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权制社会中的爱情悲剧——《奥塞罗》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2-73,共2页
莎士比亚著名的爱情悲剧《奥塞罗》描写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 ,揭示父权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原型观念。可以说 。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爱情悲剧 《奥塞罗》 莎士比亚 道德标准 艺术魅力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奥塞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5-50,共6页
亚里士多德在《诗艺》中阐述的悲剧理论反映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尤其是《奥塞罗》的创作中,拟从《奥塞罗》的情节布局,即情节的严肃复杂、有机组成和结局效果等方面来看莎翁对亚氏悲剧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 情节 悲剧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亚里士多德 《诗艺》
下载PDF
审美之意象——论《奥塞罗》的意象空间
3
作者 刘杰秀 《继续教育研究》 200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意象是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创造出的一种特殊意境 ,它并没有改变所指的物质形态 (语言符号 ) ,而是一种间接性的艺术塑造 ,因此所塑造的意象更为自由 ,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拟从审美的艺术思维角度 ,以莎士比亚悲剧《奥塞罗》为文本 ,探... 意象是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创造出的一种特殊意境 ,它并没有改变所指的物质形态 (语言符号 ) ,而是一种间接性的艺术塑造 ,因此所塑造的意象更为自由 ,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拟从审美的艺术思维角度 ,以莎士比亚悲剧《奥塞罗》为文本 ,探析在剧中所创作的意象空间 ,揭示它们的深层含义及其功能。进一步体会其怎样强化戏剧的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塞罗》 意象 审美观念 形象性 艺术思维 莎士比亚 悲剧
下载PDF
《奥塞罗》言语中的形象群与人物性格的体现
4
作者 戚田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3-84,共2页
综观莎士比亚的全部悲剧 ,论情节之简单、剧情发展之紧凑、悲剧效果之明显 ,非《奥塞罗》莫属。剧中人物刻画清晰 ,对比强烈 ,扣人心弦。主人翁性格各异 ,而他们的言语则更能体现人物的个性化。
关键词 《奥塞罗》 言语 形象群 人物性格
下载PDF
文本的人格解读:莎士比亚《奥塞罗》和《麦克白》的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
5
作者 孙定辉 《英语研究》 2005年第3期49-57,共9页
在对文本的阅读和批评中,我们往往被文本中由作家确定的明在性人格意识主题所限定,而没注意文本中被这一明在性人格意识主题所遮蔽、漠视、排斥、掩饰的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只有对文本客观存在的人格意识主题进行本性、文化品性和社会... 在对文本的阅读和批评中,我们往往被文本中由作家确定的明在性人格意识主题所限定,而没注意文本中被这一明在性人格意识主题所遮蔽、漠视、排斥、掩饰的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只有对文本客观存在的人格意识主题进行本性、文化品性和社会品性分析,发现其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我们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也才可能是全面的,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文本所表达,客观人格现实和作家的人格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在性人格意识主题 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 《奥塞罗》 《麦克白》
下载PDF
无可挽回的悲壮——莎剧《麦克白》与《奥塞罗》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姝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6-77,共2页
《麦克白》与《奥塞罗》是莎士比亚广为人知的两部悲剧。《麦克白》与《奥塞罗》同为悲剧 ,却有着不同的主题、性格各异的主人公及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结构。两部剧本的比较将有助于探讨文学作品欣赏的多重角度和人性泯灭的悲剧所体现的... 《麦克白》与《奥塞罗》是莎士比亚广为人知的两部悲剧。《麦克白》与《奥塞罗》同为悲剧 ,却有着不同的主题、性格各异的主人公及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结构。两部剧本的比较将有助于探讨文学作品欣赏的多重角度和人性泯灭的悲剧所体现的人性与灵魂的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麦克白》 《奥塞罗》 人性 灵魂 悲剧 创作主题 人物性格 情节结构 文学欣赏
下载PDF
伊阿古——《奥塞罗》中的利己主义者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强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伊阿古是莎士比亚《奥塞罗》剧中的反面人物 ,他是阴谋家、辞令家、行动家 ,同时又是心理学家。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伊阿古
下载PDF
上海歌剧院《奥塞罗》实现“本土打造”
8
作者 倪绍陆 许晓明 《歌剧》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在当今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上海歌剧院这些年来脚踏实地、颇有章法并有板有眼地一部部推出世界歌剧宝库中的珍品。在院长、艺术总监张国勇的统帅下,上海歌剧院以其独有的艺术激情和艺术水准在当今中国乐坛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当今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上海歌剧院这些年来脚踏实地、颇有章法并有板有眼地一部部推出世界歌剧宝库中的珍品。在院长、艺术总监张国勇的统帅下,上海歌剧院以其独有的艺术激情和艺术水准在当今中国乐坛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推动音乐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上海音乐文化的象征,更成为当今我国歌剧艺术水平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歌剧院 《奥塞罗》 本土 中国乐坛 音乐文化 艺术总监 文化发展史 艺术水准
下载PDF
《奥塞罗》:从话剧名作到歌剧脚本
9
作者 闫笑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7-39,共3页
本文论述话剧名作《奥塞罗》在被改编作同名歌剧脚本时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删减和增添 ,以及为了适合音乐表现的需要 ,这种变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奥塞罗》 话剧名作 歌剧脚本
下载PDF
歌剧与爱情——威尔第《奥塞罗》:高贵的沉沦 英雄的瓦解
10
作者 王晶 《音乐生活》 2012年第9期47-50,共4页
