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老》 《喻老》的性质及其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世年 吴建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5,140,共7页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解老》 《喻老》 经说体
下载PDF
无为与无不为——韩非《解老》、《喻老》对《老子》的法家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泽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文章试图从解释学角度阐述韩非《解老》、《喻老》解读《老子》所带有的法家立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家解释,指出韩非的解释实际是借"无为"之名,发挥"无不为"之术,其解读特点是"以刑名为道德"、具有指实倾向... 文章试图从解释学角度阐述韩非《解老》、《喻老》解读《老子》所带有的法家立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家解释,指出韩非的解释实际是借"无为"之名,发挥"无不为"之术,其解读特点是"以刑名为道德"、具有指实倾向,并阐述其启示,即本文与解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老》 《喻老》 《老子》 无为 无不为
下载PDF
从《解老》《喻老》看韩非对法家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33,76,共5页
韩非在《解老》《喻老》两篇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家理论进行了建构。韩非在诠释老子的"道"时,引出了"理"的概念,由"道"及"理",为君主实施立法治国寻求理论根... 韩非在《解老》《喻老》两篇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家理论进行了建构。韩非在诠释老子的"道"时,引出了"理"的概念,由"道"及"理",为君主实施立法治国寻求理论根据;在诠释老子的"德"时,将老子的"形上之德"转变为"形下之德",以此来引导民众守法保身。韩非子借《喻老》强调君处尊势,并在重释老子的"道"与"德"的过程中,展现其"法术势"一体的法家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韩非 法家 《解老》 《喻老》
下载PDF
韩非著《解老》《喻老》时“五千言”是否已名为《老子》———兼论司马迁判断的实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忍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8,共4页
韩非著《解老》《喻老》时老子著作是否已名为《老子》,学界多持否定之说,此论略为武断。因为仅依帛书并不能判定此前无《老子》书名,且书名不存,《解老》《喻老》又从何而来?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两部著作之文脉学理的比较与印证来确... 韩非著《解老》《喻老》时老子著作是否已名为《老子》,学界多持否定之说,此论略为武断。因为仅依帛书并不能判定此前无《老子》书名,且书名不存,《解老》《喻老》又从何而来?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两部著作之文脉学理的比较与印证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得知:韩非当时已有《老子》之书名,《解老》《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解老》 《喻老》 《老子》
下载PDF
《解老》《喻老》属黄老而非法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生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8-52,共5页
《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中有道、儒、法、墨诸家思想,历来论者牵于法家之说多曲解。本文根据黄老思想的特点,认为这两篇属黄老而非法家。主要表现:一、它们都是以“道”为核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天地方物、... 《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中有道、儒、法、墨诸家思想,历来论者牵于法家之说多曲解。本文根据黄老思想的特点,认为这两篇属黄老而非法家。主要表现:一、它们都是以“道”为核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天地方物、社会政治及人生的总根源、总法则的思想;二、广泛地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思想,对老子思想作了重大的扬弃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能适应大一统王权政治需要的思想体系;三、坚持和发展了老子以“虚静”为本的思想,并以此来调和诸家,形成自己独特的阴柔思想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老》 《喻老》 《老子》 《韩非子》 黄老思想 总根源 法家思想 王权政治 虚静无为 坚持和发展
下载PDF
《解老》、《喻老》篇不出韩非手辨 被引量:1
6
作者 栗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3期28-33,共6页
