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方位与思维认知:《古今和歌集》的空间隐喻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继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空间隐喻是根据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内—外"等组建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种现象与人们的经验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 空间隐喻是根据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内—外"等组建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种现象与人们的经验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对日本《古今和歌集》中的空间隐喻表现进行分析,尝试探讨日本古人的认识体系与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空间隐喻 认知 考察
下载PDF
论日本《古今和歌集》中的“物哀”美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雷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物哀"作为日本古典美学理念,集中体现在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中,事实上从成书早其近百年的《古今和歌集》中就已经萌生了这种美意识。"物哀"的核心是情感和感受,它在《古今和歌集》中以纤细、柔美的姿态展现出... "物哀"作为日本古典美学理念,集中体现在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中,事实上从成书早其近百年的《古今和歌集》中就已经萌生了这种美意识。"物哀"的核心是情感和感受,它在《古今和歌集》中以纤细、柔美的姿态展现出古代诗人的缠绵情怀。诗人们以和歌的方式抒发了对自然风物变幻的敏锐感受,表达恋情体验中的细腻、洗练的感动。《古今和歌集》中的"物哀"尚属萌芽阶段,它自身也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状态,孤独、幽怨、惊叹、无常、愉悦、共感等,交织成了这一时代的"物哀"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物哀 孤独 愉悦 共感
下载PDF
诠释《古今和歌集》诞生背后的权势斗争
3
作者 陈永岐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8期225-226,共2页
虽然《古今和歌集》是按照天皇的命令编写的和歌集,但是笔者认为其诞生背后存在着一场权势斗争。在本稿中,通过考察菅原道真与藤原时平是如何登上政治舞台。分析二者的政治主张,明确平假名、《古今和歌集》的诞生与"国风文化"... 虽然《古今和歌集》是按照天皇的命令编写的和歌集,但是笔者认为其诞生背后存在着一场权势斗争。在本稿中,通过考察菅原道真与藤原时平是如何登上政治舞台。分析二者的政治主张,明确平假名、《古今和歌集》的诞生与"国风文化"的关系。诠释了其诞生背后存在的权势斗争。这场斗争正是菅原道真与藤原时平的权势之争,也是汉字与平假名,汉诗与和歌的争锋。致使日本摆脱中国文化,确立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菅原道真 藤原时平 权势斗争
下载PDF
汉诗对《古今和歌集》季节观的影响
4
作者 齐娜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11期186-187,共2页
《古今和歌集》是醍醐天皇下令编撰的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在经历了'国风暗黑时代'之后,迎来了和歌复兴的热潮。《古今集》假名序中写道:此和歌中,自梅花插头开始,到听布谷鸟,折红叶,冬季赏雪;从吟咏鹤龟祝陛下康寿,到贺岁祝词... 《古今和歌集》是醍醐天皇下令编撰的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在经历了'国风暗黑时代'之后,迎来了和歌复兴的热潮。《古今集》假名序中写道:此和歌中,自梅花插头开始,到听布谷鸟,折红叶,冬季赏雪;从吟咏鹤龟祝陛下康寿,到贺岁祝词;从吟咏秋花夏草,思念恋人,到攀登逢坂山求旅途平安,尚有不入春夏秋冬四季之杂歌,均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凡千首二十卷,名曰《古今和歌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日本人 白居易 《万叶集》 古今 菅原道真
下载PDF
唐诗与《古今和歌集》中的“风”意象之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梨丽 裴国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风"作为一种自然景象被古代中日两国文人所喜爱和描绘。唐诗和《古今和歌集》分别作为中日古典文学的代表,二者描写的"风"意象既有心有灵犀的感同身受,又有因人而异的别具一格。唐诗中描写的"风"意象风... "风"作为一种自然景象被古代中日两国文人所喜爱和描绘。唐诗和《古今和歌集》分别作为中日古典文学的代表,二者描写的"风"意象既有心有灵犀的感同身受,又有因人而异的别具一格。唐诗中描写的"风"意象风格多变,内涵丰富,关注人的社会体验和道德,而和歌中所表达的"风"意象内容单调狭隘,更多关注个人体验和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古今和歌集》 “风” 意象
下载PDF
十世纪前的日本礼乐思想史——孕育出《古今和歌集》的土壤 被引量:1
6
作者 尤海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6,167,共11页
