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勘书图》中所体现的逸情道家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奚林元 《艺苑》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王齐翰是五代南唐著名画家,《勘书图》又名《挑耳图》是研究他绘画艺术的唯一可靠资料,图中描绘的是一幅贵族文人悠闲自得的日常生活人物画,人物动态极其生动自然,神情放松而闲情雅致,充分体现出道家随心所欲、悠闲轻松的乐观主义思想。
关键词 《勘书图》 闲情逸致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文人园林居游结构观法探微——基于王齐翰《勘书图》细节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入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6-132,共7页
文人画与文人园林有着理想本源同一性,王齐翰《勘书图》暗指了士大夫阶层经营园林的动因,可作为解析文人园林构建用意的佐证。从画中"粗框屏风""斜置之椅"和"去履之人",探究文人园林居游结构设计中的观... 文人画与文人园林有着理想本源同一性,王齐翰《勘书图》暗指了士大夫阶层经营园林的动因,可作为解析文人园林构建用意的佐证。从画中"粗框屏风""斜置之椅"和"去履之人",探究文人园林居游结构设计中的观法逻辑和文化构境,得出"镜像观法""斜侧观法"和"具身观法"三种形上之"道",并阐发与之相应的形式组织技巧,为今人造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园林 居游结构 观法 《勘书图》
下载PDF
千年图,八百主:王齐翰《勘书图》的流转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金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南唐王齐翰画《勘书图》,又名《挑耳图》,似乎从未进入皇室内府,而直到清末民初近千年间始终在民间流转。史料表明,该画先后为北宋名臣王巩、李叔夏,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明代名臣吴宽、富豪安国、首辅严嵩、安国曾孙安广誉,清朝新贵靖... 南唐王齐翰画《勘书图》,又名《挑耳图》,似乎从未进入皇室内府,而直到清末民初近千年间始终在民间流转。史料表明,该画先后为北宋名臣王巩、李叔夏,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明代名臣吴宽、富豪安国、首辅严嵩、安国曾孙安广誉,清朝新贵靖南王耿昭忠耿嘉祚兄弟、嘉庆初年著名藏家吴绍浣、清末两江总督端方,清末民初美籍加拿大人福开森等收藏,诸多贵人名士鉴赏过,1952年,由金陵大学转为南京大学珍藏,为国家所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齐翰 《勘书图》 《挑耳图》 流转
原文传递
《北齐校书图》补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汉 肖力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北齐校书图》摹制精美,对研究北朝艺术与考古有着重要价值。遗憾的是,该图残缺了“对榻七人”场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勘书图》可弥补这一缺憾。两图分开流传已有一定时间,这对图像拼合造成一些困难,因此有必...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北齐校书图》摹制精美,对研究北朝艺术与考古有着重要价值。遗憾的是,该图残缺了“对榻七人”场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勘书图》可弥补这一缺憾。两图分开流传已有一定时间,这对图像拼合造成一些困难,因此有必要说明拼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阐明相关问题处理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校图》 《勘书图》 补全
下载PDF
南京大学 珍藏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勘书图》(又名《挑耳图》)绢本,设色,纵28.4厘米,横65.7厘米,现藏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南唐画家王齐翰的唯一传世作品。
关键词 南京大学 艺术博物馆 《勘书图》 《挑耳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