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去国集》到《尝试集》——论胡适诗学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演变
1
作者 李美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胡适《尝试集》中的诗按其写作时间,依次为附录《去国集》、第一编、第二编和第三编。从《去国集》到《尝试集》,既显示了胡适从文言写旧诗词到创作白话诗的过程,也展现了他的诗学观念逐步形成并成熟的过程。本文拟以《尝试集》为蓝本,... 胡适《尝试集》中的诗按其写作时间,依次为附录《去国集》、第一编、第二编和第三编。从《去国集》到《尝试集》,既显示了胡适从文言写旧诗词到创作白话诗的过程,也展现了他的诗学观念逐步形成并成熟的过程。本文拟以《尝试集》为蓝本,通过文本细读来研究胡适诗学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诗学 《尝试集》 《去国集》
下载PDF
旧诗新意:细读胡适《去国集》
2
作者 向阳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
胡适先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主张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学。胡适的诗集《尝试集》被视为是他白话文学主张的实践产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备里程碑式意义的新诗作品,而同样收录其中的韵文诗词集《去国集》... 胡适先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主张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学。胡适的诗集《尝试集》被视为是他白话文学主张的实践产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备里程碑式意义的新诗作品,而同样收录其中的韵文诗词集《去国集》却较少有人注意。回到“五四”的语境,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微,《去国集》的旧诗词实则早已萌生新时代新文学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去国集》 文学革命 五四运动
下载PDF
新大陆的旧文苑——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被引量:5
3
作者 袁一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8,共11页
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本文以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为底本,揭示《逼上梁山》背后的史观之争,胡适强调个别之因是回应陈独秀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最后之因”。... 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本文以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为底本,揭示《逼上梁山》背后的史观之争,胡适强调个别之因是回应陈独秀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最后之因”。回到历史现场,以清末民初留美学界的志业选择为参照,胡适文学革命的主张实际上是被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强势话语催逼出来的。文学革命前史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作为《尝试集》附录的《去国集》。若将视同“阑尾”的《去国集》,置于新大陆的旧文苑中,放回胡适留美时期与任鸿隽、梅光迪等友人的诗词唱和与往复辩难中,不难发现《逼上梁山》屏蔽的杂音,或可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胡适 留美学界 《逼上梁山》 《去国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