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议题设置与国族共同体构建:淞沪会战时期《大公报·临时晚刊》的难民报道研究
1
作者
薛平
龙其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为服务淞沪会战而发行的《大公报·临时晚刊》办报时间虽不长,却具有报道视角集中、版面少、售价低的特点。与正刊相比,《临时晚刊》通过差异化的议题设置,聚焦难民救济政策、生活状况、群体形象等,较早回应了由“逃难”向“抗难”...
为服务淞沪会战而发行的《大公报·临时晚刊》办报时间虽不长,却具有报道视角集中、版面少、售价低的特点。与正刊相比,《临时晚刊》通过差异化的议题设置,聚焦难民救济政策、生活状况、群体形象等,较早回应了由“逃难”向“抗难”的呼吁,积极面对难民大量集中所导致的社会和国族伦理失序问题,通过连续性、密集性的难民报道引导教育底层难民,促进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抗战的认识,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国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运用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纪实类文章使得难民群体成为一类特殊的符号,以难民自身的言说提供了战争环境中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报刊叙事维度,对研究战争时期临时报刊的议题特点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会战
《大公报·临时晚刊》
难民报道
议题设置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期的“隐身人”——以与张爱玲、周作人同台出场的梅娘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培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0-27,共8页
在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之时,上海《亦报》大胆吸纳南北争议文人,使他们得以继续从事创作、维持生计,开辟了迥异于主流文坛的话语空间。《亦报》时期的周作人、张爱玲已得到充分的发掘,而梅娘等与之同台出场的文人至今仍处于"隐身&qu...
在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之时,上海《亦报》大胆吸纳南北争议文人,使他们得以继续从事创作、维持生计,开辟了迥异于主流文坛的话语空间。《亦报》时期的周作人、张爱玲已得到充分的发掘,而梅娘等与之同台出场的文人至今仍处于"隐身"状态。梅娘1949年选择由台湾回归北京。在包括沦陷区作家在内的大批旧文人搁笔之时,梅娘异军突起,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另一多产期。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梅娘在上海《亦报》《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的文学创作轨迹及其与主流话语的多样对话方式,可管窥历史转折时期文学生态、作家社会相之一端,并由此考察作家尤其是沦陷区作家如何参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场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娘
《亦报》
《新民报
晚
刊》
香港
《大公报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议题设置与国族共同体构建:淞沪会战时期《大公报·临时晚刊》的难民报道研究
1
作者
薛平
龙其林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22&ZD276)。
文摘
为服务淞沪会战而发行的《大公报·临时晚刊》办报时间虽不长,却具有报道视角集中、版面少、售价低的特点。与正刊相比,《临时晚刊》通过差异化的议题设置,聚焦难民救济政策、生活状况、群体形象等,较早回应了由“逃难”向“抗难”的呼吁,积极面对难民大量集中所导致的社会和国族伦理失序问题,通过连续性、密集性的难民报道引导教育底层难民,促进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抗战的认识,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国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运用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纪实类文章使得难民群体成为一类特殊的符号,以难民自身的言说提供了战争环境中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报刊叙事维度,对研究战争时期临时报刊的议题特点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淞沪会战
《大公报·临时晚刊》
难民报道
议题设置
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Shanghai Battle
Ta Kung Pao·Provisional Evening Journal
reporting on refugees
agenda set-ting
sense of community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期的“隐身人”——以与张爱玲、周作人同台出场的梅娘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培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0-27,共8页
文摘
在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之时,上海《亦报》大胆吸纳南北争议文人,使他们得以继续从事创作、维持生计,开辟了迥异于主流文坛的话语空间。《亦报》时期的周作人、张爱玲已得到充分的发掘,而梅娘等与之同台出场的文人至今仍处于"隐身"状态。梅娘1949年选择由台湾回归北京。在包括沦陷区作家在内的大批旧文人搁笔之时,梅娘异军突起,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另一多产期。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梅娘在上海《亦报》《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的文学创作轨迹及其与主流话语的多样对话方式,可管窥历史转折时期文学生态、作家社会相之一端,并由此考察作家尤其是沦陷区作家如何参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场域的构建。
关键词
梅娘
《亦报》
《新民报
晚
刊》
香港
《大公报
》
Keywords
Mei Niang
Yi Bao
Xinmin Evening News
Hong Kong Ta Kung Pao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议题设置与国族共同体构建:淞沪会战时期《大公报·临时晚刊》的难民报道研究
薛平
龙其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中国文学场域初建期的“隐身人”——以与张爱玲、周作人同台出场的梅娘为中心
庄培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