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孢蘑菇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1
作者 孟庆国 朱巍巍 +4 位作者 邓春海 王艳华 徐冲 李宏漫 李赞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双孢蘑菇的病害一直是困扰生产者的突出问题。双孢蘑菇病害主要分为竞争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双孢蘑菇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要点,为双孢蘑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病害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2
作者 陈德局 陈梅春 +2 位作者 蓝江林 王阶平 张海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类单元(OTU)总数999个,包含10个门、26个纲、56个目、126个科、240个属和403个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属(12.72%~42.63%)、unclassified_f__Sordariaceae(0.12%~31.63%)、念球菌属(1.30%~17.32%)、曲霉属(2.57%~8.98%)、青霉属(2.88%~9.76%)和丝壳属(0.89%~4.18%)等属真菌占主导地位。发酵过程中,嗜热链球菌属、念球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等属丰度在发酵的早、中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下降;嗜热链球菌属和青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于发酵中期达到高峰。氨气排放与堆体温度为发酵终点关键指标,冗余分析真菌群落与氨气排放和堆体温度的相关性表明,嗜热链球菌属、青霉属和念球菌属丰度与发酵温度和氨气排放呈正相关,其丰度越高,二次发酵周期短且发酵质量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二次发酵 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TM的蘑菇生长状态时空预测算法
3
作者 杨淑珍 黄杰 苑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密集蘑菇簇会严重影响蘑菇质量和自动采摘成功率。为避免形成超密集蘑菇簇,提出一种蘑菇生长状态时空预测算法,对蘑菇生长状态进行预测以指导提前疏蕾。该算法采用编码器-预测器框架,将历史序列图像转换为3D张量序列作为模型的输入;编... 密集蘑菇簇会严重影响蘑菇质量和自动采摘成功率。为避免形成超密集蘑菇簇,提出一种蘑菇生长状态时空预测算法,对蘑菇生长状态进行预测以指导提前疏蕾。该算法采用编码器-预测器框架,将历史序列图像转换为3D张量序列作为模型的输入;编码器网络中将卷积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网络融合实现对蘑菇生长的时空相关性特征的提取;在预测网络中加入扩散模型以解决预测图像的模糊问题;此外,在损失函数中增加了蘑菇面积差异损失函数来进一步减小预测蘑菇与实际蘑菇的形状和位置偏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峰值信噪比可达35.611 dB、多层级结构相似性为0.927、蘑菇预测准确性高达0.93,有效提高了蘑菇生长状态图像预测质量和精度,为食用菌生长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生长状态预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扩散模型 面积差异损失函数
下载PDF
关于蘑菇中毒诊疗的一些思考
4
作者 李娅 郑粉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7期564-567,共4页
毒蘑菇种类繁多,毒素复杂且未知,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药,且毒蘑菇种属不断更新,剧毒蘑菇中毒后病死率高,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针对蘑菇中毒诊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以期减少蘑菇中毒发生率,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蘑菇 蘑菇中毒 诊疗 毒素 心肌损伤 降钙素原 分型 防治系统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
5
作者 张蕾 王华东 孟德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贮藏前(0d)和刚破膜开伞(6d)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 目的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贮藏前(0d)和刚破膜开伞(6d)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双孢蘑菇采后破膜开伞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通过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贮藏0 d和6 d的两组双孢蘑菇样品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808个,包括285个上调蛋白和523个下调蛋白。与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发现,筛选到的差异蛋白仅有38个被注释,且注释蛋白主要与精氨酸代谢、核酸代谢、糖代谢和氧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开伞相关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质膜细胞结构中,参与氰基氨基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糖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等途径。结论差异蛋白涉及的信号途径和代谢过程,特别是精氨酸代谢过程,在双孢蘑菇采后开伞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开伞 差异蛋白 精氨酸代谢 贮藏
下载PDF
2020—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王炎炎 刘晗 +2 位作者 刘雅婧 夏惠 邢亚东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目的 分析淮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0—2023年淮安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系统”监测到的毒蘑菇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20—2023年食源... 目的 分析淮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0—2023年淮安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系统”监测到的毒蘑菇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20—202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年,淮安市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0起,发病人数47人,其中2023年毒蘑菇中毒事件数(6/10)、发病人数(41.17%)占比最高,2022年毒蘑菇中毒事件住院人数及重症人数占比最高(3/3),毒蘑菇中毒的住院率(36.2%)和重症发生率(12.8%)明显高于其他食源性疾病(12.0%、0.2%)。事件主要集中在6—9月,高发地区为农村和城郊,事件发生场所均为家庭,病人主要以50~<70岁人群为主(63.8%)。中毒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和肝肾功能损伤,不同类型毒蘑菇潜伏期、症状、病程不同。结论 毒蘑菇中毒严重威胁淮安市居民健康的食品安全,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的建设,及时对毒蘑菇中毒风险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中毒 流行病学 淮安市
下载PDF
外源硒添加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营养品质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7
