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事变后国人报纸的抗战舆论动员——以哈尔滨《国际协报》(1931年9月20日至12月23日)抗日救亡议题设置为例
1
作者 田孟龙 《新闻传播》 2023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协报》 议题设置 抗战舆论动员
下载PDF
抗战文学的先锋阵地——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翠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狭义的抗战文学一般指创作于1937-1945年间的反映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文学,但广义的抗战文学却应向前追溯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时起,对日作战已成为影响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时代内容,而报纸文艺副刊则成为抗战文学的... 狭义的抗战文学一般指创作于1937-1945年间的反映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文学,但广义的抗战文学却应向前追溯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时起,对日作战已成为影响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时代内容,而报纸文艺副刊则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土壤。"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比较有影响的私营进步报纸《国际协报》率先利用副刊,刊载大量抗日救亡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先锋阵地,从而在现代新闻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国际协报》副刊 抗战文学
下载PDF
地方媒体对江桥抗战军事报道真实性之考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丽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1期73-74,共2页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均争相报道,在媒体舆论界骤然掀起一场民族运动。本文以原始档案资料等对地方媒体关于江桥抗战军事报道的真实性予以考证,以弥补"正史"之不足。
关键词 江桥抗战 《滨江时报》 《国际协报》
下载PDF
哈尔滨左倾报刊对萧红创作的影响——以《大同报》两份文艺副刊为例
4
作者 朱燕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91,共8页
哈尔滨是萧红生命中一座重要的城市,1927年,17岁的萧红来到这里,进入"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学校"求学。这是一所校风严谨守旧的女校,却有着喜爱新文学、向学生大量推介新文学作家作品的国文老师,萧红也因此得到新文学启蒙... 哈尔滨是萧红生命中一座重要的城市,1927年,17岁的萧红来到这里,进入"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学校"求学。这是一所校风严谨守旧的女校,却有着喜爱新文学、向学生大量推介新文学作家作品的国文老师,萧红也因此得到新文学启蒙。另外,因未婚夫不告而别被困东兴顺旅店又被救出、得以与萧军结缘并共同在商市街生活的经历,不仅正式开启了萧红的文学创作之路,也成为萧红一生创作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副刊 《国际协报》 《大同报》 东北沦陷期 情爱小说 金剑啸 生存处境 梁山丁 伪满洲国 新文学作家 底层人民 哈尔滨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的原生媒介土壤探析
5
作者 王翠荣 孙峰 《新闻传播》 2020年第21期8-10,共3页
活跃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东北作家群是东北沦陷初期"北满作家群"转移到关内而迅速扬名的团体,这个团体的出现与著名私营报纸——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息息相关。后者因一贯的进步倾向使其成为左翼作家创作的核心阵地,从... 活跃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东北作家群是东北沦陷初期"北满作家群"转移到关内而迅速扬名的团体,这个团体的出现与著名私营报纸——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息息相关。后者因一贯的进步倾向使其成为左翼作家创作的核心阵地,从而为沦陷区的东北文坛带来一抹亮色,也为以萧红、萧军为代表的热血青年最终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东北沦陷初期 “北满作家群” 《国际协报》副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