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3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的改样”--论杜甫的寓身认知与《夜归》诗的风格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宁 《杜甫研究学刊》 2022年第2期1-18,共18页
杜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但不局限于此,如“狂态”的诗风。莫道才认为“狂”的美学反映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潇洒豪放的诗人,一个清狂的诗人”。吴怀东指出杜甫之狂是出于自身乃至时代的文化自信。本文利用认知诗学来研究杜甫... 杜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但不局限于此,如“狂态”的诗风。莫道才认为“狂”的美学反映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潇洒豪放的诗人,一个清狂的诗人”。吴怀东指出杜甫之狂是出于自身乃至时代的文化自信。本文利用认知诗学来研究杜甫的另一种狂态,即被卢世[ 氵隺]称为“狂的改样”,从而阐释杜甫神乎其技的身体书写,他对野生虎的认识和与之相生的一种特殊的,与“沉郁顿挫”大不相同的虎虎生威的“狂态”诗歌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归》 认知诗学 寓身认知 杜甫与野生虎
下载PDF
灵活的笔法 深沉的控诉——严杰人散文《夜归》解读
2
作者 黄泽佩 《阅读与写作》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1939年10月至11月间,在桂林中学尚未读完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功课的严杰人(1922—1946),以优异成绩考取《广西日报》外勤记者之际,在华南的侵华日军分成两路,一路从广东西进,一路从雷州半岛和防城港一带北犯,“向南宁直扑”,“
关键词 笔法 严杰人 散文 《夜归》 评论
下载PDF
《夜与雾》中影像真实的建构
3
作者 段雪燕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167-169,共3页
自格里尔逊对“纪录片”下定义以来,围绕纪录片真实与虚构的讨论层出不穷,经历了格里尔逊时代的虚构期、60年代直接电影的非虚构期以及90年代新纪录电影的再虚构期。但阿伦·雷乃拍摄于1955年的纪录片《夜与雾》,显然很难用纪录、... 自格里尔逊对“纪录片”下定义以来,围绕纪录片真实与虚构的讨论层出不穷,经历了格里尔逊时代的虚构期、60年代直接电影的非虚构期以及90年代新纪录电影的再虚构期。但阿伦·雷乃拍摄于1955年的纪录片《夜与雾》,显然很难用纪录、虚构或者再虚构来分析其影像真实的建构手法。这部纪录片开启了阿伦·雷乃的“记忆”主题,并未采用传统的纪录手段,而是使用大量的长镜头、蒙太奇、旁白等电影化语言。本文通过分析其影像语言,从纪录片本体论的角度探讨雷乃如何建构属于自己的影像真实,并简要梳理了纪录片本体论中的纪录与虚构的问题,认为除了纪录和虚构的方式,纪录片还可以用电影语言建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与雾》 影像真实 蒙太奇 旁白
下载PDF
自辖域逃逸的地图——陈映真《夜行货车》的德勒兹式解读
4
作者 丁浔予 黎玲钰 郑亮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在德勒兹与迦塔利的哲学视域下,《夜行货车》中詹弈宏与小玲逃离华盛顿大楼的选择与返归“南方故乡”的行动绝不是作家“浪漫的想象”,而是一份自辖域逃逸的地图,“夜行货车”本身就是逃逸线运作的象征。这种逃逸是陈映真给予的对抗跨... 在德勒兹与迦塔利的哲学视域下,《夜行货车》中詹弈宏与小玲逃离华盛顿大楼的选择与返归“南方故乡”的行动绝不是作家“浪漫的想象”,而是一份自辖域逃逸的地图,“夜行货车”本身就是逃逸线运作的象征。这种逃逸是陈映真给予的对抗跨国资本主义及其可怕的商品化力量、拒绝“家畜化”命运的战斗的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陈映真 《夜行货车》 逃逸线
下载PDF
三幅宋代《夜合花图》的画面营造方法对比研究
5
作者 董世君 《书画世界》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宋代花鸟小品中,同一题材有多幅作品流传至今者并不多见。有三幅作品存世的《夜合花图》,对于我们研究宋代画家在审美认知、技法偏好和格物理念等各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同一题材创作中所呈现出的个性风格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本... 宋代花鸟小品中,同一题材有多幅作品流传至今者并不多见。有三幅作品存世的《夜合花图》,对于我们研究宋代画家在审美认知、技法偏好和格物理念等各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同一题材创作中所呈现出的个性风格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基于教学研究的立场,对三幅作品的画面营造差异进行了客观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花鸟 《夜合花图》 画面营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时空意识、美学建构及教育价值:对李商隐《夜雨寄北》审美价值的再探讨
6
作者 王妍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言浅意深,跌宕有致。在这首诗歌的审美价值中,时间的回环跳跃和空间的往复对照等时空意识体现着诗人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之情;意境、情境的朦胧美以及隐喻性等美学建构彰显着丰富...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言浅意深,跌宕有致。在这首诗歌的审美价值中,时间的回环跳跃和空间的往复对照等时空意识体现着诗人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之情;意境、情境的朦胧美以及隐喻性等美学建构彰显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正是诗歌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才更具有教育价值。从这三个层面对《夜雨寄北》进行再探讨,有助于感知诗蕴、悟诗意、传诗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寄北》 时空意识 美学建构 教育价值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央媒的角色转变与叙事策略革新——以央视新闻《夜读》栏目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欣欣 《视听》 202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随着我国媒介环境的变革与发展,央媒的角色不断被塑造,话语表达模式不断被调整。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与挑战。随着后情感社会的到来,央媒从内容呈现、叙事策略等方面促进转型及其形象的再构建。央视新闻《夜读》栏目体... 随着我国媒介环境的变革与发展,央媒的角色不断被塑造,话语表达模式不断被调整。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与挑战。随着后情感社会的到来,央媒从内容呈现、叙事策略等方面促进转型及其形象的再构建。央视新闻《夜读》栏目体现了央媒在媒体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革新性尝试,其从选题设置、文辞呈现、内容表达、受众互动等方面着重塑造了“人格化”的媒体形象,情感传播亦成为央媒在新的媒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媒 央视新闻 《夜读》 情感传播 媒体转型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变异与嬗变:莎士比亚悲剧中国化改编初探——以《哈姆雷特》与《夜宴》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超洋 《戏剧之家》 2023年第5期47-49,共3页
