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南海寄归内法传》的语料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小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4-28,38,共6页
唐代僧人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新词 新义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点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素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6-57,共2页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后所写的重要著作,王邦维先生1987年对该书进行了校注,为人们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该书在校勘、标点方面尚有可商之处。
关键词 佛学 义净 《南海归内传》 校点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词语札记 被引量:3
3
作者 栗学英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僧人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著作。其行文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 ,如“量”、“并”、“刺”、“现”、“既而”、“分数”、“翘勤”、“逶随”等。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辨溯源 ,可见其义或为《汉语大...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僧人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著作。其行文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 ,如“量”、“并”、“刺”、“现”、“既而”、“分数”、“翘勤”、“逶随”等。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辨溯源 ,可见其义或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所未收 ,或已收而所举例证较晚 ,或对一些词语的义项加以增补之原因。也体现了《南海寄归内法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词语 释义 词汇 汉语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异文校补 被引量:1
4
作者 谭代龙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12,34,共5页
《南海寄归内法传》版本复杂,异文众多。文章结合有关材料,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的基础上,辨析了16条异文。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版本 异文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南、北刻本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5
作者 李素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义净在世或去世后不久即入藏,其刻本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对其南北刻本异文进行研究,可以观察不同地域语言发展的平衡程度,透视不同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义净在世或去世后不久即入藏,其刻本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对其南北刻本异文进行研究,可以观察不同地域语言发展的平衡程度,透视不同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政治因素对语言影响的差异,鉴别版本的优劣,在汉语史研究及在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政治关系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 《南海归内传》 南、北刻本系统 异文研究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补
6
作者 王绍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从词汇训诂出发,对中华书局版王邦维先生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的若干条校勘提出了补正意见。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校注》 校勘 补正 词汇训诂
下载PDF
《智游列国漫记》相关引文的若干疑点--以《法显传》《大唐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为中心
7
作者 先巴才让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1年第4期10-28,共19页
在根敦群培大师一生撰写的许多经典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部分引文无法找到原文或引用有误。文章《智游列国漫记》中将圆测和玄奘混为一人,源于蔡巴贡噶多吉之《红史》,此后被《夏嘎巴自传》等后期教法史文献以讹传讹。本文... 在根敦群培大师一生撰写的许多经典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部分引文无法找到原文或引用有误。文章《智游列国漫记》中将圆测和玄奘混为一人,源于蔡巴贡噶多吉之《红史》,此后被《夏嘎巴自传》等后期教法史文献以讹传讹。本文对《法显传》《大唐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等原文进行一一对比的基础上,就引文中的部分译误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智游列国漫记》 显传》:《大唐西域记》 《南海归内传》
下载PDF
“义净文化与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系列之七 从《南海寄归内法传》看那烂陀寺的寺学
8
作者 湛如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65,共2页
