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议《天平之甍》的特点
1
作者 曾姝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1期171-171,共1页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他写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天平之甍》就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部。本文以《天平之甍》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对这部小说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这部小说有关人性描写,人生无常观,及人...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他写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天平之甍》就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部。本文以《天平之甍》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对这部小说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这部小说有关人性描写,人生无常观,及人生希望三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平之甍》 井上靖 人性 无常观
下载PDF
“中日友好”主题下《天平之甍》的误读与误译——以楼适夷的两个译本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志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14,共19页
长期以来,《天平之甍》被解读为中日古代友好交流的象征之作,但是这种认识是"中日友好"的时代语境对作品的误读与文本翻译转换过程的误译双重作用的结果,并非原作内涵的真实体现。《天平之甍》虽然生成了鉴真形象,但在译介过... 长期以来,《天平之甍》被解读为中日古代友好交流的象征之作,但是这种认识是"中日友好"的时代语境对作品的误读与文本翻译转换过程的误译双重作用的结果,并非原作内涵的真实体现。《天平之甍》虽然生成了鉴真形象,但在译介过程中,"鉴真"接受了时代语境的重塑,脱离原作并反过来规约了对原作的解读。同时,楼适夷两个译本中的误译通过对遣唐使、鉴真、日本留学僧的重新建构,突出了古代中国对日关系的主体地位,改变小说的主人公为鉴真,进一步巩固了时代语境对原作误读的合理性。作者井上靖对时代误读的屈服也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原作对译作决定作用的失效与译作反作用原作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友好 《天平之甍》 井上靖 误读 误译
原文传递
我终于来到了这里——访日本话剧《天平之甍——鉴真东渡》主演岚圭史先生
3
作者 丁西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8,C002,共4页
“鉴真”回来了丁西(以下简称丁):您和您的剧团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您能否对这段珍贵的交往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岚圭史(日本前进座剧团团长,以下简称岚):我们日本前进座剧团与中国的文艺交流早在日中正式建立邦交之前就开始了,第... “鉴真”回来了丁西(以下简称丁):您和您的剧团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您能否对这段珍贵的交往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岚圭史(日本前进座剧团团长,以下简称岚):我们日本前进座剧团与中国的文艺交流早在日中正式建立邦交之前就开始了,第一次是19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话剧 《天平之甍-鉴真东渡》 岚圭史 主演 人物访谈 演出活动 角色塑造 中国 戏剧交流
下载PDF
战后日本文学中的“长安乡恋”——以井上靖的长安书写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雪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日本汉学家对唐都长安的关注与研究,复苏了战后日本关于遣唐使时代的上位记忆。历史小说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加深化了长安作为日本人精神故乡的可能。井上靖作为战后日本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一方面在多部作品中或隐或显地涉... 日本汉学家对唐都长安的关注与研究,复苏了战后日本关于遣唐使时代的上位记忆。历史小说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加深化了长安作为日本人精神故乡的可能。井上靖作为战后日本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一方面在多部作品中或隐或显地涉及长安,另一方面又对长安空间的描述极为模糊与冷淡,小说《天平之甍》更有对长安的"绕道而行"之嫌。借井上靖创作依据原典文献还原逆推,不难发现他对西域题材的偏爱以及对战后日本文学指向的理解,必然无暇使长安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靖 日本文学 涉外文学 唐都长安 《天平之甍》
下载PDF
略论历史与文学中的鉴真形像——兼及日本入唐僧群像解读
5
作者 赵秀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7,共5页
解析《唐大和上东征传》、《延历僧录》等史料中对鉴真东渡及当时日本入唐僧的历史记载,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文化事件的影响及有关人物在宏观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命运,同时结合现代历史小说《天平之甍》中对鉴真及其周边人物形像的现代阐释... 解析《唐大和上东征传》、《延历僧录》等史料中对鉴真东渡及当时日本入唐僧的历史记载,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文化事件的影响及有关人物在宏观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命运,同时结合现代历史小说《天平之甍》中对鉴真及其周边人物形像的现代阐释,考察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反映,对于现代人在理解历史人物鉴真与当时日本入唐僧形像方面的视角变化及其现代意义会有许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真 《唐大和上东征传》 《延历僧录》 《天平之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