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严经》对中华审美意识建构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望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严宗有着重要贡献。华严宗所尊奉的主要经典《华严经》有着浓郁的美学色彩。随着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通行,《华严经》所描绘的华藏庄严世界海的佛国之美,其所运用的"香&quo...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严宗有着重要贡献。华严宗所尊奉的主要经典《华严经》有着浓郁的美学色彩。随着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通行,《华严经》所描绘的华藏庄严世界海的佛国之美,其所运用的"香""光"等重要概念丰富了中国美学的审美范畴;和中国美学中本有的"味""观"一道引导着善财童子在参学于文殊菩萨的"随其心乐现自在身"、普贤菩萨的"清净身"、弥勒菩萨的"自在境界"等五十三位善知识的修行过程中不仅观瞻到了华严世界的无比灿烂、辉煌、壮丽,也达到融实入虚,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的生命创化世界、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这境界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可感的,又是虚幻的;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华严经》的"境界"观成为中国美学境界说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以"平等清净心"为动力以生命创造为行为的最高成果,不是真,也不是善,而是美。华严世界是美的最高境界。华严世界的创造及其中隐喻的身心关系实际上揭示出了中华审美意识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佛教中国化 境界 审美意识
下载PDF
龙树论略——兼论龙树与《华严经》的关系
2
作者 桑大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架”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架”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宗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被推为“释迦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树 大乘空宗 《华严经》
下载PDF
南宋张即之《华严经》册残卷赏析
3
作者 秦金根 《书画世界》 2017年第1期18-19,3-6,共2页
安徽博物院院藏南宋张即之《华严经》册残卷,经折装,经文共四页,部分字残,总体清晰,品相好,后有乾隆时江恂跋,有“梁闻山收藏印”朱文方印一枚,较模糊。
关键词 《华严经》 残卷 南宋 赏析 博物院 经折装
下载PDF
吹万广真对《华严经》的禅学解读
4
作者 韩焕忠 《中国佛学》 2019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吹万广真站在禅宗立场上,运用禅宗的思维方式,对《华严经》展开了提纲挈领式的禅学解读。他认为,《华严经》就是对毗卢遮那法身,即释迦妙性的集中展现。他从《世主妙严品》的品名中体会到,使世界成就其奇妙庄严的关键,就是众生“本无无... 吹万广真站在禅宗立场上,运用禅宗的思维方式,对《华严经》展开了提纲挈领式的禅学解读。他认为,《华严经》就是对毗卢遮那法身,即释迦妙性的集中展现。他从《世主妙严品》的品名中体会到,使世界成就其奇妙庄严的关键,就是众生“本无无住”的当下之心。他对《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三品经文的解读,意在阐明毗卢遮那如来的无量妙德就在因地菩萨的心行之中,莲华藏世界海的无量庄严就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之中。他对《如来名号品》等六品的经文的禅学解读,意在劝导众生对佛果境界产生坚定的信心,展开真实的修行,极大地提升了《华严经》的实践品格。他对《华严经》修行次位的解读,也是直指本心。他认为,《华严经》是对佛果境界的全面展现,其中智行二法始终是全经的眼目所在,客观世界虽无不同,但主观境界却是自有高下,或喜或忧,关键就在内心迷悟的境界差异。他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看成了历境观心、悟明自性的过程,指出切实修行普贤广大行愿的依据和方法就在众生自心。吹万广真将禅宗的“教外别传”的“明心见性”之论,作为一种宗旨和诠释方法贯彻到对《华严经》每一品经文的理解和体会之中,形成了对《华严经》的禅学解读,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华严经》各品经文在心性修养方面的实践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万广真 《华严经》 禅学解读
下载PDF
中国佛教《华严经》的终生学习观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立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本文主要围绕《华严经》普贤十大行愿的第八愿——常随佛学、《净行品》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结合华严宗与中国佛教其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总结与论述华严终生学习观,进而提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终生学习理念。
关键词 终生学习 《华严经》 中国佛教
下载PDF
《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镰田茂雄 黄玉雄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1期5-10,共6页
1、以杂华装饰的无限大的佛华严——持杂华庄严佛《法华经》是讲述妙法的经。而《华严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它以“佛”为重点。《法华经》是说法的经,而《华严经》是说佛的经。作为大乘佛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就是《法华经》和《华... 1、以杂华装饰的无限大的佛华严——持杂华庄严佛《法华经》是讲述妙法的经。而《华严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它以“佛”为重点。《法华经》是说法的经,而《华严经》是说佛的经。作为大乘佛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就是《法华经》和《华严经》。《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通常略称为《法华经》,竺法护(约230—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法华经》 华严经 大乘佛教 竺法护 莲华 兜率天宫 十住 十回向 金毛狮子
