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伊犁》中的多元音景探究
1
作者 陈颖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在伊犁》记录了王蒙在伊犁十六年的日常生活,其中的自然声响与世俗之声都构成了作品里多元丰富的声音景观,且彼此之间互相交织,互相补充,文章试图通过追索王蒙对声音的应用场合与叙事,分析文本中的音景建构及其特点,再结合作者个人经... 《在伊犁》记录了王蒙在伊犁十六年的日常生活,其中的自然声响与世俗之声都构成了作品里多元丰富的声音景观,且彼此之间互相交织,互相补充,文章试图通过追索王蒙对声音的应用场合与叙事,分析文本中的音景建构及其特点,再结合作者个人经历,挖掘背后所蕴藏的个人独特经历与思绪,感受其传达的关于生死、历史之间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 声音景观
下载PDF
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声景记忆
2
作者 赵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4-119,146,共7页
《在伊犁》系列小说是王蒙“新疆叙事”中非常特殊的部分。《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创作既不像“戴着镣铐”书写的《那边风景》,也回避了自传里新疆记忆的几分残酷、荒谬。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写作试图通过放弃职业小说家的文学技巧,... 《在伊犁》系列小说是王蒙“新疆叙事”中非常特殊的部分。《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创作既不像“戴着镣铐”书写的《那边风景》,也回避了自传里新疆记忆的几分残酷、荒谬。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写作试图通过放弃职业小说家的文学技巧,力求只进行质朴的记录从而营造一种非小说的纪实感。或许正是因为它过于“朴素”,现有关于《在伊犁》的研究并不充分、深入,尤其是其中丰富的声景记忆更是少有提及。《在伊犁》中,人声、自然声和大众媒介之声是较为重要的三种声音类型。以这三类主要声音构成的声景不仅是作者塑造人物、营造环境、推进叙事的主要手段,也是声音政治发挥作用的具体场域,同时传达了孤独的人生况味以及热爱生活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 声景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来自西部边地的人生感悟与文学体验——重读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兼谈其中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书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王蒙以其深情的追忆,通过其抒写新疆题材的文本《在伊犁》系列小说,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与人文景观。同时,作家通过对独具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的人情、人事的文学体验,展示出其来自西部边地的人生体悟。
关键词 西部边地 人生感悟 文学体验 《在伊犁》系列小说 地域风格 民族色彩
下载PDF
试论《在伊犁》的外乡人形象
4
作者 时曙晖 曹晓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3-94,共2页
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所描写的外乡人老王,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外乡人形象。分析了老王从"清浅"到"深沉"、从浮躁到澹定的思想和情感升华过程。从北京发配到伊犁进行劳动改造的诗人老王,由于维吾尔劳动人民... 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所描写的外乡人老王,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外乡人形象。分析了老王从"清浅"到"深沉"、从浮躁到澹定的思想和情感升华过程。从北京发配到伊犁进行劳动改造的诗人老王,由于维吾尔劳动人民的朴实、达观和宽容,由于伊犁河谷神奇瑰丽的大自然,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伊犁》 外乡人形象 老王
下载PDF
被遗忘的文学世界——《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的比照
5
作者 时曙晖 《天中学刊》 2018年第6期102-106,共5页
《这边风景》与《在伊犁》分别从不同的向度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新疆伊犁生活的真实画卷。《这边风景》借助重大政治题材表达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层思索,干群关系和民族问题是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而《在伊犁》重在展现政治生活背景下伊... 《这边风景》与《在伊犁》分别从不同的向度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新疆伊犁生活的真实画卷。《这边风景》借助重大政治题材表达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层思索,干群关系和民族问题是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而《在伊犁》重在展现政治生活背景下伊犁各民族底层百姓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以及伊犁生活经历对作家人生观和艺术观转变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这边风景》 《在伊犁》 政治意识 创作主旨
下载PDF
论《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声音世界
6
作者 王晓霞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王蒙在《在伊犁》系列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复杂的声音世界。其中,人物言语声音的设置对于文本的整体建构有更重要的作用。王蒙利用人物言语声音营建了民间声音世界和暴政声音世界,不仅传达了他对伊犁的温情回忆以及返观苦难时的节制表述,... 王蒙在《在伊犁》系列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复杂的声音世界。其中,人物言语声音的设置对于文本的整体建构有更重要的作用。王蒙利用人物言语声音营建了民间声音世界和暴政声音世界,不仅传达了他对伊犁的温情回忆以及返观苦难时的节制表述,而且也折射出了他谅解的历史观和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 声音世界
下载PDF
文艺民俗学视野下王蒙的《在伊犁》解读
7
