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黄鹤楼》《凤凰台》接受史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13-524,共12页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凤凰台》 接受史比较 “影响的焦虑” “批评的焦虑”
下载PDF
仁者形象与忧国思兴情结——论杜甫《凤凰台》的独特审美价值
2
作者 杨敏 安建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5-27,33,共4页
《凤凰台》是诗人杜甫用生命写成的伟大诗篇。这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力作 ,通篇表现着杜甫一贯的仁者形象和伤时忧国期盼中兴的情结 ,具有纪行与抒情相结合的特殊意义。其诗从逻辑结构、意象运用及诗中的情感表现、自我形象几方... 《凤凰台》是诗人杜甫用生命写成的伟大诗篇。这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力作 ,通篇表现着杜甫一贯的仁者形象和伤时忧国期盼中兴的情结 ,具有纪行与抒情相结合的特殊意义。其诗从逻辑结构、意象运用及诗中的情感表现、自我形象几方面揭示出“凤凰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者形象 忧国思兴情结 杜甫 《凤凰台》 审美价值 情感 意象 自我形象 诗歌
下载PDF
《凤凰台》:民间视角下的人性审视
3
作者 陈婵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
当代苗族作家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以一次次更迭不断的政治运动为线索,细腻地展现了从合作化运动、大跃进、文革到改革开放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湘西一个小乡村的人事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农村各种政治运动的小说代表作有《三里... 当代苗族作家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以一次次更迭不断的政治运动为线索,细腻地展现了从合作化运动、大跃进、文革到改革开放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湘西一个小乡村的人事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农村各种政治运动的小说代表作有《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艳阳天》、《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和《古船》等。其中,《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 民间视角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山乡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三里湾》 《创业史》 人性
下载PDF
真实性的错位——评向本贵长篇小说《凤凰台》的人物形象
4
作者 王再兴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8-101,共4页
“真实性”是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塑造的核心原则。长篇小说《凤凰台》在人物塑造上的表现,被认为是该作品最为成功的方面,然而事实上,这部作品在人物的塑造上表现出了真实性的某种错位作者颇为用心的中心人物具有相当的矛盾性,而非中心的... “真实性”是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塑造的核心原则。长篇小说《凤凰台》在人物塑造上的表现,被认为是该作品最为成功的方面,然而事实上,这部作品在人物的塑造上表现出了真实性的某种错位作者颇为用心的中心人物具有相当的矛盾性,而非中心的普通农民形象则反而更为真切。同时,作品文本的前后部分的不对称,导致了某些话题不能充分展开,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历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凤凰台》 人物塑造 真实性
下载PDF
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评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
5
作者 邓立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是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在真实反映我国农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时,展现了淳朴的湘西民俗风情,体现了... 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是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在真实反映我国农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时,展现了淳朴的湘西民俗风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 历史理性 人性世界 民俗风情
下载PDF
乡土文学疆域的拓展——解析向本贵《凤凰台》的文化内涵
6
作者 莫百颂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76-78,共3页
苗族作家向本贵擅长写乡土小说。在他的多部小说中,都对湘西这片乡土地域进行了"鸟瞰式"的描写。在其长篇小说《凤凰台》中,他从哲学、宗教、文化等层面对"乡土中国"及其流变史这一中国文学由来已久的主题进行了全... 苗族作家向本贵擅长写乡土小说。在他的多部小说中,都对湘西这片乡土地域进行了"鸟瞰式"的描写。在其长篇小说《凤凰台》中,他从哲学、宗教、文化等层面对"乡土中国"及其流变史这一中国文学由来已久的主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与拓展,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书写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艺术文化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本贵 《凤凰台》 乡土文学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深刻的历史真实,犀利的人性透视——论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
7
作者 易瑛 《理论与创作》 2007年第4期90-93,共4页
读向本贵的小说,总能感受到这位从湘西底层走出来的苗族作家深厚的民间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始终以热切、深沉的目光关注着中国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命运沉浮,与他们共同承受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心灵震荡和灵魂裂变。长篇小说《凤... 读向本贵的小说,总能感受到这位从湘西底层走出来的苗族作家深厚的民间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始终以热切、深沉的目光关注着中国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命运沉浮,与他们共同承受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心灵震荡和灵魂裂变。长篇小说《凤凰台》就是他关注民生,思考历史,透视人性的一部厚重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 长篇小说 历史 人性 真实 忧患意识 民间情怀 普通民众
