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说与史迹:故事眼光下史学的转向——“古史辨”对中国现代史学的推动(一)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志田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7,165,共14页
一百年前发起的古史辨,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一个表征。古史辨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史迹的整理”,或更在于以传说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自觉意识,二者在当时又有些内在的紧张。要探讨古史辨学人如何推动传说在... 一百年前发起的古史辨,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一个表征。古史辨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史迹的整理”,或更在于以传说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自觉意识,二者在当时又有些内在的紧张。要探讨古史辨学人如何推动传说在史学中的兴起,不能不对几个重要的背景因素进行梳理:从清代开始的学术眼光移向“正经正史”之外,奠定了民国前期新史学一个颇具突破性的倾向。而近代引入的进化论与社会阶段说,导致昔人眼中的黄金古代变成一个原始的时段。怎样定位已被颠覆的古代,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新问题。在民初兴起的截断众流倾向,主张把上古史的一大段作存而不论的处理,这一倾向引发了不同的因应和纠偏举措,包括“传说时代”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考证学 进化论 社会阶段论 传说时代
下载PDF
客观审视南派拳术创始人蔡九仪的传说
2
作者 林友标 章舜娇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3,32,共4页
为了进一步厘清广东武术源流的史实,讲好武林故事,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了位于肇庆市高要区白土镇塱鹤村的蔡九仪故居、武馆旧址和村落布局等遗迹,结果表明:传说中广东武术创始人蔡九仪... 为了进一步厘清广东武术源流的史实,讲好武林故事,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了位于肇庆市高要区白土镇塱鹤村的蔡九仪故居、武馆旧址和村落布局等遗迹,结果表明:传说中广东武术创始人蔡九仪的身份是虚构的,但故事的素材可能是真实的。佐证故事素材的真实性,可以为肇庆市高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服务,为地方文化品牌的塑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传说 广东武术 蔡九仪 传说
下载PDF
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景观生产研究:以白蛇传传说峨眉山白龙洞景观变迁为例
3
作者 余红艳 孟媛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传说与景观具有互为生产的内在机制,景观变迁直接影响着传说的叙事与传播。峨眉山漫长的佛道相争历史与白蛇传传说的信仰变迁及核心情节演化高度契合,并为白龙洞景观走进白蛇传传说奠定了重要的信仰基础。峨眉山白龙洞是白蛇传传说中白... 传说与景观具有互为生产的内在机制,景观变迁直接影响着传说的叙事与传播。峨眉山漫长的佛道相争历史与白蛇传传说的信仰变迁及核心情节演化高度契合,并为白龙洞景观走进白蛇传传说奠定了重要的信仰基础。峨眉山白龙洞是白蛇传传说中白蛇修仙情节的重要景观,其景观叙事经历了从连环洞到白龙洞的景观命名,从白龙洞到白龙寺的景观迁移。峨眉山信仰变迁致使白蛇传传说及其核心景观逐步走向淡化与遗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白蛇传传说在峨眉山及其周边的当代传承,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信仰主导下的白蛇传传说峨眉山当代景观生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传说 峨眉山 白龙洞 景观叙事 景观生产
下载PDF
民间传说在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的视觉转化与艺术表现
4
作者 陈志莹 周敏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当今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急需利用现代视觉语言为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化找寻可行出路。文章阐述了沉浸式互动装置的概念以及民间传说传承传播现状,通过分析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探讨出多元媒介、沉浸式体验、多媒介互动空... 在当今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急需利用现代视觉语言为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化找寻可行出路。文章阐述了沉浸式互动装置的概念以及民间传说传承传播现状,通过分析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探讨出多元媒介、沉浸式体验、多媒介互动空间构建的3种融合策略,对视觉时代背景下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与民间传说融合的潜在价值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为民间传说视觉转化与传承的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互动装置 民间传说 视觉转化
下载PDF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和中华文明认同的活态表达
5
作者 李锦 罗娜娜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禹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具有重要意义。禹的传说及相关禹迹遍布各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的传说”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较好的活态性,并以三重形态表达出来:一是汉语系统的民间传说、大禹祭祀和三官信... 禹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具有重要意义。禹的传说及相关禹迹遍布各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的传说”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较好的活态性,并以三重形态表达出来:一是汉语系统的民间传说、大禹祭祀和三官信仰;二是羌语系统的颂神禹、禹步、大禹萨朗;三是基于民间传说的禹迹。更为重要的是,岷江上游“禹的传说”的三种表达形态是叠合的,具有多语言、多形态的传承方式。三种叠合形态的一体性,说明其主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同的,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认同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的传说 中华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甘肃民间传说口头文献的新结集及其当代价值发现
