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恤由之丧”与《士丧礼》的写定
1
作者 孙思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礼记·杂记》“恤由之丧”一段文字,对于推溯《士丧礼》暨《仪礼》成书至关重要。自唐林宝以来,多将“恤由”解为人名,不可信据。实则“恤”即“恤礼”之“恤”,“由”即“仲由”之“由”。仲由(子路)死于卫国内乱,鲁哀公忧恤其丧... 《礼记·杂记》“恤由之丧”一段文字,对于推溯《士丧礼》暨《仪礼》成书至关重要。自唐林宝以来,多将“恤由”解为人名,不可信据。实则“恤”即“恤礼”之“恤”,“由”即“仲由”之“由”。仲由(子路)死于卫国内乱,鲁哀公忧恤其丧亡,遂遣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子路身份为士,故孺悲衔命所学为士丧礼。子路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冬,先于孔子之卒三数月,而从孺悲学成复命到撰次成书,尚需较长一段时间,故“《士丧礼》于是乎书”,显系书于孔子去世以后。孔子既殁,七十子之徒渐次凋零,孔门后学忧惧礼典坠失,遂效孺悲之举,渐次写于竹帛。中经战国纷乱、嬴秦焚书,《仪礼》至汉仅传十七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路 孺悲 《士丧礼》
下载PDF
体育舞蹈团体舞《士》的创作价值分析
2
作者 汤玉琦 《尚舞》 2024年第3期78-80,共3页
2019年第94届“黑池舞蹈节”标准舞团体舞中,中国代表队凭借团体舞《士》捧获了冠军奖杯。《士》以中国古代的钟声、战鼓声等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我国古代战争的博奔与统一。“行军之道,士气为先”是体育舞蹈团体舞作品《士》的中心... 2019年第94届“黑池舞蹈节”标准舞团体舞中,中国代表队凭借团体舞《士》捧获了冠军奖杯。《士》以中国古代的钟声、战鼓声等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我国古代战争的博奔与统一。“行军之道,士气为先”是体育舞蹈团体舞作品《士》的中心思想。文章以体育舞蹈团体舞《士》的创作价值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访谈法等,从作品背景、作品创编分析中梳理兵家文化、兵家阵法在创作立意和调度中的运用,以厘清作品的社会价值及功能价值。通过对《士》这一作品的解读与创作价值分析,使更多的体育舞蹈创编者和学者聚焦于体育舞蹈团体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兵家元素等的融合创作,推动中国体育舞蹈团体舞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团体舞 《士》 创作价值 作品分析
原文传递
从核心元素到整体构建:以《士》为载体,探讨第一性原理在国标舞团体舞创作中的实践与反思
3
作者 靳德昭 《尚舞》 2024年第8期54-56,共3页
文章旨在探索用第一性原理分析国标舞团体舞作品的可行性,追溯国标舞团体舞作品《士》的“原起点”,并分析国标舞作品《士》的构建过程,以期为舞者和编创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看待和创作国标舞的团体舞作品,从而突破传统的边界。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士》 国标舞
原文传递
《吕氏春秋》“上农四篇”归入《士容论》新解——以士、农关系为切入点
4
作者 吕芳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基于作者书写意图的考量,以“士”“农”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可以推知《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收录于《士容论》一栏并非随意为之。《士容》《务大》两篇所赞扬的士人群体是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建功立业者,而农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基于作者书写意图的考量,以“士”“农”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可以推知《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收录于《士容论》一栏并非随意为之。《士容》《务大》两篇所赞扬的士人群体是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建功立业者,而农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是治理国家所不可或缺的;“上农四篇”中所记载的农业科学知识的真正实践主体恰是士人而非农民;由《吕氏春秋》所收录的士人故事及其言论可见,农耕既是士人出仕前的生存基础,又是其固守己志、安身立命的方式;广纳士人和发展农业是秦国得以崛起的两大要素。上述四点可以解释《吕氏春秋》一书作者将“上农四篇”归入《士容论》一栏的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士而不农”“农中无士”观念的突破,隐含着对“士”“农”两阶层应一视同仁,并使之相互辅助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上农四篇” 《士容论》 农关系
下载PDF
董仲舒《士不遇赋》的易学思想——以本体诠释学的认知模式探析
5
作者 罗惠龄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众所皆知的一代儒学宗师董仲舒,其议人事、论天道、释《春秋》,无不以《周易》哲理作为具象思维的准绳,晚年所作的《士不遇赋》体现身逢盛世却怀才不遇的落寞超脱。今以成中英先生提出的“本体诠释学”中的观、感、思、悟、通五种认知模... 众所皆知的一代儒学宗师董仲舒,其议人事、论天道、释《春秋》,无不以《周易》哲理作为具象思维的准绳,晚年所作的《士不遇赋》体现身逢盛世却怀才不遇的落寞超脱。今以成中英先生提出的“本体诠释学”中的观、感、思、悟、通五种认知模式,指向一个本体真实的经验表现。在选择、转化、包含、反对及补偿中,相应于复杂多变的现象世界里,以其认知模式作为《士不遇赋》的历史考察,调适并梳理出董仲舒时运不济的变化处境。最终,借由本体意义的价值发挥、完整自觉的认知整合,心灵多样的转折轨迹,从而理解《士不遇赋》在易学生生不息之动态境界的思想表现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士不遇赋》 《周易》 成中英 本体诠释学
