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8,共9页
创伤书写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核心主题。文章以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例,探讨了她执着于描述创伤的缘由,分析了创伤记忆所具有的向死性、被动性、链式联想性等特征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她如何在语言与形式即叙述层面上来精当地... 创伤书写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核心主题。文章以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例,探讨了她执着于描述创伤的缘由,分析了创伤记忆所具有的向死性、被动性、链式联想性等特征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她如何在语言与形式即叙述层面上来精当地展现这一主题,如:自始至终沉降于细节,大量运用超现实主义画面,将死亡与诗意二律背反地并置,以及高频使用简单句与隐喻,借由语言的引导与暗示,言说不可言说之物,来理解创伤的不可理解性。书写创伤同时引发了米勒对写作与回忆二者之间密切关联的深层思考,加深了其对写作动因与本质的认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塔·米勒 《呼吸秋千》 创伤书写 回忆
下载PDF
多维记忆交织下的身份认同缺失与反思——评赫塔·缪勒《呼吸秋千》
2
作者 刘春艳 李珮尧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9年第2期63-65,75,共4页
赫塔·缪勒(Herta Müller)的作品多关注和反映二战后德国人的生活,《呼吸秋千》也不例外。《呼吸秋千》以主人公雷奥回忆在劳动营的经历为主线,描述战后被流放的德裔罗马尼亚人的生存状况,探讨饥饿记忆、创伤记忆、乡愁记忆交... 赫塔·缪勒(Herta Müller)的作品多关注和反映二战后德国人的生活,《呼吸秋千》也不例外。《呼吸秋千》以主人公雷奥回忆在劳动营的经历为主线,描述战后被流放的德裔罗马尼亚人的生存状况,探讨饥饿记忆、创伤记忆、乡愁记忆交织的命运轨迹对主人公产生的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同时,作品表达了缪勒对战争、政治迫害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感悟与反思,也体现了她对文学社会责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秋千》 身份认同缺失与反思 饥饿记忆 创伤记忆 乡愁记忆
下载PDF
语言的艺术魅力——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语言“重复”现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月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赫塔·米勒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中的"重复"修辞手法极具文学性,词语重复和句子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小说主人公雷奥在劳动营的悲惨经历,也揭示了重... 赫塔·米勒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中的"重复"修辞手法极具文学性,词语重复和句子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小说主人公雷奥在劳动营的悲惨经历,也揭示了重复背后隐藏的不可言说的真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塔·米勒 《呼吸秋千》 重复观 词语重复 句子重复
下载PDF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的文化记忆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凌玮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文学作品被普遍当作一种记忆的媒介,它既是个体记忆的媒介,同时也是集体记忆的媒介。以2009年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愁、饥饿和劳动营这三重个人记忆,指出小说将个体记忆纳入民... 文学作品被普遍当作一种记忆的媒介,它既是个体记忆的媒介,同时也是集体记忆的媒介。以2009年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愁、饥饿和劳动营这三重个人记忆,指出小说将个体记忆纳入民族文化记忆的框架之中,对构建集体记忆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塔·米勒 《呼吸秋千》 饥饿 劳动营 集体记忆
下载PDF
论《呼吸秋千》劳改营描写中的人性探索
5
作者 汪倩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大多数评论家忽略了2009年诺贝尔获奖作品《呼吸秋千》对于劳改营这一特殊环境中人性的描写,而将其价值过多地归结到政治倾向。笔者就此对作品中米勒关于家国、亲情、生命不幸下人性百态的探索做一番阐述。
关键词 赫塔·米勒 人性 诺贝尔文学奖 《呼吸秋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