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以《辛亥革命中的嘉兴人》为例
1
作者 林佳 《传媒评论》 2024年第7期67-69,共3页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主题,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现场拍摄,再现历史情景,探寻历史真相的影视作品,通过影像的力量,将过去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1]。对于历史文献题材,要首先保证其真实性,涉及内容都要...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主题,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现场拍摄,再现历史情景,探寻历史真相的影视作品,通过影像的力量,将过去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1]。对于历史文献题材,要首先保证其真实性,涉及内容都要求经过严谨的文史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纪录片 历史真相 影视作品 现场拍摄 辛亥革命 再现历史 真实性
下载PDF
新左派、辩士与文献剧:山姆·格林的“现场纪录片”创作研究
2
作者 赵谦 张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现场纪录片”是美国导演山姆·格林所创的一种纪录电影——现场演出形式。这种形式糅合了辩士传统、TED演讲的形态与文献剧的某些形式,并以作者强烈的观点输出,达到向观众传递作者态度、议论的目的。在形式上,作者尤其突出了其杂... “现场纪录片”是美国导演山姆·格林所创的一种纪录电影——现场演出形式。这种形式糅合了辩士传统、TED演讲的形态与文献剧的某些形式,并以作者强烈的观点输出,达到向观众传递作者态度、议论的目的。在形式上,作者尤其突出了其杂糅特性和即兴感、现场感,成为无法被其他媒介转载的形式,因而具有了鲜明的特点,在宣讲式纪实影像、带领观看式影像广泛存在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左派 辩士 文献 现场纪录片
下载PDF
“既有影像”的作者探索——以叶斯菲里·舒布的文献纪录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1-95,共5页
叶斯菲里·舒布是苏联建国初期乃至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先行者。她采用既有的影像资料,利用蒙太奇技巧,创作出具有国家意识、通俗晓畅、富有历史真实和情感效果的一系列文献纪录片。舒布对于文献纪录片如何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尊重历... 叶斯菲里·舒布是苏联建国初期乃至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先行者。她采用既有的影像资料,利用蒙太奇技巧,创作出具有国家意识、通俗晓畅、富有历史真实和情感效果的一系列文献纪录片。舒布对于文献纪录片如何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尊重历史素材以及保持创作者与素材的理性距离,对于早期文献纪录片“作者”意识的萌芽,特别是个人话语如何纳入国家话语,舒布都做了具有先锋性的“作者”探索。由于文献纪录片经常被定位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媒介,它的创作从脚本、题材、主题、叙事到影像都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性。舒布的实践表明,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包含国家声音和个人声音的双重话语,其中更加重要的是国家话语的表达。舒布的“作者”探索对于我国文献纪录片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影像 作者探索 叶斯菲里·舒布 文献纪录片
下载PDF
重大主题的鲜活表达——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文献纪录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桂玲 陈瑞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37,共2页
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的重要指示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省安阳市档案馆、河南省林州市档案馆主动服务大局,在国家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卫视推出文献纪录片《档案里的中国... 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的重要指示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省安阳市档案馆、河南省林州市档案馆主动服务大局,在国家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卫视推出文献纪录片《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生动诠释了“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档案馆 北京卫视 国家档案局 文献纪录片 重大主题 红旗渠 河南省林州市 河南省安阳市
下载PDF
浅谈渝派纪录片《大后方》影视创作:导演徐蓓的传承与再塑
5
作者 李思雨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文章探讨了大型抗战历史文献纪录片《大后方》对于渝派纪录片的传承与创新,该纪录片在播放之后让短暂沉寂的渝派纪录片又恢复了生机。该片在遵循本土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新时期的多种影视创新手法,不仅延续了渝派纪录片的独特气质,还实... 文章探讨了大型抗战历史文献纪录片《大后方》对于渝派纪录片的传承与创新,该纪录片在播放之后让短暂沉寂的渝派纪录片又恢复了生机。该片在遵循本土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新时期的多种影视创新手法,不仅延续了渝派纪录片的独特气质,还实现了对本土纪录片形式的拓展与内容的丰富。同时,《大后方》的制作成为徐蓓导演纪录片创作转型的契机,此后她更多聚焦于历史文献题材,为渝派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文章分析了徐蓓导演《大后方》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了其对渝派纪录片创作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后方》 渝派 历史文献纪录片 导演创作
下载PDF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三峡》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映
6
作者 王锐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第7期70-74,共5页
一切伟大的创举和奇迹,都源于梦想;一切辉煌的成就和事业,都源于执著。6月24日,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三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映。《中国三峡》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推出的28部重点献礼影片... 一切伟大的创举和奇迹,都源于梦想;一切辉煌的成就和事业,都源于执著。6月24日,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三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映。《中国三峡》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推出的28部重点献礼影片之一,也是首部全景式展示三峡工程的官方纪录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 三峡工程 纪录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文献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1949—1966)民族志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7
