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严音义》声类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苗昱 陶家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华严音义》是唐释慧苑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作的音义。通过对《华严音义》所有反切的考察,发现其声类系统与《切韵》声类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轻、重唇音分立,只有明、微两母互切二例;二、云母从匣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 《华严音义》是唐释慧苑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作的音义。通过对《华严音义》所有反切的考察,发现其声类系统与《切韵》声类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轻、重唇音分立,只有明、微两母互切二例;二、云母从匣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声类;三、没有俟母字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音义》 声类 中古音
下载PDF
有关《华严法界观通玄记》的几个新发现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山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夷门广智大师本嵩集《华严法界观通玄记》,是宋代华严宗的重要著述,有宋版、明版和明抄本传世,影响遍及整个东亚世界,甚至被翻译成西夏文。西夏文译本的写本残册出土于黑水城,仅存卷下。因《通玄记》汉文原本至今只刊布了卷上和卷中,对... 夷门广智大师本嵩集《华严法界观通玄记》,是宋代华严宗的重要著述,有宋版、明版和明抄本传世,影响遍及整个东亚世界,甚至被翻译成西夏文。西夏文译本的写本残册出土于黑水城,仅存卷下。因《通玄记》汉文原本至今只刊布了卷上和卷中,对于释读西夏文译本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卷下,其刊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卷下明版残页已发现十二折,正式刊布过七折,通过其余五折中三折的首刊,可以把卷下的刊布工作继续往前推进。除西夏文译本外,贺兰山山嘴沟石窟出土的编号K2:158的西夏文写本残页,经释读证明是一部迄今未知的有关《通玄记》的注疏。这更是西夏学上的全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嵩 《华严法界观通玄记》 明版 西夏文写本 贺兰山山嘴沟石窟
下载PDF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考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231-236,共6页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是附于黑水城本《普贤行愿品》之后的一篇文献,虽然有学者注意到此文献的存在,但未对其内容详加探究。通过考察黑水城文献中与之类似的题记,可推断此文应为西夏文臣撰写。同时,以梳理华严感应记的源流为基础,对《...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是附于黑水城本《普贤行愿品》之后的一篇文献,虽然有学者注意到此文献的存在,但未对其内容详加探究。通过考察黑水城文献中与之类似的题记,可推断此文应为西夏文臣撰写。同时,以梳理华严感应记的源流为基础,对《华严感通灵应传记》中提到的故事进行考订和史料比对,可断定此文献来源于慧英和胡幽贞的两卷本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 华严感应记 应县木塔 黑水域文献
下载PDF
中藏S21·002号西夏文《华严忏仪》残卷考释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鹏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藏S21·002号西夏文佛经残卷,刻本卷轴装,原未定题,经考证其内容应该属于《华严忏仪》卷十三。该西夏文残卷与现存的汉文《华严忏仪》并不能完全勘同,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华严忏仪》的创作和流传情况。
关键词 中国藏西夏文献 西夏文佛经 《华严忏仪》卷十三
下载PDF
晋源《华严石经》残石考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远 《文物世界》 2019年第1期26-28,共3页
早在1940年,晋源风峪风洞出土100余通镌刻于武周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简称:华严石经)迁回晋祠保存。因受历史条件限制,风峪风洞遗址并未完成遗址清理发掘工作。直到上世纪60-80年代,晋祠博物馆陆续在遗址附近发现《华严石经》残... 早在1940年,晋源风峪风洞出土100余通镌刻于武周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简称:华严石经)迁回晋祠保存。因受历史条件限制,风峪风洞遗址并未完成遗址清理发掘工作。直到上世纪60-80年代,晋祠博物馆陆续在遗址附近发现《华严石经》残石,现馆内陈列展出《华严石经》130余通。史书记载《华严石经》刻石应有160通,因此还有大量的石经刻石散失佚落。2016年在晋源村民家中发现的石经碑刻,应是《华严石经》残损刻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石经》 晋阳古城 残石
