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同情者》中的双向模拟与身份认同困境
1
作者 王佳希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霍米·巴巴在研究殖民权力结构时提出“模拟”的概念,他强调当殖民者鼓励被殖民者“模拟”他们的文化时,其结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面目模糊的拷贝”,这种矛盾状态反而成为被殖民者的抵抗策略。在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 霍米·巴巴在研究殖民权力结构时提出“模拟”的概念,他强调当殖民者鼓励被殖民者“模拟”他们的文化时,其结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面目模糊的拷贝”,这种矛盾状态反而成为被殖民者的抵抗策略。在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中,模拟策略是双向的,以无名的双面间谍“我”为代表的越南人一方面受到美、法两国殖民者模拟控制策略的宰制,另一方面又在主动模拟殖民国的文化与价值观时发现其殖民话语内部的逻辑问题,形成对殖民话语的抵抗。双向模拟使“我”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小说结尾的伦理转书写向则为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了出路,即同情受苦难者、为“他者”发声,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阮清越 霍米·巴巴 双向模拟
下载PDF
阮清越小说《同情者》中的记忆书写
2
作者 王佳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作品《同情者》围绕越战中一个无名的双面间谍展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重点讲述了其在越战期间及战后的经历。小说并不是完全站在少数群体越裔一方为其发声,而是通过文学的审美过程,将其隐含的“公正记... 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作品《同情者》围绕越战中一个无名的双面间谍展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重点讲述了其在越战期间及战后的经历。小说并不是完全站在少数群体越裔一方为其发声,而是通过文学的审美过程,将其隐含的“公正记忆”立场娓娓道来。小说反思了美、越两国人民在再现记忆时都存在的伦理问题,在使读者与主人公“我”共情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直面永不消逝的过去,承担记忆再现的伦理责任,关注战争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越战记忆书写 越战文学
下载PDF
论《同情者》中幽灵形象的超越性
3
作者 苏荣芳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同情者》是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小说,小说中蒙冤而死的幽灵重返现实世界且充分展现了自身形象的超越性特点。本文通过论述桑尼和酒仙少校幽灵跨越二元的边界身份、超越人类的非自然性和批判现实的道德教诲功能,构造了独立... 《同情者》是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小说,小说中蒙冤而死的幽灵重返现实世界且充分展现了自身形象的超越性特点。本文通过论述桑尼和酒仙少校幽灵跨越二元的边界身份、超越人类的非自然性和批判现实的道德教诲功能,构造了独立于二元世界之外并且赶超人类认知和道德水平的幽灵形象,展示了《同情者》中幽灵形象的超越性以及小说幽灵叙事高超的艺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阮清越 幽灵叙事 超越性
下载PDF
“双面人”视角下的越战——评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同情者》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7-39,52,共4页
越南裔美国作家阮越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获2016年普利策小说奖。小说以越战后的美国、越南和东南亚为背景,从越南人的视角呈现越战,讲述了一个越共双面间谍在越战后流散美国的经历。小说探讨了像叙事者这样战后流散异国的革命... 越南裔美国作家阮越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获2016年普利策小说奖。小说以越战后的美国、越南和东南亚为背景,从越南人的视角呈现越战,讲述了一个越共双面间谍在越战后流散美国的经历。小说探讨了像叙事者这样战后流散异国的革命者所面临的存在危机这一主题,作者借小说深入思考了美国流行文化中的族裔形象、战争、人性、流散、身份认同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越清 《同情者》 双面间谍 存在危机
下载PDF
解读越裔作家阮清越的越战小说《同情者》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甘文平 李圻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越战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西方视角下的越战文学更多地展现美国人记忆中的越战,反映越战对美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在2016年凭借其处女作越战小说《同情者》拿下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它与其他越战小... 越战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西方视角下的越战文学更多地展现美国人记忆中的越战,反映越战对美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在2016年凭借其处女作越战小说《同情者》拿下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它与其他越战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讲述越战中越南难民生活状态的同时,多次提及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中国形象"。本文详细解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及其内涵的变化,以加深中国读者对越战文学中"中国形象"书写的审视与理解,引起中国读者对其背后社会历史与文化形态的深刻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阮清越 中国形象 友好 敌视
下载PDF
难以走出的困境——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的《同情者》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欢欢 谷野平 《考试与评价》 2020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基于法国哲学巨匠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地理、精神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对越籍美国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同情者》进行解读,认为在地理空间维度上,作品揭示了饱受战火摧残的越南人窘迫生存空间;在精神空间维度上... 本文基于法国哲学巨匠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地理、精神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对越籍美国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同情者》进行解读,认为在地理空间维度上,作品揭示了饱受战火摧残的越南人窘迫生存空间;在精神空间维度上,身份追寻成为主人公挥之不去的梦魇;在社会空间维度上,揭露出越裔群体遭受多重挤压,陷入难以走出困境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地理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下载PDF
