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藏黑水城文献《初学记》残片补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段玉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俄藏黑水城文献TK322《六十四卦图歌》封底亦裱有两纸类书残片,此残片与李辉、冯国栋先生考证的两件类书残片可以拼合,同属于《初学记》的一个页面。经考证,该《初学记》残本当为北宋刻本,非金刻本。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类书 《初学记》 宋刻本
下载PDF
《初学记》乐部资料述略——以前三个子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方元 刘张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5,共6页
《初学记》是唐代四大类书之一,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和《白氏六帖》并称。文章对《初学记》音乐类资料、《初学记》征引资料、《初学记》音乐资料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初学记》 类书 乐部资料
下载PDF
《初学记》引《论衡》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国伟 智延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1,共5页
《初学记》是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徐坚、张说等人编撰的一部较为精审的类书,从《初学记》所引《论衡》篇目和文句入手,发现《初学记》中既有明言引自《论衡》,而不见于现存《论衡》者;也有抄录《论衡》段落或者文句而又有所省简者;除... 《初学记》是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徐坚、张说等人编撰的一部较为精审的类书,从《初学记》所引《论衡》篇目和文句入手,发现《初学记》中既有明言引自《论衡》,而不见于现存《论衡》者;也有抄录《论衡》段落或者文句而又有所省简者;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异文。通过对《初学记》所引《论衡》进行考略,既校勘考证了《论衡》,又从中搜集了《论衡》的佚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论衡》 引文
下载PDF
《初学记》《艺文类聚》比较研究——以“诗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全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之“诗文”内容的因袭亦是明显,但此因袭绝不是剿袭,二者之“诗文”部分可谓因袭与变革同在、删并与增补共存。总之,《初学记》与《艺文类聚》是关系紧密的两个文本,二者之间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艺文类聚》 类书 编纂 诗文
下载PDF
《初学记》征引文献体例探讨——以经部文献为中心
5
作者 李玲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初学记》是唐代编写最为精良的类书,征引了大量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古籍资料。然书既成于众手,编写时间又较长,难免出现体例不一、引文混杂等通病。文章对《初学记》所引经部文献的体例进行了归纳,得出其引文有意引、合引、选引、补足省... 《初学记》是唐代编写最为精良的类书,征引了大量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古籍资料。然书既成于众手,编写时间又较长,难免出现体例不一、引文混杂等通病。文章对《初学记》所引经部文献的体例进行了归纳,得出其引文有意引、合引、选引、补足省略成分等方式;引文标识上,往往采用小字加注、"又曰"、句末总结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体例 引文 引文标识
下载PDF
唐代类书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以《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为例
6
作者 韩建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书 陶渊明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下载PDF
文明初期的部族融合与龙凤崇拜的形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子今 《文博》 1986年第1期18-23,共6页
一、黄河流域史前三大部族传说中的炎帝姜姓,与西北羌族有渊源关系,大约到了神农氏的时代,已经逐步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成为仰韶文化的创造者。传说中所谓烈山氏,可能就是烧荒火种的能手,因而在原始农业时代备享尊荣。《左传·... 一、黄河流域史前三大部族传说中的炎帝姜姓,与西北羌族有渊源关系,大约到了神农氏的时代,已经逐步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成为仰韶文化的创造者。传说中所谓烈山氏,可能就是烧荒火种的能手,因而在原始农业时代备享尊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贾逵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山氏 定居生活 贾逵 昭公 黄河流域 鸟图腾 太昊 黄河中游 《太平御览》 《初学记》
下载PDF
我国最早的动植物学教科书——《初学记》后四卷之研究
8
作者 赵云峰 刘学礼 《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26-29,共4页
由徐坚主编的《初学记》,成书于唐朝开元年间。它是一部以启蒙学童为目的,以讲述知识为重点的类书;它取材丰富翔实,涉及内容广博,书中记载的大量科技史料,一直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史的学者所关注。
关键词 《初学记》 主编 编辑人员 菊属 菊花 林邑 变异品种 生活习性 蒲柳 别称 子目 开元年间 徐坚 江东
