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旋律的交织与素材变形带来的(非)连续性(下)——解读陈怡《八板》(1999)
1
作者 陈念如(译) 史付红(校)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40-148,6,共10页
与众多接受过西方作曲训练的中国作曲家一样,陈怡在创作钢琴独奏曲《八板》(1999)时,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令人回味的旋律片段融入西方后调性音乐的写作中,而这一整个过程可以借用变形理论进行充分的阐明。乐曲中所引用的同名民间曲调[... 与众多接受过西方作曲训练的中国作曲家一样,陈怡在创作钢琴独奏曲《八板》(1999)时,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令人回味的旋律片段融入西方后调性音乐的写作中,而这一整个过程可以借用变形理论进行充分的阐明。乐曲中所引用的同名民间曲调[八板]为丝竹乐中的“母曲”。在丝竹乐这类支声型复调音乐中,原型[八板]的音高得到了丰富的加花装饰,节拍也在先前规律的68板(拍)上进行了扩充。陈怡的这首作品,不仅多次对丝竹乐的音色进行了模仿,还通过引用并装饰极具辨识度的乐句,再现了这首民间乐曲是如何把控听众对于时间流动的感知。然而,在与后调性音乐的融合过程中,民间旋律素材通过结合西方钢琴作品中典型的炫技音型,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线性动机变形思路。与此同时,自由的节奏不禁唤起了人们对另一种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山歌的想象,这也是作曲家所提及的灵感来源之一。从整首作品的发展脉络来看,最初,民间曲调[八板]的线性连续性(即,由音高序进带来的心理预期)虽因多个后调性结构元素的引入而被打断,但后者此时还未能在逻辑上构成一个指向明确的关联。不过最终它们还是像乐曲开始处的[八板]曲调一样,在音乐的时间性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八板]此时则转化为了非节拍的律动。鉴于山歌和丝竹乐所折射出的鲜明气质(尤指性别隐喻方面的)差异,笔者认为文中所论述的有关作曲家对于节奏的处理可与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些想法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怡《八板》 变形 中国 洛克海德 节奏
下载PDF
李西安之《八板》变体研究
2
作者 赵冬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8,207,共10页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众多变体中,《八板》及其变体家族自成完整的体系。在《八板》与68板体扑朔迷离的迷宫中,可以梳理出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脉络。其中汇集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调式、多声等丰富的变奏手法,以中国...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众多变体中,《八板》及其变体家族自成完整的体系。在《八板》与68板体扑朔迷离的迷宫中,可以梳理出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脉络。其中汇集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调式、多声等丰富的变奏手法,以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文法”展现了旋律音乐组织与发展的思维逻辑,堪称集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变化发展手法之大成的“百科全书”。本文是在李西安先生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八板》及其变体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化发展手法以提纲挈领式的方式进行的归纳总结。谨以此文向恩师李西安先生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板》母体 音乐分析 变体及其分类 变体及其组合 68
原文传递
天行有常 洞幽察微——评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
3
作者 邹彦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117-121,M0004,M0005,共7页
写出一套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的研究著作,是自姚锦新先生以来中国几代音乐理论家的夙愿。文章以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的成书过程为线索,对其中四本分册所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宏观概述,进而选择其中具有启发... 写出一套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的研究著作,是自姚锦新先生以来中国几代音乐理论家的夙愿。文章以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的成书过程为线索,对其中四本分册所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宏观概述,进而选择其中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也提出了某些或许会存在争议的问题,并对这套丛书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 结构原则 音乐分析 《八板》 腔体
下载PDF
精确计算、节奏组合、动机发展与音色设计的有机结合——中西音乐因素在陈怡《气》中融合的方式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8-40,共13页
混合四重奏《气》是陈怡以她一贯的中西音乐因素结合之风格创作的一部较成功的作品。她在整体曲式结构上,采用西方的再现二部曲式,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用计算的方法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高潮点,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为曲... 混合四重奏《气》是陈怡以她一贯的中西音乐因素结合之风格创作的一部较成功的作品。她在整体曲式结构上,采用西方的再现二部曲式,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用计算的方法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高潮点,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为曲式最小结构单位,并使用多种节奏组合手段实现向高潮的推进。在音高结构中,以替换音的手法,将半音和三全音融入到五声化旋律中,并用动机分裂和模进的方式,实现旋律的现代化。在音色处理上,用音色各异的独奏乐器,创造出可与整个管弦乐队相比的、具有强大音乐推动力的音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分割比例原则 “造型” 节奏伸缩镜 记谱渐快 《八板》节奏组合 复节奏
下载PDF
Facile template-induced synthesis of Ag-modified TiO_2 hollow octahedra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飞 余锐 +2 位作者 王康 杨桂全 余火根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11-2218,共8页
Noble metal/titania hollow nanomaterials usually exhibit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low density,good surface permeability,strong light-harvesting capacity,and rapid i... Noble metal/titania hollow nanomaterials usually exhibit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low density,good surface permeability,strong light-harvesting capacity,and rapi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However,the present preparation methods usually include complicated and multistep procedures,which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hollow nanostructures. In this paper,a facile template-induced synthesis,based on a template-directed deposition and in situ template-sacrificial dissolution,was employed to prepare Ag-modified TiO 2(Ag/TiO 2) hollow octahedra using Ag2 O octahedra as templates and TiF 4 as the precursor. In the synthetic strategy,the shells of TiO 2 hollow octahedra were formed by coating TiO 2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Ag2 O templates based on the template-directed deposition. Simultaneously,the Ag2 O templates can be in situ removed by dissolving the Ag2 O octahedral template in HF solution produced via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TiF 4 in the reaction system. In addition,Ag nanoparticl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s of TiO 2 shells by effectively using the photosensitive properties of Ag2 O and Ag+ ions under light irradiation,along with the formation of TiO 2 hollow octahedra. The Ag/TiO 2 hollow octahedra exhibited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because of their(1) short diffusion distances between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 because of the thin shells of Ag/TiO 2 hollow octahedral,(2) deposition of Ag nanoparticles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s of TiO 2 shells,and(3) rapi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TiO 2 shells and Ag nanoparticles. This work may als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preparing other Ag-modified and hollow nanostructured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sis Silver Titanium dioxide Hollow octahedral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TEMPLATE
下载PDF
河南板头曲源流考
6
作者 贾媛媛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
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曾经在中原大地盛极一时,然而现在却呈现极其衰落的发展态势。2006年河南板头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着重对板头曲的源流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在保护这项音乐文... 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曾经在中原大地盛极一时,然而现在却呈现极其衰落的发展态势。2006年河南板头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着重对板头曲的源流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在保护这项音乐文化遗产、充实河南板头曲的理论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头曲 大调曲子 源流《八板》头曲的形成
原文传递
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上)——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61,共11页
陈怡的《烁》和《钢琴协奏曲》都创作于1992年,即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此时陈怡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注重音高结构方面,逐渐转到了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中。她在作品中系统性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而且对音响的调配... 陈怡的《烁》和《钢琴协奏曲》都创作于1992年,即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此时陈怡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注重音高结构方面,逐渐转到了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中。她在作品中系统性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而且对音响的调配和织体在曲式结构中的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陈怡在对中国民间乐曲结构原则的深入研究后,力图将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思维与西方无调性音高结构原则相结合,并积极探索使西方乐器按中国民间器乐合奏方式演奏的具体手法。此文为作者博士论文《中国音乐语言用西方乐器习惯用法诠释——论陈怡创作西方器乐曲时中西方观念和技术的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板》 曲式结构 黄金分割 节奏组合 按比例扩充 十二音音列 音级集合体 支声性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