最早提出《韩非子》一书中的《解老》、《喻老》两篇不出自韩非手的是容肇祖先生。他引《五蠹》篇反对“微妙之言”的议论以后说:“《解老》、《喻老》是解释微妙之言。韩非一人不应思想这样的冲突,可证非彼所作。”意即不出自韩非之手... 最早提出《韩非子》一书中的《解老》、《喻老》两篇不出自韩非手的是容肇祖先生。他引《五蠹》篇反对“微妙之言”的议论以后说:“《解老》、《喻老》是解释微妙之言。韩非一人不应思想这样的冲突,可证非彼所作。”意即不出自韩非之手。他又引《解老》篇与《淮南子·原道训》两书思想类似的段落以后,推定《解老》、《喻老》篇出自西汉道家田生之手,郭老不完全同意这种意见,但在他的《十批判书》中也说:“《解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老》 《喻老》 《韩非子》 十批判书 完全同意 容肇祖 《老子》 淮南子 道家思想 段落
下载PDF
关于《解老》、《喻老》两篇作者的探讨
7
作者 朱钟颐 刘景荣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韩非子》中有《解老》、《喻老》各一篇。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不出于一人之手;两篇文章不是韩非的作品;两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西汉时期的黄老学者。
关键词 《解老》 《喻老》 伪作 西汉黄老学者
下载PDF
从《解老》《喻老》看韩非法家之“道”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丹晨 《人民法治》 2018年第10X期99-101,共3页
《史记》中有'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旨归于黄老。'可见,在司马迁看来,韩非的法家思想源于黄老之道家思想。《韩非子》中亦有《解老》一篇对道家经典《老子》一书做有重要的注解与诠释,我们亦能在《解老》... 《史记》中有'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旨归于黄老。'可见,在司马迁看来,韩非的法家思想源于黄老之道家思想。《韩非子》中亦有《解老》一篇对道家经典《老子》一书做有重要的注解与诠释,我们亦能在《解老》《喻老》二篇中发现原本冷酷凌厉的法家之学中也有温情真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老》 韩非子 黄老之学
下载PDF
《解老》《喻老》篇中的“道世”关系
9
作者 李慧敏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8-82,共5页
韩非在《解老》《喻老》篇中,发明了道理关系,但"道世"关系或者说如何拯救乱世方是其目的所在。他细致地阐释了祸福转化的过程,以老子之"圣人—人民"为范本,对照以"人君—民众"关系,从而为人君之权力寻... 韩非在《解老》《喻老》篇中,发明了道理关系,但"道世"关系或者说如何拯救乱世方是其目的所在。他细致地阐释了祸福转化的过程,以老子之"圣人—人民"为范本,对照以"人君—民众"关系,从而为人君之权力寻求合理性。韩非努力的目标是变乱世为"国富民强"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解老》 《喻老》 法家
下载PDF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引《老子》考
10
作者 金琪然 《文献语言学》 2018年第2期155-178,226-227,共26页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二篇直引《老子》文句加以解説,與《老子》文本關係密切,在校勘中互爲重要的他書資料。本文根據《韓非子》此二篇引文與郭店簡、馬王堆帛書、北大簡及今本《老子》的比較,認定其文本面貌與馬王堆帛書《老子...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二篇直引《老子》文句加以解説,與《老子》文本關係密切,在校勘中互爲重要的他書資料。本文根據《韓非子》此二篇引文與郭店簡、馬王堆帛書、北大簡及今本《老子》的比較,認定其文本面貌與馬王堆帛書《老子》(尤其是甲本)最爲接近。對《老子》來説,《韓非子》所引《老子》文本相當於一個重要的古本,很多地方獨存其舊;對《韓非子》來説,應當充分利用古本《老子》對其進行校勘。基於以上認識,本文提出對《解老》《喻老》二篇的五則校勘意見。除此之外,根據二篇所引《老子》文本的古本性質,本文推測二篇創作年代亦應較早,而非後世所作、竄入《韓非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韓非子》 《解老》 《喻老》 《老子》 校勘 他書 文本性質
下载PDF
韩非的智术修养论
11
作者 梁韦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8,共6页
韩非在解说老子《道德经》时.阐发了自己的修养论。韩非所谓修德实主要指利于自身的智术修养,其修养方法的基本原则是“虚静”,而以“意无所制”为虚静之要诀,虚静原则主要的实际要求是善于把握动静和寡欲知足。韩非只讲修智术而不... 韩非在解说老子《道德经》时.阐发了自己的修养论。韩非所谓修德实主要指利于自身的智术修养,其修养方法的基本原则是“虚静”,而以“意无所制”为虚静之要诀,虚静原则主要的实际要求是善于把握动静和寡欲知足。韩非只讲修智术而不讲修仁术,不能教人宅心仁厚;讲虚静无为而追求御物胜敌,是以虚静为诡道。然其辨析动静和物欲与利害得失之关系,所见精微深湛,实包含了不少哲理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静无为 韩非 《解老》 道德修养论 《喻老》 智术 上德不德 基本原则 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
下载PDF
韩非《解老》异解辨 被引量:2
12
作者 水渭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60-67,共8页