下载PDF
《初学记》草部资料探微
9
作者 康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183-15186,共4页
《初学记》草部记录了粮食作物、花卉的相关资料,征引资料陂丰,征引典籍以经部、集部为主。草部资料的编纂具有内在逻辑性,3种体例之间具有前后照应性。草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也可看出一点唐代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初学记》 草部 资料
下载PDF
《初学记》文部资料探微
10
作者 夏荣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初学记》是唐代官修的一部类书,收集资料颇为丰富。《初学记》文部主要包括9个子目。各子目间前后照应,且有逻辑性。文部征引的资料经史子集都有所涉及。文章主要从文部资料简况、文部编纂特点、征引典籍情况以及文部的价值等四个方... 《初学记》是唐代官修的一部类书,收集资料颇为丰富。《初学记》文部主要包括9个子目。各子目间前后照应,且有逻辑性。文部征引的资料经史子集都有所涉及。文章主要从文部资料简况、文部编纂特点、征引典籍情况以及文部的价值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对《初学记》文部有个整体性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文部 征引资料
下载PDF
从类书的编撰看唐宋书学观念之流变——以《初学记》和《太平御览》为例
11
作者 陈乾坤 《书法教育》 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
唐、宋书学观念的差异,历代书论家多有论及,明清两代如项穆、董其昌、冯班、梁嗽等人对此都有论述。明代董其昌总结晋、唐、宋书法不同的审美旨趣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1]。清初冯班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将“韵”改... 唐、宋书学观念的差异,历代书论家多有论及,明清两代如项穆、董其昌、冯班、梁嗽等人对此都有论述。明代董其昌总结晋、唐、宋书法不同的审美旨趣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1]。清初冯班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将“韵”改为“理”,“晋人尽理,唐人尽法,宋人多用新意”[2]。其后梁嶒更精简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3]。诸家评说虽有不同,但对唐、宋两朝书法旨趣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即“法”与“意”的分歧。但这些只是模糊的经验判断,究竟唐人、宋人总体上在书写时秉持怎样的理念,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观念 董其昌 《太平御览》 《初学记》 项穆 取韵 书论 冯班
下载PDF
《初学记》中的器物设计史料考释
12
作者 李丽佳 《创意设计源》 2020年第3期43-47,共5页
《初学记》作为唐代官方修著的类书,包括了器用、居处、服饰、礼、乐等23部,是唐代时期的小百科全书,其中涉及到的器用、服饰等,是研究唐代及唐之前设计史的重要史料。从设计史的角度出发,在仔细研读《初学记》文本的基础之上,对《初学... 《初学记》作为唐代官方修著的类书,包括了器用、居处、服饰、礼、乐等23部,是唐代时期的小百科全书,其中涉及到的器用、服饰等,是研究唐代及唐之前设计史的重要史料。从设计史的角度出发,在仔细研读《初学记》文本的基础之上,对《初学记》中涉及的器物设计的史料进行考证辨析,并查寻其他类型的设计史料进行补充佐证,进而探索古籍中设计史料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设计史料 器物设计
下载PDF
中国红曲的史源考释
13
作者 黄祖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中国红曲的起源年代至今存在多种不同观点,缘于中国红曲史源文献信息的晦暗不明。对红曲产生于东汉时期的种种质疑,与对唐《初学记》中王粲《七释》有关记载是否可靠有关。《七释》是否真实存在?《七释》所言的瓜州在哪里?不同版本《七... 中国红曲的起源年代至今存在多种不同观点,缘于中国红曲史源文献信息的晦暗不明。对红曲产生于东汉时期的种种质疑,与对唐《初学记》中王粲《七释》有关记载是否可靠有关。《七释》是否真实存在?《七释》所言的瓜州在哪里?不同版本《七释》所言的是"瓜州红麦匊"("瓜州红曲")还是"瓜州红麥啇"?通过综合考证与推理,可知:《七释》应是真实存在的;《七释》所言的瓜州,应是敦煌地区;《七释》所言的是"瓜州红麦匊"而非"瓜州红麥啇"。唐《初学记》中王粲《七释》诗篇所言"西旅游梁,御宿素粲,瓜州红麦匊,參糅相半。软滑膏润,入口流散"应是真实存在的。红曲和红曲酒名称出现很早,而红曲和红曲酒制作技法在古籍中相隔较迟出现,这不是质疑《初学记》中《七释》篇有关记载可靠性的充分理由。因为有关现象与红曲制作及酿酒工艺技术复杂性、技法传承保密性、制作地区环境气候以及红曲应用的普及程度有关。总之,唐《初学记》中王粲《七释》诗篇实为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中国古代红曲的历史文献,中国古代红曲的史源应不迟于东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王粲 《七释》 《初学记》 瓜州 敦煌 东汉
下载PDF
唐人稱引《周易》王、韓注側證——以《文選》李善注爲中心
14
作者 顧永新 《岭南学报》 2023年第1期145-164,共20页
唐宋間《周易》文本經歷了最爲重要的一次遞嬗,即從寫本切换至刻本。本文以《文選》李善注所引《周易》王、韓注爲中心,參照約略同時的《後漠書》李賢注,以及稍晚出的官修類書《初學記》引文,同時參校宋刻《周易》經注本,以及敦煌唐寫... 唐宋間《周易》文本經歷了最爲重要的一次遞嬗,即從寫本切换至刻本。本文以《文選》李善注所引《周易》王、韓注爲中心,參照約略同時的《後漠書》李賢注,以及稍晚出的官修類書《初學記》引文,同時參校宋刻《周易》經注本,以及敦煌唐寫本、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音義》、魏徵《群書治要》、李鼎祚《周易集解》、郭京《周易舉正》等唐代或唐前文本或異文資料,從而揭示唐人引文的特徵,並由此回溯唐代文本樣貌,進而探求唐宋《周易》文本遞嬗的規律性。唐人注解及類書引文大體上忠實於原文,基本上可以反映其所從出之底本的原始樣貌,雖然具有個性化和不穩定性的特徵,甚或經過一定程度的主觀改造。總體而言,唐宋《周易》文本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在從寫本時代進入刻本時代的遞嬗過程中大體保持統一,並未發生大的變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選》李善注 《後漢書》李賢注 《初學記》 唐宋《周易》文本 《周易》王弼、韓康伯注
