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人日记中的辛亥革命——以《吴宓日记》《辛壬日记》为中心
1
作者 吴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62-64,共3页
近代人物的日记中对辛亥革命多有记载,这些日记是研究辛亥革命过程及此时革命派与日本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吴宓日记》《辛壬日记》为视角,探得辛亥革命在各地的状况,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行动,以及不同人物对于革命的看法,了解战... 近代人物的日记中对辛亥革命多有记载,这些日记是研究辛亥革命过程及此时革命派与日本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吴宓日记》《辛壬日记》为视角,探得辛亥革命在各地的状况,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行动,以及不同人物对于革命的看法,了解战争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日本与南方革命党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吴宓日记》 《辛壬日记》 中日关系
下载PDF
论吴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保守回应——以《吴宓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云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20,共6页
十多年来 ,吴宓研究有日渐升温之势。《吴宓日记》的整理出版 ,为正确评价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吴宓痛恨五四新思潮提倡者的言论 ,常常是恶语相加 ,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式的批判。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不正确”做法 ,... 十多年来 ,吴宓研究有日渐升温之势。《吴宓日记》的整理出版 ,为正确评价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吴宓痛恨五四新思潮提倡者的言论 ,常常是恶语相加 ,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式的批判。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不正确”做法 ,但并不反对新文化 ,也不反对引进西学 ,而是主张新文化建设要探本求源、融会古今中西。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吴宓视作顽固、守旧的反动文人 ,他的学养足以使他具有了与新派人物对话的可能 ,可惜的是对话没有成为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胡适 新文化 《吴宓日记》 保守主义
下载PDF
从《吴宓日记》看吴宓对洪深早期戏剧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程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吴宓日记》细致翔实地记载了洪深在清华和哈佛时期的戏剧实践和戏剧活动。吴宓对洪深早期戏剧活动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相对于匮乏有限的洪深早期研究文献而言,《吴宓日记》无疑存档了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 《吴宓日记》 洪深 早期戏剧活动
下载PDF
关于学术研究具体性的随想──从《吴宓自编年谱》、《吴宓日记》说起
4
作者 杨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吴宓自编年谱》 《吴宓日记》 学术研究 陈独秀 具体性 文化运动 《学衡》杂志 胡适 学衡派 文化守成主义
下载PDF
《吴宓日记》中的“新文学”与外国文学
5
作者 胡佳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9期91-100,共10页
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口国语与新文学运动究竟是否成功,在胡、吴当时似不可争,迄至今日似不必争。然而,一路衍绎下来的世局,其基本动力到底是源于文学的力量,还是道德的力量,抑或是文学与道德的"互动",仍是... 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口国语与新文学运动究竟是否成功,在胡、吴当时似不可争,迄至今日似不必争。然而,一路衍绎下来的世局,其基本动力到底是源于文学的力量,还是道德的力量,抑或是文学与道德的"互动",仍是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外国文学 “新文学” 新文学运动 三联书店 力量 道德
下载PDF
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道德意志与儒教精神
6
作者 曹瑞冬 《国际儒学论丛》 2017年第1期174-194,232,共22页
《吴宓日记》是吴宓对近代混乱的社会思潮和反覆的人情关系的真实见解与感触,并记述了吴宓在民国时期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为己任,创办《学衡》杂志,推行道德对国民性的改良教育。从《吴宓日记》中可见吴宓终其一生推崇的道德至上和中庸思... 《吴宓日记》是吴宓对近代混乱的社会思潮和反覆的人情关系的真实见解与感触,并记述了吴宓在民国时期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为己任,创办《学衡》杂志,推行道德对国民性的改良教育。从《吴宓日记》中可见吴宓终其一生推崇的道德至上和中庸思想,由此以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批判和补充,而吴宓意志与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实践贯穿其人生,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吴宓 道德意志 儒教精神 学衡
下载PDF