韩非《解老》异解辨水渭松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难读之书。司马迁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①因此,自古至今,考订其文字,译解其文意,阐析其义理,探索其真谛之著作,其数已难尽计。而其中为... 韩非《解老》异解辨水渭松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难读之书。司马迁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①因此,自古至今,考订其文字,译解其文意,阐析其义理,探索其真谛之著作,其数已难尽计。而其中为之作训解的开创性之作,则是韩非的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老》 韩非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德” 《喻老》 上德不德 十分之三 诉讼案件 《老子》
下载PDF
《韓非子》提要
13
作者 張覺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41-358,共18页
韓非子二十卷(戰國)韓非撰(宋)謝希深注明正統十年(1445)刻《道藏》本現存《韓非子》刻本,以明正統十年《道藏》本爲最早。該本梵夾裝,以《千字文》'匪''虧'爲函次,屬太清部。
关键词 初印本 顧廣圻 《喻老》 《道藏》 影宋抄本 周孔教 初刻本 重修本
下载PDF
韩非子评述(续)
14
作者 王德宗 《宜宾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7-100,共4页
或问:儒家的孟子曾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离娄》).虽“法”、“善”非举.但未尝废“法”.至于荀子则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论》、《强国》).虽“王”、“霸”境界不同,“重法”与“爱民”相须,但“... 或问:儒家的孟子曾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离娄》).虽“法”、“善”非举.但未尝废“法”.至于荀子则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论》、《强国》).虽“王”、“霸”境界不同,“重法”与“爱民”相须,但“隆礼”、“重法”相辅相成,儒家并不排除“法”,社会岂不需要法制?你对韩非——这一集大成的法家,却大相诟病,这是为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喻老》 封建君主专制 中国文化 《老子》 “法” 《解老》 司马迁 学术思想 阴谋手段
下载PDF
呼唤俭朴
15
作者 齐鲁 《现代企业》 2007年第4期72-72,共1页
战国时代的韩非,在《喻老》一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殷纣王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太师箕子知道了就表现出恐惧不安的样子。因为他认为象牙筷子就必定不能放到泥作的碗里采夹东西吃.要使用玉杯盘;有了象牙筷子和玉杯盘.就不会再... 战国时代的韩非,在《喻老》一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殷纣王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太师箕子知道了就表现出恐惧不安的样子。因为他认为象牙筷子就必定不能放到泥作的碗里采夹东西吃.要使用玉杯盘;有了象牙筷子和玉杯盘.就不会再吃粗粮豆汤,而要吃旄牛大象和豹胎子,这样就不能再穿粗布衣服在茅屋内用餐了,一定得穿多层锦绣衣服.住在广厦高搂中。他预见到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不祥的,所以屡次进谏。纣王不听.他便装疯而走。纣王更加侈靡无道,不久.他统治的国家就灭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俭朴 战国时代 《喻老》 筷子 象牙 纣王 衣服 粗粮
下载PDF
庄子——从逍遥至自然的境界提升
16
作者 万明华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道家可以称之为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墨子也有道家思想的特质,法家韩非子更专门写了《解老》《喻老》两篇,诸子百家或多或少都曾受到过道家思想的影响。既然讲道家,为什么不讲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而讲庄子呢?因为老子这... 道家可以称之为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墨子也有道家思想的特质,法家韩非子更专门写了《解老》《喻老》两篇,诸子百家或多或少都曾受到过道家思想的影响。既然讲道家,为什么不讲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而讲庄子呢?因为老子这个人物,现在还存在争议,《老子》一书虽然存世,可是其思想内容复杂多样却又比较零散,对于它的理解也见仁见智,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解读。因此,与其去解读更为枯燥的《老子》,还不如一起来看看《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家思想 《老子》 逍遥 先秦诸子思想 《喻老》 《解老》 诸子百家
下载PDF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论辩艺术
17
作者 关耳 《教育艺术》 1998年第4期46-47,共2页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论辩艺术关耳战国时代,正是新兴的封建制逐步取代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崛起了一个法家学派。法家推崇法治思想,主张变法,制定并推行新法制。在法家看来,法度为治国之本,奉法则盛强...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论辩艺术关耳战国时代,正是新兴的封建制逐步取代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崛起了一个法家学派。法家推崇法治思想,主张变法,制定并推行新法制。在法家看来,法度为治国之本,奉法则盛强,废法则衰弱,即要实行封建的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艺术 法治思想 《韩非子》 申不害 《商君书》 《汉书·艺文志》 商鞅 《喻老》 《解老》 《中国通史简编》