作者 辜珂芸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9期76-79,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志纪录片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各部门与事业单位牵头组织实施的影音文献纪录片和典藏序列的创作和收藏工程”[1],使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不断壮大。2015年颁发的《文化部关... 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志纪录片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各部门与事业单位牵头组织实施的影音文献纪录片和典藏序列的创作和收藏工程”[1],使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不断壮大。2015年颁发的《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则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使民族志纪录片数量不断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纪录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音文献 代表性传承人 抢救性 十七年
下载PDF
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的主题与叙事
8
作者 毛莎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百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聚焦党史,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系统构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深刻强化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全景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该纪录片叙事手法多样,“大历史观”与“大人文观”有机统一,“他者阐... 百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聚焦党史,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系统构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深刻强化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全景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该纪录片叙事手法多样,“大历史观”与“大人文观”有机统一,“他者阐释”与“第一视角”互补相生,宏观叙事大气磅礴,微观叙事细腻生动,诗意表达与风格化影像相辅助,为宏大主题的真实再现提供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山河岁月》 宏大主题
下载PDF
浅析央视纪录片《大三峡》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小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央视纪录片《大三峡》体现出宏观与微观结合、求真与求美结合、纪录与诗意结合以及纪录与思辩结合的艺术特色,是纪录片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关键词 《大三峡》文献纪录片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党史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创新表达
10
作者 刘伟奇 《新闻世界》 2023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党史文献纪录片是思想性与纪实性相结合的影视作品,其内容和题材比较特殊,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党史文献纪录片亟待在导演思维和叙事方式上寻求突破,尤其是在导演叙事策略和内容表达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 党史文献纪录片 导演思维 叙事结构 叙事策略 创新表达
下载PDF
历史、现实与学科:新闻纪录片文献价值的三重维度
11
作者 王欣瑜 《新闻世界》 2023年第9期107-110,共4页
新闻纪录片作为社会影像文本,扮演着知识生产与传承的角色,文献价值是其生命力所在。本文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为样本,从历史、现实与学科三重维度探析新闻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如何流转,发现新闻纪录片在历史维度以储存和读档的方... 新闻纪录片作为社会影像文本,扮演着知识生产与传承的角色,文献价值是其生命力所在。本文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为样本,从历史、现实与学科三重维度探析新闻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如何流转,发现新闻纪录片在历史维度以储存和读档的方式留存新闻,彰显时代化新闻印记;在现实维度以阐释和共意的手法搭建新闻,凸显现代化新闻互动;在新闻学科中以业界参与和智库建设的路径来演绎新闻,突出中国化新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知识观 新闻纪录片 文献价值 中国新闻奖
下载PDF
党史文献纪录片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再现与认同
12
作者 王晓文 《视听界》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近年来,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互文性建构、故事化叙述、符号化表征等方法影像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拯救者”“无产阶级的执政者”“解放思想的开拓者”“‘中国梦’的复兴者”等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影像传播搭建起... 近年来,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互文性建构、故事化叙述、符号化表征等方法影像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拯救者”“无产阶级的执政者”“解放思想的开拓者”“‘中国梦’的复兴者”等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影像传播搭建起认同的框架,在受众与文本的“互动性对话”以及传播意义的“再生成”中,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文献纪录片 中国共产党形象 再现 认同
下载PDF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口述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共产党人风范》创作谈
13
作者 龚荣生 《声屏世界》 2023年第24期5-7,共3页
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为了可爱的中国》是赓续红色基因,续写红色家谱的力作。其中,第六季《共产党人风范》于2023年10月于江西卫视播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文章从主创者的角度,分别从立意、主题和风格三方面分析了该片的... 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为了可爱的中国》是赓续红色基因,续写红色家谱的力作。其中,第六季《共产党人风范》于2023年10月于江西卫视播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文章从主创者的角度,分别从立意、主题和风格三方面分析了该片的创作经验,旨在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 老红军 创作谈
下载PDF
理论文献纪录片年轻化传播策略探析
14
