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女性主义作品译本副文本中的性别身份建构研究 |
邱思怡
耿强
|
《外文研究》
|
2024 |
0 |
|
2
|
向学而教: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基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女性学》课堂的教学观察 |
胡晓红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3
|
论《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吴琳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4
|
知识女性与社会变革: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与社会性别秩序重建——《女性的反响续集》评析 |
畅引婷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7 |
1
|
|
5
|
从移植西方到本土构建:中国女性文化的历史变迁与误区及前瞻——《女性文化学》读后与思考 |
龙其林
|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6
|
学术推进与范型新建──评《女性学概论》 |
杨俊蕾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7
|
一部有分量的《女性词史》 |
于传勤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8
|
参与式教学法在《女性学》课程中的运用 |
杨雪云
|
《学习月刊》
|
2011 |
0 |
|
9
|
《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二谈 |
杨江平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0
|
向学而教: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基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女性学》课堂的教学观察 |
胡晓红
|
《教育科学文摘》
|
2016 |
0 |
|
11
|
透过《女性的职业》浅谈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
刘欢
孙美娟
|
《海外英语》
|
2014 |
1
|
|
12
|
文思与哲理的结晶——评《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 |
李德辉
王友胜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3
|
格林海姆洛雷拼贴小说《女性世界》人物认知研究——多模态认知文体学视角 |
雷茜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4
|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论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硕士学位论文) |
王志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独特的方法建构 温暖的性别关怀——《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简评 |
赵莉萍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女性主义 |
杨军华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7
|
头条:专刊的灵魂与眼睛——以新民晚报《女性世界》为例 |
杨晓晖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 |
肖丁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女人节”和女性电影新潮 女性电影系列批评 |
中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邓红梅:《女性词史》 |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