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也谈《女子世界》——以陈蝶仙及其家人为中心 |
王慧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
|
晚清女性刊物《女子世界》的编辑策略 |
潘华凌
陈志杰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从倡导到批评——清末《女子世界》对女权态度的演变 |
郭晓勇
马培
|
《社科纵横》
|
2013 |
1
|
|
4
|
论《女子世界》的稿源开发和作者队伍建设 |
韩廷俊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2
|
|
5
|
《女子世界》与晚清女子教育 |
付登舟
|
《当代继续教育》
|
2014 |
1
|
|
6
|
披沙拣金奖掖备至:丁祖荫于鲁迅兄弟的“编辑”之功——以《女子世界》为考察中心 |
韩廷俊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3 |
0 |
|
7
|
执着于“国民最多数之公益”,构建中国女子新世界——丁祖荫《女子世界》的办刊理念与实践 |
韩廷俊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8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两种《女子世界》 |
董智颖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晚清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女子世界》为观察中心 |
马勤勤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晚清期刊《女子世界》中的女权思想及其教育主张 |
杜芳芳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1
|
外国传记与《女子世界》的“女国民”形象塑造 |
松哈尔
刘钊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0 |
0 |
|
12
|
近代报刊女性主义的叙事特点探究——以晚清女报《女子世界》为例 |
王翠萍
|
《新闻研究导刊》
|
2022 |
0 |
|
13
|
晚清期刊《女子世界》的女子教育主张 |
邹海英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4
|
晚清新女性的现代重构——以女报《女子世界》传记栏为中心的考察 |
罗琪翔
|
《媒介批评》
|
2022 |
0 |
|
15
|
晚清期刊《女子世界》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
杜芳芳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6
|
清末民初女性的行旅书写与主体建构——以报刊《女子世界》《女学生》为中心 |
梁慧仪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5 |
|
|
17
|
清末小说女性形象的社会性别意识与乌托邦想象——以《女子世界》小说创作为例 |
刘钊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从“世界奇谈”到“女子世界”——再议《造人术》的译介 |
国蕊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9
|
民初女性文艺报刊诗词探析——以《眉语》《香艳杂志》和《女子世界》为中心 |
焦宝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反传统与被传统:从两份《女子世界》看近代女子世界的艰难建构 |
谢丽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