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涛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凤求凰》是一段传阅千年的佳话,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俩人突破重重障碍,最后终于修成正果,该首古风古韵的歌曲也是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结晶,这些声乐作品情感丰富,韵律隽永,是中国... 《凤求凰》是一段传阅千年的佳话,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俩人突破重重障碍,最后终于修成正果,该首古风古韵的歌曲也是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结晶,这些声乐作品情感丰富,韵律隽永,是中国歌唱艺术中彰显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学作品和音乐旋律有机融合的产物。基于此,本文展开对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研究,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通过对作者简介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在演唱方面,横向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越人歌》两首歌曲进行呈现;在纵向呈现上依托咬字、呼吸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促进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发展,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凤求凰》 层次 演唱
下载PDF
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音乐分析与演唱要点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琦琦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声乐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也是中国对世界艺术歌曲做出的独特贡献。由作曲家李砚根据汉赋名家司马相如《凤求凰》创作而成的同名艺术歌曲,则是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优秀代表,作品形式洗练,情感真挚,自推出...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声乐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也是中国对世界艺术歌曲做出的独特贡献。由作曲家李砚根据汉赋名家司马相如《凤求凰》创作而成的同名艺术歌曲,则是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优秀代表,作品形式洗练,情感真挚,自推出后受到了广大演唱者的一致认可。基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就这首佳作进行了音乐分析,并总结了多项演唱要点,由此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给更多演唱者以相应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凤求凰》 音乐分析 演唱要点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依字行腔与演唱技法探析——以《凤求凰》为例
3
作者 赵英浩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8期176-178,共3页
《凤求凰》作为一首结合了古代文学与音乐的作品,其声调、音律、字音与情感的契合,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歌曲独特的依字行腔特点。文章从故事背景出发,概述其文化内涵,接着分析声调与旋律、音律与字音、情感与字义的相互关系。同时,重点... 《凤求凰》作为一首结合了古代文学与音乐的作品,其声调、音律、字音与情感的契合,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歌曲独特的依字行腔特点。文章从故事背景出发,概述其文化内涵,接着分析声调与旋律、音律与字音、情感与字义的相互关系。同时,重点讨论了在演唱中对气息控制、情感递进、声腔共鸣及细节处理的技法要求,力图通过对语言节奏与旋律线条的互动等细微演绎技巧的剖析,丰富艺术歌曲的表演理论,为古诗词歌曲的学术研究和演唱实践提供全新的视角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依字行腔 演唱技法 《凤求凰》
下载PDF
论两首古琴歌《凤求凰》的千古魅力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晓萌 《音乐探索》 201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中,"以琴心挑之"的不仅有司马相如的琴技,还有他演唱的两首名为《凤求凰》的琴歌。其以"凤求凰"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声,在当世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受《凤求凰》的影响... 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中,"以琴心挑之"的不仅有司马相如的琴技,还有他演唱的两首名为《凤求凰》的琴歌。其以"凤求凰"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声,在当世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受《凤求凰》的影响,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这就是《凤求凰》的千古魅力,也是声乐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歌《凤求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反封建思想.
