 和谐发展 心理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动机 社会生
原文传递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教育(下)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丽娟 《幼儿教育》 1994年第9期6-8,共3页
三、儿童移情的研究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然而,我们往往忽视道德情感培养,而偏重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教育;因而,最终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 三、儿童移情的研究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然而,我们往往忽视道德情感培养,而偏重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教育;因而,最终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品德教育 社会性发展 道德认知 道德行为 亲社会行为 儿童发展 品德的形成 教育实践 儿童成长 幼教工作者
原文传递
略论道德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20
作者 郭天海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共3页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尽管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但它同人的认识活动也是密切关联的。它既凝结、渗透着人的认识成果,是人们对于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念把握,同时又作为一种既定的...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尽管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但它同人的认识活动也是密切关联的。它既凝结、渗透着人的认识成果,是人们对于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念把握,同时又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因为人的认识活动并非动物式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活动,不能不受到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活动 论道 智力因素 认知品质 批判性思维 儿童智力发展 形成发展 人的心理活动 道德原则 道德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