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庚子事变后南洋华人对新政改革的评议与倡导——以新加坡华文报刊《叻报》为中心的探讨(1900-1901)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朋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运动的失败和时局的败坏痛心疾首。当1901年初两宫诏令新政后,《叻报》仍然紧密关注清廷的动向,大量转载国内与改革变法相关的奏折和文章,并为新政建言献策,其中隐含着南洋华人群体希望国家民族自立与强大的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 清末新政 改革 自立
下载PDF
辛亥纪念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加强——基于《叻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炳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0,共6页
辛亥革命前南洋华侨的政治立场各异,革命后渐趋一致,各类侨团组织和华侨各阶层均成为辛亥纪念的主体。侨众重视仪式在激发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辛亥庆典在兼具大众娱乐色彩的同时亦不失国家意识,包含大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元素。华侨精... 辛亥革命前南洋华侨的政治立场各异,革命后渐趋一致,各类侨团组织和华侨各阶层均成为辛亥纪念的主体。侨众重视仪式在激发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辛亥庆典在兼具大众娱乐色彩的同时亦不失国家意识,包含大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元素。华侨精英则以辛亥为切入点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并号召华侨团结奋发,共同致力于祖国的和平与繁荣事业。南洋华侨的辛亥纪念活动,传承和发扬了辛亥精神,激发了侨胞的爱国热忱,增强了其凝聚力,在强化华侨民族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后华侨对抗日战争的大力支援埋下了伏笔。同时,辛亥纪念也反映出20世纪前期南洋华人社会渴望挽救国内危机、促使祖国强大的心理趋向,是为民族主义加强的表现,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华侨 辛亥纪念 民族主义 《叻报》
下载PDF
清末新加坡《叻报》小说创作及其观念管窥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仁敏 李瑞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晚清时期的《叻报》小说,尚属海外华文小说的起步阶段,但南洋特色已露端倪,体现出传统和新变交错混杂的过渡性特征。其小说观念既保守又有改良的愿望,并奇特地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非对称性诉求。《叻报》小说对"新小说"的疏离... 晚清时期的《叻报》小说,尚属海外华文小说的起步阶段,但南洋特色已露端倪,体现出传统和新变交错混杂的过渡性特征。其小说观念既保守又有改良的愿望,并奇特地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非对称性诉求。《叻报》小说对"新小说"的疏离、较浓的狭邪色彩以及对华工苦难生活的描绘等等,都是异于彼时中国小说的南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叻报》 小说创作 小说观念
下载PDF
晚清海内外华媒对刘铭传治台政策的认知分歧——基于《申报》与《叻报》涉台报道的比较分析(1888—1891年)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琦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通过比较分析1888-1891年间上海《申报》与新加坡《叻报》的涉台报道,揭示海内外华媒对刘铭传抚台时期“治台之要”“治台之失”以及总体评价等三方面存在明显的认知分歧,折射出晚清海内外华人社会思想的纷繁与价值的多元,同时再现刘铭... 通过比较分析1888-1891年间上海《申报》与新加坡《叻报》的涉台报道,揭示海内外华媒对刘铭传抚台时期“治台之要”“治台之失”以及总体评价等三方面存在明显的认知分歧,折射出晚清海内外华人社会思想的纷繁与价值的多元,同时再现刘铭传抚台时期复杂的外部舆论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刘铭传治台方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铭传 台湾 《申报》 《叻报》
下载PDF
南洋华人视域中义和团的兴起——以《叻报》(1)为中心的考察(1899-1900)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朋 赵澄宇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34-142,共9页
甲午战后,鲁西地区的传统暴力与民教冲突便有加剧的倾向,巨野教案后,民教冲突的矛盾更加凸显,大刀会和义和拳等民间组织相继兴起,逐渐发展成巨大的义和团运动。《叻报》在甲午后逐渐把关注度转向中国,对此后晚清政府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 甲午战后,鲁西地区的传统暴力与民教冲突便有加剧的倾向,巨野教案后,民教冲突的矛盾更加凸显,大刀会和义和拳等民间组织相继兴起,逐渐发展成巨大的义和团运动。《叻报》在甲午后逐渐把关注度转向中国,对此后晚清政府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都有着详细的报道。《叻报》对义和团的报道大致开始于1899年3、4月份,直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文章的关注点是在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完全爆发之前,对《叻报》关于义和团的报道从略有提及,到社论整体分析,再到完全占据报纸的中心焦点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出一幅义和团运动起源于"天南"(2)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华人 南洋 《叻报》
下载PDF
东南亚华文报纸的出现——以新加坡《叻报》为例
6
作者 支婧茹 《今传媒》 2012年第10期31-34,共4页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 《叻报》 华人 族群
下载PDF
浅谈《叻报》的创办背景
7
作者 王钰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17期248-,共1页
