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里士多德史诗理论视域下的《奥德赛》
1
作者 马新 李希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4-79,共6页
作为西方叙事学源头的《诗学》与作为欧洲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同为西方古典文艺之林中两座不朽的丰碑。亚里士多德在撰写《诗学》的过程中时常援引荷马史诗作为例证,并尊崇荷马为“最伟大的诗人”。《诗学》主要论述了悲剧和史诗两大文类... 作为西方叙事学源头的《诗学》与作为欧洲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同为西方古典文艺之林中两座不朽的丰碑。亚里士多德在撰写《诗学》的过程中时常援引荷马史诗作为例证,并尊崇荷马为“最伟大的诗人”。《诗学》主要论述了悲剧和史诗两大文类,我国学者主要侧重于对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探析,对其史诗理论的贡献少有谈及。《奥德赛》在史诗的摹仿功效、情节构建、人物塑造等方面完美契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史诗理论,展现了荷马史诗之于《诗学》研究的理论性价值和实践性价值,对后世史诗的发展和研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奥德赛》 史诗 摹仿
下载PDF
关于阿勒帕米西的史诗传说与荷马史诗《奥德赛》
2
作者 В.М.日尔蒙斯基 张京京(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6-109,共14页
在经典的诗歌文学遗产中,民族史诗作品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远古人民关于英雄理想主义的艺术表达。我们联盟的人民完全有权利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英雄史诗宝库而感到骄傲。俄罗斯的壮士歌、乌克兰的渡玛①、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 在经典的诗歌文学遗产中,民族史诗作品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远古人民关于英雄理想主义的艺术表达。我们联盟的人民完全有权利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英雄史诗宝库而感到骄傲。俄罗斯的壮士歌、乌克兰的渡玛①、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格鲁吉亚的《阿米兰》、北高加索民族的纳尔特史诗、乌兹别克的英雄浪漫达斯坦、哈萨克的英雄赞歌、吉尔吉斯的《玛纳斯》、雅库特的奥龙霍②以及现今远离“故土”却闻名于它地的民族史诗,正逐渐成为我们国家所有兄弟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其中,每一部史诗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出了人民的历史生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点。与此同时,其中的一些史诗,在部落和语言方面皆不相同,地理上又彼此临近,拥有共同历史命运,而在文化上又相互影响的民族之间广泛传播,例如《阿勒帕米西》(«Алпамыш»)和《呙尔奥格里》(«Кероклы»)。在此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在这份共同的遗产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民族史诗 荷马史诗 《玛纳斯》 英雄史诗 北高加索 英雄赞歌 达斯坦
下载PDF
喜剧面具之下的奥德修斯——论伯纳德特对《奥德赛》的解读
3
作者 黄安琪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215-221,共7页
伯纳德特早年在博士论文《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荷马史诗的主人公》中得出,奥德修斯是一个擅长佩戴面具的喜剧英雄,智谋无双,所到之处如履平地。晚年他在《弓与琴》中则得出,奥德修斯的智计有其局限性。本文尝试通过对比伯纳德特上述两... 伯纳德特早年在博士论文《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荷马史诗的主人公》中得出,奥德修斯是一个擅长佩戴面具的喜剧英雄,智谋无双,所到之处如履平地。晚年他在《弓与琴》中则得出,奥德修斯的智计有其局限性。本文尝试通过对比伯纳德特上述两部作品,梳理其后期对《奥德赛》的理解,看他是如何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一步步揭下奥德修斯的喜剧面具,展露出属人的不完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瑟特伯纳德特 荷马史诗
下载PDF
《奥德赛》:追寻西方小说的精神原点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振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从人类精神史的层面看,史诗表征为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客体世界的混然整一性,但这种混然整一性在荷马史诗第二部《奥德赛》里已开始萌芽式地破裂。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对立既有哲学史的意义,也有文学史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人的自我... 从人类精神史的层面看,史诗表征为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客体世界的混然整一性,但这种混然整一性在荷马史诗第二部《奥德赛》里已开始萌芽式地破裂。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对立既有哲学史的意义,也有文学史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理性认识世界的开端,另一方面,它标志了史诗关系的破裂和小说精神的悄然出现,从而使《奥德赛》与西方小说显示更多的显而易见的精神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史诗关系 破裂 小说精神 原点
下载PDF
