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家至上》看成达师范的爱国思想教育
1
作者 刘闽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成达师范西迁重庆的历史已整整过去了65年。本文透过抗日话剧《国家至上》的当时在重庆的成功演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来探讨成达师范的爱国思想教育。
关键词 成达师范 抗日话剧 《国家至上》 爱国思想
下载PDF
抗战时空里的谣言与身体——《国家至上》中的回汉矛盾与民族国家叙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家平 杨秀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本文以老舍、宋之的书写抗战时期回、汉关系的剧作《国家至上》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谣言对身体的争夺、谣言的起源和想象性解决等层面入手,分析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国家叙事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国家至上》展示了谣言经由... 本文以老舍、宋之的书写抗战时期回、汉关系的剧作《国家至上》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谣言对身体的争夺、谣言的起源和想象性解决等层面入手,分析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国家叙事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国家至上》展示了谣言经由个人身体和欲望的叙述,对"国家至上"意识形态形成的巨大冲击力量。一方面,谣言的流布使得剧作关于回、汉关系的叙事显得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这些谣言揭示了历史记忆和抗战现实影响下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宋之的 《国家至上》 民族国家叙事 回汉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爱国立场与启蒙现代性的彰显--《国家至上》再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旗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0,共10页
《国家至上》反映了抗战背景下回汉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与双方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契合相通,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挣扎"、作者的"抗战想象"以及民族国家缺失给国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命运悲剧,表达了回汉双方有识之士催... 《国家至上》反映了抗战背景下回汉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与双方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契合相通,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挣扎"、作者的"抗战想象"以及民族国家缺失给国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命运悲剧,表达了回汉双方有识之士催生"回汉合作"的历史焦虑,也彰显了老舍的爱国立场、抗战文艺宣传论和启蒙现代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国家至上》国家主义 启蒙现代性
原文传递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问题
4
作者 李广益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9,共9页
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 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面在抗战时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回汉民族团结题材的开创性书写和传播,成为抗战文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因时势限制而无法更加深入地探索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国家认同建构方面留下了有待后人深思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老舍 抗战戏剧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研究——以老舍《国家至上》为代表
5
作者 赵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架构中,少数民族题材是一个重要板块。众多现代作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中,倾向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少数民族这个独特视角,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老舍的《国家至上》...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架构中,少数民族题材是一个重要板块。众多现代作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中,倾向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少数民族这个独特视角,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老舍的《国家至上》正是少数民族文学题材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以老舍《国家至上》为代表,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少数民族题材 老舍 《国家至上》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动员与族群关系——《国家至上》接受史(1940—1949)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海波(回族)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1,共10页
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 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起意、创作再到发表和排演,整个过程都是由当时中国回民最高抗日救亡机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和中国的汉、回、满各族知识分子合作完成的。在全面抗战的历史时刻,该剧肩负抗战文化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抗战的重任,同时抗战结束之后还起到了沟通台湾与大陆之间感情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接受史 文化动员 族群关系
原文传递
从《国家至上》看回族文化的濡化
7
作者 祁莉霞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国家至上》第一次以戏剧形式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回族人民爱国、团结、行善、诚信、重义、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和回族的信仰、饮食、婚姻、语言等习俗。这些民族性格和习俗是回族文化濡化的结果,诠释与展演... 《国家至上》第一次以戏剧形式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回族人民爱国、团结、行善、诚信、重义、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和回族的信仰、饮食、婚姻、语言等习俗。这些民族性格和习俗是回族文化濡化的结果,诠释与展演了认主独一、爱国有为、刚健自强、外清内洁、乐善好施、信义并重的回族文化,充分凸显了回族坚守伊斯兰文化和积极主动吸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回族文化 濡化 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国家至上
8
作者 王承玥 《中国审计》 2024年第18期88-88,共1页
2021年6月,航天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国家至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记录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作品,由成长在航天家庭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韦历时近五年写就,屡经打磨,数易其稿,生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 2021年6月,航天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国家至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记录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作品,由成长在航天家庭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韦历时近五年写就,屡经打磨,数易其稿,生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同年9月,该书成功实现版权输出,俄文版、白俄罗斯文版新书陆续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作家 《国家至上》 陕西人民出版社 载人航天精神 版权输出 国家至上 白俄罗斯
原文传递
老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少数民族题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振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55-161,共7页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少数民族题材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在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比较少见的情况下,他对此倾注大量心血,奉献了以《国家至上》为代表的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他成功地参与了少数民族题材写作新范式的开启,将表现的重心从...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少数民族题材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在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比较少见的情况下,他对此倾注大量心血,奉献了以《国家至上》为代表的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他成功地参与了少数民族题材写作新范式的开启,将表现的重心从各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转移到其同一性,从阶级的对立转移到国家的认同,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少数民族题材 《国家至上》
下载PDF
战后初期抗战戏剧在台湾的演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亚湘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63,共14页
本文广泛运用台湾战后11份报纸材料及相关文献,以探讨此"彼时彼地"色彩至为明显的抗战戏剧,在台湾战后四年间被搬演的情形为何?对于中国文化与国语尚待学习熟悉,且战时经验迥然相异甚至对立的"此时此地"的台湾人而... 本文广泛运用台湾战后11份报纸材料及相关文献,以探讨此"彼时彼地"色彩至为明显的抗战戏剧,在台湾战后四年间被搬演的情形为何?对于中国文化与国语尚待学习熟悉,且战时经验迥然相异甚至对立的"此时此地"的台湾人而言,其接受度又为何?不同类型内容的抗战戏剧在台湾的接受度可有差异?在1949年底两岸隔绝后,在新的剧本荒年代里抗战戏剧可有新的面貌得到延续?其短暂且集中压缩式的演出又对台湾戏剧发展造成何种影响?以上皆为值得研究却又是长期为两岸学界所忽视的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厘清解决,将对台湾地区戏剧史、两岸戏剧交流史及中国话剧史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初期 台湾地区 抗战戏剧《野玫瑰》《国家至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