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生活德育”引领儿童的成长——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评介 |
高德胜
|
《基础教育课程》
|
2006 |
2
|
|
2
|
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评析 |
魏薇
|
《山东教育》
|
2004 |
1
|
|
3
|
让品德课与生活同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 |
刘莉
|
《基础教育课程》
|
2008 |
0 |
|
4
|
品德学科的最后:消失还是转型?——文化学视角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走向 |
俞剑锋
|
《江苏教育研究》
|
2005 |
0 |
|
5
|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
高峡
赵亚夫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
6
|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特色介绍 |
金玲
|
《福建教育》
|
2005 |
0 |
|
7
|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与台湾南一书局的《生活》的比较与分析——以“我与家”单元为例 |
李祖祥
季雨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1 |
3
|
|
8
|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以浙教版为例 |
刘力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9
|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
董春华
刘力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0
|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
王晓梅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8
|
|
11
|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孙小燕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09 |
3
|
|
12
|
试论《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
张茂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3
|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
张莉莉
|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2011 |
11
|
|
14
|
《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学的反思 |
贾元荣
|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2013 |
11
|
|
15
|
德育情境塑造现代公民——基于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材情境建构研究视角 |
李超民
单悦婷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6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知识教学探究 |
汪景丽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7
|
《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
张茂聪
李成泉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8
|
澳门高三年级《品德与公民》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
李超民
莫丽勤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9
|
《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
张茂聪
李成泉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0
|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 |
陈光全
|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