《奥德赛》的漂泊母题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春霞 杨玉萍 《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奥德赛》着力写漂泊,以奥德修斯在海上10年的旅程为主线,歌颂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欧美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杰作,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的先驱和旅程文学的原型。从该作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奥德修斯在海上的生涯... 《奥德赛》着力写漂泊,以奥德修斯在海上10年的旅程为主线,歌颂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欧美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杰作,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的先驱和旅程文学的原型。从该作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奥德修斯在海上的生涯开始,“漂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母题,影响着许多欧美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在欧美文学中,也从此确立了以寻求、浪游、回归为内容的三大漂泊母题。“漂泊”便成了最好的陈年佳酿,在欧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酿造出了许多陈年美酒。其中,深受漂泊母题影响的旅程小说作家的阵容最为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漂泊母题 欧美小说叙事结构 旅程小说
下载PDF
两种幽暗--比较荷马《奥德赛》与柏拉图《斐多》的冥府教谕 被引量:4
6
作者 贺方婴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作为古希腊诗教传统的重要源头,荷马史诗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人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借奥德修斯的冥府之旅教育古希腊人应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对此,柏拉图在《斐多》中提出了有别于荷马的见解,他... 作为古希腊诗教传统的重要源头,荷马史诗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人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借奥德修斯的冥府之旅教育古希腊人应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对此,柏拉图在《斐多》中提出了有别于荷马的见解,他以苏格拉底临终之作的大地神话悄然取代了荷马的冥府之行,向我们描述了幽冥世界的另一种幽暗。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告知我们:死后的去向与生前所受的智慧修习及美德有关,就此而言,古风诗人与政治哲人虽然都讲述了灵魂的归宿,描述了冥府的情状与地貌,向我们这些必死的凡人预告了未知但命定的路,但他们却把我们引向不同的冥府,为我们的生命终点蒙上不同的幽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 《奥德赛》 柏拉图 《斐多》 冥府
下载PDF
荷马的女神与柏拉图的女先知——从《奥德赛》中的基尔克看《会饮》中的第俄提玛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方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柏拉图的《会饮》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经苏格拉底转述的女先知第俄提玛的教诲。苏格拉底宣称第俄提玛是自己的老师,然而,这位神秘的女先知更像是个虚构的人物,因此研究者们历来主要关注第俄提玛的教诲本身,而非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所具有... 柏拉图的《会饮》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经苏格拉底转述的女先知第俄提玛的教诲。苏格拉底宣称第俄提玛是自己的老师,然而,这位神秘的女先知更像是个虚构的人物,因此研究者们历来主要关注第俄提玛的教诲本身,而非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含义。从考察《会饮》在苏格拉底回忆女先知第俄提玛的讲辞之前,化用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恐惧"蛇发女妖"的意象入手,可以论证《会饮》中第俄提玛的形象典出在《奥德赛》中给予奥德修斯教诲的女神基尔克,通过辨析女先知第俄提玛的形象喻义,借以考察《普罗塔戈拉》与《会饮》的内在联系,把握作者柏拉图的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俄提玛 基尔克 爱欲 《会饮》 《奥德赛》 《普罗塔戈拉》
下载PDF
论《我弥留之际》对《奥德赛》的戏仿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钢 沈轶员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8-83,95,共7页
在《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讲述了南方穷白人本德仑一家送葬的故事。小说通过对《奥德赛》的戏仿,消解了史诗中的英雄形象,造成荒诞效果,展现了现代人的复杂人性、生存困境及精神本质。福克纳也藉此反思并观照自我的精神状态及思想上的... 在《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讲述了南方穷白人本德仑一家送葬的故事。小说通过对《奥德赛》的戏仿,消解了史诗中的英雄形象,造成荒诞效果,展现了现代人的复杂人性、生存困境及精神本质。福克纳也藉此反思并观照自我的精神状态及思想上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奥德赛》 戏仿 人类精神本质 自我反思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奥德赛》与《红鬃烈马》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燕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4-88,共5页
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中国京剧《红鬃烈马》两部作品虽分属于中西方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思想主题,但却有着相似的情节模式,尤其在塑造理想女性典范和歌颂夫妻情义的同时都显现了男权制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男性中心主... 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中国京剧《红鬃烈马》两部作品虽分属于中西方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思想主题,但却有着相似的情节模式,尤其在塑造理想女性典范和歌颂夫妻情义的同时都显现了男权制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和女性男权意识的内化。通过对《奥德赛》与《红鬃烈马》的比较研究,探析中西方文学对于女性表达的类同与差异,以此进一步思考中西方男权社会体制之下女性的文化构成和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奥德赛》 《红鬃烈马》
下载PDF
人性的复苏与扭曲——《诗经·东山》与《奥德赛》比较
10
