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人》简述
1
作者 刘涛 《中国花卉盆景》 2003年第6期59-59,共1页
该作品题名曰《圣人》。作者充分利用根材行云流水般的天然纹理作发髯,如水的发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圣人的睿智、脱俗。用刀部位与自然纹理巧妙地衔接。整体造型上,人物直如参天古木,耸立于巅峰之上。
关键词 《圣人》 盆景 形态 特点 作品鉴赏
原文传递
如此拍卖未必佳——谈张广天的剧本《圣人孔子》
2
作者 姚晓雷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初听说张广天的《圣人孔子》,顾名思义,还以为这是一个历史剧。及至看了剧本,才发现这实际上是现代人对孔于价值进行思索的思想表白。更准确地说,是演绎一种现代人在这个价值失衡时代的自我精神探索。
关键词 《圣人孔子》 张广天 剧本 历史剧 意象 人物形象 演员 观众
下载PDF
圣人与魔鬼
3
作者 张纳新 《学语文(A版)》 2004年第7期93-93,共1页
曾经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于是他想到了修道院里的修士并得以如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夜成名,财源广进,那位修士也被酬以重金。
关键词 《圣人与魔鬼》 张纳新 杂文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把握自我——《圣人与魔鬼》赏读
4
作者 雷源轼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 2002年第9期4-4,共1页
关键词 《圣人与魔鬼》 人生哲理 构思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圣人之心,即你我之心
5
《市民》 2007年第3期1-1,共1页
据说有人为孔子设计好了标准像——然而,从2500多年历史来看,孔子的形象,从没有一统过!
关键词 《圣人之心 即你我之心》 杂文 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 孔子 形象
下载PDF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释读补论
6
作者 周琦玥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前辈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文章首先着眼于其自身的“舞蹈歌辞”属性,分析铎舞表演时的舞姿舞容、舞者所持乐器特征,逆推歌辞如何与伴奏音乐、舞蹈动作相互谐和,而后从汉字音韵与舞蹈动作节奏、伴舞...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前辈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文章首先着眼于其自身的“舞蹈歌辞”属性,分析铎舞表演时的舞姿舞容、舞者所持乐器特征,逆推歌辞如何与伴奏音乐、舞蹈动作相互谐和,而后从汉字音韵与舞蹈动作节奏、伴舞音乐节律的互通互鉴的角度讨论《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对既有研究做出补充。歌辞中出现的“邪”“乌”“吾”等“声辞”都出现在某一小句的尾部,恰好对应铎舞演出时“踏地低昂,手足相应”的动作。此阶段配乐节奏舒缓,伴乐而唱的歌辞则会拖长,释读时应将其与二合“声辞”前字所表示的相应“声辞”的辅音部分结合起来考虑。从铎舞表演时舞者所持乐器特征来看,振铎发出的声音刚健而清脆,而舞者振铎击节与刚猛浑雄的舞蹈动作共同作用更加深了节奏的脆断感,此时往往与汉语入声字产生关联,入声字后的“邪”“吾”“乌”很可能为单一“声辞”,需要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铎舞 《圣人制礼乐篇》 “声辞” 舞乐
原文传递
《宋书·乐志》铎舞歌诗二篇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云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52,共7页
《宋书.乐志》载有铎舞歌诗二篇,其中《圣人制礼乐篇》古来无解者。早年逯钦立、孙楷第曾破译过此篇,今从字形相同、字形相近、字音相近、字义相近几个方面来判别,可读出其未及破译的歌词;而据《宋书.乐志》,又可复原出《圣人制礼乐篇... 《宋书.乐志》载有铎舞歌诗二篇,其中《圣人制礼乐篇》古来无解者。早年逯钦立、孙楷第曾破译过此篇,今从字形相同、字形相近、字音相近、字义相近几个方面来判别,可读出其未及破译的歌词;而据《宋书.乐志》,又可复原出《圣人制礼乐篇》的乐诗和徒诗形态。汉有《圣人制礼乐篇》,曹魏当国,改易其词作《太和时》以当之,至晋立,则令傅玄改易《太和时》作《云门篇》以代之,因此《圣人制礼乐篇》与《云门篇》非如孙楷第所说是同一篇歌词。所谓铎舞,其最初可能为北方民间舞蹈,后为汉室所采,参以周《大武》改编而陈于殿庭,舞时振铎以为节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铎舞 《圣人制礼乐篇》 《云门篇》 《太和时》 表演形态
下载PDF
碎的意象·整体的美 音乐话剧《杜甫》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海清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作为当代戏剧的一名新起之秀,张广天凭借着《切·格瓦拉》和《圣人孔子》这两部别具一格的先锋戏剧,震动过中国话剧舞台。此次,他给上海观众带来了最新的戏剧作品《杜甫》。面对先锋戏剧越走越艰难的状况,这个戏如果仅仅表现“... 作为当代戏剧的一名新起之秀,张广天凭借着《切·格瓦拉》和《圣人孔子》这两部别具一格的先锋戏剧,震动过中国话剧舞台。此次,他给上海观众带来了最新的戏剧作品《杜甫》。面对先锋戏剧越走越艰难的状况,这个戏如果仅仅表现“没有人物,没有符号”,是不足以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品,那它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话剧舞台 意象 音乐 先锋戏剧 《圣人孔子》 戏剧作品 别具一格
下载PDF
秦观思想体系简论
9
作者 汤川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0-82,共3页
宋代的思想统治较为宽松,当时士人思想较为活跃,呈现争鸣之势。在三苏蜀学影响下,秦观信奉汉初的黄老思想,并构筑了具有很高思辩性的思想体系。他的理想就是作一个有道之士。
关键词 秦观 思想体系 宋代 黄老思想 三苏蜀学 老子 个人修养 哲学 《圣人继天测灵论》
下载PDF
被解放的维也纳和有待解放的我们
10
作者 刘鹏春 《剧影月报》 2005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维也纳 《圣人孔子》 解放 理想主义 话剧院 艺术节 三部曲 张广天 江苏省
下载PDF
从先锋戏剧看演员表演——《理想主义三部曲》感悟之一
11
作者 邱爽 《剧影月报》 2008年第3期61-61,共1页
2005年,‘先锋戏剧’音乐人、编剧、导演张广天在江苏人民艺术剧院的邀请下,创作了新型演出模式先锋戏剧——《理想主义三部曲》——《左岸》;《切·格瓦拉》;《圣人孔子》,我参加了创作及演出。
关键词 先锋戏剧 理想主义 三部曲 演员表演 感悟 《圣人孔子》 演出模式 音乐人
下载PDF
The Teachings of Christianity About Peace: Some Basic Principles
12