下载PDF
《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续) 被引量:3
7
作者 镰田茂雄 黄玉雄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2期9-15,共7页
“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 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 “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 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文字。那么,“入法界品”是讲什么的?它讲说“十地品”中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在“入法界品”中,名为善财的童子在大乘佛教修学过程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修行,最后到普贤菩萨处。最后说: 善财童子能自行至普贤处,究竟诸大愿海,不久应当与一切佛等。到此,善财童子完成了最终的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善财童子 十回向 华严经 大乘佛教 十住 法界 临济录 文殊菩萨 普贤
下载PDF
普超与血书《华严经》 被引量:2
8
作者 虞成萍 《南方文物》 2008年第4期162-163,共2页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华严经》它虽不是华严宗的重要思想依据,但对后来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华严经》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也起到过重大作用。
关键词 《华严经》 中国思想史 大乘佛教 中国佛教 重要思想 宋明理学 发展史 华严宗
下载PDF
从《华严经》的流布看中国文化的传播
9
作者 冯雪俊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由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如何正确看待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如何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走向世界,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希冀通过梳理和分析《华严经》这一... 由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如何正确看待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如何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走向世界,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希冀通过梳理和分析《华严经》这一著名的佛教典籍传入中国的路径、它的翻译历程及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东亚地区的广泛流布,来揭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特点,从而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华严经》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金字《华严经》的问世 被引量:1
10
作者 碧云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1期47-48,共2页
五台山显通寺清凉妙高处,屹立着两座精雕细镂的铜塔。两座塔造型相似,均为十三层,东面的略高,代表东台,西面的略低,代表西台。据《五台县志》载,铜塔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三百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西面铜塔塔身和塔龛的衔接... 五台山显通寺清凉妙高处,屹立着两座精雕细镂的铜塔。两座塔造型相似,均为十三层,东面的略高,代表东台,西面的略低,代表西台。据《五台县志》载,铜塔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三百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西面铜塔塔身和塔龛的衔接处,出现了一道裂缝,致使塔身略微有点倾斜。为了保护好这一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文物,五台山管理局于去年七月进行了翻修。七月十日,当建筑工匠小心翼翼地逐次揭去塔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铜塔 显通寺 华严经 五台县志 塔身 明万历 实叉难陀 优婆夷 卷末
下载PDF
金字《华严经》略谈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申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3期35-,共1页
五台山显通寺铜塔内发现的万历年间手书金字《华严经》(见《五台山研究》第二期《金宇华严经的问世》一文),是一件较为重要的文物。从《华严经》这部经来说,并非是新发现,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首函第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纶贯》亦称《复庵... 五台山显通寺铜塔内发现的万历年间手书金字《华严经》(见《五台山研究》第二期《金宇华严经的问世》一文),是一件较为重要的文物。从《华严经》这部经来说,并非是新发现,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首函第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纶贯》亦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华严经 五台山研究 永乐北藏 永乐南藏 方广 金宇 法藏寺 官刻 金字经
下载PDF
五台山与《华严经》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继文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5期5-7,共3页
从现有的史料看,五台山原是魏晋以来世人避乱的地方,不断有隐遁之士出没其间。大概也由于这个缘故,它最早是以仙山著称,流传着不少令人向往的神话。最后它终于以佛教圣地驰名中外,则与《华严经》的传播有关。
关键词 《华严经》 佛教圣地 文殊师利 佛驮跋陀罗 三千大千世界 如来藏 十地经论 实叉难陀 佛教哲学 华严经
下载PDF
《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续三)
