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味地黄丸在《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崔荣兴
战丽彬
《中医研究》
2021年第7期52-56,共5页
六味地黄丸是明代著名医家周慎斋临证治病的常用方剂,周慎斋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和用药加减规律在《周慎斋遗书》和《医家秘奥》中均有记载。运用《中华医典5.0》中医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以“六味丸”和“六味地黄丸”为主题词,检索...
六味地黄丸是明代著名医家周慎斋临证治病的常用方剂,周慎斋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和用药加减规律在《周慎斋遗书》和《医家秘奥》中均有记载。运用《中华医典5.0》中医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以“六味丸”和“六味地黄丸”为主题词,检索两部著作中的相关论述条文。条文共计66处,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分析,归纳六味地黄丸的运用病证、脉理特征及用药加减规律,总结探讨周慎斋的临证经验与学术特色,达到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目的。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周慎斋多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阳虚、脾胃内伤及血虚等各类病证;擅以尺部脉象的特点作为运用六味地黄丸的重要依据;用药加减多以五味子、人参、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热温补之品为主。通过对《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两部著作中有关六味地黄丸的条文总结分析中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周慎斋临证重视阴阳五行,强调水火共济;重视平脉用方,尤善以证合脉;用药以顾护阳气为要,注重脾肾互根。六味地黄丸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疾病,探讨周慎斋在《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中运用六味地黄丸的学术特色,对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思路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周慎斋
《周慎斋遗书》
《医家秘奥》
学术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味地黄丸在《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崔荣兴
战丽彬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研究》
2021年第7期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40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_1547)。
文摘
六味地黄丸是明代著名医家周慎斋临证治病的常用方剂,周慎斋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和用药加减规律在《周慎斋遗书》和《医家秘奥》中均有记载。运用《中华医典5.0》中医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以“六味丸”和“六味地黄丸”为主题词,检索两部著作中的相关论述条文。条文共计66处,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分析,归纳六味地黄丸的运用病证、脉理特征及用药加减规律,总结探讨周慎斋的临证经验与学术特色,达到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目的。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周慎斋多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阳虚、脾胃内伤及血虚等各类病证;擅以尺部脉象的特点作为运用六味地黄丸的重要依据;用药加减多以五味子、人参、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热温补之品为主。通过对《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两部著作中有关六味地黄丸的条文总结分析中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周慎斋临证重视阴阳五行,强调水火共济;重视平脉用方,尤善以证合脉;用药以顾护阳气为要,注重脾肾互根。六味地黄丸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疾病,探讨周慎斋在《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中运用六味地黄丸的学术特色,对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思路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周慎斋
《周慎斋遗书》
《医家秘奥》
学术特色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味地黄丸在《周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中的运用探析
崔荣兴
战丽彬
《中医研究》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