作者 董佳文 王敏(指导) 《新疆艺术(汉文)》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中,王蒙以新疆生活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新疆不同于内地省市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1963年王蒙离开北京来到新疆伊犁,曾在伊宁县下属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中,王蒙以新疆生活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新疆不同于内地省市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1963年王蒙离开北京来到新疆伊犁,曾在伊宁县下属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了六年有余,同新疆的各族同胞们一起劳动、生活,并且熟练掌握了维吾尔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维吾尔语和当地居民正常交流,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日渐熟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作家王蒙 《青春万岁》 《活动变人形》 人文风情 《在伊犁》 新疆伊犁 维吾尔语 生产生活方式
下载PDF
论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构筑的人物群像
8
作者 张奇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中构筑了农民群像和恋爱青年群像,主要采用二元对立、原生态的创作理念塑造人物,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人物性格的深度,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展现,也寄寓了自己在伊犁特殊的心路历程,获得了超然的智慧。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 农民群像 恋爱青年群像
下载PDF
王蒙系列小说《在伊犁》中的地域文化探析
9
作者 韩路娟 夏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年第9期124-126,共3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归来者”作家们带着各自的文学创作重现文坛,凭借炉火纯青的笔法,他们很快占据了中国文坛的一席之地。王蒙实属“归来者”一员,但是又不同于“归来者”作家们对苦难世界的书写,王蒙笔下所展示的文学世界是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归来者”作家们带着各自的文学创作重现文坛,凭借炉火纯青的笔法,他们很快占据了中国文坛的一席之地。王蒙实属“归来者”一员,但是又不同于“归来者”作家们对苦难世界的书写,王蒙笔下所展示的文学世界是一个远离社会的世外桃源,《在伊犁》这部系列小说,作者通过纪实性手法描述了记忆中的新疆风情。本文从地理文化构建、民俗文化色彩方面更加细致地探究《在伊犁》中的新疆地域文化色彩,并分析新疆书写对我国文学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系列小说 地域文化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王蒙风”与“鲁迅样”——谈王蒙系列小说《在伊犁》的“样式”
10
作者 张生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在当代作家中,王蒙虽然长短小说兼善,但他却以短篇小说著名,这不仅是因为他20世纪50年代即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得名,尤其是他在80年代复出后,更是以短篇小说而再著新声,从《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及其后的《坚硬... 在当代作家中,王蒙虽然长短小说兼善,但他却以短篇小说著名,这不仅是因为他20世纪50年代即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得名,尤其是他在80年代复出后,更是以短篇小说而再著新声,从《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及其后的《坚硬的稀粥》等,或以意识流的手法独领风骚,或以他早就擅长的政治讽喻独出机杼,因而受人瞩目。而他的短篇小说的确精彩纷呈,意气纵横,以其夫子自道,即所谓融"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于尺幅之内,其间,既有北京首都的风云变幻,更有西域边地的人间烟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小说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当代作家 《在伊犁》 政治讽喻 边地 《海的梦》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跨文体写作:论王蒙系列小说《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
11
作者 姚新勇 邓永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是新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而精湛的存在。文章将《在伊犁》视为一个整体,以“文学人类学”方法切入,紧扣其跨文体叙事特点,重点围绕“声音”“空间”“惯习”等叙事展开分析,揭示它民族志书写与... 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是新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而精湛的存在。文章将《在伊犁》视为一个整体,以“文学人类学”方法切入,紧扣其跨文体叙事特点,重点围绕“声音”“空间”“惯习”等叙事展开分析,揭示它民族志书写与文学虚构的双重文本性,以及它精湛的文学文本特质,并分析了《在伊犁》所具有的多重跨文化超越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伊犁》 文学 人类学 跨文体书写
原文传递
噤声时代的文学记忆——王蒙新作《这边风景》略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奉桥 李萌羽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3,共7页
王蒙与新疆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自70年代末从新疆“归来”后的王蒙创作了《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杂色》等一系列描写新疆伊犁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系列小说,更是构成了王蒙新疆小说特别是... 王蒙与新疆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自70年代末从新疆“归来”后的王蒙创作了《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杂色》等一系列描写新疆伊犁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系列小说,更是构成了王蒙新疆小说特别是“伊犁叙事”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风景 《在伊犁》 记忆 文学 系列小说 70年代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保持可贵的怀疑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安忆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此专栏内的五篇文章,都是根据“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的。前3篇的整理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温奉桥博士。5篇文稿皆未经发言者审阅。·编者·
关键词 王蒙 学术研讨会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在伊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