下载PDF
《尚书·多士》为两篇文章之误合问题探论
6
作者 唐旭东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8-122,137,共6页
《尚书·多士》一向被古今学者视为一篇文献,但文中地点之矛盾说明《尚书·多士》实际上是创作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篇文献,亦即两篇文章之误合。自开头“王若曰:‘尔殷遗多士’”至“时惟天命”为周天子周公旦于他在位二... 《尚书·多士》一向被古今学者视为一篇文献,但文中地点之矛盾说明《尚书·多士》实际上是创作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篇文献,亦即两篇文章之误合。自开头“王若曰:‘尔殷遗多士’”至“时惟天命”为周天子周公旦于他在位二年东征打败殷商叛军后,在大邑商对追随武庚叛乱失败被俘殷商贵族也是殷商官员之诰辞。自“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至文末为周天子周公旦于他在位五年三月开工营建洛邑时,在洛邑对迁到洛邑并臣服于周的“殷多士”所作诰辞。认识到这一问题,所有关于作诰对象、作诰地点甚至作诰时间的疑惑皆可涣然冰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多士》 误合 创作时间 创作地点
下载PDF
辽朝“进士”称谓考辨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礼部贡院 乡贡进 前进 殿试进
下载PDF
“珠英学士”诗歌活动考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聂永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珠英学士”因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修撰而得名。在近四年中,“珠英学士”于修书之余,“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唱和赋诗、研讨诗艺的大好机会,从而形成初唐后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宫廷诗人群体。作为一部当代诗选,《珠英... “珠英学士”因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修撰而得名。在近四年中,“珠英学士”于修书之余,“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唱和赋诗、研讨诗艺的大好机会,从而形成初唐后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宫廷诗人群体。作为一部当代诗选,《珠英学士集》是研究初唐宫廷诗坛状况与诗风流变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珠英学士”诗歌活动和《珠英学士集》的考察,会使我们对诗歌声律化进程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英学 《珠英学集》 声律化 诗风流变
下载PDF
试论章士钊《中等国文典》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李 日 郭春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7,共6页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他唯一的语言学专著《中等国文典》是汉语语法史上的名篇。章士钊较早地认识到了汉语语言学研究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他迎合了这一趋势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简要论述了《中等国文典》的特色和它...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他唯一的语言学专著《中等国文典》是汉语语法史上的名篇。章士钊较早地认识到了汉语语言学研究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他迎合了这一趋势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简要论述了《中等国文典》的特色和它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 汉语语法史 汉语语言学 专著 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
下载PDF
孔孟“士”说同异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国保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儒家的"自我认同",在先秦是藉"士"说来表达的。孔孟都以"固穷而守义"来揭示"士"的本质特征,并强调"士"欲保持与体现其本质,当志于道,以践"仁"为己任;但孟子的"士&qu... 儒家的"自我认同",在先秦是藉"士"说来表达的。孔孟都以"固穷而守义"来揭示"士"的本质特征,并强调"士"欲保持与体现其本质,当志于道,以践"仁"为己任;但孟子的"士"说,在对"士"之自我认同之主体意识、"士"之身份特征与社会地位、"士"之存在价值以及"士"之使命等的论述上,都可谓丰富与超越了孔子"士"说,成为原始儒家"自我认同"说的代表性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仁义 自我认同
下载PDF
