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众的怒火》中的空间转向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红岩
张贞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8-42,共5页
-
文摘
罗伯特·库弗的代表作《公众的怒火》通过对美国真实的历史事件"罗森堡间谍案"的改写与虚构反映了当时冷战时期美国人盲目的爱国主义情绪。小说的叙事打破传统的线性结构,在情节和结构上呈现出空间效果。然而对这部小说的多数研究集中在叙述人、叙事模式及叙事时间上,忽略了对其空间形式的研究。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认为现代小说打破时间流,呈现出空间性。文章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并置、碎片化叙事、蒙太奇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探究小说中的时间向空间的转向,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作品中所表现的空间立体效果,为后现代历史小说的评价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并置
碎片化叙事
蒙太奇
空间形式
-
Keywords
The Public Burning
juxtaposition
fragmentation narrative
montage
spatial form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从编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公众的怒火》的悖论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单建国
-
机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75200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085"工程项目(E1A-5605-14-420)
-
文摘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罗伯特·库弗的《公众的怒火》是二战后美国后现代主义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通过戏仿等元小说技巧将虚构故事置于美国麦卡锡时代的历史语境中,体现了编史元小说兼具虚构性和历史性的矛盾特征。在悖论冲突中,小说既重访历史又将其问题化,既再现现实又与其保持一定的批评距离,从内部暴露了美国历史叙事的局限性和问题。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编史元小说
悖论
问题化
戏仿
-
Keywords
The Public Burning
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
paradox
problematizing
parody
-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从《公众的怒火》的元小说特点看其真实与虚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5-117,共3页
-
文摘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罗伯特.库弗的小说《公众的怒火》将事实与虚构结合在一起,以虚构的文本来揭示虚构而荒诞的历史与现实。他充分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创作技巧,如:戏仿、拼贴、蒙太奇、迷宫等,他玩弄语言游戏,对语言进行矛盾、排列和中断的元小说处理,深刻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真实都是虚构的。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元小说
虚构
真实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颠覆与重塑——《公众的怒火》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赵攀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9-61,共3页
-
文摘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罗伯特·库弗的《公众的怒火》刊出之后在评论界引起一番热议。库弗颠覆历史,重新审视历史的态度使这部小说带上了明显的新历史主义色彩,该小说的创作与新历史主义重新注重艺术与人生、注重文本与历史现实的关系也不谋而合。因此,试图从新历史主义的两个基本方面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来解读该小说,以此阐明历史不仅是过去事件的模式也是故事写作和语言结构的陈述,解构历史只为重构一种和平、自由、开放的新历史文本模式。
-
关键词
罗伯特·库弗
《公众的怒火》
新历史主义
文本的历史性
历史的文本性
-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迷失在符号的世界——《公众的怒火》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贞
张红岩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7-141,共5页
-
文摘
罗伯特·库弗的小说《公众的怒火》通过对美国真实的历史事件"罗森堡间谍案"的改写与虚构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的真实。现代符号学家皮尔斯就符号载体的属性,将符号分为性质符号(qualisign)、单一符号(sinsign)和法则符号(legisign)。以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为视角解读《公众的怒火》中的各种符号,可揭示后现代无序混乱的社会现实,使读者领略后现代作品中的符号魅力,从而为后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注入新的活力,也试图为皮尔斯符号理论的多元化解读注入新鲜血液。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皮尔斯
符号学
无序
混乱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公众的怒火》对虚假历史文本的揭示与消解
- 6
-
-
作者
邢达
付筱娜
-
机构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ZW005)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Y202003)。
-
文摘
当今世界“冷战”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西方世界仍受冷战思维影响,对其他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形态进行排斥,严重阻碍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及全球化进程。罗伯特·库弗在他的《公众的怒火》中揭示了冷战思维与虚假历史文本的关系。从《公众的怒火》中体悟具有象征意义的种种人物形象及社会现象,可以深刻理解作为维护统治集团利益工具的虚假历史文本对全球化和多极化的阻碍,并进而探索消解虚假历史文本的方法,从而打破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之间交流的壁垒。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历史文本
象征
-
Keywords
Public Burning
historical texts
symbol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公众的怒火》中的戏仿与历史重构
- 7
-
-
作者
武耀萍
-
机构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41-42,45,共3页
-
文摘
《公众的怒火》是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典范之作,通过戏仿这一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小说揭示了所谓官方正史也不过是一种文本,是它特有的叙事结构使讲述的事件成为真实,而不是事件本身。通过重访历史事件,库弗重构了另一个版本的原子弹间谍案,模糊了历史与虚构、文本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消解了历史的权威性。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历史编纂元小说
戏仿
历史重构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公众的怒火》中狂欢化人物的解读
- 8
-
-
作者
庄方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4-,共1页
-
文摘
《公众的怒火》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去重新解读这部作品的狂欢化人物,可以看出,通过对官方权利的颠覆,文本实现了美国民众对追求自由平等精神的渴望。
-
关键词
《公众的怒火》
罗伯特·库弗
狂欢化
-
Keywords
'public anger'
Robert Coover
carnival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故事里面”的“嬉戏”——罗伯特·库弗访谈录
被引量:14
- 9
-
-
作者
陈俊松
-
机构
美国布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5,160,共10页
-
文摘
在这篇访谈中,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罗伯特.库弗对经典叙事作品和试验小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技巧与人文关怀、《公众的怒火》中的政治介入等重要问题做了独到的阐述。不少评论家将库弗的小说试验归为先锋艺术,但库弗却认为自己的小说艺术属于主流,只是他对主流有不同的解释。库弗深受经典叙事作品和贝克特的影响,将人文主义看作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世界观,在小说中经常以"嬉戏"者的身份进入"故事里面",从内而外予以颠覆。库弗认为,《公众的怒火》对罗森堡夫妇被处死一案的描述,反映了麦卡锡时代歇斯底里的畸形爱国主义情绪,从而为探讨当时的民族心态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
关键词
罗伯特·库弗
后现代主义
经典叙事
《公众的怒火》
小说试验
政治介入
-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