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琴图》“画眼”与“移觉”的融通性探析
1
作者 王熠萌 段江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移觉”是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美学经验,它是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交流与联系的桥梁。一幅画作若能使人从观感中产生乐感,其构图元素的排列特点和意象的创造,必然会对听者的音乐体验和回忆表现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审... “移觉”是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美学经验,它是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交流与联系的桥梁。一幅画作若能使人从观感中产生乐感,其构图元素的排列特点和意象的创造,必然会对听者的音乐体验和回忆表现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审美上的“移觉”。《听琴图》乐感是由“画眼”为核,辅以图像形式构成的结构和观众对艺术感受的体验回忆所引发的。从“画眼”与“移觉”的维度出发,对《听琴图》的构图、意象和思韵进行剖析,探寻“画眼”与“移觉”融通性的内在结构,呈现宋代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琴图》 画眼 移觉 融通性 琴音入画
下载PDF
《听琴经》琴乐养生思想与西方音乐疗法对比研究
2
作者 刘丽 《乐器》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古琴是最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乐器,也是文人修心养性的重要工具,它所具备的养生价值值得挖掘和总结。《听琴经》将古琴的疗愈、修行功能从抚琴者拓展到听琴者,极大地拓展了古琴的受众面。《听琴经》对古琴的审美价值、养生价值及抚... 古琴是最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乐器,也是文人修心养性的重要工具,它所具备的养生价值值得挖掘和总结。《听琴经》将古琴的疗愈、修行功能从抚琴者拓展到听琴者,极大地拓展了古琴的受众面。《听琴经》对古琴的审美价值、养生价值及抚琴者、听琴者如何进行琴乐养生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琴乐养生思想。这一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养生思想的智慧,也因此与西方音乐疗法有所区别。本文采用比较学方法,首次将《听琴经》琴乐养生思想与西方音乐疗法进行对比,将其中的异同进行阐述和梳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听琴经》琴乐养生思想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琴经》 琴乐养生思想 西方音乐疗法 比较学
下载PDF
古琴在戏剧作品中的叙事运用和情境营造——以音乐剧《听琴》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强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在《听琴》中,古琴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属性、高度的文献化记载、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人物造型的深度关联以及古琴音乐丰富的内涵表达,成为了这部戏剧作品叙事运用和情境营造的重要方式。古琴在戏剧作品中已不仅仅是"符号化"的中国... 在《听琴》中,古琴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属性、高度的文献化记载、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人物造型的深度关联以及古琴音乐丰富的内涵表达,成为了这部戏剧作品叙事运用和情境营造的重要方式。古琴在戏剧作品中已不仅仅是"符号化"的中国之器,《听琴》将宋代《听琴图》的场景视觉化,将场景中的人物故事化,将古琴音乐作品情境化,充分运用了绘画、琴器和琴曲的"隐喻",完成了整部作品的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和故事叙事,最终引发了人们对宋代悲剧的感怀和对宋人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听琴》 叙事运用 情境营造
原文传递
仙风道骨《听琴图》
4
作者 曹先兵 刘世军 《电影评介》 2010年第9期83-84,共2页
《听琴图》作为徽宗时的一件不可多得的人物画作品,其风格代表了当时画院的典型特征。而从其构图和取景等多方面来分析,它是一件最完美地表现出宋徽宗对道教的神往与重视的作品。因此,它深受宋徽宗的喜爱。
关键词 《听琴图》 宋徽宗 道教
下载PDF
《宋扇清风》舞台剧之《听琴》在京演出
5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75,共1页
《听琴》是宋扇生活美学馆和北京博盟文化共IM打造的宋代文化系列舞台剧《宋扇清风》中的第一部,2017年10月17、18日于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
关键词 宋代文化 《听琴》 舞台剧 演出 国家图书馆 生活美学 艺术中心
原文传递
乐和,人和,天地和——《听琴图》新论及其作者再考释 被引量:3
6
作者 时玲玲 谢建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7,共9页
