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晓明 《法治研究》 2015年第6期27-34,共8页
《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对《刑法》第246条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和审理程序,加之此前《"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在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的突破,带来了此类案件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本文认为,网络诽... 《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对《刑法》第246条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和审理程序,加之此前《"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在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的突破,带来了此类案件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本文认为,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变化早已是一个司法操作上的难点,此次又规定网络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可由公安机关协助,甚至由此也必然导致审理过程与程序上的新变化。本文针对这些司法操作与法理上的困惑与难点,提出了完善《"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的建议,并探讨了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案件的举证由"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分析了在审理过程与程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利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的具体操作与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网络侮辱 诽谤案件 定罪 举证 审理 新变化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后的强制猥亵、侮辱罪解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家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刑法修正案(九)》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做了修改,司法解释将其更名为强制猥亵、侮辱罪。但这一罪名概括并不符合合法性、科学性原则,将修改后的条文归纳为"强制猥亵罪""强制侮辱妇女罪"两个罪名,更符合法律规... 《刑法修正案(九)》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做了修改,司法解释将其更名为强制猥亵、侮辱罪。但这一罪名概括并不符合合法性、科学性原则,将修改后的条文归纳为"强制猥亵罪""强制侮辱妇女罪"两个罪名,更符合法律规定。立法对强制猥亵与强制侮辱行为的规定并非同义反复。将强制猥亵罪认定为倾向犯,既有利于区分强制猥亵与强制侮辱两类不同的行为,也有利于区分强制猥亵、侮辱罪与侮辱罪之间的界限。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强制猥亵、侮辱行为包括在网络公共空间上当众实施强制猥亵、侮辱罪行为的情况。造成被害人伤亡的情况不宜一律认定为本罪的加重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强制猥亵、侮辱 罪名 倾向犯 加重处罚
下载PDF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恐怖活动及其犯罪立法研究——兼评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和《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相关反恐条款 被引量:47
3
作者 皮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9,共12页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它是暴力恐怖活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犯罪立法缺少宣...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它是暴力恐怖活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犯罪立法缺少宣扬恐怖主义思想、煽动暴力恐怖活动罪,设立该罪为我国反恐斗争所必需,也与国际反恐立法趋势一致。设该罪应从反恐怖主义综合立法和刑法两方面进行构建,在《反恐怖主义法》和《刑法修正案(九)》中做适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恐怖活动 《反恐怖主义法》 《刑法修正案()》 立法建议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及展开——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52
4
作者 陆旭 《法治研究》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提供服务行为对网络犯罪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该类主体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行为及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和帮助行为入罪的规定,不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充足的刑法理论依据。但立法规...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提供服务行为对网络犯罪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该类主体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行为及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和帮助行为入罪的规定,不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充足的刑法理论依据。但立法规定还应从明确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增设资格刑,并激活禁止令在网络犯罪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双层社会"的背景下,应及时更新刑法理念,保持刑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 刑法理念
下载PDF
网络涉罪行为刑法规制论要——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规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旭 王文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危害网络安全的涉罪行为游离于刑法之外,使得恪守稳定与谦抑的刑法规范在罪名体系、犯罪主体、刑罚措施以及立法理念等方面脱轨于当前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存的"双层社会"。因此,立法应通过扩...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危害网络安全的涉罪行为游离于刑法之外,使得恪守稳定与谦抑的刑法规范在罪名体系、犯罪主体、刑罚措施以及立法理念等方面脱轨于当前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存的"双层社会"。因此,立法应通过扩充罪名方式避免刑法真空,严密刑事法网;加大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人追究,进一步完善刑罚梯度;更新刑法理念,通过实质解释寻求"一揽子"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途径,最终实现刑法规范的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涉罪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 刑法修正案() 刑法规制
下载PDF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探究——对《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网络犯罪规定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向准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14,共6页
网络犯罪是打破常规的传统犯罪形态,随着时代异化经历从无到有过程的犯罪化产物。其以独立于现实空间之外的网络空间为载体,兼具独特的虚拟性和广泛传播性,使犯罪手段和形式愈加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当下,针对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犯罪是打破常规的传统犯罪形态,随着时代异化经历从无到有过程的犯罪化产物。其以独立于现实空间之外的网络空间为载体,兼具独特的虚拟性和广泛传播性,使犯罪手段和形式愈加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当下,针对网络犯罪现象的常态化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及修正了关于网络犯罪的内容规定,通过扩大犯罪主体与行为方式进一步维护网络公共安全和加强公民信息保护意识。刑法运用犯罪化的方式对网络犯罪加以规制,在实现预防效用上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规制与适用的衔接问题,仍需进行恰当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修正案()》 刑法规制