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了西域佛国寺院中的修行生活。以其中记录的那兰陀寺寺学生活为基础,辅以玄的记载,可知那兰陀寺的寺学制度,为我国僧团生活提供了可以参照的典范。七世纪时享誉世界的那烂陀寺是印度经院制度的冠冕,非仅... 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了西域佛国寺院中的修行生活。以其中记录的那兰陀寺寺学生活为基础,辅以玄的记载,可知那兰陀寺的寺学制度,为我国僧团生活提供了可以参照的典范。七世纪时享誉世界的那烂陀寺是印度经院制度的冠冕,非仅以人数众多而驰名,更以驻寺僧人学术精湛而董声海外。远在万里之遥的东土僧人都闻风倾慕,翁然有向学之情。唐代前往印度的中国及东亚求法僧数量极其庞大,其中作为我国古代西行求法僧人的杰出代表,义净(635-713)不仅在学成归国后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论,更为后世留下了两份传世文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那烂陀寺 义净 兰陀 佛教中国化 寺学 佛国寺
原文传递
《南海寄归内法传》“五日之疑”考
9
作者 王长滕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9-751,共3页
唐代僧人义净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以下简称《寄归传》)卷2:“遂使五日之疑,出于作者之笔;三豕之谬,传乎信受之言。”(T54/213a)“五日之疑”,大正藏校注宋元明三本作“五百之疑”。另据谭代龙(2019a:416),日本石山寺本、赵城金藏本... 唐代僧人义净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以下简称《寄归传》)卷2:“遂使五日之疑,出于作者之笔;三豕之谬,传乎信受之言。”(T54/213a)“五日之疑”,大正藏校注宋元明三本作“五百之疑”。另据谭代龙(2019a:416),日本石山寺本、赵城金藏本、高丽藏初雕本、高丽藏本均作“五日之疑”,只有碛砂藏本作“五百之疑”。“五日之疑—五百之疑”异文考释有三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宋元明 大正藏 赵城金藏 碛砂藏 五百
原文传递
释梵文语法中的“上中下”——在印度古代梵文语法系统中“他”是第一人称
10
作者 李炜 《文史》 CSSCI 2011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在印度古代梵文语法中,按原义并没有“上中下”这样的表述。唐代高僧义净(635—713)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在描述印度古代语法时,用“上中下”表示印度古代语法中的人称顺序。他说:“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
关键词 古代语 梵文语 第一人称 印度 系统 “他” 《南海归内传》
下载PDF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商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素娟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9年第1期398-404,共7页
王邦维先生1987年对《南海寄归内法传》进行了校注,在校勘注释方面十分精良,为人们阅读和研究掃清了文字障碍,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该书校勘、注释方面尚有一些可商之处。本文对王先生的若干条校注提出了商补意见。
关键词 佛学 义净 《南海归内传》 校注
原文传递
“义净寺·义净大师研究”系列之十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的饮食习俗
12
作者 江晖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41,共2页
义净法师的著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下文简称《寄归传》)详细记录了唐代西行求法的僧人生平事迹和当时印度及南海诸国僧人的生活习俗,这对佛教史尤其是东南亚佛教史研究有重要意义。《寄归传》由王邦维先生校... 义净法师的著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下文简称《寄归传》)详细记录了唐代西行求法的僧人生平事迹和当时印度及南海诸国僧人的生活习俗,这对佛教史尤其是东南亚佛教史研究有重要意义。《寄归传》由王邦维先生校注出版。王先生曾对该书有这样的评论:“《寄归传》对七世纪时印度佛教寺院的生活作了全面的叙述。依据《寄归传》,我们几乎可以把一千多年前这些佛教僧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面貌重新勾画出来。”本文通过《寄归传》管窥七世纪印度及南海诸国僧人的饮食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义净 佛教史 饮食习俗 西行求 佛教寺院 佛教僧人 王先生
原文传递
《南海寄歸內法傳》“將看”考
13
作者 譚代龍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學界對唐代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將看'的異文有不同的看法。從版本異文、文義和'將'的用法描寫等方面情況觀察,'將看'應作'將箸'。'將箸'寫成'將看'的原因在於字形相近。
关键词 《南海寄歸內法傳》 將看 將著
原文传递
敦煌结夏安居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湛如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328-341,共14页
敦煌冬安居资料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它证明,敦煌佛教不仅与印度律仪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更与中亚佛教律仪有深厚的历史关连。根据P.2807《七月十五日夏终设斋文》及P.6005《释门帖诸寺纲管》等内容的记载,使我们得知敦煌佛教教团... 敦煌冬安居资料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它证明,敦煌佛教不仅与印度律仪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更与中亚佛教律仪有深厚的历史关连。根据P.2807《七月十五日夏终设斋文》及P.6005《释门帖诸寺纲管》等内容的记载,使我们得知敦煌佛教教团,同印度及中原一样,在都司的组织及地方官府的参与下,每年举行管内僧尼结夏安居,并有解夏设斋活动。而冬安居亦是敦煌佛教教团年中行事之一,六时礼忏等构成了敦煌佛教安居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藏》 敦煌佛教 《四分律》 原始佛教 比丘 僧团 佛教僧尼 《南海归内传校注》 某甲 僧官制度