琴为乐器之首,在人类文化史中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听琴图》是否为宋徽宗之作,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一方面通过《听琴图》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宋徽宗著作《御注道德真经》、《冲虚至德真经义解》等文论节选相互印证,表现出思想的一致性,... 琴为乐器之首,在人类文化史中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听琴图》是否为宋徽宗之作,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一方面通过《听琴图》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宋徽宗著作《御注道德真经》、《冲虚至德真经义解》等文论节选相互印证,表现出思想的一致性,体现了宋徽宗以圣人之德、圣明之君自我标榜的人生哲学;还可见出宋徽宗以艺贯道、道法自然、不为外物所累、以天地自然之心、中和万物之儒道相糅的艺术观;另一方面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听琴图》与前代画家的作品、与宋徽宗的其他绘画作品、与宋徽宗同时代作品的比较,在题材、内涵、造型、景观、笔法、图案装饰等方面体现出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结合文献史籍对宋徽宗的记载和评论以及宋徽宗自身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图像、诗歌、史籍相互印证,得出结论:《听琴图》为宋徽宗所作。图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继承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琴图》 宋徽宗 比较 作者再考释
下载PDF
《听琴图》三疑
7
作者 黄杰 《中国书画》 2019年第2期16-18,共3页
故宫博物院所藏《听琴图》是一幅精妙的人物画,其正上方是落款为蔡京的七绝题诗,右上边低于题诗有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筋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边有宋徽宗“天下一人”画押。原为清内府所藏,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与清人胡敬《西清札... 故宫博物院所藏《听琴图》是一幅精妙的人物画,其正上方是落款为蔡京的七绝题诗,右上边低于题诗有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筋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边有宋徽宗“天下一人”画押。原为清内府所藏,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与清人胡敬《西清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琴图》 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 人物画 题诗
下载PDF
门类艺术间通感激发的具体审美动因分析——以跨门类视角下的《听琴图》图像形态中的几组关系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8,88,共8页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基础在于对各门类艺术间的共通规律和原理的分析研究。事实上,美术与音乐两个门类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沟通的内在规律性联系,而绝非风马牛不相及。艺术通感是艺术接受者赏析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深度审美体验,也是...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基础在于对各门类艺术间的共通规律和原理的分析研究。事实上,美术与音乐两个门类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沟通的内在规律性联系,而绝非风马牛不相及。艺术通感是艺术接受者赏析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深度审美体验,也是各个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关联的桥梁和纽带。如果一幅绘画能令人产生音乐的通感,那么这幅作品的画面要素排布特征和画面意境的营造必定能够对接受者的音乐经验和记忆表象形成刺激效应,从而产生艺术联觉。《听琴图》画面音乐通感的产生源自于画面的形态结构中蕴含的诸多动因,以及观者自身的艺术感知的经验记忆被激发产生联觉效应。由艺术通感生成动因的维度,展开对《听琴图》的图像形态分析,对艺术理论研究方法的丰富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通感 《听琴图》 动因 关系
下载PDF
从王正华对《听琴图》的解读谈西方-中国艺术史学方法论的应用
9
作者 陈璐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4期98-100,共3页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及"情境分析"等西方艺术史方法论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 史学方法论 《听琴图》 王正 应用 解读 美术史研究
下载PDF
《听琴图》中的“琴韵松风”
10
作者 贺晋亭 《中国书画》 2022年第9期61-62,共2页