下载PDF
《华严金狮子章》撰著时间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大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关于《华严金狮子章》的撰著时间有四种说法:天册万岁元年(695)的说法因其地点及讲新译《华严经》等与史实不合,存在明显错误;长安四年(705)之说,仅见于清续法之《法界宗五祖略记》,为晚出之说,亦不可信;圣历二年(699)之说,未发现与史... 关于《华严金狮子章》的撰著时间有四种说法:天册万岁元年(695)的说法因其地点及讲新译《华严经》等与史实不合,存在明显错误;长安四年(705)之说,仅见于清续法之《法界宗五祖略记》,为晚出之说,亦不可信;圣历二年(699)之说,未发现与史实有明显冲突之处,似合乎常理;长安元年(701)之说,其出处《隆兴编年通论》成书最早,沿用其说的史籍也最多。综合诸说,《华严金狮子章》或撰于圣历二年(699),或撰于长安元年(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著作 《华严金狮子章》 撰著年代 圣历二年 长安元年
下载PDF
《华严忏仪》题记及相关问题探析
7
作者 文志勇 崔红芬 《西夏学》 CSSCI 2018年第1期261-281,共21页
随着大乘佛教的流行和佛经翻译的增多,礼佛忏罪的忏法也随之出现。而《华严忏仪》是由僧人一行慧觉辑录完成,且出现较晚的一部大乘佛教忏仪。本文首先对《华严忏仪》题记涉及的西夏遗民一行慧觉辑录忏仪的年代、刊印及传入云南的情况加... 随着大乘佛教的流行和佛经翻译的增多,礼佛忏罪的忏法也随之出现。而《华严忏仪》是由僧人一行慧觉辑录完成,且出现较晚的一部大乘佛教忏仪。本文首先对《华严忏仪》题记涉及的西夏遗民一行慧觉辑录忏仪的年代、刊印及传入云南的情况加以探析;再依据其流传序的记载,对华严经在印度形成、传入中土的翻译、唐宋弘传,尤其是对宋弘扬华严的广智大师进行考证,对西夏时期传播华严经典的国师和帝师作了相应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忏仪》 一行慧觉 题记 流传序
下载PDF
近代新学家的华严思想探析——以康有为、章太炎为视角的考察
8
作者 姚彬彬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442-455,共14页
《华严经》在中国佛教传统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唐代以降,不仅华严宗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宗派之一,《华严》中的诸多思想还曾被禅宗等宗派所汲取,儒家宋明理学的形成亦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应如方东美曾指出的,华严宗以其'理事圆融&#... 《华严经》在中国佛教传统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唐代以降,不仅华严宗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宗派之一,《华严》中的诸多思想还曾被禅宗等宗派所汲取,儒家宋明理学的形成亦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应如方东美曾指出的,华严宗以其'理事圆融'的本体论和'内具圣德'的人性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大乘佛学的哲学智慧,乃是印度的佛学思想与中国哲学完美交融的产物。[1]正因如此,华严学极受历代具有一定中国文化素养的士大夫们的欢迎,如所周知,唐时大居士李通玄的《华严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华严 无尽缘起 华严 康有为 法界缘起
下载PDF
从《金沙塔院记》看龙泉华严塔
9
作者 邢东风 《中国佛学》 2016年第2期1-15,共15页
浙江龙泉崇仁寺原有古华严塔一座,建于北宋,杨亿的《金沙塔院记》最早记述其事。关于古塔的情况,今人多有误解。为澄清史实,本文首先对杨文加以校勘和读解;然后根据文中所记,确认塔中供奉的原为萧詧所传感应舍利和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 浙江龙泉崇仁寺原有古华严塔一座,建于北宋,杨亿的《金沙塔院记》最早记述其事。关于古塔的情况,今人多有误解。为澄清史实,本文首先对杨文加以校勘和读解;然后根据文中所记,确认塔中供奉的原为萧詧所传感应舍利和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再通过对杨亿和周启明交往的考察,推定该塔的建成年代;最后结论认为,该塔有其独特的佛教文化价值,当初拆毁时发现的经卷是有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 华严 《金沙塔院记》 感应舍利 《华严经合论》
下载PDF
一座显密圆融的西夏华严道场——瓜州榆林窟第29窟的图像与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冰华 《文物季刊》 2022年第3期66-77,共12页
瓜州榆林窟第29窟是西夏时期在瓜沙地区营建的一座重要洞窟。该窟图像内容丰富,题材包括说法图、水月观音、净土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世俗供养人等。该文根据一行慧觉编撰《华严忏仪》判定该窟为西夏时期营建的一座举行华... 瓜州榆林窟第29窟是西夏时期在瓜沙地区营建的一座重要洞窟。该窟图像内容丰富,题材包括说法图、水月观音、净土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世俗供养人等。该文根据一行慧觉编撰《华严忏仪》判定该窟为西夏时期营建的一座举行华严忏法的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第29 西夏 《华严忏仪》
