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处所指代词和平比句的一个早期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7年第4期52-61,共10页
唐五代产生的指代词"这里/那里"替换中古时期的"此~"、"是~"和"彼~",唐五代产生的平比句"如……一般"替换中古时期的"如……许"。文章讨论中古时期处所指代词"此...
唐五代产生的指代词"这里/那里"替换中古时期的"此~"、"是~"和"彼~",唐五代产生的平比句"如……一般"替换中古时期的"如……许"。文章讨论中古时期处所指代词"此~"、"是~"、"彼~"和平比句"如……许"的使用及其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此中/是中/彼中
如……许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的用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继红
全文灵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1,126,127,共16页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可以充当状语和定语,可以出现在程式语“如是我闻”中,也是虚义动词引语构式的组成成分。“如是”有表示赞同与肯定等两种应答语用法。上古与中古汉语中土文献中的“如是”只有回指用法。东汉译经开始之后,佛...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可以充当状语和定语,可以出现在程式语“如是我闻”中,也是虚义动词引语构式的组成成分。“如是”有表示赞同与肯定等两种应答语用法。上古与中古汉语中土文献中的“如是”只有回指用法。东汉译经开始之后,佛经译者选择使用“如是”来翻译梵语副词性指示代词evam。因为evam兼具回指与下指两种语义指向,所以佛经翻译文本中的指示代词“如是”增加了下指用法。汉语指示词在中古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与调整,除了汉语自身发展的影响,佛经翻译所导致的梵汉语言接触也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是
《金刚经》
指示代词
梵汉对勘
evam
原文传递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以《柳如是别传》及《论再生缘》胡适眉批本为例的讨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汎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4,共13页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是为了“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通过“象征化过程”“隐形的条理”“诗文写作的机制”三种进路,或可了解陈寅恪诗史互证的工作。陈寅恪的历史解释相当重...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是为了“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通过“象征化过程”“隐形的条理”“诗文写作的机制”三种进路,或可了解陈寅恪诗史互证的工作。陈寅恪的历史解释相当重视历史的层次,常以出典追索具体情境,亦常以诗文写作的特定方式,追索人际网络的分合。这种对“心史”的解释,胡适似不完全同意。1958年,胡适在台北获读油印本《论再生缘》,并留下若干眉批。在陈寅恪用其非凡的想象力与“隐形的条理”进行历史推论之处,胡适每每打上问号,或径批为“穿凿”。陈寅恪认为研究者应与“通习古今事变之君子”为同一层次,他的解释既是个人情感世界的,也是历史的;而胡活认为“假设”可以大胆,但求证必须小心,其眉批正代表这方面的原则。这批未曾公布的材料,隐隐显示了民国历史考证学派对历史推论方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胡适
《论再生缘》胡适眉批本
《柳如是别传》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处所指代词和平比句的一个早期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龙国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2007年第4期52-6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5CYY002)的部分成果
文摘
唐五代产生的指代词"这里/那里"替换中古时期的"此~"、"是~"和"彼~",唐五代产生的平比句"如……一般"替换中古时期的"如……许"。文章讨论中古时期处所指代词"此~"、"是~"、"彼~"和平比句"如……许"的使用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此中/是中/彼中
如……许原因
Keywords
the cizhong/shizhong/bizhong(此中/是中/彼中 )-word the ru…xu (如…许) -construction caus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的用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继红
全文灵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1,126,127,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佛典语言的中国化”(20&ZD304)
教育部哲社后期资助项目.(17JHQ052)。
文摘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可以充当状语和定语,可以出现在程式语“如是我闻”中,也是虚义动词引语构式的组成成分。“如是”有表示赞同与肯定等两种应答语用法。上古与中古汉语中土文献中的“如是”只有回指用法。东汉译经开始之后,佛经译者选择使用“如是”来翻译梵语副词性指示代词evam。因为evam兼具回指与下指两种语义指向,所以佛经翻译文本中的指示代词“如是”增加了下指用法。汉语指示词在中古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与调整,除了汉语自身发展的影响,佛经翻译所导致的梵汉语言接触也是原因之一。
关键词
如是
《金刚经》
指示代词
梵汉对勘
evam
Keywords
“rushi(如是)”
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
demonstrative pronoun
comparing the Sanskrit and Chinese texts
evam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以《柳如是别传》及《论再生缘》胡适眉批本为例的讨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汎森
机构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4,共13页
文摘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是为了“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通过“象征化过程”“隐形的条理”“诗文写作的机制”三种进路,或可了解陈寅恪诗史互证的工作。陈寅恪的历史解释相当重视历史的层次,常以出典追索具体情境,亦常以诗文写作的特定方式,追索人际网络的分合。这种对“心史”的解释,胡适似不完全同意。1958年,胡适在台北获读油印本《论再生缘》,并留下若干眉批。在陈寅恪用其非凡的想象力与“隐形的条理”进行历史推论之处,胡适每每打上问号,或径批为“穿凿”。陈寅恪认为研究者应与“通习古今事变之君子”为同一层次,他的解释既是个人情感世界的,也是历史的;而胡活认为“假设”可以大胆,但求证必须小心,其眉批正代表这方面的原则。这批未曾公布的材料,隐隐显示了民国历史考证学派对历史推论方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
陈寅恪
胡适
《论再生缘》胡适眉批本
《柳如是别传》
Keywords
Chen Yinke(陈寅恪)
Hu Shi(胡适)
On“Love Destiny Rebora”(《论再生缘》)with annotations by Hu Shi
AnAlernatise Biography of Liu Rushi(《柳如是别传》)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处所指代词和平比句的一个早期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的用法
王继红
全文灵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3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以《柳如是别传》及《论再生缘》胡适眉批本为例的讨论
王汎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