下载PDF
网络犯罪的嬗变与刑法立法完善——以《刑法修正案(九)》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肃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7-51,共5页
为回应愈演愈烈的网络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对于原有刑法规定作出大幅修改,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扩张、主体的扩张、结构变化均作出细致规定,有其重要意义。同网络犯罪的事实嬗变相比,《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 为回应愈演愈烈的网络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对于原有刑法规定作出大幅修改,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扩张、主体的扩张、结构变化均作出细致规定,有其重要意义。同网络犯罪的事实嬗变相比,《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在注重协调网络犯罪多变性与刑法稳定性的视角下,根据网络犯罪的法益、行为范围和共同犯罪结构的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罪刑规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网络犯罪嬗变 公共安全 行为范围 共犯结构
下载PDF
网络造谣之刑法应变——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2-96,共5页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网络造谣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制。单纯的网络空间秩序不属于刑法保护的法益,对网络造谣适用刑事罪名要回归法益侵害的核心,对现实法益的实质侵害或是侵害的可能性是认定网络造谣成立...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网络造谣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制。单纯的网络空间秩序不属于刑法保护的法益,对网络造谣适用刑事罪名要回归法益侵害的核心,对现实法益的实质侵害或是侵害的可能性是认定网络造谣成立犯罪的关键,审慎入罪口径,应更严格地限制对网络造谣通过司法解释适用寻衅滋事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网络造谣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寻衅滋事罪
下载PDF
网络帮助犯正犯化之检讨——以《刑法修正案(九)》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师晓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58-63,共6页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犯正犯化的体现。"网络帮助犯正犯化"的做法有诸多不合理之处:网络帮助犯的社会危害性过高的前提有失偏颇;不能达到加重网络帮助犯的刑罚之目的;以刑事追诉障碍为由给...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犯正犯化的体现。"网络帮助犯正犯化"的做法有诸多不合理之处:网络帮助犯的社会危害性过高的前提有失偏颇;不能达到加重网络帮助犯的刑罚之目的;以刑事追诉障碍为由给网络帮助犯设立独立罪名与刑法定罪的逻辑相悖。传统的共犯理论可以解决网络帮助犯的刑事责任问题,《刑法》对网络共同犯罪不能反应过激,否则会浪费立法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犯正犯化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共同犯罪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论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选择与转变——以《刑法修正案(九)》中相关修法为视角
10
作者 李谦 汝亚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对于网络犯罪,学界对其概念有不同主张,采纳广义说有助于填补立法漏洞,为刑事司法提供规范依据。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完善网络犯罪立法。其中,立法选择主要体现在主体范围被扩大、取消"责令停止"等前置性... 对于网络犯罪,学界对其概念有不同主张,采纳广义说有助于填补立法漏洞,为刑事司法提供规范依据。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完善网络犯罪立法。其中,立法选择主要体现在主体范围被扩大、取消"责令停止"等前置性提示、降低入罪门槛、规定情节严重情形和增设网络等媒介传播方式。立法转变主要包括自由至秩序、公平至效率的法的目的价值之转变和形式法治至实质法治、从宽至从严的刑事政策视域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修正案() 前置性提示 情节严重 入罪门槛
下载PDF
网络涉毒现象的司法认定——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思宇 李文君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涉毒行为归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违刑法以实行行为作为定罪依据的传统。网络涉毒行为包括"传统毒品犯罪的网络化""利用网络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涉毒行为归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违刑法以实行行为作为定罪依据的传统。网络涉毒行为包括"传统毒品犯罪的网络化""利用网络实施毒品犯罪""发布实施毒品犯罪活动信息"三种类别,应以实行行为严格区分毒品犯罪和网络犯罪,当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实行行为不满足现有法律的打击标准时,不应以牺牲互联网的法益为代价扩展刑法适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涉毒 网络服务提供者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犯罪问题解析——基于对《刑法修正案(九)》第28、29条的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叶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5-49,共5页
《刑法修正案(九)》第28、29条不仅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增设了独立的刑事责任,而且引入了共犯行为正犯化理论,对网络安全治理起到积极作用,但司法适用中仍存在对明知的认定和刑罚失衡等困境。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刑法修正案(九)》第28、29条不仅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增设了独立的刑事责任,而且引入了共犯行为正犯化理论,对网络安全治理起到积极作用,但司法适用中仍存在对明知的认定和刑罚失衡等困境。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犯罪模式也会有所区别,应进行类型化入罪探讨,进一步明晰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问题,有助于司法实践准确定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刑法修正案()》 安全管理义务 共犯行为正犯化
下载PDF
论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
13
作者 韦明望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5期11-15,共5页
网络谣言犯罪是当下我国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一个典型,《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对本罪的相关规定。此次修改对网络谣言犯罪的认定予以明确,同时也是贯彻罪刑相应原则与刑法的谦抑性精神的体现。但是,就目前的刑法规制而言,仍... 网络谣言犯罪是当下我国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一个典型,《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对本罪的相关规定。此次修改对网络谣言犯罪的认定予以明确,同时也是贯彻罪刑相应原则与刑法的谦抑性精神的体现。但是,就目前的刑法规制而言,仍然存在犯罪主体具有局限性,法益保护不严密等不足之处,需要通过扩大犯罪主体范围、添加兜底性表述、优化新增罪名法定刑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刑法规制 《刑法修正案()》 立法完善
下载PDF
法条和罪名下的犯罪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年第2期55-62,共8页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在原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的基础上新增了之一和之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分别将其罪名确定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在原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的基础上新增了之一和之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分别将其罪名确定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新增的法条和罪名背后是原网络犯罪行为入罪机理的转变,由此牵动了刑法理论并带来刑事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变化。其中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规定是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典型表型,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定则是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犯正犯化的典型表型。《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同时兼顾了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等相关概念,在适用时我们首先应当尊重立法原意,同时也应积极构建刑事立法和刑法解释的共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网络犯罪 犯罪故意 预备行为 帮助行为 刑法解释