金文“塍”字辨析——兼说西周春秋“土”、“士”两字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国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关于金文"塍"字的构形,学界说法不一。通过排比字形材料可发现,早期金文中"士"与"土"区别明显,"塍"字无疑从"士"作,系"媵"字异构之一,与"塍"是不同的两个字。
关键词 金文
下载PDF
圣经的庄严叙事解析——以《士师记》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佩璇 《圣经文学研究》 2013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文学、宗教的元典,其情感色彩与庄严、崇高紧密相关,这种情感弥漫于圣经全部文本中,感染着历代读者。本文回顾了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情感理论,探讨了情感在维系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交流,达成美学修辞效果过程中所扮演的积...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文学、宗教的元典,其情感色彩与庄严、崇高紧密相关,这种情感弥漫于圣经全部文本中,感染着历代读者。本文回顾了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情感理论,探讨了情感在维系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交流,达成美学修辞效果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文艺作品的情感通常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态得以诠释,本文以《士师记》为例,从叙事背景、叙事主角和叙事情节三方面分析圣经庄严叙事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庄严叙事 圣经 《士师记》
下载PDF
从“王”到“士”:中国古代身体规训的转折——《论语》和《道德经》的知识系谱学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小涛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0-72,共3页
老子《道德经》通过修身、养德、惜民实现了对"王"身体的规训,而孔子则通过礼和仁实现了对"士"身体的规训。从老子王之身体规训到孔子士之身体规训,体现了随着时代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身体... 老子《道德经》通过修身、养德、惜民实现了对"王"身体的规训,而孔子则通过礼和仁实现了对"士"身体的规训。从老子王之身体规训到孔子士之身体规训,体现了随着时代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身体规训的变化,在身体发展史上,产生了契应于中古"道-学-政"传统的重大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规训
下载PDF
从《仪礼·士昏礼》与《礼记·昏义》中看传统妇女地位的双重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高发 《沧桑》 2007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在固有典籍中,《仪礼》与《礼记》对士昏礼、昏义详尽的记述与诠解,不仅代表古人对婚姻的观点,更彰显了男女在婚配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婚礼进行之初的"六礼"等仪式及其相关思想背景,对传统妇女角色赋予某种程度的尊重,彰显了... 在固有典籍中,《仪礼》与《礼记》对士昏礼、昏义详尽的记述与诠解,不仅代表古人对婚姻的观点,更彰显了男女在婚配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婚礼进行之初的"六礼"等仪式及其相关思想背景,对传统妇女角色赋予某种程度的尊重,彰显了妇女角色的重要,但妇女的依顺与从属角色,却又强化了男尊女卑的地位,凸显了传统妇女身份的卑下。《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正是传统妇女地位的双重性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昏礼》 《昏义》 妇女地位
下载PDF
从十万卷楼抄本《章学诚全集·士习》看《文史通义·感遇》的文本写定
15
作者 李成晴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标注有目无文的《士习》一篇,其实并未逸失。《士习》篇最早由周作人从十万卷楼抄本《实斋全集》中发现,并刊布在《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1943年第2卷第5期的开卷第一篇。由于时值日本侵华,且《馆刊... 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标注有目无文的《士习》一篇,其实并未逸失。《士习》篇最早由周作人从十万卷楼抄本《实斋全集》中发现,并刊布在《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1943年第2卷第5期的开卷第一篇。由于时值日本侵华,且《馆刊》流通不广,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十万卷楼抄本《实斋全集》今藏国家图书馆,经查阅,《士习》篇确实保存在第5册之中。《士习》并非如周作人跋语所说是《文史通义》内篇《知难》的初稿,而是《感遇》篇的初稿。通过《感遇》与《士习》16则歧异文句的文本比勘,可微观考察章学诚对著述删润写定的不同形式,并进而体察章氏学术思想与行止心境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习》 《感遇》 《文史通义》 章学诚 周作人 初稿
