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能胜任”条款的司法适用——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为视角
1
作者 阿依提江·哈力里 杨晓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5-72,110,共9页
通过对“不能胜任”解雇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能胜任”条款概念模糊、司法认定标准不统一的困境,这导致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解雇权行使的失衡。对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对“不能胜任”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消除... 通过对“不能胜任”解雇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能胜任”条款概念模糊、司法认定标准不统一的困境,这导致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解雇权行使的失衡。对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对“不能胜任”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消除歧义。同时,在裁判实践中审判机关不能机械适用“不能胜任”条款。具体而言,审判机关应坚持客观说立场,避免将主观因素作为主导依据;以合法性及合理性为评判标准,严格审查用人单位的考核制度,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雇权;针对“不能胜任”劳动者的培训和调岗,依据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进行认定,使这些补救措施起到促进劳动者能力提升或岗位适配的作用,从而平衡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用人单位管理自主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胜任”条款 《劳动合同法 劳动解雇 认定标准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海良 《首席财务官》 202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颁布的法律,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用工成本、劳资关系、用工模式等方面。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发展与权益保护,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颁布的法律,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用工成本、劳资关系、用工模式等方面。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发展与权益保护,并探讨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包括政策、劳动者权益、人力资源成本、劳资关系、用工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的解读,提出基于法律框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促进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者权益保护
下载PDF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适用问题探析
3
作者 张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期0071-0074,共4页
本文以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为研究对象,通过范型论题分析其现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意见。首先,阐述当前经济补偿金适用范围过宽的法律定位缺陷,将任何单方解除均视为应予补偿,增加企业成本,限制人员调整自由。此外,支... 本文以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为研究对象,通过范型论题分析其现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意见。首先,阐述当前经济补偿金适用范围过宽的法律定位缺陷,将任何单方解除均视为应予补偿,增加企业成本,限制人员调整自由。此外,支付标准和执行操作中缺乏区分也不利于落地实施。其次,论证我国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增长主力军,长期承担与大企业相同标准将损害其成长动力。然后,基于以上论点,本文建议可以细分适用范围明确免责情形;区分地区行业设置差异标准;增加小微企业减免政策,兼顾各方利益。最后,本文分析该问题涉及立法与实践协调研究,经济补偿金与保障与激励之间的政策衡量,需要进一步论证完善。研究对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经济补偿金 适用问题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对异质化人力资源差异化管理的挑战及应对
4
作者 王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异质化人力资源差异化管理是一种根据员工的能力、背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的方式。然而,劳动合同法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劳动合同的灵活性问题,需要平衡用人单位的灵活性需求和劳动者的稳定性与保障。其次是薪酬差异... 异质化人力资源差异化管理是一种根据员工的能力、背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的方式。然而,劳动合同法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劳动合同的灵活性问题,需要平衡用人单位的灵活性需求和劳动者的稳定性与保障。其次是薪酬差异与公平性之间的平衡,用人单位应确保薪酬制度公平且透明。此外,工作时间和休假安排也需要根据员工的差异进行合理调整。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通过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灵活条款、建立公正的薪酬制度、制定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政策等方式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并实现双赢。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合规经营,确保与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异质化 人力资源 差异化管理 挑战 应对
下载PDF
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困境和出路——对《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反思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进成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5,共5页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异常火爆。究其原因,既有立法上的缺陷,也有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不当定位。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对"三性"等作出了的界定,试图规范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异常火爆。究其原因,既有立法上的缺陷,也有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不当定位。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对"三性"等作出了的界定,试图规范劳务派遣,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应从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建立"备用金"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立法,并强化劳动监督检查,以切实保证劳务派遣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劳动者权益 完善立法 劳动监察
下载PDF
论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及有关评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
