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转折点上──冯至《十四行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剑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十四行集》 冯至 《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集》 存在主义 生命的意义 里尔克 浪漫美学 折点
下载PDF
生命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同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5-136,共22页
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先生这一评断与其说是结论,毋宁说是预言。如果说30年代的冯至为这预言惶恐不安,那么,创作《十四行集》后的冯至则大可举冠自冕而神态自若。
关键词 十四行 冯至 风旗 抒情诗人 昨日之歌 游及其他 有加利树 里尔克 杜甫诗 白螺壳
下载PDF
《十四行集》:孤独的风中之旗——论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姚万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里尔克关于以经验代替情感、感应宇宙光色影等新诗论,里尔克关于生存、孤独、死亡等的诗意哲学,里尔克的诗艺,特别是其诗歌的具象美、雕塑美等影响了冯至。正是由于受到上述三方面的... 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里尔克关于以经验代替情感、感应宇宙光色影等新诗论,里尔克关于生存、孤独、死亡等的诗意哲学,里尔克的诗艺,特别是其诗歌的具象美、雕塑美等影响了冯至。正是由于受到上述三方面的影响,加上自己独特的体验、创造,凝结成了冯至《十四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集》 里尔克 冯至 《北游及其他》 存在主义 诗意哲学 孤独个体 新智慧诗 十四行 四行诗
下载PDF
《十四行集》:孤独的风中之旗──论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万生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十四行集》 里尔克 冯至 存在主义 现代主义 《北游及其他》 新智慧诗 孤独个体 生命之流 生存价值
下载PDF
从“狭窄的心”走向“大的宇宙”——冯至从《昨日之歌》到《十四行集》的诗歌转型解析
5
作者 刘平平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3期55-57,共3页
冯至20年代的诗集《昨日之歌》和十多年后创作的《十四行集》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转型,转型幅度之大,令人费解。通过对这一阶段冯至现实和精神生活的考察,解析了这次转型深处的内在依据。
关键词 冯至 里尔克 十四行 转型
下载PDF
冯至的《十四行集》
6
作者 朱金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五四”时期沉钟社的主要成员冯至,以诗著称,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他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曾经激动过不少青年的心。
关键词 十四行 冯至 游及其他 昨日之歌 抒情诗人 中国新文学大系 沉钟社 新诗杂话 诗歌创作 杂诗
下载PDF
《十四行集》:孤独的风中之旗——论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
7
作者 姚万生 《宜宾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9-44,共6页
“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冯至由衷之言,确实道出了此中真谛。他和德语诗人里尔克(1875—1926)可谓天生有缘,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1926年里克去世前几个月,冯至在北大德文系... “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冯至由衷之言,确实道出了此中真谛。他和德语诗人里尔克(1875—1926)可谓天生有缘,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1926年里克去世前几个月,冯至在北大德文系读书时第一次接触到这位德语诗人的作品《旗手》(1906),即为其幽郁神秘的情调所倾倒,深有“意外的奇异的得获”,结下了这不解之缘。而延续此缘,是在1930年留学德国攻读德国文学艺术哲学的那几年。他读了里尔克的《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2)和《布里格随笔》(1910)及大量的书简,为醉如痴,“完全沉在Rainer Maria Rilke的世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集》 里尔克 冯至 存在主义 《北游及其他》 现代主义 孤独个体 生命之流 新智慧诗 十四行
下载PDF
寻思 寻形 寻言——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追求
8
作者 许霆 鲁德俊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8-47,共10页
1942年,冯至出版了《十四行集》,包括27首十四行诗.《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冯至新诗创作走向成熟.从早期的《昨日的歌》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诗人的创作进入中年成熟期,把中国新诗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推进到中国式的... 1942年,冯至出版了《十四行集》,包括27首十四行诗.《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冯至新诗创作走向成熟.从早期的《昨日的歌》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诗人的创作进入中年成熟期,把中国新诗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推进到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成熟.从二十年代十四行体的输入和三十年代的进化,终于结出成熟的果实,“冯至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美的中国式的十四行诗”.“他比中国其他任何诗人都更致力于架设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寻思、寻形、寻言,这就是冯至《十四行集》所作的追求,它孕育着诗人的成熟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 冯至 十四行 游及其他 创作走向 象征主义 里尔克 诗行 咏物 二言诗