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叙事性史诗是西方悲剧的基础,《哈姆雷特》作为四大悲剧之一,历经数十次影视化改编,而《夜宴》更是莎剧中国化改编毁誉参半的典型。本文将在比较文学的变异理论范畴下,从角色设置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 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叙事性史诗是西方悲剧的基础,《哈姆雷特》作为四大悲剧之一,历经数十次影视化改编,而《夜宴》更是莎剧中国化改编毁誉参半的典型。本文将在比较文学的变异理论范畴下,从角色设置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窥探莎剧东方化、影视化、大众化改编带来的审美观念嬗变,探索莎剧中国化改编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剧 哈姆雷特 IP改编 《夜宴》
下载PDF
从凝视理论视域解读《夜行列车》中的身份建构和权力控制
9
作者 黄一峰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5211-5215,共5页
近年来,凝视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英国当代小说家马丁•艾米斯的《夜行列车》这部作品中,凝视元素贯穿始终。首先,小说主人公迈克•胡礼汉在看到好友詹妮弗•洛克韦尔的尸体被解剖时,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发生了微妙的变... 近年来,凝视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英国当代小说家马丁•艾米斯的《夜行列车》这部作品中,凝视元素贯穿始终。首先,小说主人公迈克•胡礼汉在看到好友詹妮弗•洛克韦尔的尸体被解剖时,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突然产生了被男性关注的期望。紧接着,迈克作为巡警的凝视被其他女性误解,却在男性眼中展示出权威;当她身份转变为便衣暗探时,又需要灵活地隐藏自己的目光,其不同身份下的观看和被观看经历揭示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最后,在审讯室这一情境中,监视者的凝视对被监视者产生影响,被女性警探迈克凝视的男性嫌疑人特瑞德感到不适,需要克服心理障碍来应对凝视,这体现了凝视与权力控制之间的关系。本论文通过分析上述情境中呈现的凝视元素,依次探讨了凝视对自我认同、身份建构和权力控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体自由意志和社会性别观念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行列车》 马丁•艾米斯 凝视理论 身份 权力
下载PDF
浅析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的演唱技巧
10
作者 李丹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4期41-43,共3页
本文以歌剧《魔笛》中第二幕第八场《夜后的咏叹调》一曲为主要研究对象。歌剧《魔笛》是奥地利著名古典主义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创作的。本曲出自他最杰出的几部歌剧之一《魔笛》,这部歌剧也是他在生命的最后... 本文以歌剧《魔笛》中第二幕第八场《夜后的咏叹调》一曲为主要研究对象。歌剧《魔笛》是奥地利著名古典主义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创作的。本曲出自他最杰出的几部歌剧之一《魔笛》,这部歌剧也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的。《夜后的咏叹调》又名《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由于这首作品对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和对夜后形象的演绎效果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这首曲子又被人称为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笔者从演唱技巧与气息训练、音乐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对《夜后的咏叹调》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演唱者在演唱时气息的流动性及诠释刻画人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魔笛》 《夜后的咏叹调》 演唱技巧 气息训练
下载PDF
阿拉伯女性作家对《一千零一夜》的再书写——以《伊玛目之死》为例
11
作者 胡杨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3期19-21,共3页
《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是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瑰宝,深受大众喜爱,而中世纪的阿拉伯精英阶层往往漠视这些故事,认为它们粗俗不堪。直到18世纪初,《夜》的法译本问世,随后风靡欧洲,继而引起了阿拉伯本土学者的重视。尤其是到了20世... 《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是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瑰宝,深受大众喜爱,而中世纪的阿拉伯精英阶层往往漠视这些故事,认为它们粗俗不堪。直到18世纪初,《夜》的法译本问世,随后风靡欧洲,继而引起了阿拉伯本土学者的重视。尤其是到了20世纪初,被殖民的阿拉伯国家纷纷寻求独立和构建民族身份,文学家在主张民主和革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夜》等民族文化遗产,思索《夜》中框架故事的象征性和美学性,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将中世纪的故事元素与新的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借此针砭时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 民族文化遗产 《一千零一 社会历史语境 精英阶层 民族身份 故事元素 伊玛目
下载PDF
拉威尔《夜之幽灵》的音乐形象与结构特征探究
12
作者 马晓雨 《黄河之声》 2023年第7期62-65,共4页
钢琴作品《夜之幽灵》是拉威尔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采用了印象主义手法,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音乐形式,结合了20世纪新的创作特征,成了一个结合诗意和技巧的杰作。因其高难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 钢琴作品《夜之幽灵》是拉威尔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采用了印象主义手法,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音乐形式,结合了20世纪新的创作特征,成了一个结合诗意和技巧的杰作。因其高难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作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尔 《夜之幽灵》 音乐形象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夜雨寄北》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分析