作者 易小平 白佳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东山》通过征人的还乡之路,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性复苏与回归之歌。《奥德赛》则通过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海上飘泊与其归国复家的艰难历程,谱写了一曲人性不断受压抑与扭曲的悲歌。两者人性表现虽异,但都表达了对于至善人性的追求。
关键词 人性 《东山》 《奥德赛》
下载PDF
李维乌斯《奥德赛》译本的翻译策略及其影响研究
11
作者 鲍彦 王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6-102,共7页
李维乌斯在翻译《奥德赛》的过程中,以萨图尔努斯格律为译诗韵律,以相似罗马神话人物替代原作希腊神话人物,甚至构建谱系,并开创"糅合法",这是复杂而多重的社会、文化、译者、读者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当时古罗马社会环... 李维乌斯在翻译《奥德赛》的过程中,以萨图尔努斯格律为译诗韵律,以相似罗马神话人物替代原作希腊神话人物,甚至构建谱系,并开创"糅合法",这是复杂而多重的社会、文化、译者、读者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当时古罗马社会环境、译者创作目的,以及译者对读者群体接受的预测。他借鉴希腊史诗概念,既不脱离荷马原作,又在拉丁话语语境中创作古罗马自己的史诗,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罗马诗人和翻译家们所坚持的"竞争诗学"与罗马本土文学之间进行了有效互动,推动了本土文学发展,最终成为古典传统的两条根茎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乌斯 《奥德赛》 翻译策略 影响
下载PDF
《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与意蕴阐释
12
作者 宋虎堂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7,共6页
从几何要素的审美向度分析《奥德赛》的艺术结构,就会突破线性叙事的阐释定向,在时空维度上得到不一样的几何构成和审美感受。以奥德修斯为中心视点探究《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就会发现,随着奥德修斯这一中心视点的推移,奥德修斯... 从几何要素的审美向度分析《奥德赛》的艺术结构,就会突破线性叙事的阐释定向,在时空维度上得到不一样的几何构成和审美感受。以奥德修斯为中心视点探究《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就会发现,随着奥德修斯这一中心视点的推移,奥德修斯与其余主要人物构成的关系支线在结构中心视点的推移和相交中形成了不同的三角平面,并在"回家"主题的统照下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棱锥"几何空间。《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不仅显示了作品的空间艺术与立体美感,而且形象地再现了古希腊时代的文化传统,显现出永恒的审美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奥德修斯 几何结构 时空性
下载PDF
现实与神话:跨越时空的握手——《尤里西斯》与《奥德赛》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徐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10-112,共3页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除了劳伦斯之外,还有堪称意识流小说大师的詹姆斯·乔伊斯。在《尤里西斯》中,乔伊斯除了将意识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象征与写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除了劳伦斯之外,还有堪称意识流小说大师的詹姆斯·乔伊斯。在《尤里西斯》中,乔伊斯除了将意识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象征与写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里另辟蹊径,通过将《尤里西斯》及《奥德赛》的故事情节、框架结构及主要人物加以比较分析,达到揭示这部小说深刻内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里西斯》 《奥德赛》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宠儿》对《奥德赛》“回家”模式的借用
14
作者 佟艳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目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宠儿》与希腊悲剧《美狄亚》及《圣经》的互文,而该作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互文,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宠儿》借用了《奥德赛》的"回家"模式,在主题、情节上都与《奥德赛》存在着互文关系,为对该... 目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宠儿》与希腊悲剧《美狄亚》及《圣经》的互文,而该作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互文,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宠儿》借用了《奥德赛》的"回家"模式,在主题、情节上都与《奥德赛》存在着互文关系,为对该作品尤其是对女主人公赛丝人物形象的互文性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宠儿》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莫里森利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回家"模式与悲剧《美狄亚》的巧妙拼接,将"杀婴情节"放在多个文本的互文语境中观照,使作品成功地走出了敏感主题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解读 《宠儿》 《奥德赛》 “回家”模式
下载PDF
航海与成长:论《奥德赛》中忒勒马科斯的出海历程
15
作者 张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7-52,共6页
作为《奥德赛》中的当然主角,奥德修斯的航海历险历来为论者所乐道,但也因此遮蔽了另一次航程的意义。借鉴人类学和神话学有关成人仪式与英雄历险的论述,围绕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寻访父亲下落的情节,依次分析了史诗人物在分离、... 作为《奥德赛》中的当然主角,奥德修斯的航海历险历来为论者所乐道,但也因此遮蔽了另一次航程的意义。借鉴人类学和神话学有关成人仪式与英雄历险的论述,围绕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寻访父亲下落的情节,依次分析了史诗人物在分离、转变与回归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通过这次航海,忒勒马科斯完成了自我成长,成为被社会认可与接受的男性英雄。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的航程,既是史诗重要的形式要素,而对于西方文学中航海叙事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而言,又具有典范作用与原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忒勒马科斯 航海 成人仪式 原型
