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产·权力·爱情:塞缪尔·理查逊《克拉丽莎》婚姻面面观
1
作者 李菊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将塞缪尔·理查逊的小说《克拉丽莎》置于18世纪英国历史中进行探讨,可见其中哈娄家族、拉夫雷斯和克拉丽莎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看法。哈娄家族主要追求财产的积累和社会阶层的上升,不惜以克拉丽莎的幸福为代价,强迫她与新富商索... 将塞缪尔·理查逊的小说《克拉丽莎》置于18世纪英国历史中进行探讨,可见其中哈娄家族、拉夫雷斯和克拉丽莎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看法。哈娄家族主要追求财产的积累和社会阶层的上升,不惜以克拉丽莎的幸福为代价,强迫她与新富商索尔莫斯联姻。贵族子弟拉夫雷斯把克拉丽莎当作检验女子美德的试验品,爱情和婚姻是他操纵女性、追求权力的工具。追求个人自由的淑女克拉丽莎奉行爱情至上的婚姻观,她坚决反抗家族财产联姻,至死不渝。这三种不同的婚姻观体现了18世纪英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财产婚姻是中产阶级实现阶层跨越的主要形式之一,而中下层阶级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逐渐形成风尚。克拉丽莎的悲剧结局也说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下追求婚姻自主何其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理查逊 《克拉丽莎》 英国文学 婚姻观
下载PDF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女性形象建构——以《克拉丽莎》和《汤姆·琼斯》为例
2
作者 李菊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3,100,共7页
塞缪尔·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杰出代表,前者以书信体小说开创了新的文学高度,后者则以其“散文体史诗”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英国社会景象。理查逊运用书信体叙事突出了克拉丽莎的内心情感和道德挣扎,强调了个... 塞缪尔·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杰出代表,前者以书信体小说开创了新的文学高度,后者则以其“散文体史诗”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英国社会景象。理查逊运用书信体叙事突出了克拉丽莎的内心情感和道德挣扎,强调了个体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而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则通过全知叙事的广阔视角,更注重苏菲娅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创造了更为多元和综合的女性形象。2种叙事形式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各有优劣,前者可能导致对人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后者则有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和扁平化。这2种叙事形式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固有观念和道德标准,为18世纪的女性形象呈现了多元和丰富的视角。理查逊通过克拉丽莎的遭遇关注女性在道德和社会规范中的地位,呼吁关注妇女权益和尊严,并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提出了质疑;而菲尔丁则通过女性形象对18世纪社会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进行了犀利的讽刺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叙事 全知叙事 女性形象 《克拉丽莎》 《汤姆·琼斯》
下载PDF
诠释的不确定性——从《克拉丽莎》看对书信体小说的解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晖 钟鸣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4,共6页
本文认为,理查生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存在两种密码破译者———文本内部的破译者(人物)和文本外部的破译者(读者)。小说存在两种阅读进程,小说内部的阅读和小说外部的阅读。小说的内部阅读相当于“故事”,小说的外部阅读相当于“... 本文认为,理查生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存在两种密码破译者———文本内部的破译者(人物)和文本外部的破译者(读者)。小说存在两种阅读进程,小说内部的阅读和小说外部的阅读。小说的内部阅读相当于“故事”,小说的外部阅读相当于“话语”。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阐释之争、语义之争。因此,理查生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充分体现了诠释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书信体小说 理查生 文学评论 审美需求
下载PDF
穿越心灵的阴影线——论《克拉丽莎》的女性成长主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晖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在巨著《克拉丽莎》中展现了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中颇为典型而现实的女性成长之路。作为新个人主义中精神独立的英勇代表,克拉丽莎深受"启蒙运动"中的民主和平等思想影响,其追求自我的成长...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在巨著《克拉丽莎》中展现了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中颇为典型而现实的女性成长之路。作为新个人主义中精神独立的英勇代表,克拉丽莎深受"启蒙运动"中的民主和平等思想影响,其追求自我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她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对构建女性新身份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成长小说 自我意识 新个人主义
下载PDF
性物化下的沉默——《罗克珊娜》、《克拉丽莎》和《塞西丽亚》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红梅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8-101,共4页
格奥尔格·卢卡奇提出的"物化"理论主要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如果把它应用于文学领域来分析英国18世纪女性被物化的现象、原因和本质,则更能有助于了解女性物化现象的相关理论和其发展的特点。结合英国18世纪出版的三部小... 格奥尔格·卢卡奇提出的"物化"理论主要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如果把它应用于文学领域来分析英国18世纪女性被物化的现象、原因和本质,则更能有助于了解女性物化现象的相关理论和其发展的特点。结合英国18世纪出版的三部小说作品——塞缪尔·理查逊的《克拉丽莎》、丹尼尔·笛福的《罗克珊娜》和弗朗西斯·伯妮的《塞西丽亚》,以作品中女性物化现象为切入点,探讨由于女性在经济上处于被动地位,婚姻中也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加上父权制度的统治和长期以来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压迫,女性的命运一直在男性社会中被物化,成就了父权制社会显形物化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沉默 《罗克珊娜》 《克拉丽莎》 《塞西丽亚》
下载PDF
《克拉丽莎》的女性成长简析
6