下载PDF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被引量:12
9
作者 W.顾彬 张宽 卫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冯至一九○五年出生于北京附近的涿县县城。诗人冯至的荣耀将文学研究家、日尔曼语文学家以及翻译家冯至的光彩映衬得有些暗淡。冯至十六岁时开始写作,十八岁时发表处女作。但是,除诗选外,他至今只有四部独立的诗集问世。
关键词 冯至 里尔克 游及其他 昨日之歌 十四行 研究家 诗歌创作 日尔曼 一九 历史小说
下载PDF
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忞《北游集》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正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203,共18页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时任京营戎政提督之司礼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招纳大军入城。翌日,崇祯自缢煤山。自是之后,曹化淳卖主求荣,遂成定谳。然有关曹氏生平,世所知者似亦仅此而已。据木陈道忞《北游集》及相关...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时任京营戎政提督之司礼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招纳大军入城。翌日,崇祯自缢煤山。自是之后,曹化淳卖主求荣,遂成定谳。然有关曹氏生平,世所知者似亦仅此而已。据木陈道忞《北游集》及相关诗文史料,可知曹氏自万历末年入宫后,始终秉承当时宦官"多学能书"及"宛然有儒风"之传统,深得崇祯之倚重。及清人入关,曹氏倡议为崇祯帝后营葬筑陵,历三载而事成。迨顺治以少年天子亲政,曹氏被委为"帝师",授顺治以汉土典籍及天竺佛法;暇时教以书画怡情,复为历数先朝旧事。故顺治对崇祯之遭际深表同情,至引以为异代知己。曹化淳一生之行事,似非"卖主求荣"一语足以概之。重构《北游集》中明清之际若干人物之关系,尤可见曹化淳处新君旧主间所发挥之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祯 曹化淳 顺治 木陈道态 《北集》
原文传递
论元初汪梦斗的纪行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伟 陈慧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
《北游集》是汪梦斗在元初奉召前往大都的纪行之作,记载了他由家乡绩溪往返大都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南方人眼中的北方景象,包括北方风景与习俗、亡国之悲与羁旅之感、古迹咏怀与借古讽今等内容。作为元代最早由南入北的诗人之一,... 《北游集》是汪梦斗在元初奉召前往大都的纪行之作,记载了他由家乡绩溪往返大都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南方人眼中的北方景象,包括北方风景与习俗、亡国之悲与羁旅之感、古迹咏怀与借古讽今等内容。作为元代最早由南入北的诗人之一,他的纪行诗词成为南北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梦斗 《北集》 文学地理
下载PDF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12
作者 吴闽闽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1年第2期3-5,共3页
冯至作为一位在中国新诗上倍受鲁迅、朱自清等大家赞誉,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诗人,其诗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深邃思想。试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和《十四行集》作为他三个时期诗作的代表来描述他诗作的变化轨迹.再现诗人丰富... 冯至作为一位在中国新诗上倍受鲁迅、朱自清等大家赞誉,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诗人,其诗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深邃思想。试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和《十四行集》作为他三个时期诗作的代表来描述他诗作的变化轨迹.再现诗人丰富深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情感变化 思考历程《昨日之歌》 《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
下载PDF
论冯至的诗 被引量:9
13
作者 陆耀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2期147-173,共27页
鲁迅先生在后期,曾称赞冯至同志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先生多次谈到冯至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李广田同志撰过长篇论文《沉思的诗》,专论冯至的《十四行集》。但近三十多年来,我们中断了对他的研究。冯至同志的抒情诗,究竟... 鲁迅先生在后期,曾称赞冯至同志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先生多次谈到冯至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李广田同志撰过长篇论文《沉思的诗》,专论冯至的《十四行集》。但近三十多年来,我们中断了对他的研究。冯至同志的抒情诗,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他的抒情诗、叙事诗和十四行诗,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什么独特贡献?我以为,值得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抒情诗人 十四行 朱自清先生 中国新诗 李广田 我是一条小河 昨日之歌 游及其他 李金发
下载PDF
梦和青春,生活的倒影——论冯至早期诗歌的艺术个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4期175-189,共15页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诗人之一,冯至诗歌创作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得到深入展开,这其中虽不乏时代的原因,但更深刻的原因却是对于冯至诗深层结构解剖的不力。