下载PDF
评崔颢《黄鹤楼》和李白《凤凰台》
8
作者 沙元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1期22-25,共4页
盛唐诗人崔颢写了首极负盛名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 盛唐诗人崔颢写了首极负盛名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颗《黄鹤楼》为第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论《黄鹤楼》诗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宋代李畋《骇闻录》说:“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颗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凤凰台》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凤凰台》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鹦鹉洲》 沈德潜 崔颢 浪漫主义 艺术成就 《沧浪诗话》
下载PDF
李白《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之比较
9
作者 吴剑 《湖南教育(中旬)(B)》 2012年第12期50-51,共2页
自从天宝年间李白遭受排挤愤而出游到金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之后,历朝各代直至当今的诗论家们便反复再三、没完没了地将他的《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作思想上、艺术上诸多方面的比较、考究和评论,企图从中得出到底是李优于崔... 自从天宝年间李白遭受排挤愤而出游到金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之后,历朝各代直至当今的诗论家们便反复再三、没完没了地将他的《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作思想上、艺术上诸多方面的比较、考究和评论,企图从中得出到底是李优于崔,还是崔优于李的绝对结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凤凰台》 崔颢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天宝年间 诗论家
下载PDF
《凤凰台》:具有整合意义的传统农村题材小说
10
作者 刘起林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凤凰台》以“民生”的价值观念为思想基点和叙述视角,采用“编年史”结构,将参与者个体的人生状态、人格病象与历史进程的理念形态有机结合,揭示了农村基层社会凤凰台的当代格局和历史情状,表现出作家底层生活的积累、情感和“以人为... 《凤凰台》以“民生”的价值观念为思想基点和叙述视角,采用“编年史”结构,将参与者个体的人生状态、人格病象与历史进程的理念形态有机结合,揭示了农村基层社会凤凰台的当代格局和历史情状,表现出作家底层生活的积累、情感和“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理性相交融的特征,显示出农村历史考察和传统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双重意义的整合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民生” 基层社会 传统农村题材 整合意义
原文传递
模仿与超越——《黄鹤楼》、《凤凰台》诸诗钩沉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启宏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24-25,共2页
模仿与超越———《黄鹤楼》、《凤凰台》诸诗钩沉●特约撰稿人郭启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名篇《黄鹤楼》... 模仿与超越———《黄鹤楼》、《凤凰台》诸诗钩沉●特约撰稿人郭启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名篇《黄鹤楼》由景入情,纵横交织,怀古思乡,沉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凤凰台》 李白 崔颢诗 《龙池篇》 《鹦鹉洲》 上元元年 《登金陵凤凰台 《瀛奎律髓》 文化背景
原文传递
飞扬跋扈为谁雄 观诗韵越剧《凤凰台》
12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8,共2页
因为有了大唐的锦绣繁华,才有了后人对那段历史的感怀、倾慕与追随;也因为有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的铸就,才愈加绚烂多姿地映衬出大唐盛世之下的气象与魄力、文质与风骨、浪漫与奔放、自由与高贵,呼应着"神来、气来、情来"... 因为有了大唐的锦绣繁华,才有了后人对那段历史的感怀、倾慕与追随;也因为有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的铸就,才愈加绚烂多姿地映衬出大唐盛世之下的气象与魄力、文质与风骨、浪漫与奔放、自由与高贵,呼应着"神来、气来、情来"的隽永诗风和文化意境。而这一切都在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诗韵越剧《凤凰台》(编剧罗周,导演翁国生)中找到了戏剧化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 罗周 文质 诗韵 戏剧化 大唐盛世 文化意境 杰出诗人
原文传递
天狗与凤凰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3期33-38,共6页
杜甫作《天狗赋》序但言“天宝中”,未详其年。《杜文注解》认为是天宝六载杜甫应试不第留京后作;《读杜心解》则附于天宝十四载所作《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之后;仇兆鳌《杜诗详注》存疑,以类相附,编在天宝十三载所作《雕赋》之... 杜甫作《天狗赋》序但言“天宝中”,未详其年。《杜文注解》认为是天宝六载杜甫应试不第留京后作;《读杜心解》则附于天宝十四载所作《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之后;仇兆鳌《杜诗详注》存疑,以类相附,编在天宝十三载所作《雕赋》之后。本文在此无意讨论其作年,但细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凤凰台》 天狗 人才悲剧 奉儒守官 君臣遇合 社会人生 咏物 现实世界 凤凰情结
下载PDF
崔颢《黄鹤楼》诗解要诠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桂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1-86,共6页