下载PDF
试论韩非寓言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18
作者 陈蒲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6年第1期78-82,共5页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不仅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他为了宣扬法治,反对礼治,不仅写下了大量思想缜密、感情充沛、风格峻峭的政治论文,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寓言,在我国寓言文学发展的里程中留下了不可磨...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不仅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他为了宣扬法治,反对礼治,不仅写下了大量思想缜密、感情充沛、风格峻峭的政治论文,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寓言,在我国寓言文学发展的里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韩非子》一书,我们粗略统计,有寓言三百则以上。仅《内储说》(上下两篇)、《(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篇)就有两百多则寓言故事。(其实,“储说”两字的意义就是把道理藏于故事之中,它是韩非给寓言的一个恰切命名。)其次是《说林》(上下两篇),有七十多则寓言;《喻老》、《十过》也有很多寓言故事。还有些寓言散见于其他篇章,如有名的“守株待兔”见于《五蠢》,“自相矛盾”见于《难势》和《难一》,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寓言故事 艺术特色 “守株待兔” 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 文学发展 《喻老》
下载PDF
《老子集成》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固盛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战国时期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以来,历代都有大量人士为之诠疏笺注,阐发玄旨,到元代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自元以后,又有大批注本涌出,由此形成了内容极... 《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战国时期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以来,历代都有大量人士为之诠疏笺注,阐发玄旨,到元代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自元以后,又有大批注本涌出,由此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老学,对中国哲学、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等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文献价值 集成 中国文化史 《解老》 战国时期 《喻老》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苏辙《老子解》对老子思想的阐释与发挥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绎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思想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战国时期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开始,历代学者都热衷于对《老子》进行注释和研究。在历代《老子》注本中,北宋"蜀学"学者苏辙的《老子解》是比较有特色的一... 《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思想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战国时期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开始,历代学者都热衷于对《老子》进行注释和研究。在历代《老子》注本中,北宋"蜀学"学者苏辙的《老子解》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注本,陈鼓应评价苏辙《老子解》说:"见解颇为精到,很受宋明以来学者的重视。"~1《老子解》成书于苏辙被贬谪筠州期间,修订于贬居海康期间,晚年又对此书有多次修改,最终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北宋时期三教合一思想盛行,苏辙的《老子解》以"复性"为主旨,援引儒佛二家思想,对老子思想作了别开生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 苏辙 注本 陈鼓应 战国时期 《喻老》 《解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