“双面人”的窘境:论《同情者》中的身份困境
7
作者 张龙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6-101,共6页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双面”间谍的视角呈现了殖民历史、越南战争与身份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法国的殖民侵略与文化渗透冲击了越南文化与越南身份的纯粹性,对个体身份带来了排斥与边缘化。越...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双面”间谍的视角呈现了殖民历史、越南战争与身份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法国的殖民侵略与文化渗透冲击了越南文化与越南身份的纯粹性,对个体身份带来了排斥与边缘化。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越南人以难民身份逃难到美国,导致越南人集体身份的放逐。从个体到集体,越南人的身份诉求在历史与战争的影响下变得异常坎坷。这体现了阮清越对越南历史的反思、对越南战争的探问以及对美国越南身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清越 《同情者》 越南战争 身份
下载PDF
《同情者》中的冷战史观与跨太平洋的战争书写
8
作者 张磊 《外国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54,共23页
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主人公的跨太平洋命运轨迹为主线,将越战置于冷战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其中蕴含的跨太平洋战争书写将越战和越战记忆重构为美帝国扩张图景与全球文化霸权的组成部分。这部族裔小说将战争与帝国... 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主人公的跨太平洋命运轨迹为主线,将越战置于冷战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其中蕴含的跨太平洋战争书写将越战和越战记忆重构为美帝国扩张图景与全球文化霸权的组成部分。这部族裔小说将战争与帝国而非移民融合视为美国族裔形成的根源。通过拆解承载着越战记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阮清越批判性地反思了少数族裔同美国文化工业及其全球霸权的暖味关系,揭示了支撑美国对外战争与文化霸权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战 冷战 阮清越 跨太平洋 战争记忆 《同情者》
原文传递
同情的困境:《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伦理与反讽主义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璐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美国哲学家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世界主义伦理和理查德·罗蒂的反讽主义哲学均在以"个体"为终极关怀的基础上,探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实现跨越社群、超越国界的人类团结提供了一种思路。在荣获2016年普利策小... 美国哲学家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世界主义伦理和理查德·罗蒂的反讽主义哲学均在以"个体"为终极关怀的基础上,探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实现跨越社群、超越国界的人类团结提供了一种思路。在荣获2016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同情者》中,身为越战难民、后移居美国的作者阮越清呈现了一种世界主义反讽的越战叙事。通过刻画拥有"双面身份"的主人公在越战期间及逃亡美国后的传奇经历与纠葛情感,小说不仅审视了美、越两个国家以及越南革命,同时阐释了世界主义对话与反讽主义质询对理解他人和完善自我的作用,以及"爱有等差"的认同伦理对构建自由主义的世界乌托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阮越清 世界主义 反讽主义
原文传递
《同情者》中的记忆伦理与身份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建荣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9,共11页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从一个越共双面间谍的视角讲述越战经历和越南移民在美国的流散,呈现越南移民通过唤醒记忆并对其进行伦理审视而重构身份的努力。越南移民通过选择性记忆对自我加以审视,确立自己的身份,体现了记...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从一个越共双面间谍的视角讲述越战经历和越南移民在美国的流散,呈现越南移民通过唤醒记忆并对其进行伦理审视而重构身份的努力。越南移民通过选择性记忆对自我加以审视,确立自己的身份,体现了记忆之伦理机制的运作。他们基于记忆的伦理选择,将遗忘的内容重新纳入记忆中,实现了记忆伦理对自我身份的重塑。他们在伦理选择的基础上,通过记忆的文本化对越战记忆进行了重构,记起了战争话语中被他者化的越南人,从而对他者身份加以认同,这体现出叙述的伦理性,也是记忆伦理的功能性表达。阮清越借由《同情者》打破了越战以来美国国家话语运用越战记忆对越南移民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操控,表达了对越战和难民政策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清越 《同情者》 记忆伦理 身份重构
原文传递
《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从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7,共5页
李劼人的中篇小说《同情》,具体细腻地描述了主人公在巴黎免费平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榻生活,展示了现代中国人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获得的"新生"。这种"新生"虽然是以"域外体验"的形式获得的,但其实质却是... 李劼人的中篇小说《同情》,具体细腻地描述了主人公在巴黎免费平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榻生活,展示了现代中国人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获得的"新生"。这种"新生"虽然是以"域外体验"的形式获得的,但其实质却是人的生存类型从古代性向现代性的转换。文章深入论析了《同情》独特的现代性价值,指出了李劼人这种独特的现代性体验长期遭到忽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同情 现代性体验 生存伦理 古代性
下载PDF
《同情者》中的“傀化”情感政治:表征和诊断
12
作者 程仲 《外国语言文学》 2022年第5期91-102,135,共13页