《听琴图》轴是一幅传为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工笔画,现藏故宫博物院。关于《听琴图》的作者,学界并无定论。一部分意见认为,应出自翰林画院画师之手;另一部分意见则认为,乃宋徽宗赵佶本人亲笔所作。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生... 《听琴图》轴是一幅传为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工笔画,现藏故宫博物院。关于《听琴图》的作者,学界并无定论。一部分意见认为,应出自翰林画院画师之手;另一部分意见则认为,乃宋徽宗赵佶本人亲笔所作。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生于元丰五年(1082),19岁继任皇位,在位25年(1101-1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设色 琴韵 工笔画 宋徽宗赵佶 故宫博物院 《听琴图》 翰林画院
下载PDF
论北宋《听琴图》中的多维空间
11
作者 吴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7期51-53,共3页
空间艺术是绘画探索中非常值得研究的永恒课题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听琴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宋画中独特的审美空间。因此,从历史空间、视觉空间中的构图与色彩,音画与文人隐逸空间等多维视角出发,透过《听琴图》来看宋... 空间艺术是绘画探索中非常值得研究的永恒课题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听琴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宋画中独特的审美空间。因此,从历史空间、视觉空间中的构图与色彩,音画与文人隐逸空间等多维视角出发,透过《听琴图》来看宋画背后的审美意趣,采用以小观大的方式探讨宋画中的“通感”,以更好地促进当代人物画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听琴图》 音画关系 听觉意象
下载PDF
权力影响下的美术创作研究
12
作者 刘泽韬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7期186-189,共4页
文章以北宋宫廷人物画名作《听琴图》为引,论述作品中的物象选择及其蕴含的政治内涵,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对艺术作品在帝王统治中起到的教化作用进行表达,进而探究皇权统治与宫廷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文中还结合宋代... 文章以北宋宫廷人物画名作《听琴图》为引,论述作品中的物象选择及其蕴含的政治内涵,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对艺术作品在帝王统治中起到的教化作用进行表达,进而探究皇权统治与宫廷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文中还结合宋代画院的制度设置以及宫廷活动,从宫廷豢养的美术家为切入点,以小观大,简述皇权对古代艺术发展起到的导向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绘画 《听琴图》 功能
下载PDF
《听琴图》——皇帝爱古琴
13
作者 游妍丽 《少儿国学》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在我国历代皇帝中,北宋皇帝赵佶(ji)(1082—1135),即宋徽宗,是一位少有的艺术造谐极高的君王。他不但擅长吟诗作画,还精通书法与音律,善弹琴。这幅经典画作《听琴图》,现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央的弹琴者,据说就是宋徽宗本人,... 在我国历代皇帝中,北宋皇帝赵佶(ji)(1082—1135),即宋徽宗,是一位少有的艺术造谐极高的君王。他不但擅长吟诗作画,还精通书法与音律,善弹琴。这幅经典画作《听琴图》,现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央的弹琴者,据说就是宋徽宗本人,他弹奏的乐器便是古琴。宋徽宗不但喜爱弹琴,还喜欢收集天下名琴进行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历代皇帝 古琴 故宫博物院 《听琴图》 弹琴 弹奏 书法
原文传递
浅析结缘古琴
14
作者 郭风雷 《大舞台》 2010年第9期229-229,共1页
第一次知道古琴何物,大概是在我12岁左右,那时喜欢字画的舅舅在自己的卧室挂着一幅装在玻璃框里面的《听琴图》。舅舅对这幅画的喜爱自然是没的说了,他总是摸着我头将画里的故事娓娓道来……虽然还尚未晓事,只知道画很美,而画里的人弹... 第一次知道古琴何物,大概是在我12岁左右,那时喜欢字画的舅舅在自己的卧室挂着一幅装在玻璃框里面的《听琴图》。舅舅对这幅画的喜爱自然是没的说了,他总是摸着我头将画里的故事娓娓道来……虽然还尚未晓事,只知道画很美,而画里的人弹的是古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结缘 《听琴图》
下载PDF
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一)闪光的足迹
15
作者 卢云山 《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2008年第2期82-82,共1页