我国当前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重点保护劳动者原则、提高违法成本原则、稳定劳动关系原则、限制劳动者派遣原则、预防竞业原则。这是由劳动法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 我国当前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重点保护劳动者原则、提高违法成本原则、稳定劳动关系原则、限制劳动者派遣原则、预防竞业原则。这是由劳动法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资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总体上来说,《劳动合同法(草案)》坚持了这些原则,但某些具体条款还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草案)》 指导原则 重点保护劳动 提高违法成本 稳定劳动关系 限制劳动者派遣 预防竞业
下载PDF
西方国家对劳动派遣放松规制的背景及其启示——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条款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昆 王全兴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40-47,共8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政策已呈现出放松规制的迹象。西方国家是在严格规制的原有基础上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市场环境中,在劳动派遣作为典型雇佣关系补充形式且以雇佣型劳动派遣为主的情形下,在严格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政策已呈现出放松规制的迹象。西方国家是在严格规制的原有基础上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市场环境中,在劳动派遣作为典型雇佣关系补充形式且以雇佣型劳动派遣为主的情形下,在严格控制派遣机构资格并有社会合作伙伴广泛参与监管的同时,对劳动派遣放松规制,这也是强化与放松并存的结构性规制。我国劳动派遣业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背景,虽然也应当强化规制与放松规制并举,但现阶段应当侧重强化规制;并且,应当基于我国国情,就从严规制和从宽规制的事项作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派遣 放松规制 强化规制 西方国家 《劳动合同法草案
下载PDF
关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连荣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6-50,共5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下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文章认为,总体来看,法律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侧重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法律草案赋予了作为弱势...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下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文章认为,总体来看,法律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侧重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法律草案赋予了作为弱势一方的劳动者更多的权利,从而为平衡劳资关系提供保障。未来的《劳动合同法》将是一部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处理劳资关系的重要法律,有许多亮点值得关注和期待,但同时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草案)》 思考 完善
下载PDF
基于法益结构的制度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选择的评析与建议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全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文章从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法益结构入手,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问题的制度选择作了深入评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作者认为,在服务期问题上,《二审稿》对出资培训服务期限未作强制限定对避免服务期过长现象不力,对特殊物质... 文章从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法益结构入手,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问题的制度选择作了深入评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作者认为,在服务期问题上,《二审稿》对出资培训服务期限未作强制限定对避免服务期过长现象不力,对特殊物质待遇服务制度未加规定则是合理的;在竞业限制问题上,《二审稿》减弱了对竞业限制事项约定的干预力度,加重了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责任,存在明显不足,应对竞业限制事项的约定增加限制性规定,并应重构损失赔偿责任;在特殊用工形式问题上,《二审稿》从严规制劳动派遣,很可能导致外包用工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危害,应修改第72条的相关规定,降低外包用工中劳动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法益结构 服务期 竞业限制 劳动派遣 外包用工
下载PDF
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全兴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劳动 “宽进严出” 修改建议 《劳动法》 合同订立 立法意图
下载PDF
推敲劳动合同法草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鹏 赵国伟 《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6,共5页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有的法律专家甚至提出了质疑,声称如果草案变成法律,将是企业、工人、政府三输的局面。只有一种人会赢:那就是打劳动争议官司的律师。各界人士对这一法规的强烈反响,一方面表...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有的法律专家甚至提出了质疑,声称如果草案变成法律,将是企业、工人、政府三输的局面。只有一种人会赢:那就是打劳动争议官司的律师。各界人士对这一法规的强烈反响,一方面表明调整劳资双方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的焦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一法规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推敲 法律专家 劳动争议 焦点问题 劳资双方 法规 社会 企业 局面
下载PDF
试论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条款 被引量:3
12
作者 滕艳军 刘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当前,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很有现实必要性。鉴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中,不能将《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照搬过来,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主体、适用范围... 当前,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很有现实必要性。鉴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中,不能将《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照搬过来,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主体、适用范围、归则原则、赔偿范围及责任承担方均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缔约过失责任 制度构建
下载PDF
论事实劳动关系——兼谈《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条款的完善 被引量:7
13
作者 莫初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3-115,共3页