13
作者 镰田茂雄 王吉祥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3期11-16,共6页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觉,其实佛与众生是一样的。应该认为佛迷就成众生,众生悟就成佛。同一种东西,趋于迷就成众生,趋于悟就成佛,仅此而已。然而我们、善财童子也一样,总是追寻佛是什么?佛在何处?其实佛并不在别处,就在自身之中。读白隐(1685—1768)的《坐禅和赞》,其中也有“众生本来即佛,如水与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成佛 阿赖耶识 心佛 善财童子 如来藏 第七识 唯识说 自性清净 佛道
下载PDF
金字《华严经》
14
《五台山研究》 2006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日,五台山管理局文物处在翻修显通寺清凉抄高处西边的那座妙观察智塔时,发现塔内藏着一部色泽犹新的蓝色梵箧,其内放着十六函光彩耀目的蓝底金字《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函为六本,其余为五本,计八十一本。
关键词 《华严经》 管理局 五台山
下载PDF
《华严经》字塔
15
《五台山研究》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五台山藏珍楼中,保存着一幅造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非物质的600043字的八十卷《华严经》排列书写成的六角七级楼阁式的浮图图案,字塔由白绫和黄绫裱糊而成,高5.67米,宽1.67米,外镶蓝边,中间字塔,工笔楷书,一丝不苟,... 在五台山藏珍楼中,保存着一幅造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非物质的600043字的八十卷《华严经》排列书写成的六角七级楼阁式的浮图图案,字塔由白绫和黄绫裱糊而成,高5.67米,宽1.67米,外镶蓝边,中间字塔,工笔楷书,一丝不苟,玲珑剔透,宛如工笔绘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五台山 工笔
下载PDF
宋人刊刻《华严经》花了多少钱
16
作者 尚论聪 《法人》 2018年第8期90-91,共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简称《华严经》《杂华经》。中国古代佛教史上曾有多次对《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翻译活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套宋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刻印俱佳,以下略作一谈。
关键词 《华严经》 图书馆 《大方广佛华严经》 藏书家
下载PDF
国庆随感——由恭迎《华严经》所想起的
17
作者 郭真 《广东佛教》 2001年第1期76-77,共2页
在家居士学佛,每逢佳节,都要做点有益于众生之事。
关键词 学佛 《华严经》 居士
下载PDF
黄庭坚的《发愿文》与《华严经》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海燕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的诗作意境高远,诗思曲折,句法拗峭,别具特色,在当时及以后均受到很高推崇,被认为是宋诗的代表,由此开出江西一派。许多研究者在追根溯源、探究黄庭坚的诗学思想...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的诗作意境高远,诗思曲折,句法拗峭,别具特色,在当时及以后均受到很高推崇,被认为是宋诗的代表,由此开出江西一派。许多研究者在追根溯源、探究黄庭坚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风格形成规律时发现,黄庭坚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思想总体上来说受禅宗思想影响较大,这也给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已有多篇论文与专著探究黄庭坚诗歌创作与其佛教信仰的关系。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很多学者都将《发愿文》作为他开始学佛的标志。确实,黄庭坚撰写的《发愿文》是研究其佛教信仰的重要文本,但在进行研究时,大家的目光却往往聚焦在他的酒色之戒上,对文章的全部内容和意义未能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发愿文 《华严经》 诗歌创作 佛教信仰 北宋时期 风格形成 诗学思想
原文传递
谢灵运润改《华严经》的一则资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剑云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2-132,共1页
关于谢灵运参加编译《华严经》之事,唐代新罗国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云:“夫《华严》大不思议经者,乃常寂光如来于寂场中觉树下与十方诸佛召尘沙菩萨而所说也。龙胜诵传下本满十万偈。东晋庐山释慧远以经流... 关于谢灵运参加编译《华严经》之事,唐代新罗国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云:“夫《华严》大不思议经者,乃常寂光如来于寂场中觉树下与十方诸佛召尘沙菩萨而所说也。龙胜诵传下本满十万偈。东晋庐山释慧远以经流江东,多有未备,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逾越沙雪,远寻众经。法领遂至遮拘檗国,求得前分三万六千偈来归。时有佛贤三藏为伪秦所摈,投趾东林。远善视之,驰使飞书,解其摈事。贤后至建康,于道场寺译出领所获偈。南林寺法业笔受成五十卷,则知西天应北天之运,契期金水之年,东林助南林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谢灵运 崔致远 释慧远 唐代
原文传递
《华严经》中的语言与世界
20
作者 单欣 邱高兴 《法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1],这是华严四祖澄观对《华严经》做出的高度评价。《华严经》历来被称作"经中之海"、"经中之王"。华严大本有三种,即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除三种华严集成本外各支品...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1],这是华严四祖澄观对《华严经》做出的高度评价。《华严经》历来被称作"经中之海"、"经中之王"。华严大本有三种,即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除三种华严集成本外各支品经也极多,最早可推至东汉的《兜沙经》,"仅翻译一事,即绵延了约八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世界 语言 《八十华严》 富贵 绵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