作者 Hector Scerr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8期527-530,共4页
Authentic peace is much more comprehensive and far-reaching than the absence of war. The Jewish concept of shalom and its concrete experience entail harmony with nature, with oneself, with others and with God. This ar... Authentic peace is much more comprehensive and far-reaching than the absence of war. The Jewish concept of shalom and its concrete experience entail harmony with nature, with oneself, with others and with God.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Hebrew scriptural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ity's teachings about peace, and then proceeds to give a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key references to the same theme in the New Testament. A number of key affirmations about peace and its various aspects were made during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1962-1965). These were followed by several official statements made by the Popes in their annual World Day of Peace Messages since 1968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peace offers a number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hich can be embraced by all men and women of good will, namely the creation of a purified mentality, as well as a sincere pedagogy of dialo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CE Jesus Christ Second Vatican Council World Day of Peace Message love DIALOGUE
下载PDF
The Journalist as "Audience" and "Worker": Result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Freelance Journalists of S^o Paulo
13
作者 Roseli Figaro Claiudia Nonato Rafael Grohman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2年第8期828-839,共12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freelance journalists from the city of Sao Paulo, involv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from the Recept...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freelance journalists from the city of Sao Paulo, involv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from the Reception Studies and Ergology. It i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whose developments have been u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and Work Research Group of Communications and Arts School--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The reception from the world of work shows how changes in the labor act concretely in daily life subjectively and how they manifest in the spher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research shows how, from the reception, the journalists reveal from which place they talk about the world, the society, and their own work. The reception is revealed as the moment par excellence "to talk about work". When talking about the other's work, the journalist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ir own work and reveal, in their discourse, values and dramas of real a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ion JOURNALIST work reception studies
下载PDF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Real Life and Literary World: An Analysi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4
作者 CHEN Lian-fe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10期802-805,共4页