崔颢写《黄鹤楼》诗是根据不精确的传闻,而非故意用典,今人引经据典指实"昔人已乘黄鹤去"故事,似无必要。崔诗所谓的"昔人",应该指与黄鹤山有关的"列仙人",也可以将"昔人"理解为单数,即仙人子... 崔颢写《黄鹤楼》诗是根据不精确的传闻,而非故意用典,今人引经据典指实"昔人已乘黄鹤去"故事,似无必要。崔诗所谓的"昔人",应该指与黄鹤山有关的"列仙人",也可以将"昔人"理解为单数,即仙人子安。《黄鹤楼》首句用"黄鹤"较之用"白云",应更符合原貌,"唐人选唐诗"作"昔人已乘白云去"的原因可以推测。崔颢《黄鹤楼》一诗有风骨、有兴象、有情思,并非纯粹的七律,而是歌行与七律相结合的佳作。从诗体结构分析,李白《鹦鹉洲》与《凤凰台》仿效崔颢《黄鹤楼》,并未得其神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 白云 昔人 《鹦鹉洲》 《凤凰台》
下载PDF
关注底层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评向本贵近几年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15
作者 邓立平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2期87-89,100,共4页
近几年来,向本贵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始终把目光对准农村,对准基层。除了出版了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凤凰台》、《乡村档案》等5部长篇小说以外,还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据初步统计,大约有二十多篇。在这些小说... 近几年来,向本贵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始终把目光对准农村,对准基层。除了出版了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凤凰台》、《乡村档案》等5部长篇小说以外,还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据初步统计,大约有二十多篇。在这些小说中,大多数是农村题材,其他是描写城市生活的。其作品的主人公,绝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村民、在乡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城市的下岗工人以及城市市民。这体现了作者向本贵那种关注底层百姓的草根情怀。“在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以他熟悉的湘西农村生活为背景,以他熟悉的父老乡亲为原型,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赞美他们的精神,讴歌他们的业绩”。“如果说向本贵前期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大好形势下农民生活良好改变的趋势,那在他后期挂职深入生活期间所创作的《乡村档案》《凤凰台》等作品,就开始偏向农民生存状况和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思考。”因此,可以说,在向本贵近几年的中短篇小说中,主要就是体现了这样的情况: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对和谐社会建立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中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 农民生活 《凤凰台》 乡村工作 城市生活 农村题材
下载PDF
向本贵《山高路长》的生活叙事伦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进武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说到向本贵,评论家曾镇南有这样的“估量”:“就描绘当代中国农村生活、农民命运,刻画基层乡、镇、村干部形象而言,中国文坛上各擅胜场的两位作家,可以说北有何申,南有向本贵。”“南向北何”的确是一个贴切、中肯的评价。到目前... 说到向本贵,评论家曾镇南有这样的“估量”:“就描绘当代中国农村生活、农民命运,刻画基层乡、镇、村干部形象而言,中国文坛上各擅胜场的两位作家,可以说北有何申,南有向本贵。”“南向北何”的确是一个贴切、中肯的评价。到目前为止,向本贵已出版《遍地黄金》、《凤凰台》、《苍山如海》、《乡村温柔》、《乡村档案》等十部长篇小说,以及《这方水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 向本贵 叙事伦理 《苍山如海》 《凤凰台》 当代中国 农民命运 干部形象
下载PDF
说杜甫《望岳》诗“会当”两句的意蕴
17
作者 陈卓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望岳》 杜甫 司马迁 京兆杜氏 《纯粹理性批判》 《凤凰台》 《文选》理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相对主义 突破与超越
下载PDF
漫话李白、崔颢拟诗较才
18
作者 肖澄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5期96-97,共2页
崔颢和李白同属盛唐诗人,但在诗名和成就上,崔与李非为“同级”,难能相比。然而有趣的是这二位却终于要“比”了,并且发其端者竟是号称“诗仙”的强手李白。这就是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李白与崔颢拟诗较才的佳话。 原来,青年诗人崔颢在游... 崔颢和李白同属盛唐诗人,但在诗名和成就上,崔与李非为“同级”,难能相比。然而有趣的是这二位却终于要“比”了,并且发其端者竟是号称“诗仙”的强手李白。这就是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李白与崔颢拟诗较才的佳话。 原来,青年诗人崔颢在游武昌黄鹤楼时曾题下一首名为《黄鹤楼》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颢 拟诗 《黄鹤楼》 盛唐诗人 “诗仙” 诗歌史 “比” 《凤凰台》 武昌 同级
下载PDF
说李白登黄鹤楼与杜甫登岳阳楼
19
作者 常思春 《杜甫研究学刊》 1988年第4期47-49,共3页
一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载:“古人服善,太白过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遂为《凤凰台》诗以拟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亦载:“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一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载:“古人服善,太白过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遂为《凤凰台》诗以拟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亦载:“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使哲匠敛手云。”按此虽宋元人所记,然观李白集中颇有黄鹤楼宴饮、酬答、送别之诗,而无咏黄鹤楼登览之作,又《鹦鹉洲》及《登金陵凤凰台》摸拟崔颢《黄鹤楼》体调,则其所记并非虚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才子传》 崔颢 辛文房 刘克庄 前集 黄鹤楼 后村 《凤凰台》
下载PDF
杜甫陇南之行
20
作者 李树民 《社科纵横》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诗人 《凤凰台》 南行 龙门镇 杜甫 泥功山 同谷县 青阳峡 陇南地区 甘肃 法镜寺 秦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