作者 熊国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61-62,共2页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为了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最终受人陷害,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缅怀逝去的故事。塞缪尔·理查逊通过对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成长...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为了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最终受人陷害,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缅怀逝去的故事。塞缪尔·理查逊通过对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成长心路历程的生动刻画,揭示了克拉丽莎女性成长的具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塞缪尔·理查逊 女性成长
下载PDF
进步话语的牺牲品——论《克拉丽莎》的异化主题
7
作者 廖晖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揭示了拜金主义价值观对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的异化作用。主人公克拉丽莎渴望亲情、渴望平等、渴望人权的精神诉求被湮灭在18世纪席卷英国的经济个人主义物质追求的巨浪中。作...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揭示了拜金主义价值观对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的异化作用。主人公克拉丽莎渴望亲情、渴望平等、渴望人权的精神诉求被湮灭在18世纪席卷英国的经济个人主义物质追求的巨浪中。作家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以及对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真诚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异化 拜金主义
下载PDF
探析撒弥尔·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的现代性
8
作者 李晖 钟鸣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尽管撒弥尔·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但是它对社会的批评远比《帕米拉》尖锐、深刻。作品中理查生对爱情、道德、女性意识等问题的关注超过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书信体小说使理查生成为心理现实主义... 尽管撒弥尔·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但是它对社会的批评远比《帕米拉》尖锐、深刻。作品中理查生对爱情、道德、女性意识等问题的关注超过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书信体小说使理查生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和"视角小说"的开拓者,同时,《克拉丽莎》创造了一个多声部的世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叙述效果。这部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克拉丽莎》 现代性
下载PDF
从《帕米拉》和《克拉丽莎》看理查生的心理小说特点
9
作者 李楠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
英国作家理查生是18世纪家庭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作品《帕米拉》和《克拉丽莎》最为著名。他的小说多关注平民百姓,特别是中下层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将婚姻自主与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他独特的、以描写... 英国作家理查生是18世纪家庭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作品《帕米拉》和《克拉丽莎》最为著名。他的小说多关注平民百姓,特别是中下层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将婚姻自主与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他独特的、以描写个人生活和情感、心理变化的书信体的叙述方式,更为其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中充满感伤的情绪,被称为"感伤小说",理查生也因此是最早将感伤主义文学引入英国,乃至欧洲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特点,对18世纪及后世的英国和欧洲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拉》和《克拉丽莎》 理查生 情感和心理 书信体小说 感伤主义
下载PDF
叙事理论视角下18世纪英国小说悲剧性人物模式探析——以《克拉丽莎》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秀凤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小说《克拉丽莎》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的代表作,它的成功使英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悲剧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美丽娴雅的富家小姐克拉丽莎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从叙事理论的视角入手,以小说《... 小说《克拉丽莎》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的代表作,它的成功使英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悲剧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美丽娴雅的富家小姐克拉丽莎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从叙事理论的视角入手,以小说《克拉丽莎》为例,探讨18世纪英国小说的悲剧性人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悲剧 人物模式 《克拉丽莎》
下载PDF
《克拉丽莎》中的新女性个人主义述行
11
作者 张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9-102,共4页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著名的悲剧故事。该小说以书信体话语述行性地建构了克拉丽莎这一"新女性"个人主义形象。她集真善美于一身,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反抗父权的革命性。然而,她对18世纪英国社会规...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著名的悲剧故事。该小说以书信体话语述行性地建构了克拉丽莎这一"新女性"个人主义形象。她集真善美于一身,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反抗父权的革命性。然而,她对18世纪英国社会规约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说最后的悲剧结局。文章旨在研究以言如何行事,即小说如何述行克拉丽莎这样一个在精神与道德上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新个人主义 新女性形象 文学述行
下载PDF
书信体文学《克拉丽莎》叙事语言研究
12
作者 周荻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40-41,共2页
《克拉丽莎》作为书信体小说的典范,小说由一系列书信构成,在看似零散的形式下饱含了深刻的情节。作者通过书信形式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展现出来。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两种阅读进程,这种表述充满了不确定性。本文... 《克拉丽莎》作为书信体小说的典范,小说由一系列书信构成,在看似零散的形式下饱含了深刻的情节。作者通过书信形式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展现出来。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两种阅读进程,这种表述充满了不确定性。本文将会对小说中"密码"的含义与思想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克拉丽莎》 不确定性
