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地图分析⑦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国民革命席卷南中国——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启示
1
作者 芦佰选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8期44-46,共3页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北伐的历史背景: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加剧。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全国人民的...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北伐的历史背景: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加剧。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十分恐惧。1926年,在帝国主义的撮合下,直奉达成谅解,联合“反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两党合作 第一次合作 国民革命 南中国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历史特征 中国历史 中学 教学
原文传递
北伐战争顺利进行中为什么会发生“迁都之争”?
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党史文苑》 2014年第5期29-29,共1页
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一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 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一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迁都之争”是蒋介石阻挠汪精卫回国,争取时间完成反革命政变准备的“杰作”。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都之争 北伐战争 南昌地区 大革命时期 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 独裁统治 革命形势
下载PDF
利用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方针
3
作者 汤义高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4期65-65,共1页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课中,在叙述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说:原因之一是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本人认为,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进行讲解,可以讲清这个方针为什么正确,其理由如下: 1.从图上看,对广东...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课中,在叙述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说:原因之一是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本人认为,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进行讲解,可以讲清这个方针为什么正确,其理由如下: 1.从图上看,对广东革命根据地正面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吴佩孚,所以首先要解除这个威胁。2.攻打吴佩孚时,南方革命军可以与西北方的冯玉祥国民军联军遥相呼应,形成夹攻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意图 北伐战争 方针 历史 高中 教学
原文传递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重要转折——读甲午中日战争两幅形势示意图的启示
4
作者 宋鼎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一、读示意图,分析示意图的历史特征1.战争前日本国内的历史特征: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为其扩军备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日本对外扩张野心勃勃,确立了“大陆政策”,即第一步侵占中国台湾;... 一、读示意图,分析示意图的历史特征1.战争前日本国内的历史特征: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为其扩军备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日本对外扩张野心勃勃,确立了“大陆政策”,即第一步侵占中国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③1885年起,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个十年扩军计划,到1892年日本已提前完成了这个扩军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资本主义列强 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形势示意图 中学 历史 中国
原文传递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略决策
5
作者 曾宪林 《江汉论坛》 1986年第8期74-77,共4页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就任总统宣言》中,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坏障碍,促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促成统一 统一战线 全国代表大会 帝国主义 北伐战争 战略高度 战略决策 形势 无产阶级
下载PDF
跌宕起伏的人间“天国”——读《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的启示
6
作者 赵士祥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国内背景: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小农经济纷纷破产,农村大批居民的基本生活难以保证,生活困苦。②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进行...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国内背景: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小农经济纷纷破产,农村大批居民的基本生活难以保证,生活困苦。②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进行大肆搜刮,劳动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反抗意识增强,社会的主要矛盾更集中地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③1846年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高中 历史 近代史 教学 教材
原文传递
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地图分析⑥——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读《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的启示
7
作者 赵士祥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7期45-47,共3页
一、读示意图。分析出历史特征1.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①20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以及统一革命政党的组建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②1907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关键词 清朝统治 土崩瓦解 阅读 《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历史 高中
原文传递
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地图分析⑿:侵略豺狼丧生之坟墓 革命力量增长的沃土——读《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的启示
8
作者 卢佰选 《中学历史教学》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1.20世纪30—40年代的国际形势:①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导致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从20世纪30年代起,德、日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0世纪30—40年代的国际形势:①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导致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从20世纪30年代起,德、日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冲破英、法、美三大国的束缚,更多地分享世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历史 学习重点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重点地图分析 教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中华民国形势示意图》导读
9
作者 董洪涛 《历史学习》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华民国形势示意图 导读 政区图 行政区划 地图 《中国近代现代史》 教材 中学 历史
原文传递
陈独秀为什么由支持北伐转变为质疑北伐?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党史文苑》 2014年第1期48-48,共1页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革命的、正义的战争。战争形势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对北伐是积极倡导和热心支持的。他虽因病未能参加准备北伐的中共北京特别会议,但是从上海致电会议,表示“必须...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革命的、正义的战争。战争形势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对北伐是积极倡导和热心支持的。他虽因病未能参加准备北伐的中共北京特别会议,但是从上海致电会议,表示“必须解决北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伐战争 陈独秀 质疑 国共两党合作 中共中央 形势发展 领导人