作者 郭斌 胡梅 +2 位作者 张爱琴 王青 张珪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2个处理的双孢蘑菇硒含量高于栽培料添加硒处理,表现出显著的富集效果。栽培料添加硒处理和覆土添加硒处理下双孢蘑菇硒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稳定性较好。栽培料中添加硒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尤其在第二潮能获得更高产量。外源硒添加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双孢蘑菇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其子实体营养品质。综上,栽培料中添加硒可提高生产中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改善其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产量 营养品质 重金属富集
下载PDF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8
作者 陈德局 陈梅春 +2 位作者 蓝江林 王阶平 张海峰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60-270,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细菌结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基质中共有细菌物种OTU数目1128个,包含26个门、66个... 【目的】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细菌结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基质中共有细菌物种OTU数目1128个,包含26个门、66个纲、164个目、257个科、454个属和687个种。细菌种群结构在发酵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发酵初始优势细菌属为尿素芽胞杆菌属、芽胞杆菌属、赖氨酸芽胞杆菌属、拉梅尔芽胞杆菌属及库特氏菌属,发酵末期优势细菌属则为norank_f__Limnochordaceae、氢孢菌属、嗜热双孢菌属和盐孢菌属。发酵中期和发酵末期细菌组成结构相似,与发酵前期呈显著差异。冗余分析显示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球形杆菌属和特吕珀菌属与氨气浓度呈正相关,球形杆菌属、热多孢菌属和norank_f_Steroidobacteraceae与发酵温度呈正相关,而库特氏菌属与发酵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基质经过二次发酵可有效降低了有害细菌的丰度,释放氨气浓度可作为二次发酵终点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二次发酵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脱色工艺
9
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罗影 +6 位作者 贾培松 郝敬喆 贾文捷 朱琦 梁志豪 蔺思茹 赵振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7-1534,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及多糖脱色工艺,为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纯化及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巴尔喀什...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及多糖脱色工艺,为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纯化及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得率的影响;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和H_(2)O_(2)含量为影响因子,以多糖脱色率为研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工艺,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15.6%。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用量25%、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45 min、pH值3,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0.4%;双氧水最佳脱色工艺为H_(2)O_(2)含量1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 h、pH值9,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6.23%。【结论】利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粗多糖工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H_(2)O_(2)脱色法和活性炭脱色法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脱色效果受不同工艺条件的影响差异较大,H_(2)O_(2)脱色率比活性炭脱色率高,是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喀什蘑菇 多糖提取 活性炭脱色 双氧水(H_(2)O_(2))脱色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中一种4R型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刘翔 赵紫璇 +5 位作者 赵月盈 赵诗睿 贾子怡 姜含越 袁帅 孟德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MYB转录因子的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209 bp,翻译40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5.95 kDa,等电点9.17,是一种不存在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属于4R型MYB转录因子,与白环蘑(Leucoagaricus)中的4RMYB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显示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为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转录因子位于细胞核中;此外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生物抗逆应答、激素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保守结构域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浆中6种蘑菇毒素
11
作者 李启 徐峻卿 +1 位作者 钱佳清 纪律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8-12,共5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浆中异绒白乳菇醛、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含量。方法 取血浆样本,以1∶3的比例加入乙腈,旋涡混匀1min后,以10 000转/min、4℃离心3min。...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浆中异绒白乳菇醛、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含量。方法 取血浆样本,以1∶3的比例加入乙腈,旋涡混匀1min后,以10 000转/min、4℃离心3min。吸取上清液,以0.03%氨水和乙腈进行超高效液相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检测。结果 一次进样4min即可实现血浆中异绒白乳菇醛、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检测。血浆中6种蘑菇毒素的线性范围为40~500μg/L,检出限分别为10.0μg/L、10.0μg/L、10.0μg/L、6.0μg/L、6.0μg/L和6.0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为0.60%~1.90%(n=11),回收率为90.8%~127.0%。结论 本方法可实现血浆中包括异绒白乳菇醛在内的6种蘑菇毒素的快速同时测定,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中毒患者的蘑菇毒素快速确证提供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毒素 快速测定 血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警惕!误食毒蘑菇危害大
12
作者 阳毅 邹文婷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0期166-166,共1页