下载PDF
琴歌《凤求凰》考释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江书 《音乐探索》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对琴歌《凤求凰》作了详细的考释,首先述明了司马相如当时鼓琴的情况,其次列举了琴歌文辞出现的历史年代,并对晚出的几种《凤求凰》曲谱作了研究,从而纠正了人们一直认为司马相如曾向卓文君弹唱《凤求凰》的误解。
关键词 琴歌 《凤求凰》 司马相如
下载PDF
音精意深 留美存真——评南音新作《凤求凰》
6
作者 陈孝余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凤求凰》是泉州师范学院2011南音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中心,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联合泉州南音乐团等单位协同完成的南音新作品,是一部协同之作和创新之作,堪称当代南音传承工作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它为我们的南音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 《凤求凰》是泉州师范学院2011南音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中心,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联合泉州南音乐团等单位协同完成的南音新作品,是一部协同之作和创新之作,堪称当代南音传承工作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它为我们的南音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文章从艺术层面阐释这部新作的三方面特征:"真"、"甄"、"臻"。其中之"真"即真实,表现为音乐之真、故事之真;"甄"即甄别,从作品性质和内容性质两点进行讨论;而"臻"即完善之意,提出新作需要不断修改才能成为音精意深、留美存真的经典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求凰》 南音新作 音精意深 留美存真
下载PDF
先秦美学“比德观”在音乐中的运用——以古琴曲《凤求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潇翔 刘畅 《黄河之声》 2022年第12期71-73,共3页
比德观是中国先秦时期常见的审美观,体现在音乐、绘画、诗歌等众多艺术体裁中,本文着重于明了“比德论”的含义以及在音乐中的运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中以具体的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比德审美观进行研究,使读者在对于该名词一般定义... 比德观是中国先秦时期常见的审美观,体现在音乐、绘画、诗歌等众多艺术体裁中,本文着重于明了“比德论”的含义以及在音乐中的运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中以具体的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比德审美观进行研究,使读者在对于该名词一般定义的解释外能够更加具体地感受其韵味。古曲《凤求凰》在此审美观的体现是很具有典型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德观 音乐作品 运用 《凤求凰》
下载PDF
传统的当代化表达:南音舞台化作品创演实践探究——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个案
8
作者 杨春祥 陈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文化遗产保护、“两创”方针等国家文化战略发展语境下,舞台化作品的创作呈现空前上升趋势,这些作品中不乏有一些佳作,但也存在内涵丢失、形神分离的作品。文章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典型案例,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文化遗产保护、“两创”方针等国家文化战略发展语境下,舞台化作品的创作呈现空前上升趋势,这些作品中不乏有一些佳作,但也存在内涵丢失、形神分离的作品。文章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典型案例,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将南音置于社会语境中对其“活态性”进行考察分析,认为弘扬“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文化整体性”的理念,对文化遗产保护及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化具有重要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 《凤求凰》 舞台化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南音新作《凤求凰》的时代特质与现代演绎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民 《福建艺术》 2016年第4期48-50,共3页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创新发展的时代,“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是目前中国社会一个最响的口号。创新没有行业、没有围墙、没有疆界的限制,这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对于相对固定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是前提,创新是其次;在...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创新发展的时代,“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是目前中国社会一个最响的口号。创新没有行业、没有围墙、没有疆界的限制,这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对于相对固定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是前提,创新是其次;在保护中创新和在创新中保护,成了非物质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双掣!南音这泉州地级市拥有的古乐种,在中国乐坛享有很高盛誉,素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求凰》 时代特质 南音 非物质文化 演绎 现代 中国社会 全民创业
下载PDF
南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调适——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立策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3期42-50,共9页
一种文化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以及人之生活新需求,关乎其生存,这又取决于人们对该文化的选择和利用。近年来,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创新、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是遗产工作者和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但遗产工作者和... 一种文化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以及人之生活新需求,关乎其生存,这又取决于人们对该文化的选择和利用。近年来,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创新、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是遗产工作者和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但遗产工作者和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统一,一些人主张原封不动地保护传承,一些人主张创新发展再利用。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实施,在这一方面,南音界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他人借鉴。虽然南音界也有不同的意见,但不影响彼此并行不悖的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形式 《凤求凰》 南音 现代社会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再利用 社会结构
下载PDF
《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和《凤求凰》中爱意传递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梓洁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2,共2页