关键词 冯至 艺术个性 游及其他 学史 昨日之歌 十四行 何其芳 我是一条小河 深层结构 长篇叙事诗
下载PDF
冯至诗歌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稂诗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冯至诗歌研究述评稂诗曳从冯至的创作生涯来看,他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昨日之歌》(1927,北新书局出版)与《北游及其他》(1929,北平沉钟社出版);第二阶段是《十四行集》(1942,桂林明日社出版... 冯至诗歌研究述评稂诗曳从冯至的创作生涯来看,他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昨日之歌》(1927,北新书局出版)与《北游及其他》(1929,北平沉钟社出版);第二阶段是《十四行集》(1942,桂林明日社出版);第三阶段是《十年诗抄》(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集》 冯至诗歌 研究述评 存在主义哲学 叙事诗 早期诗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北游及其他》 早期诗作 《昨日之歌》
下载PDF
谈迁散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南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7-69,共3页
谈迁散论李南蓉尝读史至谈迁(l593-1657)年的《国榷》,深深地为他那种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所感动!从明天启元年(1621年)至清顺治十年(16ss年),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邸... 谈迁散论李南蓉尝读史至谈迁(l593-1657)年的《国榷》,深深地为他那种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所感动!从明天启元年(1621年)至清顺治十年(16ss年),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邸报,补其阙文”①,采摘诸家著述数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修明史 笔记小说 忧民意识 建文皇帝 《中国历史文选》 枣林 吴伟业 《南山集》 秉笔直书
下载PDF
冯至诗一首英译
17
作者 萧好章 《语言教育》 1992年第11期13-14,共2页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你万一梦见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来,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关键词 冯至 乌丝 游及其他 昨日之歌 十四行 浅草社 沉钟社 伍子 作者简介 MISSING
下载PDF
从佛教量论看庄子的道言关系
18
作者 范文彬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8期83-88,共6页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它的“无为无形”的特点能否像一般的知识与原理一样被理解和被传授,道是否可用语言表述清楚。庄子传承《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命题,在《知北游》中明确指出:“道不可言,言而非也。”1但《庄子》一...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它的“无为无形”的特点能否像一般的知识与原理一样被理解和被传授,道是否可用语言表述清楚。庄子传承《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命题,在《知北游》中明确指出:“道不可言,言而非也。”1但《庄子》一书的全部文字又似乎无不在言道,从表层上看,庄子似乎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悖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论 现量 譬喻量 道家哲学 道可道 不可言 唯识学 童蒙止观 量论略解
原文传递
冯至传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8-98,共21页
这是一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幼苗成长起来的文化名人,集作家、学者与翻译家于一身:不仅诗歌、散文乃至小说独标风韵,而且兼涉中西,贯通古今,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德语文学的研究及翻译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就。早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的奠基... 这是一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幼苗成长起来的文化名人,集作家、学者与翻译家于一身:不仅诗歌、散文乃至小说独标风韵,而且兼涉中西,贯通古今,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德语文学的研究及翻译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就。早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就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四十年代,朱自清又称他当时的十四行诗是"新诗的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抒情诗人 中国新文学 四十年代 小说史 里尔克 昨日之歌 浅草社 十四行 游及其他
原文传递
行走的花朵——冯至、邵洵美诗《蛇》的读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丹妤 《诗探索》 2004年第Z2期34-42,共9页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十四行集》之一《我们准备着》) 这里有着冯至从里尔克那里得到的对物的着意推重和歌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邵洵美 十四行 里尔克 昨日之歌 诗探索 游及其他 精神分析学 复沓 诗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