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是将规范人外在行为的"礼"和陶冶人内在感情的"乐"合而为一的思想,是教化人心、移风易俗、化民治国的根本。日本古代从7世纪到9世纪初,正值律令国家的建设发展时期,在大量引进中国律令法制和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是将规范人外在行为的"礼"和陶冶人内在感情的"乐"合而为一的思想,是教化人心、移风易俗、化民治国的根本。日本古代从7世纪到9世纪初,正值律令国家的建设发展时期,在大量引进中国律令法制和官僚制度的同时,也原样照搬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礼乐思想。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展开了乐制改革,国史记录中关于礼乐的叙述也随之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礼乐思想在日本的消亡,而是象征着它已经由政治口号变成了滋养人心和陶冶德行的具体形式,是礼乐思想的受容趋向深化的表现。并且,日本化了的礼乐思想,还发展成为编纂和歌敕撰集的指导思想,《古今和歌集》就是其代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思想 日本古代 《古今和歌集》(《古今集》) 音乐史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日本《古今和歌集》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尤海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85-89,共5页
《古今和歌集》序中"人麿既没,和歌不在斯哉"的表述,凸显了其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也是其编纂思想来源于儒家礼乐思想的体现。而先于《古今和歌集》成立的《续日本后纪》中关于和歌复兴的评论,是站在春秋时期诗书礼乐的崩坏... 《古今和歌集》序中"人麿既没,和歌不在斯哉"的表述,凸显了其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也是其编纂思想来源于儒家礼乐思想的体现。而先于《古今和歌集》成立的《续日本后纪》中关于和歌复兴的评论,是站在春秋时期诗书礼乐的崩坏和与之相关的孔子行动的历史上创作而成的,给《古今和歌集》的编纂指出了"儒家礼乐思想"的方向,是其孔子意识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编纂思想 礼乐 孔子 文王
下载PDF
中日古代离别诗歌比较——以《古今和歌集》与《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陈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82-84,94,共4页
以《古今和歌集》与《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为文本,从构思、内容等方面对日本古代离别歌与中国唐代送别诗进行比较,以探讨中日两个民族在离别情感表现上的异同及其原因。
关键词 离别诗 中日比较 《古今和歌集》 《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
下载PDF
浅析《古今和歌集》中的“物哀”
9
作者 曹利霞 安书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0-83,共4页
日本古典文艺理论"物哀"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但其研究素材大都集中在《源氏物语》及其周围文学作品中。《古今和歌集》成书早于《源氏物语》近百年,在该和歌集里,读者同样可以品味出"物哀"思潮... 日本古典文艺理论"物哀"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但其研究素材大都集中在《源氏物语》及其周围文学作品中。《古今和歌集》成书早于《源氏物语》近百年,在该和歌集里,读者同样可以品味出"物哀"思潮,该时期的"物哀",渗透着平安朝时期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其孤独之美,也正是和歌细腻而不乏情感的特色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物哀 孤独感 审美
下载PDF
《古今和歌集》所体现的日本人的无常观
10
作者 张媛媛 单澄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8期26-27,共2页
日本人把樱花尊为国花,是因为能够从粉红色的花瓣飘散殆尽那一瞬间深切地感受到生与死的交界线。这一刻的樱花形象在日本人的记忆中成为永恒。在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镜子、心灵之花的《古今和歌集》中樱花更是受到了歌人们的青睐,尤其是... 日本人把樱花尊为国花,是因为能够从粉红色的花瓣飘散殆尽那一瞬间深切地感受到生与死的交界线。这一刻的樱花形象在日本人的记忆中成为永恒。在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镜子、心灵之花的《古今和歌集》中樱花更是受到了歌人们的青睐,尤其是醉心于表达对飘落樱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日本人之所以会产生对落樱有感,产生"无常感",与受地理环境和佛教的影响等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日本人 落樱 佛教 无常观
下载PDF
论《古今和歌集》中的“菊”意象——从中日比较文学的角度
11
作者 安佰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
