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毓英与第一部《台湾府志》
1
作者 郑惠贞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7年第12期41-44,共4页
台湾方志之编纂,肇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蒋毓英的《台湾府志》。台湾第一部方志以征信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传统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功能,在保存史料、弘扬儒术以及倡导风气、树立规制等方面对台湾日后方志的修纂产生了... 台湾方志之编纂,肇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蒋毓英的《台湾府志》。台湾第一部方志以征信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传统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功能,在保存史料、弘扬儒术以及倡导风气、树立规制等方面对台湾日后方志的修纂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虽然还存在一些体例和内容方面的缺失,但它在台湾方志发展史上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毓英 《台湾府志》 存史 资治 教化
原文传递
清统一之初的台湾移民及其风俗 被引量:1
2
作者 安国楼 史彬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康熙二十二年到乾隆十二年,分别由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主修的三部《台湾府志》,保存了较多台湾移民状况及文化风俗的原始资料。成书最早的《蒋志》,记述了较多明代以前大陆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而之后的府志中则记录了更多清代各地的风... 康熙二十二年到乾隆十二年,分别由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主修的三部《台湾府志》,保存了较多台湾移民状况及文化风俗的原始资料。成书最早的《蒋志》,记述了较多明代以前大陆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而之后的府志中则记录了更多清代各地的风俗。三部府志中对人口变化的记载,也说明台湾在清朝统一后的发展是迅速的,闽粤移民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陆移民使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向学之风也较之前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移民 清初 《台湾府志》 风俗
下载PDF
从台湾地方志编修看国家主权行使——纪念台湾建省120周年 被引量:1
3
作者 卢美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2,共4页
编修地方志是国家实现主权管辖的重要标志。台湾建置以来修志活动尤为频繁,康乾年间仅《台湾府志》就编修了6部,其首尾相隔不过80多年,这在修志史上堪称奇迹,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澎湖志书的编纂上。台湾地区历代地方志的编修,正好可以证... 编修地方志是国家实现主权管辖的重要标志。台湾建置以来修志活动尤为频繁,康乾年间仅《台湾府志》就编修了6部,其首尾相隔不过80多年,这在修志史上堪称奇迹,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澎湖志书的编纂上。台湾地区历代地方志的编修,正好可以证明中央王朝对该地区实施永久而持续的行政管辖权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地方志编修 国家主权 《台湾府志》
下载PDF
清代台湾方志书写与王朝国家认同
4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秦浩翔、谢宏维在《清史研究》2023年第1期撰文指出,清代台湾修志官绅积极通过方志书写强化地方社会对清王朝的国家认同。康熙年间,台湾被清王朝纳入版图,三部《台湾府志》均对这一标志性事件予以极力突显,并通过《建置志》《人物志》... 秦浩翔、谢宏维在《清史研究》2023年第1期撰文指出,清代台湾修志官绅积极通过方志书写强化地方社会对清王朝的国家认同。康熙年间,台湾被清王朝纳入版图,三部《台湾府志》均对这一标志性事件予以极力突显,并通过《建置志》《人物志》等条目的书写树立清王朝的正统地位;康熙末年纂修的三部县志,则对康熙中后期的国家政策对台湾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予以大力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研究 清代台湾 清王朝 《台湾府志》 国家认同 《人物志》 康熙年间 标志性事件
原文传递
郑经恩师李茂春生平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涛 《闽台缘》 2020年第3期62-71,共10页
围绕李茂春籍贯、字号、功名、人生历程、交游,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新书写李茂春生平事迹,还原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从中发现,李茂春籍贯、字号、功名、隐居处名称及其记文、迁居台湾的时间等方面均存在讹误,尚未发现李茂春... 围绕李茂春籍贯、字号、功名、人生历程、交游,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新书写李茂春生平事迹,还原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从中发现,李茂春籍贯、字号、功名、隐居处名称及其记文、迁居台湾的时间等方面均存在讹误,尚未发现李茂春是郑成功延请的郑经恩师。由此为明郑时期历史人物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茂春 郑成功 郑经 陈永华 梦蝶处 蒋毓英 《台湾府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