下载PDF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志翘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5期30-36,共7页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晋谢敷撰《光世音应验记》传于傅瑗,后经孙恩之乱散逸,瑗子刘宋北地尚书令傅亮据记忆追录7条。二、《续光世音应验记》,刘宋太子中合吴郡张演,...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晋谢敷撰《光世音应验记》传于傅瑗,后经孙恩之乱散逸,瑗子刘宋北地尚书令傅亮据记忆追录7条。二、《续光世音应验记》,刘宋太子中合吴郡张演,据其所闻续记10条。三、《系光世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世音 中华书局 抄本 《太平广记》 《南海归内传校注》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世说新语 《集韵》 举误 《高僧传》
下载PDF
义净对中国印刷术发明国地位的捍卫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卫武 《华夏文化》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中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运动中,以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义净三人最为著名。义净除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外,还留下了几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义净 印刷术 《南海归内传》 发明 高僧传 唐代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例补》补证
17
作者 万伟珊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221-224,共4页
《〈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例补》一文,以唐代高僧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的语词材料,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详细的首引书证例补。但是,该文所列举的许多语词,其实在更早的一些古籍文献中已经出现。本文对此择要进行了补证。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南海归内传》 书证 补证
下载PDF
另类“诃利帝母造像”——随众游,增史识(四)
18
作者 郭祝崧 《文史杂志》 2005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南海归内传》 造像 史识 大足石刻 《大正藏》
下载PDF
再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与李宗江先生商榷
19
作者 董志翔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0-34,共5页
《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刊载了李宗江先生“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文章讨论了表“内行”义的“进”的来源及其对“入”的历时替换过程,读后深受启发,笔者对文中的某些论点亦表示赞同。但是,进行语言的历时研究,是一项十分... 《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刊载了李宗江先生“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文章讨论了表“内行”义的“进”的来源及其对“入”的历时替换过程,读后深受启发,笔者对文中的某些论点亦表示赞同。但是,进行语言的历时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对象,任何概念的含混,都会影响结论的科学。其次手中掌握语料的多少,亦往往直接关系到推论的正确与否。有时即使是对同一材料地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故这类研究当通过不断讨论补充,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的彼岸。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 关于“进”表示“内行”义的起始年代,李文云:“大田辰夫认为‘进’表示‘内行’始于元代,志树良治认为直到唐代还未见使用。据我们考察,至晚到六朝时期,‘进’就可以表示‘内行’的意义。”(P.206)对于这一问题,也许是作者误解了大田、志村两先生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替换 “进” 趋向动词 “入” 趋向补语 唐宋时期 六朝时期 “人” 《南海归内传校注》 太平广记
下载PDF
再谈敦煌写卷P.2001号:学术史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书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邦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9,共7页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伯希和敦煌汉文写卷P.2001号,是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的一份残钞。在伯希和汉文写卷目录中,它是第一号。伯希和把它编为第一号,是随意之举,还是出于一定的原因?本文根据伯希和当年在敦煌藏经洞"觅宝&q...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伯希和敦煌汉文写卷P.2001号,是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的一份残钞。在伯希和汉文写卷目录中,它是第一号。伯希和把它编为第一号,是随意之举,还是出于一定的原因?本文根据伯希和当年在敦煌藏经洞"觅宝"时所做的日记和笔记,结合其学术经历和背景,对此进行讨论,认为伯希和此举并非偶然。这个问题看似无足轻重,此前也没有人提出过,但细究起来,却与当时英国、法国乃至欧洲的东方学学术研究和学术史密切相关。问题虽小,但以小而见大,对于我们今天了解敦煌研究最初的情况和敦煌学学术史不无意义,也有助于准确认识敦煌写卷的三个最主要的目录,即英国目录、法国目录和北京目录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差异。本文同时根据这份写卷中提到的义净另一部重要著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一个不一样的书名,分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最早流传时的一些细节,原书的写作过程和结构,并对其中的变化及其与初唐时期政治文化变化的关系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敦煌文献 伯希和 东方学学术史 《南海归内传》 《大唐西域求高僧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