下载PDF
理查逊的《克拉丽莎》与18世纪英国的性别与婚姻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雯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8,共17页
本文将《克拉丽莎》置于18世纪中期英国情感史这一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此说明两点:其一、克拉丽莎的人物形象与18至19世纪性别差异观念的形成紧密相关;其二、她对纨绔子弟勒夫莱斯的拒绝呼应了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发展的现代婚姻契约观,两人... 本文将《克拉丽莎》置于18世纪中期英国情感史这一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此说明两点:其一、克拉丽莎的人物形象与18至19世纪性别差异观念的形成紧密相关;其二、她对纨绔子弟勒夫莱斯的拒绝呼应了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发展的现代婚姻契约观,两人之间的周旋映照了18世纪对于单身女性和女性友谊态度的转变。《克拉丽莎》深入回应了乡绅阶层与早期资产阶级关于性别、婚姻与友情的话语,证明小说的崛起与现代情感的诞生相互依存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情感史 女性友谊 伴侣式婚姻
原文传递
是剧情需要还是蓄意谋杀——刍议《克拉丽莎》中浪荡贵族的塑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岸青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8期160-162,共3页
塞缪尔.理查逊在《克拉丽莎》中对贵族拉夫雷斯的塑造引起诸多争议。将这个人物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分析可以看出,理查逊利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叙事模式等手段将拉夫雷斯变成对复辟时期浪荡贵族的... 塞缪尔.理查逊在《克拉丽莎》中对贵族拉夫雷斯的塑造引起诸多争议。将这个人物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分析可以看出,理查逊利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叙事模式等手段将拉夫雷斯变成对复辟时期浪荡贵族的批判,拉夫雷斯之死不是剧情的合理安排,而是理查逊道德说教的一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逊 《克拉丽莎》 拉夫雷斯 复辟时期的浪荡贵族 中产阶级意识
原文传递
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中的两场战争
15
作者 伍莉 李晖 《唐山文学》 2018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保守派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作品。小说讲述了美丽纯洁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试图摆脱家庭包办婚姻却不幸落入了浪荡子拉夫雷斯的圈套,最终悲愤而死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中产阶... 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保守派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作品。小说讲述了美丽纯洁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试图摆脱家庭包办婚姻却不幸落入了浪荡子拉夫雷斯的圈套,最终悲愤而死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中产阶级淑女由于家族的贪欲和残酷以及自身的性格矛盾等多重原因导致的悲剧艺术地实现的,换句话说,克拉丽莎在自我构建中经历了两场战争——'道德之战'和'人格之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詹姆斯 拉夫雷斯 《克拉丽莎》 书信体小说
原文传递
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中的不确定性
16
作者 李婷 《作家》 2015年第1X期138-139,共2页
《克拉丽莎》是塞谬尔·理查逊书信体小说的典范,整部小说由一封封伤感多情的书信组成。作者用书信的形式将人物间的复杂斗争一一展现出来,而这种斗争实际上是一种语义和阐释的斗争,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 《克拉丽莎》是塞谬尔·理查逊书信体小说的典范,整部小说由一封封伤感多情的书信组成。作者用书信的形式将人物间的复杂斗争一一展现出来,而这种斗争实际上是一种语义和阐释的斗争,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两种阅读进程,使得这种不确定性得到加剧。本文将会对《克拉丽莎》中不确定性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克拉丽莎》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情感史与跨越边界的文学研究
17
作者 金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1-80,共10页
本文从小说形式与情感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寻找探讨世界小说史的新路径,以小说史进入情感史,以情感史反观小说史。首先梳理情感文化史研究的几条主要脉络,并说明18世纪小说在这个领域的重要地位。随后逐一探讨理查森的《克拉丽莎》和卢... 本文从小说形式与情感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寻找探讨世界小说史的新路径,以小说史进入情感史,以情感史反观小说史。首先梳理情感文化史研究的几条主要脉络,并说明18世纪小说在这个领域的重要地位。随后逐一探讨理查森的《克拉丽莎》和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传》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小说"的不同形态,以及它们所暗示的不同情感结构。比较文学不仅跨越语言与文学传统的界限,也同样含有打破文化与文学边界的意思,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对18世纪欧洲小说和情感史提出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研究 18世纪 欧洲小说 《克拉丽莎》 《新爱洛伊丝》
下载PDF
语言、性和自我身份的纠葛——论拉夫雷斯的纨绔哲学
18
作者 郑佰青 张中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6,共7页
在小说《克拉丽莎》中,理查逊时代的纨绔文化体现出内在蕴含的矛盾性与含混性特质,并通过拉夫雷斯这样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纨绔角色得到了准确的再现。本文运用解构主义批评理论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从该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入手,从语言、性... 在小说《克拉丽莎》中,理查逊时代的纨绔文化体现出内在蕴含的矛盾性与含混性特质,并通过拉夫雷斯这样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纨绔角色得到了准确的再现。本文运用解构主义批评理论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从该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入手,从语言、性和自我身份的纠葛三个层面剖析拉夫雷斯毕生所追随的纨绔哲学的内在悖论,及其对他塑造自我的毁灭性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丽莎》 纨绔哲学 语言 身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