蘑菇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种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在这看似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蘑菇中毒。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误食有毒蘑菇而遭受痛苦,甚至失去生命。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蘑菇中毒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防范。
关键词 蘑菇中毒 蘑菇 误食 有效防范 危害
下载PDF
不同添加量的双孢蘑菇粉对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鹏伟 刘娅妮 +7 位作者 李然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沈汪洋 王展 陈俊豪 史德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ABP添加量为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对比对照组均有所降低;而当ABP添加量高于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会随AB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BP添加量为0.0%和1.5%的酸奶表现为具有较多空隙的酪蛋白纤维状网络结构,并且随着ABP添加量的增加,纤维网络中的空隙逐渐被ABP颗粒所填充,形成致密连续的空间结构,使酸奶的硬度、粘稠度和稳定性得到增强。综合分析可知,当ABP的添加量为1.5%~3.0%时,可使酸奶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和质构特性。本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风味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双孢蘑菇 流变学 质构
下载PDF
青海黄蘑菇色素提取及相关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迪 党斌 +2 位作者 杨希娟 解晓霞 尕松成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mL^(-1),提取率为90.93%。黄蘑菇色素粗提物对光比较敏感,避光条件下更稳定,耐高温和耐还原性较差,但其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和耐氧化性;Zn^(2+)的添加增大了黄蘑菇色素的吸光度,Al^(3+)浓度超过0.25%时,色素吸光度下降;葡萄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苯甲酸钠和蔗糖的浓度超过1%时,色素吸光度增加,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色素粗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率含量(IC_(50))分别为2.30、0.01和1.00 mg·mL^(-1),对Fe^(3+)有一定还原能力。DPPH IC_(50)值和ABTS 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正相关,羟自由基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黄蘑菇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色素 响应面 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低压静电场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耀宗 刘丰怡 +3 位作者 齐元之 吴依琳 金钦阳 王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环境下不同电场强度的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双孢蘑菇分为不同电压(100、200、300 V)的LVEF处理组和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并于温度为4℃的环境下贮...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环境下不同电场强度的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双孢蘑菇分为不同电压(100、200、300 V)的LVEF处理组和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并于温度为4℃的环境下贮藏8 d。结果LVEF处理能抑制质量损失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减缓软化速度,提高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延缓双孢蘑菇褐变。电压为200 V与300 V的LVEF处理保鲜效果较好,但300 V的LVEF处理抑制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酶活性弱于200 V的LVEF处理。贮藏8 d后,与对照组相比,200 V的LVEF处理的双孢蘑菇L值增加了4.2%,BI值减少了23.1%,质量损失率减少了37.4%,硬度增加了10.4%。结论LVEF处理能有效延缓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变化,且电压为200 V的LVEF处理双孢蘑菇保鲜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低压静电场 电场强度 贮藏品质
下载PDF
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现状分析
16
作者 夏晓倩 李江冉 +6 位作者 梁承月 吴凯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赵兴玲 张无敌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60-64,69,共6页
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研究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农田环境,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为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和营养来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对以莜麦秸秆、玉米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五节芒、胡麻秸秆、烟... 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研究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农田环境,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为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和营养来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对以莜麦秸秆、玉米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五节芒、胡麻秸秆、烟秸秆等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运用方案进行了归纳,通过比较报道的产量数据提供了适宜的秸秆培养料配方。混合秸秆为主料时,稻草和麦秸混合最优。对于玉米、麦田、烟草、棉花的主产区,建议秸秆就地利用栽培双孢蘑菇。同时,通过对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构想,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秸秆 配方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申K6’性状的影响
17