《古今和歌集》一共有15首提到"菊"的和歌。这些和歌在受到中国诗文影响的同时,融合了日本自古以来的植物崇拜意识,塑造了和歌中特有的"菊"的形象。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菊"的比较,可以发现和歌更加偏... 《古今和歌集》一共有15首提到"菊"的和歌。这些和歌在受到中国诗文影响的同时,融合了日本自古以来的植物崇拜意识,塑造了和歌中特有的"菊"的形象。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菊"的比较,可以发现和歌更加偏爱白菊,并将菊的颜色的变化纳入视野,而且运用"菊"这个字的发音为和歌技巧及其情感服务。"菊"意象在《古今和歌集》中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菊”意象 中日古典诗文
下载PDF
《古今和歌集》与唐诗中“月”的意象之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峻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古今集》中的咏月歌几乎都是叙景歌、恋歌,只有一首“羁旅歌”,即阿倍仲麻吕的“汉土见月”,也是唯一一首将“望月”与“望乡”联系在一起的作品。“三笠山明月”与日本文学中固有的月的意象不同,更接近李白望乡诗中的意象。传统的叙... 《古今集》中的咏月歌几乎都是叙景歌、恋歌,只有一首“羁旅歌”,即阿倍仲麻吕的“汉土见月”,也是唯一一首将“望月”与“望乡”联系在一起的作品。“三笠山明月”与日本文学中固有的月的意象不同,更接近李白望乡诗中的意象。传统的叙景歌以及恋歌中“待月”的意象,仍然保留了上代文学的特征,同时接纳了汉魏六朝诗中月的意象:包括清冷、寂寥的表层意象和悲愁、哀怨的深层意象。与《古今集》时代相近的唐诗,诗人们在汉魏六朝诗中月的意象中,融入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验,创造出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表层和深层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月”意象 诗歌 唐诗 日本文学
原文传递
日语格助词“の”的修辞功能——以《古今和歌集》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红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4,共6页
“ ”仅次于“ ”是脸谱复杂的格助词,它的紧缩和伸展的修饰功能已使散文语层峦迭嶂,语义变幻莫测。而在诗家语里“ ”既能屈又能伸的特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修辞功用,它的变异修辞使诗歌的意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突出。
关键词 日语 格助词“の” 修辞功能 《古今和歌集》 语义 名词 动词
原文传递
三大和歌集歌风嬗变与《新古今和歌集》“幽玄”新风——《新古今和歌集》译本序
14
作者 王向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8-117,154,共11页
日本文化本质上属于感性的审美文化。要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必先了解作为日本审美文化之载体的日本文学;要了解日本文学,必先了解日本民族文学的重要样式“物语”与“和歌”(包括俳句);要了解和歌,必先了解《万叶集》《古今和歌集》... 日本文化本质上属于感性的审美文化。要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必先了解作为日本审美文化之载体的日本文学;要了解日本文学,必先了解日本民族文学的重要样式“物语”与“和歌”(包括俳句);要了解和歌,必先了解《万叶集》《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这三大古典和歌集。它们陆续形成了被称为“万叶风”“古今风”“新古今风”的三种不同歌风,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情感取向与审美趣味,并且可以使用“诚”“物哀”“幽玄”三个美学概念分别加以概括。作为一种世界观和美学观的“幽玄”,是《新古今和歌集》和歌“新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和歌及和歌美学高度成熟状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万叶集》 《古今和歌集》 《新古今和歌集》 物哀 幽玄
下载PDF
《古今和歌集序》的言志观
15
作者 占才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9-51,共3页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和假名两序是研究和歌歌论的重要文献。《古今和歌集》的两序的歌论从发生论、本质论、表现论和社会功能论等方面都深受中国诗论"诗言志"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古今和歌集序》的中国古...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和假名两序是研究和歌歌论的重要文献。《古今和歌集》的两序的歌论从发生论、本质论、表现论和社会功能论等方面都深受中国诗论"诗言志"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古今和歌集序》的中国古典诗论"诗言志"的受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假名序 真名序 诗言志
下载PDF
浅谈古典和歌的美学特征(上)——以张蓉蓓《古今集·日文序》的误译为契机
16
作者 闫茁 《日语知识》 2011年第11期42-44,共3页