下载PDF
《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中的“山东问题”释疑
11
作者 陈旭林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年第8期53-53,共1页
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83页记叙:“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该页的《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表明:“山东是宣布独立的省及地区”。同时... 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83页记叙:“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该页的《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表明:“山东是宣布独立的省及地区”。同时又表明:“山东是南北和谈时清政府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山东问题 清政府 宣布独立 示意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 南北和谈 孙宝琦 形势
原文传递
浅析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的作用
12
作者 熊月红 《青海教育》 2007年第7期52-53,共2页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有效地缩短时空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例如:讲...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有效地缩短时空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例如:讲国民大革命时的北伐,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进行演示指出北伐的对象、北伐军行军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教学 多媒体技术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学生兴趣 时空概念 学习态度 行军路线 大革命
下载PDF
论20年代国民党改组及其作用
13
作者 王令金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68-70,共3页
2 0年代 ,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封建军阀混战不休、孙中山奋斗再遭惨败的背景下 ,国民党进行改组。这次改组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完成的。随后 ,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良性变化 。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改组 20世纪 中国革命形势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下载PDF
苏兆征在八七会议前后 被引量:1
14
作者 禤倩红 《红广角》 2012年第11期40-44,共5页
一1926年10月间,北伐军攻占了湖北武汉。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政治军事的重心渐渐从广东向北转移,湖北武汉地区成为新的全国革命中心。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决定从广州迁至武汉办公。共产党和国民... 一1926年10月间,北伐军攻占了湖北武汉。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政治军事的重心渐渐从广东向北转移,湖北武汉地区成为新的全国革命中心。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决定从广州迁至武汉办公。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分别从国内各地相继前往武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苏兆征 武汉地区 革命形势 国内形势 国民党 北伐战争 政治军事
下载PDF
关于《野草·题辞》
15
作者 王吉鹏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1年第2期21-26,共6页
《野草.题辞》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这时正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久,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质变的关键时刻。《题辞》包括着鲁迅对《野草》思想价值的辩证的认识,它是《野草》的内容的凝炼和集中,... 《野草.题辞》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这时正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久,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质变的关键时刻。《题辞》包括着鲁迅对《野草》思想价值的辩证的认识,它是《野草》的内容的凝炼和集中,又是《野草》的精神的延伸和发展,它还表达了鲁迅对《野草》的深厚感情。认真研究《题辞》,是很有必要的。一九二六年七月,北伐战争从广州出发。鲁迅为南方的革命形势所鼓舞,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世界观 国民党右派 大革命 北伐战争 革命形势 广州 反革命 思想价值 共产党人
下载PDF
河流也会“搬家”吗
16
作者 杨河宇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07年第5期17-17,共1页
如果你查一查现在的地图,就会选中答案C;如果查一查《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就会发现,那时的黄河人海口并不在山东一带。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河流也会“搬家”?
关键词 搬家 河流 《中国近代现代史》 战争形势 示意图
下载PDF
菩萨蛮 黄鹤楼
17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84-87,共4页
毛主席说:“在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达到高潮的时期,我党领导机关的投降主义分子,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 毛主席说:“在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达到高潮的时期,我党领导机关的投降主义分子,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一九二七年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从广东开始的北伐战争,在工农运动推动和支持下,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在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迅猛发展,动摇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基础。但是,正当阶级斗争急遽展开的时候,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在党内占了统治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反革命 黄鹤楼 北伐战争 陈独秀 武昌 前途无限 目前形势 右倾投降主义 中等资产阶级
下载PDF
“山东独立问题”释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娄卫星 《历史学习》 2003年第1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山东独立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 《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高中 历史 教材研究
原文传递
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分校(下)
19
作者 卜穗文 《黄埔》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三、武汉分校在黄埔军校4所分校中,以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名誉最著。1926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黄埔军校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月29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致电蒋介石:“现在我方局面进展,粤东偏处一隅,招致人才... 三、武汉分校在黄埔军校4所分校中,以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名誉最著。1926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黄埔军校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月29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致电蒋介石:“现在我方局面进展,粤东偏处一隅,招致人才不易,似宜及时于武汉或长沙开设分校,一面为扩充之准备,一面为延揽人才之方法,关系颇为重要。”10月1O日,北伐军攻克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黄埔军校 分校 北伐战争 形势发展 军校教育 武汉 蒋介石
原文传递
90年前一场对共产党人的血腥屠杀
20
作者 周奕韵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北伐军在长江以南地区战场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支援战争,有力地配合北伐进军,形成了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形势。
关键词 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 屠杀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工农群众 革命形势 北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