6
作者 刘文江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96-203,共8页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传说卷》的编辑活动,是继《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之后对甘肃民间传说新一次的结集,除了系统整理已有文献与刊布新文献之外,这次新结集活动还应继续深入挖掘甘肃民间传说的当代价值。其中...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传说卷》的编辑活动,是继《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之后对甘肃民间传说新一次的结集,除了系统整理已有文献与刊布新文献之外,这次新结集活动还应继续深入挖掘甘肃民间传说的当代价值。其中总体思路是以新的学术价值发现为引领,以新的教育启蒙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为目标,为社会和青少年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系 民间传说 甘肃 价值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叙事研究
7
作者 余红艳 杨馨颖 《艺术科技》 2024年第8期37-41,共5页
目的:文章旨在挖掘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在乡村文化建构和振兴乡村孝文化精神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对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叙事展开研究。结果: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传说景观被视为重振乡村传统文化、... 目的:文章旨在挖掘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在乡村文化建构和振兴乡村孝文化精神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对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叙事展开研究。结果: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传说景观被视为重振乡村传统文化、建构民众集体记忆的关键工具。董永传说孝道文化景观叙事在山东博兴、山西万荣、河南武陟、湖北孝感、江苏东台、江苏丹阳、云南新平、安徽马鞍山、南京江宁区共七省十一地形成了孝道文化空间,地方依托董永卖身葬父的孝道文化符号打造了一系列孝文化景观,如“佣耕侍父”景观群、“卖身葬父”景观群、“望仙盼母”景观群等,让景观成为记录传说的重要物质性载体的景观叙事手法,集中体现民众对董永孝道精神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一方面,董永传说在不同地域的历史语境下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演变;另一方面,传说与当地的孝道景观紧密结合,互相影响,不断产生新的叙事内容和文化形态。结论:董永卖身行孝的故事不仅是孝道景观建构的原始文本,还是七省十一地人民集体记忆之中的普遍性的文化内涵元素,对于重构和发扬乡村孝道文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振兴乡村文化、构建和美乡村的过程中,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董永传说孝道文化资源成为沟通历史与现实、传承乡村孝道文化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董永传说 孝道文化 景观叙事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场景建构
8
作者 段友文 周艳双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理空间、祈雨实践下的仪式空间、物质设施集聚的景观空间三个不同空间场域,分析论述民间传说对乡村社会场景的建构作用,揭示传说在乡村场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传说 民间信仰 场景理论 文化空间 社会构建
下载PDF
历史与传说的双重变奏——“刘秀传说在石家庄”的历史演进及文化内涵
9
作者 王慧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民间传说可以反映民众对社会历史、价值追求、民间信仰的多方面认知,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野考察,“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石家庄地区广为流传。该传说的流行与英雄崇拜、民众心理需求以及封建统治者提倡密切相关,是石... 民间传说可以反映民众对社会历史、价值追求、民间信仰的多方面认知,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野考察,“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石家庄地区广为流传。该传说的流行与英雄崇拜、民众心理需求以及封建统治者提倡密切相关,是石家庄独特文化品格的集中体现。如今当地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多种方式,对“刘秀传说在石家庄”这一非遗项目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不仅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传说在石家庄 民间文化 历史演进
下载PDF
裴陵与公子鍼:河东裴氏始祖传说中的历史图景与世系建构
10
作者 刘丽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家谱承载的是家族的集体记忆,始祖是凝聚家族共同体的起点。唐代河东裴氏祖先溯源中,“非子之后”流行于诸裴家谱书写中,由此产生裴氏得氏始祖的两种传说。裴陵说与赵氏得氏故事类似,透露出先秦姓氏演进的历史图景,虽未被诸裴认同,却获... 家谱承载的是家族的集体记忆,始祖是凝聚家族共同体的起点。唐代河东裴氏祖先溯源中,“非子之后”流行于诸裴家谱书写中,由此产生裴氏得氏始祖的两种传说。裴陵说与赵氏得氏故事类似,透露出先秦姓氏演进的历史图景,虽未被诸裴认同,却获得唐代官方谱牒《元和姓纂》的认可而进入正史叙事;公子鍼说是宗法观念下世系建构的产物,虽不为官方承认,然在诸裴家谱建构中又曾是一个被普遍承认的事实。探讨河东裴氏的两种始祖传说,并非分析哪一种说法更为可信,而是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探求集体记忆背后的情感、意图与相关社会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子之后 裴陵 公子鍼 河东裴氏 始祖传说
