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老头》与《墙头记》——“父爱”悲剧寻绎 被引量:2
1
作者 吕英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墙头记》 《高老头》 资本主义 性格悲剧 资产阶级思想 蒲松龄 封建宗法观念 巴尔扎克 寻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下载PDF
聊斋俚曲《墙头记》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敦彦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墙头记》 聊斋俚曲 道德教育 孝敬父母 蒲松龄 养老问题 封建社会末期 老年人 银匠 社会教育意义
下载PDF
人物形象理解与塑造——《墙头记》剧中人张木匠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仲秋 《人文天下》 2018年第12期9-10,共2页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唱念做打舞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它不同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要求演员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合二为一,并自然地产生动作;也不同于克格兰的"表现派",让演员经过几次的体验排练后,演出时不再动感情,只能机械...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唱念做打舞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它不同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要求演员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合二为一,并自然地产生动作;也不同于克格兰的"表现派",让演员经过几次的体验排练后,演出时不再动感情,只能机械的重复;更不同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派",有意识对演员打岔,造成演员与观众的"间离",让观众只能冷静地去分析剧情而不动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记》 人物形象 不孝之子
下载PDF
观吕剧《墙头记》《姐妹易嫁》有感
4
作者 黄超群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4期67-67,共1页
2016年10月31日,由山东省吕剧院推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我校田家炳音乐厅举行,上演吕剧两部传统剧目:《墙头记》和《姊妹易嫁》。此次送戏进家门活动,机会实属难得。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下来认真地听戏,原本在我脑海里的原始印象... 2016年10月31日,由山东省吕剧院推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我校田家炳音乐厅举行,上演吕剧两部传统剧目:《墙头记》和《姊妹易嫁》。此次送戏进家门活动,机会实属难得。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下来认真地听戏,原本在我脑海里的原始印象就是戏曲很枯燥、乏味,但通过这次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价值观以及对于戏曲的认识。说起对于吕剧的了解,当之为惭愧,所掌握的相应知识少之甚少,但吕剧以它特有的魅力让我为之动容,看完后我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来充实自己的不解。所以,我将以吕剧的两场演出为启发,记录当时的感受及对于戏曲所引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吕剧 《墙头记》 《姐妹易嫁》
下载PDF
蒲松龄的《柳氏子》和《墙头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宝珠 李景云 《阴山学刊》 1994年第2期46-50,共5页
《聊斋志异》中有一组专讲因果报应,转世讨债、偿债的故事,其实这是一组反映子女教育这一课题的作品,是漫长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掩盖了这些作品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生活中,蒲松龄对子女教育十分注重和关心,是一位很实际的现实主义者... 《聊斋志异》中有一组专讲因果报应,转世讨债、偿债的故事,其实这是一组反映子女教育这一课题的作品,是漫长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掩盖了这些作品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生活中,蒲松龄对子女教育十分注重和关心,是一位很实际的现实主义者,我们应批判地继承蒲松龄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精神遗产,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柳氏子》 《墙头记》 子女教育
下载PDF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漫谈山东梆子《墙头记》
6
作者 姚艳华 屈衍仁 《剧影月报》 2020年第6期26-27,共2页
山东地方戏的故事一般都是有头有尾,实实在在,一看就明;结尾基本上都是好人有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大团圆;调子也大都以欢快、温馨、祥和见长,很少有讽刺、讽喻或幽默的东西在里面。唯有山东梆子《墙头记》是个例外,它是幽默的、... 山东地方戏的故事一般都是有头有尾,实实在在,一看就明;结尾基本上都是好人有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大团圆;调子也大都以欢快、温馨、祥和见长,很少有讽刺、讽喻或幽默的东西在里面。唯有山东梆子《墙头记》是个例外,它是幽默的、讽刺的,且幽默得深刻,揭示得心酸,讽刺得辛辣。笔者看过吕剧的《墙头记》;看过泰安山东梆子剧院演出的《墙头记》;看过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的山东梆子《墙头记》。每一次观看都有不同的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制片厂 山东梆子 人物刻画 《墙头记》 戏曲艺术片 吕剧 山东地方戏 大团圆
下载PDF
墙头记
7
作者 任哨兵 《戏剧丛刊》 2014年第4期29-47,共19页
序县衙公堂(日) 干瘦的县令昏昏欲睡地坐在公案前…… 差役们无精打采地拄着刑杖,看着堂前热闹…… 肥胖的张大怪夫妻与文绉绉的张二怪夫妻在堂前相互指责…… 张大怪:"张二怪,恁两口子也忒不孝顺了!"跳起身来,伸手将张二怪的... 序县衙公堂(日) 干瘦的县令昏昏欲睡地坐在公案前…… 差役们无精打采地拄着刑杖,看着堂前热闹…… 肥胖的张大怪夫妻与文绉绉的张二怪夫妻在堂前相互指责…… 张大怪:"张二怪,恁两口子也忒不孝顺了!"跳起身来,伸手将张二怪的公子巾打掉,抬腿又踢了他一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 剧本 戏剧作品 《墙头记》
下载PDF