一 19世纪中下叶的欧洲是属于瓦格纳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天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攀爬至歌剧艺术的顶峰。从1842年歌剧《黎恩济》上演后,瓦格纳每过几年就会推出一部重量级的作品:《漂泊的荷兰人》(1843)、《汤豪舍》(1845)、《... 一 19世纪中下叶的欧洲是属于瓦格纳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天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攀爬至歌剧艺术的顶峰。从1842年歌剧《黎恩济》上演后,瓦格纳每过几年就会推出一部重量级的作品:《漂泊的荷兰人》(1843)、《汤豪舍》(1845)、《罗恩格林》(1850)。遥远的往昔,庞大的管弦乐,宗教性的救赎情结与人性狂喜让他迅速地积累起了一大批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艺术 《奥塞罗》 威尔第 《漂泊的荷兰人》 沉沦 爱情 英雄 19世纪
原文传递
奥塞罗
11
《家庭影院技术》 2004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奥塞罗》 歌剧电影 维克斯 柏林爱乐乐团
原文传递
关于语言文化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二)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语言文化 语言传播 语言游戏 有声语言 语言观 杂记 形态语言 审美层次 形象与感情 《奥塞罗》
下载PDF
偶像崇拜与奥赛罗悲剧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惠风 刘光耀 《襄樊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6-68,共3页
奥塞罗爱妻子但却残忍地扼死了妻子并终于自杀。他的妒忌仅是一种表层的心理诱因 ,更深层的原因乃在于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偶像崇拜意识。一方面 ,他将自己打扮成令妻子崇拜的偶像 ;另一方面 ,又将妻子视为敬拜他的信徒。一旦妻子被疑为“... 奥塞罗爱妻子但却残忍地扼死了妻子并终于自杀。他的妒忌仅是一种表层的心理诱因 ,更深层的原因乃在于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偶像崇拜意识。一方面 ,他将自己打扮成令妻子崇拜的偶像 ;另一方面 ,又将妻子视为敬拜他的信徒。一旦妻子被疑为“不忠” ,偶像崇拜、唯我独尊的罪性便必使其杀妻 ,并以自杀维护自身偶像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文学评论 偶像崇拜 《奥塞罗》 悲剧 英国 奥塞罗形象
下载PDF
试论莎士比亚笔下的反面人物——伊阿古
14
作者 甄艳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反面人物 伊阿古 《奥塞罗》
下载PDF
戏剧《奥赛罗》中的问答对白分析
15
作者 成方志 《滨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戏剧语篇是用来表演假拟对话 (pseudo_conversations)的文学语篇 ,可以用处理真实对话的方法去探讨之。这些方法是被创造出来用于艺术目的的言辞列 (sequences) ,而且某些规约和规则是不同的。为分析戏剧《奥赛罗》的问答对白 ,该文提... 戏剧语篇是用来表演假拟对话 (pseudo_conversations)的文学语篇 ,可以用处理真实对话的方法去探讨之。这些方法是被创造出来用于艺术目的的言辞列 (sequences) ,而且某些规约和规则是不同的。为分析戏剧《奥赛罗》的问答对白 ,该文提出了八条基本假设 ,但在该剧的对白中 ,这些假设常被否定 ,从而使奥赛罗的妒忌心愈来愈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塞罗》 问答对白分析 戏剧语篇 基本假设 否定 戏剧分析 莎士比亚
下载PDF
关于莎士比亚戏剧教学中人性哲学的思考——从奥赛罗的形象塑造谈起
16
作者 吴虹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83,共2页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文将以<奥塞罗>这部剧为依据,分析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所反映的人性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教学 人性哲学 《奥塞罗》
下载PDF
莎士比亚四百三十年周年祭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国华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莎士比亚在欧美,似乎已不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戏剧意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消闲娱乐的观赏文化。莎士比亚所有的现存的戏剧,是普及化了的文艺启蒙辞典中的知识条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它的理解不断地得到修正和补充。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三十年 表现主义 知识条目 戏剧 消闲娱乐 象征 《牡丹亭》 《西厢记》
下载PDF
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94上海国际莎剧节综合述评
18
作者 曹树钧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9-22,共4页
成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将近一百年前,他的作品传入中国以来,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与研究,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在沙士比亚诞生430周年之际,在丹桂枫香的... 成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将近一百年前,他的作品传入中国以来,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与研究,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在沙士比亚诞生430周年之际,在丹桂枫香的金秋时节,’94上海国际莎剧节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继1986年在上海和北京同时举办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之后,又一次重大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和学术交流的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魅力 莎剧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奥塞罗》 《威尼斯商人》 学术活动 学术座谈会 合述
下载PDF
关于《奥赛罗》
19
作者 南天青锋 《电影评介》 2001年第11期26-27,共2页
J 今年,美国狮门影业 公司推出了导演提 姆·布雷克·内尔森根 据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改编的电影《奥塞罗》现代版。在电影《奥塞罗》现代版里,从主要人物关系的设置到主要情节的构成,从细节道具的运用到主题思想的提炼。
关键词 《奥赛罗》 《奥塞罗》 人物关系 苔丝狄蒙娜 优秀队员 伊阿古 塞浦路斯 电影 莎士比亚 性观念
下载PDF
杨州第九怪季之光
20
作者 王华 《中州统战》 1995年第7期38-39,共2页
杨州第九怪季之光王华收舅家是虽幸福的人——出欧1989年,北京外文出版社用中、日、英、法、德、西班牙6种文字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了季之光编著的《中国火柴盒贴集锦》大型画册,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季之光何许人也?... 杨州第九怪季之光王华收舅家是虽幸福的人——出欧1989年,北京外文出版社用中、日、英、法、德、西班牙6种文字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了季之光编著的《中国火柴盒贴集锦》大型画册,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季之光何许人也?他自称:一个玩火柴盒的人。殊不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藏家 火柴盒 孙中山 艺术世界 国民党 《清明上河图》 《奥塞罗》 历史人物 贺年片 收藏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