下载PDF
旅游场域中当代传说的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研究——以成山头“天尽头”传说为例
11
作者 程鹏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旅游景区中的当代传说主要围绕景观展开叙事,在时间、人物等信息方面较为具体,有着浓厚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这类当代传说还具有谣言的传播特性,是一种多媒介混合形式的叙事。景观叙事与口头叙事结合紧密,互为支撑。景观为传说提供了外... 旅游景区中的当代传说主要围绕景观展开叙事,在时间、人物等信息方面较为具体,有着浓厚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这类当代传说还具有谣言的传播特性,是一种多媒介混合形式的叙事。景观叙事与口头叙事结合紧密,互为支撑。景观为传说提供了外在物质载体,而传说则为景观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佐证。信仰因素虽然是此类当代传说传播的重要原因,但“批判性传播者”也在无意中推动了其传播。在旅游场域中,利益是当代传说传播的重要动力,它既能让旅游经营者和导游去主动讲述,又能让游客有所顾虑而自觉守禁。而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也是基于利益诉求的实践。作为旅游中介的导游,其对当代传说的讲解与否,既代表了景区的宣传意图,又有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的平衡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场域 当代传说 景观叙事 批判性传播者
下载PDF
差异性与共同性:藏彝走廊南部“弟兄祖先”传说范式的探讨
12
作者 石硕 阎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共11页
以广泛流传于藏彝走廊南部民族中的“弟兄祖先”传说不同版本之突出情节变量——婚姻为视角,可将其分为一次天女婚型、一次兄妹婚型和多次两种婚交替型。再按照传说在藏彝走廊南部从西北至东南的流传路径,传说的不同范式就大致呈现出西... 以广泛流传于藏彝走廊南部民族中的“弟兄祖先”传说不同版本之突出情节变量——婚姻为视角,可将其分为一次天女婚型、一次兄妹婚型和多次两种婚交替型。再按照传说在藏彝走廊南部从西北至东南的流传路径,传说的不同范式就大致呈现出西北、东南相反序列对称的地域性规律变化。通过比较四个典型的多次两种婚交替型版本,发现不管天女婚还是兄妹婚都以人或物在上下、高低空间的重复流动,尝试把两种对立的事物结合起来。所以,传说不同范式的地域性变化就是通过对人群间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生产、维持和转换,解决社会性别、血缘、空间等二元结构的矛盾。基于传说版本中人群间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演变关系,可为研究中国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分析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藏彝走廊 “弟兄祖先”传说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13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传说叙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共识的价值观念,表达了运河流域民众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生成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提供了阐释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与文化关系的民间视角。传说的传承,是民众唤醒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过程。在挖掘传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和文艺创作等途径,实现大运河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活化利用,发挥其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与记忆延续方面的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民间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活化路径
下载PDF
壮族民间刘永福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14
作者 陈金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壮族民间的刘永福传说包括少年磨难、义气与度量、投奔三点会、计败番鬼四个主题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刘永福波澜壮阔的一生。流传于壮族民间口头的刘永福传说具有的参史之错、补史之缺、详史之略的口述史功能,可以纠正某些治史者对刘永福... 壮族民间的刘永福传说包括少年磨难、义气与度量、投奔三点会、计败番鬼四个主题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刘永福波澜壮阔的一生。流传于壮族民间口头的刘永福传说具有的参史之错、补史之缺、详史之略的口述史功能,可以纠正某些治史者对刘永福的不正确认识。刘永福传说保存了许多书面文献所没有记录的可贵史料,壮族民间传说中刘永福的形象更丰满,事迹更具体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福 壮族民间传说 口述史意义
下载PDF
内蒙古烧卖传说的当代叙事——以呼市烧卖传说为例
15
作者 马会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1,40,共5页
内蒙古烧卖传说的叙事历史悠久,对“烧卖——内蒙古味道”这一饮食文化符号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民间传说在当代的叙事实践十分复杂,文章从内蒙古烧卖传说在当代的个人化叙事及官方叙事加以论述。个人叙事是集体叙事下的个人化表达,... 内蒙古烧卖传说的叙事历史悠久,对“烧卖——内蒙古味道”这一饮食文化符号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民间传说在当代的叙事实践十分复杂,文章从内蒙古烧卖传说在当代的个人化叙事及官方叙事加以论述。个人叙事是集体叙事下的个人化表达,包括个人日常口头叙述、歌曲表达和多样性的自媒体叙事。官方叙事集中体现为经典的官方文本叙事、景观叙事及影像叙事。多样的叙事形式体现了烧卖传说叙事主体为适应民间文学功能转向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卖传说 个人叙事 官方叙事 饮食文化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以非遗“辛弃疾少年传说”为观察对象