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绍克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21-27,共7页
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董绍克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集》)共收《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等14曲,全用方言俗语写成,约50万字,收入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下册。汉语史的资料之所以是宝贵的,是... 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董绍克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集》)共收《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等14曲,全用方言俗语写成,约50万字,收入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下册。汉语史的资料之所以是宝贵的,是因为它的数量太少;方言史的资料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 现代汉语语法 语言学价值 《墙头记》 《金瓶梅词话》 《中原音韵》 近代汉语语法 称谓词 十三辙 “俩”
下载PDF
蒲氏碑阴俚曲十四种顺序考 被引量:5
9
作者 盛伟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39-55,共17页
蒲氏碑阴俚曲十四种顺序考盛伟蒲氏《墓表》碑阴“通俗俚曲十四种”顺序为:《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各一册;《禳妒咒》... 蒲氏碑阴俚曲十四种顺序考盛伟蒲氏《墓表》碑阴“通俗俚曲十四种”顺序为:《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各一册;《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增补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瑟乐》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聊斋俚曲集 写作时间 《墙头记》 《水浒传》 《禳妒咒》 《金瓶梅》 《三国演义》
下载PDF
聊斋俚曲通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玉琛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126-147,共16页
聊斋俚曲通论陈玉琛(编者按:此系《山东省志·蒲松龄志》中的“聊斋俚曲”部分的书稿,共分创作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三节。经作者同意,兹刊布前两节,以飨读者。)第一节创作情况聊斋俚曲(以下简称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 聊斋俚曲通论陈玉琛(编者按:此系《山东省志·蒲松龄志》中的“聊斋俚曲”部分的书稿,共分创作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三节。经作者同意,兹刊布前两节,以飨读者。)第一节创作情况聊斋俚曲(以下简称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俚曲 《禳妒咒》 《聊斋志异》 科举制度 蒲松龄研究 知识分子 封建礼教 《墙头记》 社会矛盾
下载PDF
聊斋俚曲及其改编戏曲之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富聪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聊斋俚曲及其改编戏曲之作王富聪蒲松龄的俚曲有十五种。十四种收入《蒲松龄集》,一种收入《聊斋佚文辑注》(删节较多)及《蒲松龄研究》(删节较少)。这些俚曲是蒲松龄以白话和土语与流行于当地的俗曲结合而创作的。其中七种俚曲是... 聊斋俚曲及其改编戏曲之作王富聪蒲松龄的俚曲有十五种。十四种收入《蒲松龄集》,一种收入《聊斋佚文辑注》(删节较多)及《蒲松龄研究》(删节较少)。这些俚曲是蒲松龄以白话和土语与流行于当地的俗曲结合而创作的。其中七种俚曲是由《聊斋志异》改编而成的。它们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记》 聊斋俚曲 说唱文学 蒲松龄 银匠 戏曲情节 戏曲文学 小说 因果关系 山东梆子
下载PDF
《聊斋俚曲》的创作及其成就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天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5-34,共10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蒲松龄是为数极少的既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又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文赋以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而且也给我们留下来璀璨的通俗文学巨著《聊斋... 在中国文学史上,蒲松龄是为数极少的既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又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文赋以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而且也给我们留下来璀璨的通俗文学巨著《聊斋俚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俚曲》 《聊斋志异》 那科 顾青霞 《墙头记》 怕老婆 行述 语言 穷汉
下载PDF
聊斋俚曲中民间谚语、歌谣、故事辑录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玢玲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148-179,共16页
聊斋俚曲中民间谚语、歌谣、故事辑录汪玢玲辑这里摘录的是聊斋俚曲中来自民间语言、文艺的部分资料(其中有二例分别引自《农桑经》和《聊斋志异》)。当然这部分作品除谚语外,已不是民间文学原始形态,如四季歌、五更调、俚曲等大多... 聊斋俚曲中民间谚语、歌谣、故事辑录汪玢玲辑这里摘录的是聊斋俚曲中来自民间语言、文艺的部分资料(其中有二例分别引自《农桑经》和《聊斋志异》)。当然这部分作品除谚语外,已不是民间文学原始形态,如四季歌、五更调、俚曲等大多是蒲松龄根据民间曲牌在民间歌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民间谚语 《禳妒咒》 五更调 叠断桥 《墙头记》 民间文学 败柳残花 银纽丝 西江月
下载PDF
聊斋俚曲通论(续)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玉琛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1期111-117,121,共8页
