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通济渠”命名及方位质疑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2-66,共5页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且通济坊南的分渠与其他隋唐文献记载隋代开凿的通济渠洛阳段流经路线并非一致。因此,隋开凿的通济渠洛阳城段并非徐松记载的"通济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两京城坊考》 通济渠 通济
下载PDF
论钩稽排比史料法的方法论意义——以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西京部分为中心
2
作者 王雪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钩稽排比史料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也是史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西京部分除在《长安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钩稽增补史料外,又对所有史料进行重新排比,使得《唐两京城坊考》成为研究隋唐长安... 钩稽排比史料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也是史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西京部分除在《长安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钩稽增补史料外,又对所有史料进行重新排比,使得《唐两京城坊考》成为研究隋唐长安、洛阳两城的集大成之作,并被今人视作研究隋唐史的第一手资料,其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钩稽排比史料法的成功运用,其在方法论上的意义并不亚于著作本身,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史料 史学方法论 《唐两京城坊考》
下载PDF
《唐两京城坊考》展现的“洛阳梦华录”
3
作者 宋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唐两京城坊考》是系统研究唐东都洛阳城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不仅记录了唐代洛阳城市布局、街巷坊里规划,还保存了东都皇宫内苑、贫民居寓、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日常生活局部细节资料,展现了唐代洛阳城和洛阳人本色生活的具体样貌... 《唐两京城坊考》是系统研究唐东都洛阳城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不仅记录了唐代洛阳城市布局、街巷坊里规划,还保存了东都皇宫内苑、贫民居寓、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日常生活局部细节资料,展现了唐代洛阳城和洛阳人本色生活的具体样貌。这些城市资料包括桥榭堤坝、泉池园林、逸事杂闻、酒肆寓宅、书画歌乐等不同类型,是洛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两京城坊考》 洛阳 梦华录
下载PDF
《唐两京城坊考》东京宫城若干建筑考校
4
作者 贾鸿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唐两京城坊考》所记东京洛阳宫城建筑的名称与位置存在讹误,具体包括:未注意《河南志》丽景夹城史料出自《唐六典》,在引用该书时误作丽景门夹城;在利用《河南志》所记九洲池方位时节录失当,且考订结果与他书所记以及考古发现不符;引... 《唐两京城坊考》所记东京洛阳宫城建筑的名称与位置存在讹误,具体包括:未注意《河南志》丽景夹城史料出自《唐六典》,在引用该书时误作丽景门夹城;在利用《河南志》所记九洲池方位时节录失当,且考订结果与他书所记以及考古发现不符;引用《河南志》所记安福殿时误作安福门;未重视《唐六典》不同版本间的文字差异,误改长寿殿作仁寿殿;未注意《两京新记》等提示,信从《河南志》误书阊阖阙为阊阖阁;未留意《河南志》“宋城阙古迹”卷蕴含的唐末洛阳宫城史料,将左右银台门视作无考建筑;信从《玉海》所引《河南志》异文,错记太和门位置;忽视宫城建筑前后更名顺序,信从《禁扁》所记,将新旧两处延义门混淆;受《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影响,误认为皇城别名宝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两京城坊考》 东京宫城 建筑名称 建筑方位 布局变迁
原文传递
《唐两京城坊考》增补质疑
5
作者 寒石 《书品》 2000年第6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唐代 都城研究 独孤公宅 徐松 增补 《唐两京城坊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