13
作者 汪琳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2期32-34,共3页
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选择文本细读法进行解析,有助于学生提升古诗词文本理解能力。《夜雨寄北》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在文本细读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和细读方式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感受整首诗的意境,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夜雨寄北》 文本细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男性、女性、第三性——论《夜林》中超前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7
14
作者 申富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6,共5页
朱娜.巴恩斯的代表作《夜林》对西方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它不仅对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文化加以嘲谑,而且令后人对被激进女性主义广为接受的本质论观点产生质疑;它不仅无意中表现了后世的女... 朱娜.巴恩斯的代表作《夜林》对西方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它不仅对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文化加以嘲谑,而且令后人对被激进女性主义广为接受的本质论观点产生质疑;它不仅无意中表现了后世的女性主义试图建立独立于男性文化样板之外的女性文化梦想的不可能性,还使后世的读者意识到激进女性主义者试图颠倒男女地位的荒谬性,并且激发他们对性别批评者的关于消除性别差异的倡议和第三性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林》 女性主义 性别批评 第三性
下载PDF
繁华落尽,如梦无痕——《夜宴》音乐解读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列 许哲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共1页
《夜宴》讲述了一场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历史中衍生出的宫闱政变。它的音乐,也更多地倾向落寞和凄凉。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失望中更加绝望。这些音符仿佛跨千年而来,尽情地诠释着这场古老的悲剧。
关键词 《夜宴》 音乐 表现力
下载PDF
电影《夜宴》片尾音乐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颖 孟泳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张靓颖演唱的《我用所有报答爱》是由著名旅美作曲家谭盾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创作的片尾曲,它是该片中惟一具有现代感和通俗性的歌曲。它以复调音乐的方式发展成宏大的交响乐章,和声伴唱与宽广的背景音乐极具渲染力;它的编配与... 张靓颖演唱的《我用所有报答爱》是由著名旅美作曲家谭盾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创作的片尾曲,它是该片中惟一具有现代感和通俗性的歌曲。它以复调音乐的方式发展成宏大的交响乐章,和声伴唱与宽广的背景音乐极具渲染力;它的编配与行进方式高起直落,再转调回旋,带来层层推进的澎湃激情。本文从声乐旋律、器乐伴奏及歌曲主题方面入手,深入透析谭盾富有新意的创作风格和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夜宴》 片尾音乐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狮子王》、《王的男人》、《夜宴》对《哈姆莱特》的改写——以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改写为中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大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德的哈姆莱特阐释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俄狄浦斯情结 《狮子王》 《王的男人》 《夜宴》
下载PDF
浅议《夜宴》中的电影音乐——《越人歌》的运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凌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155,共1页
电影音乐是专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一般音乐缺少的视觉信号,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音乐是《夜宴》中的最大亮点,朗朗的钢琴加上不断变奏的《越人歌》的旋律,成为影片的重要主题,增加了电... 电影音乐是专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一般音乐缺少的视觉信号,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音乐是《夜宴》中的最大亮点,朗朗的钢琴加上不断变奏的《越人歌》的旋律,成为影片的重要主题,增加了电影剧情的表现,强烈烘托场景氛围,温文古雅,却动人心魄,令人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宴》 《越人歌》 电影音乐
下载PDF
《夜与日》中空间、行动与自我的追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洪灵 王秀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评论界一向认为伍尔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夜与日》传统写作特征明显,但它已然蕴含了伍尔夫后期实验性创作的一些特征。她在小说中对时空的掌控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关注,对现代社会的生存之思。本文探究小说中人物在... 评论界一向认为伍尔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夜与日》传统写作特征明显,但它已然蕴含了伍尔夫后期实验性创作的一些特征。她在小说中对时空的掌控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关注,对现代社会的生存之思。本文探究小说中人物在家宅、窗、街道等三类物质空间中对自我的感知,以及他们通过与空间相对应的幻想、凝视、漫步这三种动作而获得的对身份与生存的再认识,从而探讨伍尔夫如何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自我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与日》 空间 行动 自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