大文学视野下的《吴宓日记》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怡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吴宓日记》,尤其是《吴宓日记续编》,除了具有现当代中国的文献价值之外,更意味深长的还在于它生动地体现了"大文学"意义上的"文学"追求,属于现代中国文学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文类,而且就是在这样特别的文类写作... 《吴宓日记》,尤其是《吴宓日记续编》,除了具有现当代中国的文献价值之外,更意味深长的还在于它生动地体现了"大文学"意义上的"文学"追求,属于现代中国文学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文类,而且就是在这样特别的文类写作中,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探求更为丰富和微妙的部分,获得了独特的呈现。我们可以从日记、日记文学的辨析、日记意象的提炼、多种文体的综合性写作、自觉的读者意识以及与新文学创作主流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重新核定其"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现代中国文学 中国知识分子 文学意义 新文学创作 文献价值 当代中国 日记文学
原文传递
内心的文化冲突及其自救——吴宓前期日记研究
8
作者 张高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76,共6页
《吴宓日记》如实记录了新旧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在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尤其是在他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巨大冲突和震荡。日记中代表两种异质理想或生存方式的"二马"之喻,透露出吴宓在现代职业化生存和传统济世情怀之间的艰难选择;而... 《吴宓日记》如实记录了新旧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在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尤其是在他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巨大冲突和震荡。日记中代表两种异质理想或生存方式的"二马"之喻,透露出吴宓在现代职业化生存和传统济世情怀之间的艰难选择;而"殉情殉道"之说则是他陷入情感与理智、道德坚守与世俗诱惑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的无奈托辞。《吴宓日记》作为私人叙事的文本,履行着自我认知和自我治疗的功能。它是吴宓的心灵自救之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吴宓日记》 新人文主义 情理冲突 自我治疗
下载PDF
现代知识分子的“着装”:生命体验与文化身份——《吴宓日记》中的“长袍”与“拐杖”意象
9
作者 肖太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4期101-118,共18页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服饰,一阶层有一阶层之服饰。服饰是一种叙事,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既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具有社会象征性,又是自我体现的一种手段,是穿着人员文化身份的一个象征。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服饰,一阶层有一阶层之服饰。服饰是一种叙事,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既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具有社会象征性,又是自我体现的一种手段,是穿着人员文化身份的一个象征。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阶层,他们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时代,在服饰上也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穿着体验。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2)知识分子情感丰富,善于思考,充满洞察力。服饰于他们而言,是有内涵与生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吴宓日记》 情感丰富 善于思考 中华民国 生命体验 郭沫若 无声的语言
原文传递
《吴宓日记》关于查良铮(穆旦)的记载 被引量:4
10
作者 易彬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6,共3页
诗人穆旦(查良铮,为保持统一,本文主要以穆旦行文)是一个少有自述的人,这一点学界早有论及。但他似乎还是一个不善交游的人。他于1935年入清华大学,后随校迁往长沙、南岳及昆明,1940年毕业后,又曾留校任助教。1943年从军回来后... 诗人穆旦(查良铮,为保持统一,本文主要以穆旦行文)是一个少有自述的人,这一点学界早有论及。但他似乎还是一个不善交游的人。他于1935年入清华大学,后随校迁往长沙、南岳及昆明,1940年毕业后,又曾留校任助教。1943年从军回来后,虽未再任教,但也在昆明多有滞留。按常理推断,在校时间既有数年,他和清华大学以及联大老师之间应较熟悉,有较多交往。这些老师的日记、书信乃至评论文字里,就应有较多关于他的记载或论述,从而为梳理穆旦形象提供若干线索;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穆旦 记载 清华大学 在校时间 昆明 老师 毕业 助教 线索
原文传递
《吴宓日记》中的沈从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葆华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吴宓日记》是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钱锺书先生在为其所做的序言中称其“于日记文学足以自开生面,不特一代文献之资而已”。诚哉斯言,日记... 《吴宓日记》是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钱锺书先生在为其所做的序言中称其“于日记文学足以自开生面,不特一代文献之资而已”。诚哉斯言,日记作为一种私人生活的真实记录,不仅有助于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而且能提供一些难见于其他文献的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沈从文 活动与交往 中国学术史 学术生涯 二十世纪 日记文学 私人生活
原文传递
论《吴宓日记续编》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寿凤玲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4-87,共4页