下载PDF
俄藏黑水城文献两件类书定名与拼合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辉 冯国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1,共2页
本文经过细致勘比,确定俄藏黑水城文献中两件编号分别为俄TK314及俄TK322(2)的类书残件可拼合,并确认此二件出自唐人徐坚等人所撰《初学记》第一卷。
关键词 俄藏黑水城文献 拼合 定名 《初学记》
下载PDF
释“褦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家树 黄灵庚 《辞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42-143,共2页
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可怜远度帻沟娄,适堪今时褦襶子。”史容注:“《初学记》:程晓《伏日》诗云:‘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摇扇髀骨疼,流汗正滂沱。’褦襶谓不晓事。”
关键词 《初学记》 黄庭坚 褦襶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唐代三部类书对唐诗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振谦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二,类书是唐代文人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要的童蒙读物;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时"构思之古书",是唐诗生成的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书 《艺文类聚》 《初学记》 《六帖》 科举 唐诗
下载PDF
论唐代类书与蒙书的交叉融合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全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唐代的部分典籍既具有类书性质又具有蒙书性质,类书的关键在体例,以类相从是根本,蒙书的关键在功能,蒙以养正是根本。类书与蒙书之定义、定位皆是后世学者因时制宜人为所加,故使得类书与蒙书之间的界限不清,其实唐代部分类书与蒙书本身... 唐代的部分典籍既具有类书性质又具有蒙书性质,类书的关键在体例,以类相从是根本,蒙书的关键在功能,蒙以养正是根本。类书与蒙书之定义、定位皆是后世学者因时制宜人为所加,故使得类书与蒙书之间的界限不清,其实唐代部分类书与蒙书本身就具有同一性,《初学记》是兼而有之的代表,《兔园策府》是因时而变的代表,大量的敦煌类书、敦煌蒙书则十分完美地展现了类书与蒙书之间的交叉融合、难分彼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书 蒙书 《初学记》 《兔园策府》 同一性
下载PDF
《史通》所见“三史”考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5-45,共1页
刘知栽在《史通》中经常提到“三史”,周一良先生认为这“三史”是指“旧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而非“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说:“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史传二》云:‘世... 刘知栽在《史通》中经常提到“三史”,周一良先生认为这“三史”是指“旧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而非“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说:“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史传二》云:‘世以《史记》、班固《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矣。’知开元中犹承六代旧习,目此三者为三史。刘子玄之作《史通》,其心目中三史亦指此三书也。”(《敦煌写本杂钞考》)并以《史通》中《叙事》篇“《晋》、《宋》杀青,又三史之不若”与《书事》篇“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范晔博采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考证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初学记》 《叙事》 敦煌写本
下载PDF
《古小说钩沉·录异传》校读商榷
20
作者 朱成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69,共4页
《录异传》,中古志怪小说集,原书久佚,历代书目亦未见著录,著者、卷数均不详,遗文散见于唐宋等类书。鲁迅《古小说钩沉》1(下文简称为《钩沉》)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古籍中辑得《录异传》... 《录异传》,中古志怪小说集,原书久佚,历代书目亦未见著录,著者、卷数均不详,遗文散见于唐宋等类书。鲁迅《古小说钩沉》1(下文简称为《钩沉》)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古籍中辑得《录异传》佚文二十七条。《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中,李剑国对《录异传》内容简介云:"有许多故事见于其它志怪书,如魏安厘王、周尹氏、秦文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异传 秦文公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太平广记》 《初学记》 校读 小吏 事类赋注 子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