16
作者 张树楠 方茹云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本文梳理了元宇宙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并以非遗项目“辛弃疾少年传说”为例,探讨了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路径。提出可以利用数字再现、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 本文梳理了元宇宙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并以非遗项目“辛弃疾少年传说”为例,探讨了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路径。提出可以利用数字再现、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通过人机语音对话、个性化定制、跨平台整合实现互动式参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辛弃疾少年传说
下载PDF
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东访谈
17
作者 马宁 《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152-158,F0002,I0001,共9页
传承人简介:林东(1948-2021),男,珞巴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才召村村民,既是一名优秀的猎人,又是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一生见证了珞巴族民众翻身解放的全过程,也全身心参与到国家为保护珞巴... 传承人简介:林东(1948-2021),男,珞巴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才召村村民,既是一名优秀的猎人,又是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一生见证了珞巴族民众翻身解放的全过程,也全身心参与到国家为保护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为传承珞巴族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祖传说 珞巴族 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巴达尼 米林县 西藏自治区 林芝市
下载PDF
银幕上的传统文化:国产电影对民间传说的再造
18
作者 徐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74,共5页
民间传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电影为媒介再造民间传说典故,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借助大银幕对传统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将民间传说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观众,在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 民间传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电影为媒介再造民间传说典故,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借助大银幕对传统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将民间传说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观众,在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为电影创作者提供宝贵的创意素材和文化财富。为此,需梳理国产电影改编民间传说的发展脉络和主流电影类型,探索国产电影对民间传说改编和再造的方向和目的,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使民间传说依托电影艺术焕发新生,并在艺术表现、情感传达和价值引导等方面深化与观众的沟通,为国产电影创作和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民间传说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洛阳牡丹传说的叙事技巧及文化意蕴
19
作者 魏鹏翔 汪青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洛阳牡丹传说是在河洛地区流传的民间口头叙事,其发展深受河洛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这些传说由引子、主体及确证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着很高的叙事技巧。具体而言,引子部分常用指代模糊的时间性表述词汇,具有程式化特点,这是农业... 洛阳牡丹传说是在河洛地区流传的民间口头叙事,其发展深受河洛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这些传说由引子、主体及确证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着很高的叙事技巧。具体而言,引子部分常用指代模糊的时间性表述词汇,具有程式化特点,这是农业社会时代民众计时观念的表征;主体部分具有故事类型学特点,如“动物报恩”型主题就传达出舍己救人这一农业社会时代对人类生存有重要维系作用的价值观念;结尾部分则多用附会的技巧。究其叙事技巧背后的文化意蕴,则可以对应到传说创作者们所秉持的乡土情结和家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牡丹 民间传说 叙事技巧
下载PDF
十六国时期的玉玺传说书写与政权合法性塑造
20
作者 黄逸秋 丁柏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00-109,共10页
玉玺传说的书写在十六国时期空前强化。作为中原王朝宣扬正统性与合法性的核心器物,十六国诸政权通过大力宣传所获各类玉玺,为塑造政权合法性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同时也利用玉玺传说为诸项政治活动创造条件。十六国时期及后世史官对玉玺... 玉玺传说的书写在十六国时期空前强化。作为中原王朝宣扬正统性与合法性的核心器物,十六国诸政权通过大力宣传所获各类玉玺,为塑造政权合法性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同时也利用玉玺传说为诸项政治活动创造条件。十六国时期及后世史官对玉玺传说的书写,保留了较完整的传国玺争夺脉络与其他各类玉玺传说的流变过程。经过十六国时期的广泛流传,玉玺传说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玉玺传说在十六国时期的流传,对玉玺传说的书写模式变化及十六国时期政局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玉玺传说 政权合法性 历史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