下载PDF
唐代音韵史新资料——东渡唐僧道璿《华严传音义》音韵研究
11
作者 丁锋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41-52,共12页
赴日唐僧道璿(702—760)所著《华严传音义》一卷,其写本新近才被全文解读。本文研究其所收音切,分析音切与《切韵》系韵书的关系,考察其音系性质。
关键词 《华严传音义》 唐代音韵 东渡唐僧道璿
下载PDF
馆藏唐代《华严石经》病害分析探讨
12
作者 周永丽 连颖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5期96-97,共2页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藏唐代《华严石经》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柱型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风洞之内。碑文中蕴含丰富的佛学经典、武周历史、武周造字等佛学、历史信息...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藏唐代《华严石经》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柱型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风洞之内。碑文中蕴含丰富的佛学经典、武周历史、武周造字等佛学、历史信息,是唐初石经碑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由于镌刻年代久远,传承经历复杂,《华严石经》残损程度严重,故对其进行有效的病害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 《华严石经》 残损 病害 风化
下载PDF
《華嚴經論》的再發現與《靈辨傳》的“再構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張文良 《佛教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159-181,498,506-507,共25页
靈辨是北魏時代(386—557)中國佛教思想家,其所著《華嚴經論》是現存的《華嚴經》的最早注釋書。《華嚴經論》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是唐代的事情,關于其生平最詳細的記述也出自唐代華嚴宗思想家法藏的《華嚴經傳記》中的《靈辨傳》。歷... 靈辨是北魏時代(386—557)中國佛教思想家,其所著《華嚴經論》是現存的《華嚴經》的最早注釋書。《華嚴經論》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是唐代的事情,關于其生平最詳細的記述也出自唐代華嚴宗思想家法藏的《華嚴經傳記》中的《靈辨傳》。歷代的靈辨研究者都將法藏的記載視爲信史并加以引用。但我們通過唐代澄觀的《演義鈔》和唐代慧祥撰《古清涼傳》等以往未曾被充分注意的材料,對法藏的《華嚴經傳記》中的《靈辨傳》進行了再考察,結果發現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不是歷史事實,而是法藏'再構成'的結果。而這種'再構成'的背後,是唐代的五臺山'聖山化'運動和佛教借重皇室的力量獲得繁榮的社會背景。'再構成'的基本思路則是改變靈辨的平民化形象,將其塑造爲與法藏自身相近的宮廷僧人。如果考慮到在中國華嚴思想發展的某段時期存在着五臺山系和終南山系兩大華嚴體系的對立(當然對此還有進一步檢討的餘地),那麼,法藏對《靈辨傳》的'再構成'就意味着法藏試圖從終南山系華嚴的立場出發吸收、改造五臺山系華嚴,并由此最終確立終南山系華嚴的正統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靈辨 法藏 《靈辨傳》 《華嚴經論》 《華嚴經傳記》
下载PDF
韩国古代石刻文字考释问题及华严石经文字的复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圭甲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1期99-109,128,F0003,共13页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隋唐前后是异体字大量生成因而字样学兴盛的时期。本研究介绍了当时韩国使用的汉字资料,对其在汉字字形研究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华严石经残片为例,探讨了石刻资料复原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韩国 石刻 异体字 华严石经
下载PDF
《華嚴經傳記》考:年代·撰者·史源
15
作者 王頌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92,112,共17页
本文在先行研究基礎上,對中古佛教史傳《華嚴經傳記》的成書年代、撰者問題提出了獨自的見解和論證,還重點探討了《傳記》的史料來源問題。並通過具體分析材料,揭示了《傳記》爲宣揚華嚴信仰有意地改訂了取材於《高僧傳》《續高僧傳》... 本文在先行研究基礎上,對中古佛教史傳《華嚴經傳記》的成書年代、撰者問題提出了獨自的見解和論證,還重點探討了《傳記》的史料來源問題。並通過具體分析材料,揭示了《傳記》爲宣揚華嚴信仰有意地改訂了取材於《高僧傳》《續高僧傳》等書籍的相應史料、法藏時代的中國僧人通過西域交通不斷地獲取來自印度等地的新知識、地論學派對華嚴宗的影響並非一綫單傳等事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華嚴經傳記》 史源 法藏 華嚴
下载PDF
吉藏的华严思想——以《华严游意》为中心