(六)对偶、巧体及排比句1.对偶是俚曲唱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许多曲牌中,凡是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地方,都有用对偶的可能。它的作用是形成语句的整齐美,深化曲词的意境。它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它要求句型... (六)对偶、巧体及排比句1.对偶是俚曲唱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许多曲牌中,凡是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地方,都有用对偶的可能。它的作用是形成语句的整齐美,深化曲词的意境。它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它要求句型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由于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墙头记》 鼎足对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故事情节 线结构 蒲松龄 对偶形式 对比手法
下载PDF
论聊斋“俚曲”的幽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祥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4期28-38,共11页
论聊斋“俚曲”的幽默李永祥幽默,是蒲松龄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聊斋志异》诚然是一部寄托“孤愤”之书,论者已多有评述,然而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者的“孤愤”是以幽默的形式表现的。青林黑塞,谈鬼说狐,作者以幽默的精... 论聊斋“俚曲”的幽默李永祥幽默,是蒲松龄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聊斋志异》诚然是一部寄托“孤愤”之书,论者已多有评述,然而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者的“孤愤”是以幽默的形式表现的。青林黑塞,谈鬼说狐,作者以幽默的精神,去观照社会、窥视人生、寄托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聊斋俚曲 《墙头记》 幽默特色 《禳妒咒》 “孤愤” 契诃夫 人物语言 喜剧性
下载PDF
论舞台剧聊斋戏的改编 被引量:4
16
作者 巩武威 《蒲松龄研究》 199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论舞台剧聊斋戏的改编巩武威聊斋戏就其内容来讲是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篇章改编的戏剧作品。目前主要改编的形式有两类:一是影视作品,一是舞台戏剧作品。本文主要探讨以舞台剧样式出现的聊斋戏。聊斋戏还有一个重要的剧目来源,... 论舞台剧聊斋戏的改编巩武威聊斋戏就其内容来讲是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篇章改编的戏剧作品。目前主要改编的形式有两类:一是影视作品,一是舞台戏剧作品。本文主要探讨以舞台剧样式出现的聊斋戏。聊斋戏还有一个重要的剧目来源,是蒲松龄编撰的聊斋俚曲,如《墙头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戏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墙头记》 《聊斋俚曲》 舞台剧 艺术特色 系列剧 《聊斋》 表现手法
下载PDF
稀有剧种嗨子戏 被引量:3
17
作者 阎淮英 《江淮文史》 199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稀有剧种 《墙头记》 地方特色 豫西南地区 艺术特色 唱腔 一届三中全会 艺术风格 1963年 物资交流会
下载PDF
聊斋俚曲的谐趣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龙涧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聊斋俚曲的谐趣丁龙涧《聊斋志异》中有《狐谐》一篇,描写一狐诙谐无比,才智出众。“狐谐甚,每一语,即颠倒宾客,滑稽者不能屈也。”读者也不免捧腹大笑。由此,我想到了《聊斋俚曲》的谐趣。《聊斋俚曲》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典喜剧... 聊斋俚曲的谐趣丁龙涧《聊斋志异》中有《狐谐》一篇,描写一狐诙谐无比,才智出众。“狐谐甚,每一语,即颠倒宾客,滑稽者不能屈也。”读者也不免捧腹大笑。由此,我想到了《聊斋俚曲》的谐趣。《聊斋俚曲》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典喜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十四部俚曲几乎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蒲松龄 《禳妒咒》 《墙头记》 歇后语 《聊斋志异》 寓教于趣 科举制度 《闲情偶寄》 科诨
下载PDF
秦腔唱段常见字误一百例
19
作者 姚昌民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5-39,共5页
业余爱好与职业习惯的幸运结合,使自己养成了一种积重难返的“怪癖”——看戏时总喜欢把字幕多瞧几眼,听戏时对唱词的读音格外留意。怎奈记忆力与年龄成反比例增长,过目千行,铭于脑际者廖廖。于是便借助秃笔随时记下唱段中的只言片语,... 业余爱好与职业习惯的幸运结合,使自己养成了一种积重难返的“怪癖”——看戏时总喜欢把字幕多瞧几眼,听戏时对唱词的读音格外留意。怎奈记忆力与年龄成反比例增长,过目千行,铭于脑际者廖廖。于是便借助秃笔随时记下唱段中的只言片语,原本想作为工作中的借鉴并引以自勉,谁知久而久之竟涂鸦七、八个厚厚的本子,闲时翻来,自然感触良多。新时期以来,演唱秦腔在西北城乡已蔚然成风。广播、电视、音带、像带等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使秦腔继报刊图书之后,又获得了一批快捷而形象的传播手段,从而明显地增强了剧种的时代感,扩大了秦腔的渗透力和波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秦腔 “迂” “字正腔圆” 《墙头记》 致误原因 白蛇传 新时期 陕西关中 “复”
下载PDF
聊斋俚曲通论(续)
20
作者 陈玉琛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三)情节提炼上的艺术匠心艺术上的故事情节是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提炼。俚曲故事有的来自现实生活,有的取材于《聊斋志异》,诸如儿子不孝、婆媳不和、恶棍霸道、贪官肆虐等,却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即便是取材于传说故事,也都是... (三)情节提炼上的艺术匠心艺术上的故事情节是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提炼。俚曲故事有的来自现实生活,有的取材于《聊斋志异》,诸如儿子不孝、婆媳不和、恶棍霸道、贪官肆虐等,却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即便是取材于传说故事,也都是依照人间生活为基础再加以想象夸张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琴瑟乐》 《墙头记》 《聊斋志异》 诸宫调 喜剧风格 蒲松龄研究 《禳妒咒》 艺术匠心 反转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