《吴宓日记续编》记录了吴宓在1949年之后的生命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变革、转折过程中所做的思考和努力。从历史、文化、生命三个维度探讨其史料价值,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和哲理内涵。
关键词 《吴宓日记续编》 历史 文化 生命 理想主义
下载PDF
《吴宓日记续编》中吴宓与方敬的交往考察
13
作者 凌孟华 王本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9-137,共9页
方敬是《吴宓日记续编》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之一,不仅涉及的时间长,而且频率高。方敬既是现代著名诗人,又是有诗人本色的教育家,还是吴宓的同事和领导。由于特殊情势、地位身份和个性气质等,决定了吴宓与方敬的交往具有方式多样、内容丰... 方敬是《吴宓日记续编》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之一,不仅涉及的时间长,而且频率高。方敬既是现代著名诗人,又是有诗人本色的教育家,还是吴宓的同事和领导。由于特殊情势、地位身份和个性气质等,决定了吴宓与方敬的交往具有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直接等特点。他们的交往处于朋友与同事之间,有偶然遇见、专门访晤、赠送礼品、参加会议等方式;有寻求政治指导、谈论文化名流、咨询其他意见等内容,多涉及政治性与个人性;这些交往给吴宓带来了诸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既解决了吴宓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也给吴宓以充实的精神慰藉。吴宓与方敬的交往既显示了吴宓令人感佩的性情与气质,也呈现了方敬受人尊重的人格和道德,同时体现了建国以来党的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交往的典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续编》 吴宓 方敬 人际交往
下载PDF
不忘过去才能把握未来——读《吴宓日记续编》
14
作者 吕莉 尹奇岭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吴宓日记续编》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文献,不仅是记录个人心路历程的信史,更是从个人角度记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信史。在日记中,吴宓对于激进思潮的否定思考,启迪我们重新反思传统价值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吴宓 《吴宓日记续编》 反思
下载PDF
我看《吴宓日记》
15
作者 沈卫威 《东方艺术》 1999年第1期29-29,共1页
一副精力充沛的神态,支撑着一个饱含智慧的头颅。一双多情善感,而又充满忧伤的眼睛,含着几分自信,也流露着几分神经质的病态。这是我仔细、反复端详吴宓多张照片后产生的印象。一生背时失运,志业理想反复受挫,爱情婚姻一错再错,... 一副精力充沛的神态,支撑着一个饱含智慧的头颅。一双多情善感,而又充满忧伤的眼睛,含着几分自信,也流露着几分神经质的病态。这是我仔细、反复端详吴宓多张照片后产生的印象。一生背时失运,志业理想反复受挫,爱情婚姻一错再错,苦酒自酿自斟。许多次想到了脱离尘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自我治疗 日记 文化保守主义 爱情婚姻观 神经质 人生悲剧 超前计划 积极方式 个人话语
原文传递
吴宓的著译与翻译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月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8,共2页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介,有意识地归化整合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文化,用一种新思路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建构。由于吴宓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日记》 翻译观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现代 国学大师 大学教授 《学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吴宓先生在西南联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绍军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吴宓日记》 西南联大 先生 哈佛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著名学者 清华大学
下载PDF
吴宓与鲁迅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葆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吴宓日记》 鲁迅 新文学作家 新文化运动 《学衡》 保守派 大都会 林语堂
下载PDF
刘文典与吴宓的学术交往考察
19
作者 马仁杰 黄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刘文典与吴宓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两人的学术交流非常广泛,涉及《红楼梦》研究、诗文写作、校勘翻译、古典文学等。两人的学术交流在西南联大工作期间达到高峰,这种交流既体现了两人的深厚友谊,也促进了两人学术上的互补,使得民国期间... 刘文典与吴宓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两人的学术交流非常广泛,涉及《红楼梦》研究、诗文写作、校勘翻译、古典文学等。两人的学术交流在西南联大工作期间达到高峰,这种交流既体现了两人的深厚友谊,也促进了两人学术上的互补,使得民国期间学术大师不断涌现,深入考察两人的学术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典 吴宓 学术交往 《吴宓日记》
下载PDF
吴宓先生的独白
20
作者 张一璠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2年第3期106-107,共2页
落笔之际,想先推介一则故事:京城读书人谢其章在2月17日的《中国科学报》上发文称:某天,他在书店里翻阅《吴宓日记》,巧得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归按院胡同寓所宿”这句话,勾起了他的“遐想”,
关键词 《吴宓日记》 独白 谢其章 读书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