作者 崔怡 李海华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8期66-68,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纪录片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年轻人为中心,通过更加精准的传播策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作为一种纪录片类型,理论文献纪录片和其他纪录片一样正面临着走向年轻化传播的转型挑战。理论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纪录片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年轻人为中心,通过更加精准的传播策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作为一种纪录片类型,理论文献纪录片和其他纪录片一样正面临着走向年轻化传播的转型挑战。理论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意义的文献纪录片,常被用以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但理论文献纪录片虽然起到了宣传红色文化的作用,但因其宏大的主题和厚重的历史感,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面临着年轻化传播的困境。近几年,理论文献纪录片创作者一直在深入探索年轻化转型策略,以期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生动的纪实语言、富有趣味的讲述方式,实现与青年思想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文献纪录片 意识形态 年轻化传播 红色基因
下载PDF
探索文献纪录片创作的破圈路径——以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为例
15
作者 付雨风 《传媒论坛》 2023年第22期46-49,共4页
通过对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制作背景证明了当前文献纪录片制作需要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觉性和满足社会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在内容和艺术特征上,立足历史细节,采用电影化手法,突出个人形象展... 通过对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制作背景证明了当前文献纪录片制作需要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觉性和满足社会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在内容和艺术特征上,立足历史细节,采用电影化手法,突出个人形象展现时代变迁;通过多平台传播策略,构建新媒体矩阵,明确节目定位,开拓创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破圈路径
下载PDF
大型文献纪录片《三峡梦》摄制组到访长江水利委员会
16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长江水利委员会 摄制 三峡 文献 纪录片 办公室 水文局 设计院
下载PDF
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暨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国涛 张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4,共4页
一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于5月19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综艺频道、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陕西电视台六个频道陆续联动播出。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研讨会综述 《讲话》 广播电影电视局 中央电视台 纪念 中文国际频道 科教频道
下载PDF
“献”说者的言说与“行为传达”的意旨--当代文献纪录片三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近年来,文献纪录片创作呈现出一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与历史影像的意义阐述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新发现的知识单元"进行记录与保存的影像归位。文献纪录片的文献含义可以从三方面理解:"文",是指一切影像的、网... 近年来,文献纪录片创作呈现出一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与历史影像的意义阐述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新发现的知识单元"进行记录与保存的影像归位。文献纪录片的文献含义可以从三方面理解:"文",是指一切影像的、网络的和平面的记载着知识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有明确的物质载体;"献",是指非物质的知识记载体;第三是"行为传达",这是王国维最早提出的关于民间原始风俗的一种记载形式等。文献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这三方面的内容建设与构成;在此,文献纪录片的基础是文献,重点在对"文"、"献"和"行为传达"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记载。应当说,文献纪录片制作活动,本身是一种对新发现的知识进行学术分析的科学研究活动。作为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纪录片,就是文献纪录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行为传达 纪录片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文献纪录片叙事策略革新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135,共5页
文献纪录片亟待在创作理念与办法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当务之急是叙事策略须尽快突破原有框框。文献纪录片创作者必须实行把故事讲得生动、真切的新策略。与此同时,泛剧情化、情景再现滥用也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叙事策略 全媒体时代 创作理念
下载PDF
政论文献纪录片的“功能”论: 基于《澳门二十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苏六 韩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唯一官方纪录片,《澳门二十年》的推出是国家层面纪念澳门回归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语境下承担着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传播的使命和任务。从类型来看,《澳门二十年》... 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唯一官方纪录片,《澳门二十年》的推出是国家层面纪念澳门回归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语境下承担着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传播的使命和任务。从类型来看,《澳门二十年》属于政论文献纪录片。首先,具有政论性,是一次“把抽象思辨和意识形态形象化”①的创作,在政治上保持了极高的敏锐度,叙事逻辑缜密,遵循既定的宣传话语框架,对当前关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官方政策话语和评价话语进行影像化阐释;其次,具有文献性,诸多重要人物采访以及历史和现代影像文献为影片叙述和论证提供了厚重支撑,对于澳门回归2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变化的全景影像记录,也让本片具有较强的文献价值;最后,该片突破简单直白的宣教话语,以纪实主义的创作方式,通过人物、案例充实论点,阐释宏大主题,是一部对宣传规律和艺术规律把握和整合得恰到好处的纪录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影像化 澳门回归 回归祖国 文献 敏锐度 全景影像 政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