16
作者 孙少飞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50-55,共6页
三论宗僧侣对于弘扬《华严经》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吉藏所撰之《华严游意》便是此系华严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华严游意》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吉藏对于化主一异与本迹问题、净土四义与净秽二土问题、同明因果与因果不同问题的诠解。... 三论宗僧侣对于弘扬《华严经》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吉藏所撰之《华严游意》便是此系华严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华严游意》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吉藏对于化主一异与本迹问题、净土四义与净秽二土问题、同明因果与因果不同问题的诠解。既关涉到《华严经》的核心经义,也体现出三论学派尤其是吉藏对于《华严经》的特色诠释。吉藏以三论宗特有的论辩模式、根本预设、四句及二谛理论等,借《华严经》经义而畅游本宗之宗义,这可说是吉藏华严思想之特色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论宗 吉藏 《华严游意》
下载PDF
宗密《华严原人论》对儒道的批判和会通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17
作者 钟治民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5期9-13,共5页
宗密((华严原人谶(以下简称保人论》)是唐代中期儒释道三教论争、交融的一个缩影,对宋明理学处理三教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人深入分析宗密《原人论》的核心问题以及对儒道二教的批判和会通,梳理出它对宋明理学的影响维度和方式。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华严原人论》 中国 文化传统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的《华严感通灵应传记》再探
18
作者 王凯 《西夏学》 2022年第2期225-233,共9页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是传世文献中未曾见到的一篇佛教文献,根据《华严感通赋》与《华严经感应传》编集而成,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此灵验传记由正文和双行小注构成,正文是截取五代宋初时期吴越国僧侣延寿大师所写的《华严感通赋》若干...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是传世文献中未曾见到的一篇佛教文献,根据《华严感通赋》与《华严经感应传》编集而成,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此灵验传记由正文和双行小注构成,正文是截取五代宋初时期吴越国僧侣延寿大师所写的《华严感通赋》若干语句而成,原文中严密的逻辑关系被打乱。注文中的灵验事迹主要来自《华严经感应传》中的灵验故事,编撰者为了使注文更好发挥解释说明的作用,对其中的灵验故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使得故事的结构更加简练。此《华严感通灵应传记》附在西夏皇室印施的汉文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后,这既表明了延寿大师作品传播之广远,又显示了西夏统治者宣扬《华严经》的强烈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感通灵应传记》 灵验故事 黑水城文献 《华严经》
下载PDF
吉藏对《法华经》的态度
19
作者 妙一 《中国佛学》 2014年第1期41-50,共10页
从《法华经》在中国流传的经历来看,其地位并不像今天这样崇高。吉藏本着三论宗的立场,以他特有的学术观点,给予《法华经》'摄末归本'的终极评价,从而强调了该经的重要性,乃至推动和提高了《法华经》在义学领域的研究和地位。... 从《法华经》在中国流传的经历来看,其地位并不像今天这样崇高。吉藏本着三论宗的立场,以他特有的学术观点,给予《法华经》'摄末归本'的终极评价,从而强调了该经的重要性,乃至推动和提高了《法华经》在义学领域的研究和地位。本文从吉藏的法华著作中,截取扼要的几个论点进行梳理,以便窥见吉藏是如何论证和看待《法华经》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华严》 中道 《中论》
下载PDF
《普賢菩薩行願贊》版本比較及内容研究
20
作者 王川(译) 《佛教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62-94,388,394-395,共36页
這篇文章是對不空翻譯的《普賢菩薩行願贊》版本和内容的研究。由於這個文本的主要部分也是《華嚴經》的一部分,因此這項研究將比較《普賢菩薩行願贊》的這部分在《華嚴經》的不同中文版本中的情况。本文将《普賢菩薩行願贊》的版本與... 這篇文章是對不空翻譯的《普賢菩薩行願贊》版本和内容的研究。由於這個文本的主要部分也是《華嚴經》的一部分,因此這項研究將比較《普賢菩薩行願贊》的這部分在《華嚴經》的不同中文版本中的情况。本文将《普賢菩薩行願贊》的版本與内容置於唐代的宗教與政治背景中予以解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華嚴佛教 四十《華嚴》 唐代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