下载PDF
试论信息犯罪的刑法回应——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立法条款
15
作者 王启欣 王肃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58-664,共7页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回应信息犯罪,刑法需要注重对新犯罪行为的纳入、注重对犯罪结果多元化予以回应、为过失信息犯罪预留必要的立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犯罪 刑法修正案() 网络服务提供者
下载PDF
论刑法上的“明知”——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287条有关规定
16
作者 张耀武 王惠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1-86,共6页
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服务经营者提供的技术支持、帮助行为作为一种正当的中性业务行为,本身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当其技术支持、帮助行为被滥用,制造了法律所不能容忍的风险时,就可能构成犯罪。信息网络服务经营者技术支持、... 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服务经营者提供的技术支持、帮助行为作为一种正当的中性业务行为,本身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当其技术支持、帮助行为被滥用,制造了法律所不能容忍的风险时,就可能构成犯罪。信息网络服务经营者技术支持、帮助罪无疑对于规范网络环境秩序、促进互联网技术的良性循环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服务者的法律风险,对其经营模式的创新可能造成限制。应当建立有效的犯罪风险控制机制,保持刑法介入的正当性,实现有效的规范网络环境与互联网机制创新的均衡发展,完善现有的传统刑法理论体系,加强信息网络服务主体主观方面的"明知"认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犯罪 刑法修正案 明知
下载PDF
从比例原则析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犯罪化问题——以《刑法修正案(九)》第37条第3款为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雄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8-83,共6页
针对"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综合考量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原则,在治安防控中应优先考虑充分有效的非刑法保护手段。当刑法以外手段难以保护时,才应考虑刑法现有规定。除非现有... 针对"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综合考量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原则,在治安防控中应优先考虑充分有效的非刑法保护手段。当刑法以外手段难以保护时,才应考虑刑法现有规定。除非现有规定也不能保护,才可能创制新法。这类行为目前可以用当庭制止、带出法庭、处以罚款或者拘留等刑法以外的手段或者刑法中的侮辱罪、诽谤罪等来予以规制,尚没有必要在扰乱法庭秩序罪中特别规定。而且此类行为入罪,有可能限制刑事辩护人的权利,不利于正当诉讼权利的行使,因此应审慎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乱法庭秩序 比例原则 侮辱 诽谤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信息网络侮辱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宗金 《科学.经济.社会》 2018年第3期94-98,共5页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该类犯罪在证据收集上存在困难,有必要将其区别于传统侮辱诽谤犯罪。由于《刑法修正案(九)》对该罪的修正并没有触及侮辱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和自诉案件的本质,修正案提出的"...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该类犯罪在证据收集上存在困难,有必要将其区别于传统侮辱诽谤犯罪。由于《刑法修正案(九)》对该罪的修正并没有触及侮辱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和自诉案件的本质,修正案提出的"公安机关协助"模式不但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也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对于信息网络侮辱诽谤行为的刑法干预,应从打破亲告罪和自诉案件之间的必然联系上入手。具体而言,在不改变侮辱诽谤犯罪属于亲告罪的前提下,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4条第1项修改为:"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罪的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 侮辱诽谤 刑法修正案() 亲告罪 自诉案件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房慧颖 胡荷佳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2-78,共7页
《刑法修正案(九)》完善了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前提。非法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属于刑法保护的对象。单位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 《刑法修正案(九)》完善了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前提。非法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属于刑法保护的对象。单位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犯罪的,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网络服务提供者非法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根据是否利用工作便利进行分别处理。网络服务提供者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一种纯正的不作为犯,必须在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时才构成犯罪,而且主观罪过是故意。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间是想象竞合而非法条竞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论信息网络技术滥用行为的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26
20
作者 刘宪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9,共14页
刑法修正案(九)相关规定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角度建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帮助这一中性业务行为的刑事责任体系。"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是信息网络服务者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前提,应将之严格解释为符合刑法相应规定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相关规定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角度建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帮助这一中性业务行为的刑事责任体系。"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是信息网络服务者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前提,应将之严格解释为符合刑法相应规定犯罪构成的、应被认定为相应罪名的犯罪行为。明知分为确知与应知;确知的判断标准是被帮助者的明显犯罪性及帮助行为的相当关联性;技术支持、帮助对象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且超过中性业务行为总量半数以上的,推定为应知。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帮助的客观归责依据是制造法律禁止的风险。因果关系是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应以中性业务行为与损害结果是否具有客观归责性为标准予以判断。正当业务抗辩是出罪机制,应以行为风险、社会常识、职业相当性等要素综合判断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帮助是否具有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信息网络犯罪 中性业务行为 正当业务抗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