聚焦《同情者》中的“傀化”情感,指出“傀化”者北越、美国和南越通过制定权力话语体系实现对被“傀化”者的操控与规训。被“傀化”者通过新型的另类抗争方式实现对“傀化”者的致命反击,分析了该情感的情感表征和情感政治,探索了“... 聚焦《同情者》中的“傀化”情感,指出“傀化”者北越、美国和南越通过制定权力话语体系实现对被“傀化”者的操控与规训。被“傀化”者通过新型的另类抗争方式实现对“傀化”者的致命反击,分析了该情感的情感表征和情感政治,探索了“傀化”情感的政治诊断功能,即强权政治掩盖了失败方南越的话语权,被“傀化”者亟待通过情感联合建立公正的话语体系和记忆伦理。新时期,美国少数族裔群体通过诉说情感体验,言说记忆创伤来消解叙述霸权,争取生存话语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者》 傀化 情感表征 情感政治 政治诊断
原文传递
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同情帮助残疾人》课例评析
13
作者 黄宪 《江苏教育》 2003年第02B期43-43,共1页
课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来,比一比看谁能第一个把外衣脱掉。 生:(开始脱外衣。片刻后纷纷举手示意已脱好。) 师:谁来说说脱衣的感受? 生:脱外衣很轻松。 生:我脱外衣很快很容易,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平时就这样... 课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来,比一比看谁能第一个把外衣脱掉。 生:(开始脱外衣。片刻后纷纷举手示意已脱好。) 师:谁来说说脱衣的感受? 生:脱外衣很轻松。 生:我脱外衣很快很容易,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平时就这样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情感 《同情帮助残疾人》 小学 思想品德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同情 被引量:2
14
作者 Paul Laurence Dunbar 娅楠 《疯狂英语(阅读版)》 2010年第8期54-55,共2页
哎,我了解笼中鸟的感受! 当太阳照在山坡上; 当微风轻轻吹拂飞速生长的草儿, 而河流如一弯玻璃浆液流淌;
关键词 《同情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
下载PDF
同情
15
作者 Rabindranath Tagore 胡泽嘉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02年第22期I001-I001,共1页
如果我只是一条小狗,不是你的孩子,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盘子里的饭菜时,你会对我说:“不行”吗?你会赶开我,会对我这样说吗?“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
关键词 《同情 初中 英语 散文 双语阅读
下载PDF
让情感在体验中得到提升——《同情帮助残疾人》教学案例及解读
16
作者 顾佩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04年第3期34-34,共1页
案例: 师:有眼却看不见多彩的世界,有嘴却不能说出心中的话儿,有耳却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同学们,残疾人有很多的痛苦和困难.星期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天的"残疾人",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体会要说.
关键词 《同情帮助残疾人》 教学案例 情感 体验 思想教育
下载PDF
同情的施舍
17
作者 哈迪 《养生大世界(B版)》 2008年第5期21-21,共1页
汉斯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遮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汉斯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于任何人和事。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未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关键词 《同情的施舍》 散文 哈迪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同情盅
18
作者 莫争 海深蓝(图) 《开心世界》 2009年第8期1-7,共7页
艾飞娟是婀娜多姿、才貌双全的校花,可是憨厚老实的王斌却爱上了艾飞娟。
关键词 文学 散文 《同情盅》 莫争
下载PDF
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作者考辨
19
作者 魏洪洲 张含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是中国第一部呼吁男女平权的戏曲作品,署名“挽澜”。对于挽澜,学界一般将之定为革命烈士陈伯平之笔名,以此署名的作品包括《女英雄独立传》《同情梦传奇》等,悉数归入陈氏名下,大误。今据徐双韵《记秋瑾》、秋... 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是中国第一部呼吁男女平权的戏曲作品,署名“挽澜”。对于挽澜,学界一般将之定为革命烈士陈伯平之笔名,以此署名的作品包括《女英雄独立传》《同情梦传奇》等,悉数归入陈氏名下,大误。今据徐双韵《记秋瑾》、秋宗章《六六私乘》《六六私乘补遗》,以及《会稽平水陈氏宗谱》等考证,《女英雄独立传》乃陈伯平胞妹陈楣所作,陈楣又名挽澜。而《同情梦传奇》之作者为近代常熟文人俞天愤,其曾以“挽澜”“挽澜词人”为笔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梦传奇》 挽澜 俞天愤
下载PDF
评茨威格的小说《同情的罪》
20
作者 丛镝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近代大文豪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中《同情的罪》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评价茨威格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成就及特色;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茨威格小说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价值观及受心理...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近代大文豪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中《同情的罪》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评价茨威格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成就及特色;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茨威格小说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价值观及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状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中篇小说《同情的罪》的内容及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社会与美学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小说 《同情的罪》 艺术成就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