作者 肖婷婷 张津京 +5 位作者 张宇辰 陈辉 隽加香 钱武兵 王倩 黄建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探讨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申K6’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配制培养料A(54%麦秸秆、41.5%鸡粪、4.5%石膏)和B(52%麦秸秆、22%鸡粪、20%稻秸秆、6%石膏),分别测定一次、二次和三次发酵料的pH、含水量、氮含量... 为探讨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申K6’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配制培养料A(54%麦秸秆、41.5%鸡粪、4.5%石膏)和B(52%麦秸秆、22%鸡粪、20%稻秸秆、6%石膏),分别测定一次、二次和三次发酵料的pH、含水量、氮含量、灰分含量、碳氮比、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以及子实体的单菇重、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产量、表面亮度、褐变指数、总颜色变化和硬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同一发酵阶段,培养料B的含水量和灰分含量均低于A,且B的一次发酵料和三次发酵料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同一发酵阶段,培养料B的纤维素含量高于A,其中B的三次发酵料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培养料B的一次发酵料半纤维素含量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子实体菌盖直径、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比值和表面亮度均高于A,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菌柄长度和总颜色变化均低于A,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子实体总产量为33.62 kg·m^(-2),高于A的28.10 kg·m^(-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稻、麦秸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态、色泽和抗褐变能力均优于仅用麦秸秆栽培的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三次发酵料 稻秸秆 麦秸秆
下载PDF
青海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增温作用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曹铭 王文颖 +4 位作者 徐进 周华坤 刘艳方 德却拉姆 杨玉青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17,共6页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蘑菇圈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蘑菇圈子实体进行拍照,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检验蘑菇圈真菌生长对土壤温度和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蘑菇圈圈上土壤温度变化与圈内、圈外有明显差异,在当日23时后至次日凌晨5时,蘑菇圈上土壤温度高于圈外与圈内0.3℃~1.6℃,红外影像显示蘑菇圈真菌子实体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4℃。蘑菇圈圈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圈内圈外(P<0.05)。蘑菇圈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圈内和圈外。因此马勃蘑菇圈真菌的生长增加了土壤环境温度、提高土壤酶活,通过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了蘑菇圈上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高寒草甸 土壤增温 土壤酶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林海潞 胡兴成 +4 位作者 李帆 江玉姬 林明佑 陈艺晖 陈炳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20,共9页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无菌水处理的对照(CK)相比,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维持较低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贮藏10 d,SAEW组的褐变度为33.18,CK组则高达54.16,CK组为SAEW组的1.63倍。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物质流失少。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还能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类黄酮含量,维持菇体的抗氧化能力,避免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过度积累;贮藏10 d,SAEW组双孢蘑菇的CAT活性、T-SOD活性、AsA含量、GSH含量、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组的1.30、1.07、1.07、1.05、1.20倍,H_(2)O_(2)、O^(-)_(2)浓度分别较CK组下降了1.18、0.01μmol·g^(-1)。【结论】SAEW可延缓双孢蘑菇品质劣变,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双孢蘑菇 贮藏品质 抗氧化
下载PDF
蘑菇:四季皆宜的真菌
20
作者 BUSWELL John A 张树庭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0,共20页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包括向全球80多亿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日益频繁的像新冠感染(COVID-19)这样的的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变暖和污染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地球环境恶化。而应用蘑菇生物学可部分解决这些挑战。蘑菇生...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包括向全球80多亿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日益频繁的像新冠感染(COVID-19)这样的的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变暖和污染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地球环境恶化。而应用蘑菇生物学可部分解决这些挑战。蘑菇生物学是真菌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蘑菇真菌,由三个分支组成:蘑菇科学,描述与蘑菇栽培相关的活动;蘑菇生物技术,侧重于使用蘑菇和蘑菇衍生产品增进健康和福祉,预防和治疗疾病;蘑菇生物修复,涉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特性。蘑菇既可以在大型工业规模的生产设施中培养,也可以在资本密集型操作不合适的情况下培养。在后一种情况下,作为“家庭手工业”的蘑菇生产可以丰富当地人口的饮食,特别是在蛋白质缺乏的地区,解决可耕地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可作为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额外收入。蘑菇栽培过程中的持续技术改进和创新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商业规模上扩大人工/半人工栽培的物种数量。蘑菇和蘑菇衍生产品(蘑菇营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抗肿瘤、抗癌、抗氧化、保肝、抗糖尿病、抗微生物、降低胆固醇、保护基因,以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最广泛的蘑菇药理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特别是β-葡聚糖)、多糖-蛋白复合物、三萜、凝集素和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蘑菇在农业也可用于天然生物控制剂、食品产业中的调味化合物和化妆品中的特性成分(药妆)。蘑菇转化栽培基质中木质素成分的生化系统也可用于降解污染我们环境的各种顽固的合成化合物(如合成染料、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杀虫剂和弹药)。在自然和人为管理的生态系统中,菌根菌对恢复和增强森林健康和多样性起着核心作用。菌根的共生通常在最极端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如在贫瘠的土壤、干旱或金属污染环境中。据报道,树木根部菌根真菌可保护树根免受几种根部病原真菌带来的有害影响。除了生态重要性外,黑块菌(黑松露)和松茸等菌根物种因其烹饪特性而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科学 蘑菇生物技术 蘑菇生物修复 菌根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