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究竟是谁——美国新锐少年小说《分歧者》中主体的认同与异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丹 张颖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5-69,共5页
美国少年小说作家维罗妮卡·罗斯创作的《分歧者》系列丛书获得好评如潮。小说探讨反乌托邦主题,塑造了以碧翠丝和老四为代表的融合无私、友好、正直、博学和无畏五种品质的分歧者形象,以此探讨在国家权力构建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建... 美国少年小说作家维罗妮卡·罗斯创作的《分歧者》系列丛书获得好评如潮。小说探讨反乌托邦主题,塑造了以碧翠丝和老四为代表的融合无私、友好、正直、博学和无畏五种品质的分歧者形象,以此探讨在国家权力构建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建构过程。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批评视角,探讨碧翠丝在无私派、无畏派和心理恐惧模拟测试过程中经历的主体的认同、异化与溯归过程。罗斯通过塑造代表本然纯粹的分歧者形象从而为反乌托邦书写注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少年小说 《分歧者》 维罗妮卡·罗斯 反乌托邦 拉康 镜像 主体 认同与异化
下载PDF
美国电影《分歧者》的反乌托邦思想
2
作者 陈琦瑶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美国电影《分歧者》是一部表现反乌托邦思想的影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题材电影,《分歧者》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翠丝在反乌托邦世界中不断抗争,最终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颠覆了整个... 美国电影《分歧者》是一部表现反乌托邦思想的影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题材电影,《分歧者》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翠丝在反乌托邦世界中不断抗争,最终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颠覆了整个社会命运的故事。《分歧者》表达了反乌托邦作品对人性的讴歌,且反映了此类作品的无政府主义政治理念,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反乌托邦电影展现的暴力行为与反战思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美国过度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果,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对暴力手段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歧者》 反乌托邦 个人英雄主义
下载PDF
《分歧者》生命政治实验的人类学意义
3
作者 唐启翠 阳玉平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15-324,17-18,共12页
作为青春科幻类'反乌托邦'流派的新典范,《分歧者》系列在'反乌托邦'文学谱系中的亮点,在于其基于性格原型进行的社会分类与生命政治实验所带来的社会反思。在遥远未来的芝加哥城,人按照五种美好品质分为五类,其中不属... 作为青春科幻类'反乌托邦'流派的新典范,《分歧者》系列在'反乌托邦'文学谱系中的亮点,在于其基于性格原型进行的社会分类与生命政治实验所带来的社会反思。在遥远未来的芝加哥城,人按照五种美好品质分为五类,其中不属于任何一类而又兼具多种品质的被视为危险的分歧者。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分歧者的身份是多重和变化的。从人类学视野看,'分歧者'从社会分类禁忌的'异类'、社会秩序的威胁者和任人宰割的'赤裸生命'逆转为生命政治实验的终极目的——人类的拯救者,在带来故事情节的柳暗花明之时,亦重复着人类文明故事的亘古原型:蕴藏着生命无限潜能'异类'的,既是社会秩序失范的'危险'力量,也是开创新秩序的中流砥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歧者》 社会分类 禁忌 社会秩序 生命政治
原文传递
以《分歧者》为例分析英汉翻译技巧
4
作者 郝亚军 《明日风尚》 2017年第5期280-,共1页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表达习惯中两者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为英汉翻译造成了障碍。本文以《分歧者》中英版本为例,分析英汉翻译中采用的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分歧者》 英汉翻译 翻译技巧
原文传递
多重叠映 显分隐合——里盖蒂《分歧》中的1/4音作曲技法研究
5
作者 左延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8-36,共9页
匈牙利作曲家乔治·里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先锋派作曲家之一,首创了微复调技法,为色彩斑斓的"音色-音响"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弦乐队或12件弦乐器而作的《分歧》(Ramifications for strin... 匈牙利作曲家乔治·里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先锋派作曲家之一,首创了微复调技法,为色彩斑斓的"音色-音响"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弦乐队或12件弦乐器而作的《分歧》(Ramifications for string orchestra or 12 solo strings,1968-69年),是作曲家成熟时期唯一一部通过特殊定弦来获取微分音的作品,体现了对微复调技法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笔者试图以音高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分歧》中定弦相差1/4音的两弦乐组在纵向上相结合的独特手法和多样的可能性,阐释了1/4音这一新因素、24平均律在构建更为复杂的微复调织体、在超越十二半音化的音高体系从而创造更为新颖奇特的"音色-音响"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盖蒂 《分歧 1/4音 24平均律 微复调 叠映^[2] 音色-音响