《叻报》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份华文日报,也是东南亚华文报纸的先驱。在其出现之前,美籍华侨司徒源曾在美国主办《沙架免度新录》,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份海外华文日报,但仅创办一年多便寿终正寝。《叻报》从创办到停刊前后长达51年之久,较大... 《叻报》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份华文日报,也是东南亚华文报纸的先驱。在其出现之前,美籍华侨司徒源曾在美国主办《沙架免度新录》,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份海外华文日报,但仅创办一年多便寿终正寝。《叻报》从创办到停刊前后长达51年之久,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华侨的思想。其所传达出来的华夏文明、华人族群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加强了新加坡地区华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了东南亚地区报业乃至新闻业的进一步发展。《叻报》的创办绝非偶然,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它作为东南亚第一份华文日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创办 背景
下载PDF
《叻报》所载《拟〈石头记〉怡红公子祭潇湘妃子文并序》述略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奎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6-325,共10页
近日笔者翻阅早期新加坡汉文报纸《叻报》,找到有关《红楼梦》的两篇文章,一篇刊于《叻报》,发表于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九日;一篇属《叻报》转载,发表于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初七日。经过笔者的仔细查核,得知第一篇出自李庆辰文言小说集《醉茶... 近日笔者翻阅早期新加坡汉文报纸《叻报》,找到有关《红楼梦》的两篇文章,一篇刊于《叻报》,发表于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九日;一篇属《叻报》转载,发表于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初七日。经过笔者的仔细查核,得知第一篇出自李庆辰文言小说集《醉茶志怪》中的《说梦》,作者只是对其中做了局部改动,并没有改变原文的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叻报》 《醉茶志怪》
原文传递
南洋《叻报》:早期流散传媒的话语特征及华族的身份构建
9
作者 蓝峰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80-193,共14页
早期南洋华人的身份构建呈现出一种与其处于文化和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地位相适应的中间性主体意识,《叻报》的新闻实践则体现了这种中间性主体的立场。《叻报》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中间性主体的传媒话语,为海峡殖民地的华商阶层和华裔大众... 早期南洋华人的身份构建呈现出一种与其处于文化和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地位相适应的中间性主体意识,《叻报》的新闻实践则体现了这种中间性主体的立场。《叻报》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中间性主体的传媒话语,为海峡殖民地的华商阶层和华裔大众两大群体代言。《叻报》的这套中间性主体话语,对早期流散华裔的意识形态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它饱含了流散华裔的情感和经验,是他们用以自我表达的最早的话语形式,也是他们构建自我身份的媒介。其次,这套话语成为当时"海外中国民族主义"的舆论先导。再者,这套话语打造了一个海外华人的公共领域,让很多东南亚华人通过信息交流培养了一种共同认可的族群意识。最为重要的是,这套话语是当时海峡殖民地的华商阶级维护其经济利益、维系其所需的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 流散传媒 话语分析 中间性主体
原文传递
近代新加坡华人社会生活变迁——以1887—1932年《叻报》广告内容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亚丽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1-256,共6页
《叻报》是新加坡近代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叻报》广告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丰富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近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殖民背景下,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给新加坡华人社会带来冲击和影响,其社会生活既保留... 《叻报》是新加坡近代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叻报》广告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丰富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近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殖民背景下,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给新加坡华人社会带来冲击和影响,其社会生活既保留了中国的传统,又接受了某些西方现代生活方式,形成了华人移民社会所特有的社会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 广告 新加坡 华人社会
原文传递
甲午战争期间华侨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叻报》为视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波 《抗战史料研究》 2014年第2期56-64,共9页
华侨是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其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意义重大。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叻报》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海外华侨的极大关注。在媒体报道与新加坡华侨的互动中,贯穿着海外华侨爱国之心这条主线,... 华侨是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其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意义重大。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叻报》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海外华侨的极大关注。在媒体报道与新加坡华侨的互动中,贯穿着海外华侨爱国之心这条主线,透视出华侨战前爱国心的膨胀、战争中间爱国心的转化、战后爱国心升华的过程,反映出新加坡华侨希望中国取胜、关心中国命运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叻报》舆论 海外华侨 爱国心 民族意识觉醒