《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总集,成于平安时代(794-1185)的大约905年,二十卷,收录和歌一千一百余首。这部广泛表现了日本人价值取向的歌集对后世的和歌、散文、文艺思想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奉... 《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总集,成于平安时代(794-1185)的大约905年,二十卷,收录和歌一千一百余首。这部广泛表现了日本人价值取向的歌集对后世的和歌、散文、文艺思想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奉为日本古典文化之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古典文化 美学特征 误译 日文 日本人 平安时代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日本古代诗歌文学中的“采诗制”——以《古今和歌集》序的“献和歌”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尤海燕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61,共16页
日本《古今和歌集》两序有"从侍臣献上的和歌中,能够辨别他们是否贤能,并能了解人民的欲望"的表述。这个表述超越了纪长谷雄诗序中的"以百姓心为心"、"不出户,知天下"的老子政治思想,是重视民情和辅佐的... 日本《古今和歌集》两序有"从侍臣献上的和歌中,能够辨别他们是否贤能,并能了解人民的欲望"的表述。这个表述超越了纪长谷雄诗序中的"以百姓心为心"、"不出户,知天下"的老子政治思想,是重视民情和辅佐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体现。侍候在天皇身边奉献和歌的侍臣,与将天下百姓的心声上达于天子的采诗官(献诗者)有着相通之处,因此"献和歌"并不是对日本的诗宴或科举赋诗的模仿,而是源于以民情和讽谏为基础的采诗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 《古今和歌集》 献诗
原文传递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序和假名序——以“和歌发生论”为中心 被引量:3
18
作者 尤海燕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日本最初的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略称《古今集》)附有真名序(用汉字所作的序文)和假名序(用日语假名所作的序文)两篇序文,阐述了和歌理论。其中,假名序一直以来被认为超越了它所依据的中国诗论,反映着和歌的真实状况,因而被尊为日... 日本最初的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略称《古今集》)附有真名序(用汉字所作的序文)和假名序(用日语假名所作的序文)两篇序文,阐述了和歌理论。其中,假名序一直以来被认为超越了它所依据的中国诗论,反映着和歌的真实状况,因而被尊为日本和歌论的鼻祖和权威。与此相对,真名序则被看作是中国诗论的翻版而相对地受到冷遇和轻视。可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本文首先探讨标志着中日诗歌论之间最大区别的"志"的问题,考察"志"在古代诗论中含义的转换,指出《毛诗》大序、《毛诗正义》及《古今集》真名序中所使用的"志"正是"情动"之体现,意味着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后情意奔涌而出的诗歌形成过程。随后,重新探究假名序「事、業繁きもの」的含义,指出「事、業繁きもの」正是引起心动的"外界事物",提出新的和歌发生论。最后,论证两序在构筑和歌发生论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阐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古今集》) 真名序 假名序 和歌发生论
原文传递
日本平安中期歌论的形成:从“六义”到“心词姿”
19
作者 朱壬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诗六义”是我国《诗经》研究和古典文论的重要概念,对日本古典歌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平安中期的古典歌论转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义”由于自身意义的多重性,在日本古典歌论中分化成“心——词——姿”三个评价维度。这种变化体... “诗六义”是我国《诗经》研究和古典文论的重要概念,对日本古典歌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平安中期的古典歌论转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义”由于自身意义的多重性,在日本古典歌论中分化成“心——词——姿”三个评价维度。这种变化体现出日本古典歌论与中国古典诗论的密切联系,也反映出其一定程度的独立倾向和自我建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义 六样 《古今和歌集》 心词姿
下载PDF
《毛诗序》与《古今和歌集·序》:从摹仿到变异 被引量:4
20
作者 宫小兵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08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从诗歌的本质、功用、体裁及手法等方面来看,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和假名序所建构的文论思想中,既有对中国《毛诗序》的摹仿,也有日本论者自己的思考,出现了理论变异。这些同和异的产生均来源于历史、文化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真名序 假名序 《毛诗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