Being distinguished from many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Hemingway is noted as an iron man and his powerful philosophy: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Among all his work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cons... Being distinguished from many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Hemingway is noted as an iron man and his powerful philosophy: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Among all his work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sterpiece of Hemingway's works and the one that best demonstrates this powerful philosoph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a short novel about an old Cuban fisherman Santiago and his battle with a great marlin. In his masterpiece, Hemingway portrays Santiago with every dominant and strong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the prototype of an iron man. This is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 which gives Ernest Hemingway great honor and makes him become one of the authors who define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the one that best represents American social life on the period Hemingway lived. In this short novel, a lot of facts are used. Most of the facts come from Hemingway's own experience. Reading up the masterpiece, it is evident that the story and the hero are the self-portray of the author himself. With the real life and the literary world perfectly combined, we read Hemingway's and we read through Hemingway and his inner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SYMBOLISM real life literary world
下载PDF
圣人之学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艾智 罗安宪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圣人与日中文化》 懦学思想 圣人观念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圣人
16
作者 纪伯伦 《中外文摘》 2015年第15期65-65,共1页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拜访过一位圣人。他住在山那边一个幽静的林子里。正当我们谈论美德的时候,一个土匪瘸着腿吃力地爬上山岭,走进树林,跪在圣人面前说:“啊,圣人,请你解脱我的罪过。我罪孽深重。”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圣人》
原文传递
《圣人孔子》是戏剧吗? 被引量:1
17
作者 列斌 《广东艺术》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几十个青年一同观看《圣人孔子》(以后简称为《圣人》)之后,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看懂了。只有个别人说“我看懂了一点,我看可能是这个意思……”。但他们中不少人又说:“好看”。没看懂,又说好看。这是戏剧表演在没有视听障碍情况下... 几十个青年一同观看《圣人孔子》(以后简称为《圣人》)之后,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看懂了。只有个别人说“我看懂了一点,我看可能是这个意思……”。但他们中不少人又说:“好看”。没看懂,又说好看。这是戏剧表演在没有视听障碍情况下极难发生的。为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孔子》 戏剧表演 演员 艺术形象
原文传递
浅析电影《圣人岛》中的圣愚人物形象
18
作者 梁嘉颖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圣愚是俄罗斯东正教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电影《圣人岛》中的主人翁阿纳托里正是典型的圣愚人物形象。通过分析该圣愚人物形象的四组矛盾特点,论文发现圣愚用外在肮脏突出内在纯洁,用固执蛮横的方式来实现乐于助人的目的,以疯癫隐藏智慧... 圣愚是俄罗斯东正教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电影《圣人岛》中的主人翁阿纳托里正是典型的圣愚人物形象。通过分析该圣愚人物形象的四组矛盾特点,论文发现圣愚用外在肮脏突出内在纯洁,用固执蛮横的方式来实现乐于助人的目的,以疯癫隐藏智慧,由于深重的罪孽和无比的虔诚使得他从罪人蜕变成了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愚形象 电影《圣人岛》 东正教 俄罗斯文化
原文传递
圣人吵架
19
作者 南风(编译) 《成功之路》 2011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有两个圣人住在一起,从未吵过架。因此,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来吧,我们象其他人那样吵一架吧。”另一个答道:“我不知道怎样开始吵架。”
关键词 《圣人吵架》 随笔 杂文 杂谈
原文传递
汉铙歌六首清人注疏考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树国 《乐府学》 2010年第1期82-106,共25页
对《汉铙歌十八曲》的研究应该是从清代开始的,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主要对汉铙歌六首即《巫山高》、《思悲翁》、《圣人出》、《上之回》、《远如期》、《上陵》的清人注疏进行考证。《巫山高》、《思悲翁》作于高祖时期,前者为刘邦... 对《汉铙歌十八曲》的研究应该是从清代开始的,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主要对汉铙歌六首即《巫山高》、《思悲翁》、《圣人出》、《上之回》、《远如期》、《上陵》的清人注疏进行考证。《巫山高》、《思悲翁》作于高祖时期,前者为刘邦被封为汉王、迁蜀时士卒思归之讴,后者为汉王刘邦彭城战败后的军中哀歌;《上之回》为汉武帝幸回中之乐歌;《圣人出》作于宣帝时,为册命皇太子仪式上的乐歌;《远如期》为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太乐食举乐歌;《上陵》为上陵食举乐歌。清人注疏对《铙歌十八曲》研究帮助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高》 《思悲翁》 《圣人出》 《上之回》 《远如期》 《上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