原文传递
《叻报》的词语特点及其词汇学价值管窥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克威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叻报》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报》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 《叻报》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报》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样的语言生态变化在词汇使用层面上的动态表现。《叻报》的特殊词汇学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如次: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动态考察视角;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中方言与官话二系互动的考察视角;新马华语词汇形成的历史考察视角;民国国语运动对新马华人华语词汇应用影响的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汉语词汇 新马华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形成
原文传递
“与君话冷炎州月”——古典诗文中的新加坡
13
作者 柯木林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41-147,共7页
新华古典诗文中所隐藏的史料,很少为学者重视。以古典诗文作为切入点,通过古典诗文,考察与了解19世纪新加坡的历史、人文社会风貌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这为学者们研究新华历史、研究华人社会文献,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
关键词 古典诗文 新华研究 卫铸生 《叻报》 左秉隆
下载PDF
新加坡近代駢文舉隅
14
作者 譚家健 《骈文研究》 2017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本文介紹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新加坡發表的七篇駢體文。這些文章反映了那個時期新加坡的社會面貌,包括商業、文學、講學等活動,醫院的籌建,報紙政論和副刊宗旨等等,爲人們了解新加坡近代史提供了新的資料。這些駢文對仗整齊,用... 本文介紹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新加坡發表的七篇駢體文。這些文章反映了那個時期新加坡的社會面貌,包括商業、文學、講學等活動,醫院的籌建,報紙政論和副刊宗旨等等,爲人們了解新加坡近代史提供了新的資料。這些駢文對仗整齊,用典貼切,語言華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會賢社 麗澤社 同濟醫院 《叻報》 葉季允
下载PDF
清末民初南洋华人族群认同的发展走向——以新加坡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颖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9,共7页
清末民初的新加坡华文报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人的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而又立体多维的观照。从族群认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华人对于国家认同观的变迁。文章从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入手,着重考察华文报刊上体现... 清末民初的新加坡华文报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人的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而又立体多维的观照。从族群认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华人对于国家认同观的变迁。文章从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入手,着重考察华文报刊上体现出的不同时期华人对民族文化和身分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出在文化多元的新加坡,族群认同的发展从单向同化走向流动复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 西方文化 文化认同《叻报》
原文传递
来信摘登
16
作者 金传胜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0,共1页
《新文学史料》编辑部:贵刊2021年第4期王琦《1928年胡适在苏州女中实验小学的演讲》披露的新加坡《叻报》所刊胡适1928年在苏州女中实验小学、苏州女中的两篇演讲,实际上均转载自国内报纸。第一篇《胡适之文学教育之诤见——关于小学... 《新文学史料》编辑部:贵刊2021年第4期王琦《1928年胡适在苏州女中实验小学的演讲》披露的新加坡《叻报》所刊胡适1928年在苏州女中实验小学、苏州女中的两篇演讲,实际上均转载自国内报纸。第一篇《胡适之文学教育之诤见——关于小学者》是对1928年2月28日南京《中央日报》第7版《胡适之博士的教育意见——关于小学者》一文的摘录式转载,其中胡适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共三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日报》 《新文学史料》 胡适之 《叻报》 演讲 新加坡
原文传递
1928年胡适在苏州女中实验小学的演讲
17
作者 王琦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笔者近日在翻阅新加坡华文报纸时,偶然觅得一篇题为《胡适之文学教育之诤见——关于小学者》的文章,连载于1928年3月17日出版的第13578号与3月20日出版的第13579号《叻报》。①此文尚未见于目前已出版的胡适文集、日记、年谱之中。现照... 笔者近日在翻阅新加坡华文报纸时,偶然觅得一篇题为《胡适之文学教育之诤见——关于小学者》的文章,连载于1928年3月17日出版的第13578号与3月20日出版的第13579号《叻报》。①此文尚未见于目前已出版的胡适文集、日记、年谱之中。现照录如下,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之 《叻报》 胡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