书面劳动合同形式不应该成为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要件,而应该是证明要件。在我国正在制订的《劳动合同法》中,应规定用人单位负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基本义务和承担违背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规定签订合同的期限,而且在认定劳动关系时应采... 书面劳动合同形式不应该成为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要件,而应该是证明要件。在我国正在制订的《劳动合同法》中,应规定用人单位负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基本义务和承担违背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规定签订合同的期限,而且在认定劳动关系时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劳动关系 书面形式 举证责任倒置 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论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主体的变更——从《劳动合同法(草案)》一读稿谈起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保华 陆胤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合并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合并后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或者经劳动者同意,由合并前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合并后承继... 在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合并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合并后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或者经劳动者同意,由合并前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合并后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分立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按照分立协议划分的权利义务继续履行,或者经劳动者同意,由分立前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 单位主体 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 权利义务 劳动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 常凯、董保华再争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浩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第3期32-33,共2页
《劳动合同法》草案已进入二审阶段,曾被外界称作“劳方代表”和“资方代表”的常凯、董保华两位学者,对此草案的“现实感”给予了一致肯定,但对一些核心条款的看法依旧针锋相对。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二审阶段 董保华 现实感
下载PDF
弹性退休制度与劳动合同规范的耦合机制构建
16
作者 田思路 吴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70,172,共18页
受制于单一退休渠道的严格限制,“劳动合同到龄终止”的法律规定难以实现退休的效率目标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兼顾。退休年龄的单一技术标准有违退休制度演化的系统耦合规律,这是源于强制干预手段与弹性退休内生调整逻辑的错配。以社会系... 受制于单一退休渠道的严格限制,“劳动合同到龄终止”的法律规定难以实现退休的效率目标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兼顾。退休年龄的单一技术标准有违退休制度演化的系统耦合规律,这是源于强制干预手段与弹性退休内生调整逻辑的错配。以社会系统论观之,退休自主的权利塑造提供了弹性退休制度与劳动合同规范的耦合契机,弹性退休年龄与劳动合同规范要素的交互促成了系统间的结构耦合,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构成了双重耦合路径。耦合机制的运行应遵循程序主义方法,依赖于退休权利在劳动合同中的行使、退休对话机制的内嵌与劳动者可行能力的判断,最后通过劳动合同终止限制的强制性规则与解雇原因的动态审查机制对耦合机制予以限制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退休制度 退休权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社会系统论
下载PDF
劳动保护与工业机器人使用——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准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城 熊瑞祥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219,共19页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准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对中国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估计结果显示,劳动保护会显著增加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准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对中国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估计结果显示,劳动保护会显著增加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机制检验表明,劳动保护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直接成本”和“劳动力调整成本”这两个渠道来促进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工作任务程序化程度较高和对劳动力成本变动较敏感的企业更强;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劳动力成本较高、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劳动者维权意识较高的地区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工业机器人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成本
下载PDF
公民的就业权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浅析——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红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1-243,共3页
就业权是有关公民生存、发展的重大权利,就业权与劳动合同法有很紧密的关系。劳动合同法应当成为保障公民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就业权 劳动合同法 自由择业权 职业保障权 平等就业权
下载PDF
社会保险视角下员工劳动合同管理问题研究
19
作者 刘明纳 《经济师》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用工环境以及形式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双方行为的准则,为了减少劳动争议,必须重视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文章基于社会保险的视角,结合具...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用工环境以及形式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双方行为的准则,为了减少劳动争议,必须重视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文章基于社会保险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此提出了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劳动合同 问题 劳动合同法 保障措施
下载PDF
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主体有关问题研究——兼析《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规定
20
作者 问清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主体,不是一般主体。其主体包括农民工、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三方面。农民工为权利主体,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是义务主体。《劳动合同法(草案)》对该法律主体问题有新的突破,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解... 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主体,不是一般主体。其主体包括农民工、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三方面。农民工为权利主体,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是义务主体。《劳动合同法(草案)》对该法律主体问题有新的突破,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还存在着需要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权利主体 义务主体《劳动合同法(草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