下载PDF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16
作者 郭英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戏仿在人类文学史上曾经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滑稽性模仿的狭义概念走向开放、多元的(后)现代性阐释。戏仿是洞察庞德诗歌代表作《诗章》与荷马史诗《奥德赛》关系的一把钥匙。在西方文坛,《奥德赛》作为源流之一曾经深刻影响了包括... 戏仿在人类文学史上曾经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滑稽性模仿的狭义概念走向开放、多元的(后)现代性阐释。戏仿是洞察庞德诗歌代表作《诗章》与荷马史诗《奥德赛》关系的一把钥匙。在西方文坛,《奥德赛》作为源流之一曾经深刻影响了包括庞德在内的许多现代派诗人。庞德在《诗章》创作的过程中对《奥德赛》进行了叙述风格的戏仿,反映在第一人称叙述和“他者”叙述、故事结构和线索的雷同性、人神共舞、“整一的行动”等诸多方面。客观而论,《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有得有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章》 《奥德赛》 叙述风格 戏仿
下载PDF
论西方海洋文学开山之作《奥德赛》
17
作者 吴锡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6-50,74,共6页
《奥德赛》被认定为西方海洋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具备了这样的要素:在情节安排上,海岛成了史诗主人公浪迹的核心场所;在环境描写上,大海不断延展了史诗主人公活动舞台;在立意构筑上,海岛和大海是作品主旨表达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它的认识... 《奥德赛》被认定为西方海洋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具备了这样的要素:在情节安排上,海岛成了史诗主人公浪迹的核心场所;在环境描写上,大海不断延展了史诗主人公活动舞台;在立意构筑上,海岛和大海是作品主旨表达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它的认识价值也从中得到凸现:第一,记载了海洋文明兴起之因子;第二,书写了人与海洋关系新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学 开山之作 《奥德赛》
下载PDF
奥德修斯的“回家”释义--析亚里士多德《诗术》第17章中对《奥德赛》的主题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嵬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亚里士多德的"内传"文本《诗术》晦涩难解,诗之术的本质亦不易领悟。文中所提诗人及其诗作,或可作为突破口,以解求学之困。兹以第17章为例,亚里士多德概述《奥德赛》的主体内容,略异于荷马笔下的《奥德赛》。奥德修斯离家的漂... 亚里士多德的"内传"文本《诗术》晦涩难解,诗之术的本质亦不易领悟。文中所提诗人及其诗作,或可作为突破口,以解求学之困。兹以第17章为例,亚里士多德概述《奥德赛》的主体内容,略异于荷马笔下的《奥德赛》。奥德修斯离家的漂泊,是家中危机的根源,而他漂泊的缘由又与一位女仙有关。亚里士多德利用荷马笔下的故事,隐喻性地说明"诗"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从而突显出奥德修斯的独特心志:奥德修斯拒斥女仙的挽留,执著于回家之恋,是个人对哲学的拒绝和对政治生活的回归;这一过程最终得以实现,得益于智慧女神的伪装术,亚里士多德借此指明此伪装之术正是"诗术"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术》 荷马 《奥德赛》
下载PDF
《奥德赛》文本叙事中的意向空间——基于陈中梅汉译本的叙事话语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红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古希腊文明中的史诗《奥德赛》具有独特的宏大叙事方式,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角色互动中,折射出荷马时代史诗创作中的哲理意向,使读者对《奥德赛》的文本意义产生无限遐想,在各种叙事层面中感受《奥德赛》的种种意向空间。... 古希腊文明中的史诗《奥德赛》具有独特的宏大叙事方式,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角色互动中,折射出荷马时代史诗创作中的哲理意向,使读者对《奥德赛》的文本意义产生无限遐想,在各种叙事层面中感受《奥德赛》的种种意向空间。本文基于陈中梅译注的《奥德赛》,探讨文本叙事话语所展示的叙事层面中的意向空间,揭示奥德修斯在归家途中承受着身份丧失的命运、重新构筑自己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存空间、作为英雄而追求的自由空间以及在天地人神界的应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叙事话语 叙事层面 意向空间
下载PDF
英雄与人共性成长研究——文学改编电影《奥德赛》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2-64,共3页
西方文化所共尊共拥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神话与两部非说教性的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奥德赛》更是以其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将有着英雄与人的共性的奥德修斯在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等两个层面分别建构得立体饱满有血有... 西方文化所共尊共拥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神话与两部非说教性的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奥德赛》更是以其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将有着英雄与人的共性的奥德修斯在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等两个层面分别建构得立体饱满有血有肉,同时,更将英雄与人的命运牢牢绑定在一起,向世人昭示着英雄性与人文性的相契与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成长研究 《伊利亚特》 英美文学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影视艺术 相契 西方式 《荷马史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