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执拗”的资深报人——《大美晚报》编辑高尔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兴来 李花 《今传媒》 2012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作为在上海出版的唯一美报——《大美晚报》供职最久的主笔、总编,高尔德(Randall Chase Gould)(1895-1975)在其长达45年的新闻从业期间,身兼数职。而在中国尤其是《大美晚报》近二十年的新闻编辑生涯中,高尔德所表现出的杰出编辑才能... 作为在上海出版的唯一美报——《大美晚报》供职最久的主笔、总编,高尔德(Randall Chase Gould)(1895-1975)在其长达45年的新闻从业期间,身兼数职。而在中国尤其是《大美晚报》近二十年的新闻编辑生涯中,高尔德所表现出的杰出编辑才能与管理才能,使该报迅速步入上海报业佼佼者之列。此外,他对新闻专业主义"执拗"般的坚守,也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德 《大美晚报》 新闻专业主义
下载PDF
“孤岛”时期新闻自由的斗士——《大美晚报》及其报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君 《今传媒》 2011年第11期33-34,共2页
《大美晚报》是美商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文外报,在"孤岛"时期凭借着其外报的身份,拒绝日伪的新闻检查,并发表声明坚持新闻自由。在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新闻自由的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随着西学东渐之潮流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大美晚报》是美商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文外报,在"孤岛"时期凭借着其外报的身份,拒绝日伪的新闻检查,并发表声明坚持新闻自由。在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新闻自由的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随着西学东渐之潮流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外报所坚守的新闻自由传统,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界人士,尤其是在"孤岛"时期,面对着民国政府、日本当局、日伪分子层层的新闻检查,进行了艰辛的博弈。在这期间《大美晚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以及租界的特殊地位,更是坚守新闻自由的理想,即使报馆被袭,报人被暗杀,仍然坚持出版发行报纸,在铺满鲜血的道路上,谱写了一篇为新闻自由而奋斗的华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自由 孤岛时期 《大美晚报》及其报人
下载PDF
游走于权力网络中的灰色地带——“孤岛”时期的《大美晚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毅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9,120,121,共16页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利用其美商身份和上海租界治外法权在"孤岛"掀起了"洋旗报"运动,成为上海抗战宣传的舆论先锋。全面抗战前,《大美晚报》鲜明的抗战立场化解了它与国民政府因新闻报道而产生的矛盾,并因国民...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利用其美商身份和上海租界治外法权在"孤岛"掀起了"洋旗报"运动,成为上海抗战宣传的舆论先锋。全面抗战前,《大美晚报》鲜明的抗战立场化解了它与国民政府因新闻报道而产生的矛盾,并因国民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而使其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大美晚报》也成为日本及其扶植的伪政权的眼中钉。通过发掘和利用新史料,本文旨在探讨《大美晚报》如何因应日伪政权、上海租界当局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构成的三方权力网络。基于《大美晚报》的历史叙述,本文试图展现新闻业与国民政府之间在"孤岛"形成更为紧密纽带关系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如何促使国民政府强化其对于新闻业的主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晚报》 上海孤岛 新闻业 国民政府 高尔德
原文传递
太平洋战争时期(1943—1945)《大美晚报》塑造的共产党形象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怡文 《中国报业》 2018年第16期26-28,共3页
《大美晚报》作为一份由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商业性报纸,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抗战的一个窗口。太平洋战争时期,该报对敌后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呼吁建立国共统一战线、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同时,输出美式价值观。为了满足美国... 《大美晚报》作为一份由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商业性报纸,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抗战的一个窗口。太平洋战争时期,该报对敌后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呼吁建立国共统一战线、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同时,输出美式价值观。为了满足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时目标,该报对共产党的宣传进行了特殊剪裁,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争 《大美晚报》 国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前夕上海新闻界新生代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以《记者座谈》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06,共11页
九一八事变爆发,缘于抗战主题,中国的新闻界进入战时新闻学阶段。在左翼文化阵营影响下,上海新闻界新生代开启“记者之道”的探索。上海“记者座谈”从沙龙到周刊,涉及新闻界新生代对报纸社会责任、记者社会责任、抗战舆论动员责任的探... 九一八事变爆发,缘于抗战主题,中国的新闻界进入战时新闻学阶段。在左翼文化阵营影响下,上海新闻界新生代开启“记者之道”的探索。上海“记者座谈”从沙龙到周刊,涉及新闻界新生代对报纸社会责任、记者社会责任、抗战舆论动员责任的探索。通过座谈,新闻人的家国情怀、职业认知日益趋同。“记者座谈”的职业认同,关联自我与社会的调适,也关联学理与实践上“报人报国”的体认。上海新闻界居全国新闻界核心,有关上海新闻人在战时状态的心路历程探索是新闻史乃至近代史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大美晚报》 记者座谈 记者道 抗日战争 袁殊 陆怡 恽逸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