下载PD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 into China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6
作者 FEI Jie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1期35-56,共22页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While not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it was affi...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While not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it was affirm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public by a few Chinese scholars,including Feng Yingjing,Cheng Bai'er,Zhang Huang,Xiong Mingyu,Xiong Renlin,You Yi,Zhou Yuqi,Jie Xuan,Wang Honghan,and Ye Zipei.Most of them communicated closely with the Jesuit missionaries,and several even helped the missionaries compose the maps.The concept was updated progressively by Matteo Ricci,Giulio Aleni,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Francesco Sambiasi,and Ferdinand Verbiest.Chinese scholars copied the missionaries'relevant maps and textual introductions without much modification.However,the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advancements in the idea,and many of them circulated outdated knowledge.It was not until the middle-and late-nineteenth century that Chinese scholars reexamined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hypothetical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llanica Continent hypothetical Jesuit missionary Matteo Ricci world map
下载PDF
元代徽州进士考述
17
作者 张金铣 汪翔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论文考订元代徽州进士姓名,并对《光绪安徽通志》及《新安名族志》等文献中相关进士身份进行辨析,指出其错讹。
关键词 元代 徽州
下载PDF
试解《士师记》中的“雅亿与西西拉之谜”
18
作者 侯林梅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87-299,共13页
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士师记》中"雅亿与西西拉之谜"的研究和解读,将《士师记》第4章与第5章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继而以圣经文本为依据,采用文本细读法并借鉴精神分析法来解开上述谜团——希百是以色列人的间谍,雅... 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士师记》中"雅亿与西西拉之谜"的研究和解读,将《士师记》第4章与第5章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继而以圣经文本为依据,采用文本细读法并借鉴精神分析法来解开上述谜团——希百是以色列人的间谍,雅亿通过性诱惑成功地杀死西西拉,他们都是以底波拉为首的以色列人所制定作战计谋的主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师记》 雅亿与西西拉之谜 间谍 执行者
下载PDF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的个性特色
19
作者 赵荣蔚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关键词 黄丕烈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个性特色
下载PDF
《士婚礼》婿亲迎拜何人考
20
作者 李海超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士婚礼》中,婿到女方家后要行再拜稽首之礼,对于婿所拜的对象,有人认为是新妇,有人认为是新妇之父母,有人认为是新妇的祖先。历代礼家对此争论不休,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致的答案。经考证,婿所拜为新妇之父母的观点与《士婚礼》实行... 在《士婚礼》中,婿到女方家后要行再拜稽首之礼,对于婿所拜的对象,有人认为是新妇,有人认为是新妇之父母,有人认为是新妇的祖先。历代礼家对此争论不休,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致的答案。经考证,婿所拜为新妇之父母的观点与《士婚礼》实行的时代最接近,与《仪礼》经文有很大的契合性,并与婚礼的礼仪情境相符合,因此是三种观点中最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婚礼》 婚礼 婿 迎拜 新妇 礼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