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活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旨与实施策略
1
作者 吴晓璇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把握社会生活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这是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的逻辑前提。基于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审视和资源利用,目标旨归、内容供给、主体多元化是社会生活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旨。审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把握社会生活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这是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的逻辑前提。基于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审视和资源利用,目标旨归、内容供给、主体多元化是社会生活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旨。审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生活向度,可以从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具体样态,衔接实践教学内容供给;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实践教学场景;构建社会资源转向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思政课实践教学 核心要旨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新高考视域下社会生活史教学的再思考
2
作者 吴智敏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0期67-70,共4页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鲜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整体认识历史,关注逻辑思维的运用,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生活史教学不能停留于衣食住行等基本史实的教学,而是要通过微观切入、宏观叙事,任务驱动、具身探究,精选史料...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鲜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整体认识历史,关注逻辑思维的运用,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生活史教学不能停留于衣食住行等基本史实的教学,而是要通过微观切入、宏观叙事,任务驱动、具身探究,精选史料、问题引领,转变模式、项目学习等方式,统整学习内容、搭建学习支架、锤炼高阶思维、涵养核心素养,以期提升教学效果,适应高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社会生活 历史教学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社会生活的策略探析
3
作者 仪志娟 《学苑教育》 2024年第12期4-6,共3页
“教学回归社会生活”属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并模拟生活场景,让课程中的内容与实际相互契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感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社会与现实,解决... “教学回归社会生活”属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并模拟生活场景,让课程中的内容与实际相互契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感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社会与现实,解决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社会生活的价值,其次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社会生活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雅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J0011-J0011,共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在“知行结合”的生活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小学生积极去体验和探究,感受、体悟历史和德育发展的进程,品味文化深邃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教学 社会课堂 小学生 草根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23
5
作者 邬冬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60,共5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要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本文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探讨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三个层面的教学策略:教学从儿...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要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本文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探讨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三个层面的教学策略: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课程 回归儿童生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光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新教材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莉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让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 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让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生活化应成为品德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教学生活 课堂教学 实践 新课程标准 品德教育 现实生活 教育活动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济慧 蔡琴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60-162,共3页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基本属性,生活化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遵循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品德回归生活,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理念,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层面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基本属性,生活化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遵循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品德回归生活,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理念,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层面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必要性,并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对"生活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 生活 依据 策略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谈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为理想的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教学 生命教育
下载PDF
面向生活的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和学新 刘雪梅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3-87,共5页
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品德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与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要求,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悟道德;要创设生活化的... 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品德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与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要求,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悟道德;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要在生活化的合作与探究中,让学生理解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品德与生活 生活德育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图画书在品德教学中的妙用——以部分台湾小学生活、社会教师用书对图画书的导入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雯霞 《中小学德育》 2013年第5期68-72,共5页
新修订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都提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 新修订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都提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其他各类图书、教学用具(包括地球仪、挂图等)、音像资料、教学软件、校内环境设施和校园网络、图书馆等是学校中基本的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参考 品德 生活 小学 社会 图画 课程标准 台湾地区
下载PDF
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健 《中小学德育》 2011年第10期26-28,共3页
课堂教学是培养儿童道德认知与情感的主要场所,是师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要直面新生活,通过新生活来引领儿童成长。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关怀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要关... 课堂教学是培养儿童道德认知与情感的主要场所,是师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要直面新生活,通过新生活来引领儿童成长。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关怀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要关注其理想的可能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关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儿童成长 生活 道德 生命 社会 品德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回归生活,体味课堂——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海霞 《文理导航》 2018年第21期81-82,共2页
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品德方面的教育,然而,目前的品德教育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不... 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品德方面的教育,然而,目前的品德教育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本文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为例,谈谈如何在其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以达到促进品德教育的开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重视教学交际过程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语言的交际性与灵活性例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萍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1年第1期67-68,70,共3页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际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时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还能够在知识的传递中学会如何灵活进行交际。好的交际语言...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际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时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还能够在知识的传递中学会如何灵活进行交际。好的交际语言不仅会使课堂增辉。同时富于交际性和灵活性的教学语言还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的语言能力将在交际中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巧用语言艺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使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教学语言 交际性 灵活性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莉 《教育科学论坛》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活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活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评价
下载PDF
培养师范生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16
作者 张丽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目前小学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口语课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目前小学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口语课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师范生 教学口语 职业技能
下载PDF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1课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案例与评析
17
作者 秦选强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第1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品德社会 塑料 教学案例 生活 四年级 苏教版 上册 白色污染
下载PDF
如何培养师范生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
18
作者 张丽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22-24,共3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养成、价值观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在小学中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养成、价值观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在小学中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师范生 教学口语 职业技能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9
作者 易志鹏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8期189-190,共2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育人课程,其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文化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意识、友善的人际关系、基本的社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育人课程,其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文化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意识、友善的人际关系、基本的社会技能和日常行为习惯、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等等。传统的品德教学将道德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造成学校德育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急需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让孩子在“快乐”与“自信”中幸福成长——《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片断解读
20
作者 诸葛智 《江苏教育》 2006年第07B期39-40,共2页
教学片断1:《拉拉手交朋友》(苏教版·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师:刚才的这些小朋友都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先在纸上画一个名片的轮廓,可以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可以是... 教学片断1:《拉拉手交朋友》(苏教版·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师:刚才的这些小朋友都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先在纸上画一个名片的轮廓,可以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可以是心形的,还可以是你喜欢的别的形状。然后把它剪下来。接着,在名片上写上你的名字、年龄等内容,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学片断 “自信” “快乐” 解读 社会 幸福 孩子 一年级上册 小朋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