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政学者的宪政诉求——略论《太平洋》派学人的宪政思想(1917—1925年) |
邓丽兰
王红霞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 |
陈友良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3
|
情与理之间:《太平洋》杂志对临城劫车案的评论 |
陈友良
|
《枣庄学院学报》
|
2008 |
2
|
|
4
|
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郑大华
王敏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民初知识分子与政论——以《甲寅》、《太平洋》为中心 |
陈友良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6
|
《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应邀到访《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
邓文科
马宇宁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赴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座谈 |
陈祥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抗战时期美国《太平洋事务》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
陈奕涛
|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美国构建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的首次尝试——1951年《太平洋公约》 |
温荣刚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0
|
神圣的,狗养的——《太平洋》与战争题材影视剧 |
罗伦士
|
《世界博览》
|
2010 |
0 |
|
11
|
画中有话,艺中有意——从《太平洋报》探析陈师曾与丰子恺漫画之间的传承关系 |
赵威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5 |
1
|
|
12
|
《太平洋学报》副主编李国强在第四届“南海《更路簿》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太平洋学报》征稿启事 |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以阳正阴,阴阳和合——《太平洋报》女性广告视野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
赵威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5
|
悲壮谱写的时代史诗——读黄蓓佳《太平洋,大西洋》 |
黄紫萱
田振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0 |
|
16
|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
王怡
|
《黄河之声》
|
2021 |
1
|
|
17
|
《太平洋学报》投稿须知 |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祝贺《太平洋学报》名誉主编于光远先生九十五华诞贺信 |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9
|
《太平洋学报》投稿须知 |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太平洋学报》投稿须知 |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