卢云山,1950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197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舞美系,1968年始于烙画艺术至今,一直精心钻研、刻苦锤练,不仅在木头上烙画,还可以在布、纸、皮革、毛毡等物面上绘烙出更为精细的作品。1990年布烙画作品《听琴》在... 卢云山,1950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197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舞美系,1968年始于烙画艺术至今,一直精心钻研、刻苦锤练,不仅在木头上烙画,还可以在布、纸、皮革、毛毡等物面上绘烙出更为精细的作品。1990年布烙画作品《听琴》在北京亚运会展出获金奖;1991年布烙画作品(《鄂尔多斯生日》在内蒙古首届那达慕大会展出,并获一等奖,被国家收藏;1991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国家民间一绝大赛中被评为布烙画民间一绝;1995年应邀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烙画艺术表演;1999年8月被评为吉尼斯烫画一绝。2004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品 文化品牌 民间 北京电影学院 鄂尔多斯 《听琴》 协会会员
下载PDF
《云山图》
16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此纨扇页原是《宋元名画萃锦》册子中的第二页。据《颂斋书画小记》所记,这套册子原有八页,分别是:陈容《龙图》、法常《捕鱼图》、《听琴图》、《松阴高逸》、《采菱图》、李唐《山居图》、《梅竹双雉图》、《柳阴水阁图》。
关键词 《云山图》 《听琴图》 《山居图》 书画 李唐
下载PDF
博物馆和收藏品——澳门艺术博物馆
17
作者 乾秋 《上海集邮》 2004年第4期15-15,共1页
澳门艺术博物馆隶属民政总署,面积1.019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馆藏澳门黑沙环考古出土的陶器及石器、明清广东书画、广东名家篆刻、石湾陶瓷、澳门及邻近地区的19世纪西洋绘画(历史绘画)、澳门现代艺术、海报设计、摄影作品... 澳门艺术博物馆隶属民政总署,面积1.019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馆藏澳门黑沙环考古出土的陶器及石器、明清广东书画、广东名家篆刻、石湾陶瓷、澳门及邻近地区的19世纪西洋绘画(历史绘画)、澳门现代艺术、海报设计、摄影作品等珍贵文物及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12月 《博物馆和收藏品——澳门艺术博物馆》 邮票 小型张 纪念邮戳 票图 《华佗》 《南湾及主教山》 《听琴图》 《圣保禄教堂》 《澳门南湾风光》
下载PDF
《西夏皇帝与侍从图》图像研究
18
作者 易玲萍 《西夏学》 2021年第1期268-278,共11页
西夏与中原宋有着多方面的文化来往与交流,西夏美术也多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对《西夏皇帝与侍从图》主要聚焦于画中人物的服饰研究及其身份推测。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则从绘画史角度出发,讨论了画作与中原宋代绘画具有承继关系。首先... 西夏与中原宋有着多方面的文化来往与交流,西夏美术也多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对《西夏皇帝与侍从图》主要聚焦于画中人物的服饰研究及其身份推测。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则从绘画史角度出发,讨论了画作与中原宋代绘画具有承继关系。首先,西夏皇帝四分之三侧面像以及其占据画面中心点的视觉特征与中原历代传统帝王图像表达规律一脉相承;其次,西夏皇帝与侍从的组合与中原画中文人与侍从组合的图式关系上有着极强的借鉴和传承意味;最后,是《西夏皇帝与侍从图》在人物处理、景观设计和立意上与宋徽宗《听琴图》风格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皇帝与侍从图》 帝王图像 图式 《听琴图》
下载PDF
试论钢琴演奏的重要要素
19
作者 赵红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分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乐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音乐的表现能力等。在听觉能力训练上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辨别每个音... 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分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乐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音乐的表现能力等。在听觉能力训练上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辨别每个音的音质,追求美的、好的音质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发展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 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记忆 旋律感 乐感 复调感
下载PDF
宫廷生活的写实与“镜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听琴图》探析
20
作者 窦文龙 《紫禁城》 2023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听琴图》一轴,此图尺幅巨大,描绘精细,图中所绘人物、器用皆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十二美人图》有相似之处,二者有什么联系?图中所绘女子为谁??又绘于哪个时代?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美人图 故宫博物院 《听琴图》 尺幅 器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