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论析
1
作者 何成刚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0-44,共5页
1923年,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并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常乃德起草,以下简称《纲要》):引起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入。不过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下面笔者拟主要从《纲要》... 1923年,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并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常乃德起草,以下简称《纲要》):引起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入。不过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下面笔者拟主要从《纲要》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两个角度进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 常乃德 世界主义 民族主义 中外混编
下载PDF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
作者 田湘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路径,即课程教育理念的强化和通州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通州 历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高校思政教育
下载PDF
高中历史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为例
3
作者 韩盼 《学周刊》 202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目标,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之一,成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使用...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目标,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之一,成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使用现行的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探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对此,文章对高中历史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一次功败兼备的探索——壬戌学制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成刚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4,共8页
20世纪20年代初,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成长需要,这是清末民初学校历史课程方案所没有的,从而成为日后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制的一贯指导... 20世纪20年代初,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成长需要,这是清末民初学校历史课程方案所没有的,从而成为日后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制的一贯指导思想。遗憾的是,由于初中历史课程纲要过于强调"世界主义",脱离国情,从而引发学界的批评。从实践和国情来看,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民间色彩"、战乱纷仍、薄弱的师资力量等都导致课程实施的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壬戌学制 历史课程纲要 国际主义 民族主义
下载PDF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意识适应课程改革
5
作者 周正强 《中国农村教育》 200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程的功能已开始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逐步同能力的培养上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传统的历史教学显...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程的功能已开始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逐步同能力的培养上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传统的历史教学显行枯燥、单调、苍白无力,是因为历史教学过渡强化了学生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转变教师角色,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师 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农村初级中学 转变 学生 促进者 体系化 合作 学历
下载PDF
“五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三重逻辑分析
6
作者 陈立中 丰玲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五史”资源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的奋斗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轨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将“五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既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 “五史”资源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的奋斗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轨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将“五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既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支撑,也有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的必然要求。深入分析和把握好这些逻辑关系,是当前搞好“五史”教育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史”资源 纲要课程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历史自信的培育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鹏 《秦智》 2023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培育他们的历史自信,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程作为铸魂育人的主要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在课程教学中加强...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培育他们的历史自信,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程作为铸魂育人的主要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历史自信教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与当代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培育联系最为紧密。虽然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走向沉沦的历史,但是我们并没有在沉沦中灭亡,而是在沉沦中通过抗争,走向了复兴之路。通过学习这样的一段历史,更能够让当代大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并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抗争史、奋斗史和创新发展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历史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燕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8期90-92,共3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契合《决议》的主题设置、内容排布及其作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性质定位。从融入价值来看,《决议》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契合《决议》的主题设置、内容排布及其作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性质定位。从融入价值来看,《决议》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拓展和更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与话语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融入机制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应分类构建理论认知机制、载体融合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和实践养成机制,在理论认知与实践锻炼、知识获取与情感陶冶的统筹兼顾中,合力推动《决议》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思政课教学
下载PDF
香港中学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将有重大变化
9
作者 王艳香 《教育情报参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香港 中学 中国历史 课程内容 课程纲要
下载PDF
农村初级中学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究
10
作者 易浩忠 《中国农村教育》 200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本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明确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校本课程 农村初级中学 学生 探究 国家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经济发展 实行 地方
下载PDF
探究提高初级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11
作者 王涛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 2011年第16期32-34,共3页
当前,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初级中学历史课教学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初级中学历史课教师采取的措施应包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置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思考,采用电教化设备进行教学,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此提高... 当前,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初级中学历史课教学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初级中学历史课教师采取的措施应包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置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思考,采用电教化设备进行教学,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此提高初级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初级中学 历史 课堂教学 质量
下载PDF
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煜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6,共5页
1922年,在以实用主义教育为核心的西方新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始推行新学制改革。随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约请各科专家起草课程纲要。常乃德、徐则陵应邀分别编成初中历史和高中文化史课程纲要... 1922年,在以实用主义教育为核心的西方新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始推行新学制改革。随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约请各科专家起草课程纲要。常乃德、徐则陵应邀分别编成初中历史和高中文化史课程纲要,作为全国性历史课程的参考标准^①。新学制初、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是如何编制的?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当今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编制或修订,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历史课程纲要 历史课程标准 新学制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下载PDF
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森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84-87,共4页
永州地区拥有丰富优质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有机、适时、适度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文章主要探讨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三个路经。
关键词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融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下载PDF
建构历史记忆 增强政治认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叙事的意义与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华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年第1期34-37,18,共5页
历史记忆是以历史形态呈现和传承的集体记忆,是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承认和对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纲要"的课程叙事是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其教材是... 历史记忆是以历史形态呈现和传承的集体记忆,是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承认和对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纲要"的课程叙事是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其教材是建构历史记忆的叙事文本。"纲要"课具有明确的政治认同目标,其叙事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纲要"课程叙事语境中政治认同的轨迹是:叙事-记忆-认同。在"纲要"的课程叙事情景中,现代性政治认同应该是价值记忆基础上的理智认同,政治认同建构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他者"的建构,历史记忆的建构和政治认同的形成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政治认同 课程叙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指归——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15
作者 吴湉南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80-181,共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学科属性上属于历史学,"求真"、"求实"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学的意义还在于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人类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规律,以资进步;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学科属性上属于历史学,"求真"、"求实"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学的意义还在于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人类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规律,以资进步;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社会现实,用历史规律、历史知识考察、分析、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指归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课程 教学指归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下载PDF
历史人物评价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16
作者 何孔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7期259-260,共2页
历史人物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严格的历史性、科学的阶级性和客观的全面性,要处理好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学术争鸣与课... 历史人物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严格的历史性、科学的阶级性和客观的全面性,要处理好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学术争鸣与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采取专题讲座式、参与互动式、比较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评价 纲要》课程 教学
下载PDF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以旅顺历史文化为例
17
作者 李琨 曾云燕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80-182,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门课程的作用,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刻挖掘旅顺地方历史文化,将其融入《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门课程的作用,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刻挖掘旅顺地方历史文化,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是地处旅顺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历史文化 旅顺历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下载PDF
从《社会教学指导纲要》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8
作者 牛学文 《浙江教学研究》 2002年第5期2-3,共2页
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为了实施义务教育法,我国进行了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实施统一教学计划、使用统一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局面,从全国统一课程(教学计划)转变为国家教委、上海市、浙江省三... 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为了实施义务教育法,我国进行了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实施统一教学计划、使用统一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局面,从全国统一课程(教学计划)转变为国家教委、上海市、浙江省三套课程并存。其中,初中阶段国家教委历史、地理分科设课,上海市、浙江省开设综合社会科课程,不再设置历史、地理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改革 社会教学指导纲要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课程教学
下载PDF
“纲要”课程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探讨
19
作者 陈金平 《教师》 2014年第2期12-12,共1页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到处蔓延并成为当前高校里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授课教师既要认清其本质及危害,又要提高自身的学术与思想政治理论...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到处蔓延并成为当前高校里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授课教师既要认清其本质及危害,又要提高自身的学术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自觉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整合有效资源,增强“纲要”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课程 抵制 历史虚无主义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20
作者 张海军 《传承》 2016年第1期114-115,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次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设置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从根本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回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的变化过程,对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次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设置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从根本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回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的变化过程,对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设置 历史考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