下载PDF
《分歧者:异类觉醒》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
6
作者 李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反乌托邦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精神主旨,此类影片利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语言构建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以残酷或灰暗的未来世界图景,讽喻或警示观众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由导演尼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改编自同名... 反乌托邦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精神主旨,此类影片利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语言构建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以残酷或灰暗的未来世界图景,讽喻或警示观众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由导演尼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改编自同名畅销科幻小说首部曲,影片通过构建一个新型的未来社会秩序,以反乌托邦的叙事语境表达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人主义理想诉求。本文从影片的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叙事着手,探索影片的艺术特征与表达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歧者:异类觉醒》 反乌托邦 隐喻 主题 叙事
下载PDF
福柯驯顺身体理论视域下的女性身份分析
7
作者 苗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以苏珊·科林斯的《饥饿游戏》和费罗尼卡·罗斯《分歧者》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上映后,引领了后女权时代青少年文学和电影的主要话语走向。女性在成长中对身份的焦虑是两个系列电影探讨的核心问题,而这种焦虑以最直观的服饰及外... 以苏珊·科林斯的《饥饿游戏》和费罗尼卡·罗斯《分歧者》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上映后,引领了后女权时代青少年文学和电影的主要话语走向。女性在成长中对身份的焦虑是两个系列电影探讨的核心问题,而这种焦虑以最直观的服饰及外形的演变来呈现。本文主要从福柯"驯顺的身体"概念入手,分析两个系列电影的女主人公如何从被驯服的身体,最终获得选择权,确立自己的身份,从而管窥女性反乌托邦作品中身体与身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服饰 驯顺的身体 《饥饿游戏》 《分歧者》
下载PDF
科技与人性的两歧——试析青春反乌托邦影片《分歧者:异类觉醒》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欣 刘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6,共4页
《分歧者:异类觉醒》是一部充满青春印迹的反乌托邦主题的科幻影片。该影片警示世人现代科技与人性的失衡发展,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如何冲击人性的固有存在、异化人的自由意志揭示了纯粹的科技理性导致科技与人性的对立,人类试图用现代科... 《分歧者:异类觉醒》是一部充满青春印迹的反乌托邦主题的科幻影片。该影片警示世人现代科技与人性的失衡发展,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如何冲击人性的固有存在、异化人的自由意志揭示了纯粹的科技理性导致科技与人性的对立,人类试图用现代科技创造"完美世界"的想法是极其危险和恐怖的,是对人性的极度压抑和摧残。因此,现代科技应以人性进化为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现代科技 人性 失衡 反乌托邦主题 《分歧 异类觉醒》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与去黑格尔化——诺曼·莱文《分歧的路径》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佃来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4,共8页
美国哲学家诺曼·莱文在其近著《分歧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去黑格尔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的双重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之黑格尔起源的问题。从内容上看,"... 美国哲学家诺曼·莱文在其近著《分歧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去黑格尔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的双重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之黑格尔起源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去黑格尔化"主要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恩格斯有关黑格尔的话语的一种检讨,"黑格尔化"则主要是在对马克思尤其是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解读中形成的理论定位。莱文把这两个方面关联并衔接在一起,为人们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可是,他又没有精当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很容易遭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马克思 《分歧的路径》 黑格尔化 去黑格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