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革命知识分子的“快乐”与“温情”:何其芳《夜歌》的听觉叙事 |
韩镇宇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一部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心灵文献——重读初版《夜歌》(1945) |
赵思运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3
|
双重嬗变中《夜歌》集的思想和艺术——朴素清新的现实主义和依然浓厚的个人抒情 |
何休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4
|
从《预言》到《夜歌》:梦中道路上的艰难跋涉——论何其芳诗歌风格的成因及其演变 |
张守海
|
《克山师专学报》
|
2003 |
0 |
|
5
|
从梦幻之曲到为时代而歌——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的诗风嬗变 |
吴静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6
|
纯真的不断成长的诗魂——何其芳的《预言》与《夜歌》论评 |
杜秀华
|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7
|
读《夜歌》 |
乌且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8
|
从《夜歌》看丁铃创编艺术 |
史春明
|
《当代音乐》
|
2019 |
0 |
|
9
|
“快乐的说教者”——何其芳《夜歌》与革命者的道德生活 |
马贵
|
《现代中文学刊》
|
2024 |
|
|
10
|
“新的抒情”:何其芳《夜歌》中的“心境”与“工作” |
姜涛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1
|
何其芳诗集《夜歌》版本比较 |
曹亚男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何其芳的“怕”与“爱”:从他的文学起步到《夜歌》 |
范雪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作品修改与“何其芳现象”再思考——以《夜歌》的修改为考察中心 |
向阿红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23 |
0 |
|
14
|
《夜歌》教学设计 |
杨清
|
《儿童音乐》
|
2017 |
0 |
|
15
|
何其芳“文生”版《夜歌》的出版月份 |
龚明德
|
《出版史料》
|
2010 |
0 |
|
16
|
孤独者的精神吟唱——论何其芳诗歌抒情风格的转变 |
任南南
|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7
|
壮族反战乱长歌《嘹歌·唱离乱》 |
黄绍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8
|
从“独语”到“对谈”——论何其芳1940年代的诗歌转向 |
谢文娟
|
《孝感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9
|
像蝙蝠一样穿过夜及夜的黑——徐则臣夜系列小说解读 |
张英芳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2 |
0 |
|
20
|
命运·追求·时代──对何其芳现象的一种认识 |
雷家仲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