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是一首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诗歌;在中国,一曲《凤求凰》也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深深爱慕之情。本文将从艺术风格、誓言内容和求爱方式三方面出发,分析这两首吐露心中思慕之情的诗歌其... 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是一首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诗歌;在中国,一曲《凤求凰》也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深深爱慕之情。本文将从艺术风格、誓言内容和求爱方式三方面出发,分析这两首吐露心中思慕之情的诗歌其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 《凤求凰》 写作风格 表达方式
下载PDF
《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美的现代性颠覆
12
作者 尤春成 《福建艺术》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亚艺节的第十一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的开幕式上、泉州师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隆重推出了大型南音创新节目《凤求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关键词 《凤求凰》 现代性 音美 传统 泉州师院 舞蹈学院 开幕式 南音
下载PDF
《凤求凰》央视开播“文君井”独领风骚
13
《糖烟酒周刊》 2004年第24期35-35,共1页
文君当垆,相如作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见证他们爱情的名曲《凤求凰》也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7月2日,根据这段经典爱情故事改编的33集大型言情剧《凤求凰》将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首播,这也是国内首次将司马相如和... 文君当垆,相如作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见证他们爱情的名曲《凤求凰》也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7月2日,根据这段经典爱情故事改编的33集大型言情剧《凤求凰》将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首播,这也是国内首次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在首播消息传出来之前,人们已经经历了很久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凤求凰》 文君井酒 品牌经营 文君井酒业集团 文化经营
下载PDF
千古一曲《凤求凰》
14
作者 罗冬 《上海集邮》 2000年第11期14-14,共1页
《凤求凰》是乐府《琴曲》歌名,因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凤凰”句,故后人将其名为《风求凰》。西汉时,司马相如为追求卓文君,操琴一曲《风求凰》,使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司马相如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又同返临... 《凤求凰》是乐府《琴曲》歌名,因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凤凰”句,故后人将其名为《风求凰》。西汉时,司马相如为追求卓文君,操琴一曲《风求凰》,使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司马相如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又同返临邛,自己当垆卖酒,总算了却了心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求凰》 《琴曲》 邮票 集邮
下载PDF
四川扬琴男腔的说、唱初探--以四川扬琴《凤求凰》《秋江》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奕汐 《曲艺》 2021年第9期59-63,共5页
笔者曾在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3年,在团期间,曾跟随四川扬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再碧和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绍鹏学习四川扬琴老旦及男腔的演唱,并拜师于张绍鹏先生。其间,曾参与排... 笔者曾在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3年,在团期间,曾跟随四川扬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再碧和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绍鹏学习四川扬琴老旦及男腔的演唱,并拜师于张绍鹏先生。其间,曾参与排练数十场、下乡演出十余场、团内考核两场,获得了团内老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扬琴 代表性传承人 张绍 《凤求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旦 排练 演出
原文传递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继东 《琴童》 2018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故事里,最饶有趣味的要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了。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凤求凰》 中国古代文人 爱情故事
原文传递
南音《凤求凰》
17
作者 颜财斌 《政协天地》 2016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凤求凰》是南音第一个有剧情的创新力作,以当代的审美来演绎传统南音艺术。获得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第3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由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庄丽芬和泉州师院教师陈恩慧领衔主演。
关键词 《凤求凰》 南音 中国曲艺 音乐舞蹈 泉州师院 艺术节 一等奖 获得者
原文传递
《凤求凰》
18
作者 黄安基 《雕塑》 2019年第A01期80-80,共1页
创意说明:作品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创作题材,通过具象的形式塑造司马相如弹琴,和剪影形式的卓文君躲在在门后偷听的场景,演绎了一曲琴音定终生的千古爱情故事。
关键词 《凤求凰》 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 创作题材 创意说明
原文传递
“凤求凰”故事对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经典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春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其主体质素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它对中国通俗文学的经典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经典话题,被后代的小说戏曲不断演绎,形成一个庞大的同题作品群,历代编演不辍,在汉代...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其主体质素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它对中国通俗文学的经典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经典话题,被后代的小说戏曲不断演绎,形成一个庞大的同题作品群,历代编演不辍,在汉代所有同类题材故事中首屈一指;二是为同类故事书写提供了经典范式:经典主题,经典人物框架,经典情节设置,经典传情道具的设置。"凤求凰"故事之所以具有经典性,与故事本身的"合规律性"有关,与故事主角的人生经历、家庭出身密切相关。因此在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都有广泛的阐释空间和接受空间,从而决定了其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卓文君 凤求凰 才子佳人小说
下载PDF
从《凤求凰》到《西厢记》——兼谈如何评价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作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季思 《文学遗产》 1980年第1期14-26,共13页
历史人物故事演变为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又更深刻地反映历史现实,在我国将近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这事例是常见的。
关键词 《西厢记》 《凤求凰》 爱情作品 古典文学 评价 历史人物故事 文艺作品 历史现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